義務教育其實三千年前就有了,公立學校應該拜周公

2020-12-23 亭殿閣

義務教育是現在社會的流行趨勢,也是現代人所驕傲的地方。其實早在三千年前,義務教育就出現了。在周朝時期,周公建立了「周禮」,傳授的是「禮樂射御書數」這幾門教學,而且是進行免費的教育,這就是義務教育的源頭。在當時,周禮建立,也培養了一批士來作為國家的儲備幹部。也只有士才有資格進行免費的學習,並且畢業之後,要服兵役。這也算是,當時的鐵飯碗包分配了。

盛行於一時的義務教育為何就此衰亡了呢?首先是因為士的階層人數越來越多,國家開始負擔不起。周朝建立之初,人口並不是非常多,在逐漸發展之後,人民安居,人口也開始多起來,士的階層人數也開始越來越多。其次是因為國家虧空。那麼問題來了,當時周朝的發展也是各分邦繁榮富裕,怎會落得國庫空虛的說法呢?當時藩鎮割據,各自一方獨佔,各國的國君被架空,國家財產都落入士族的手中,所以國家財力不足,也養不起這些人。有很多像魯國一樣,連一個國家歌舞團都養不起,何來財力去養一批士呢?

義務教育的發展需要社會經濟穩定發展,並且國家有相當大的財力來支撐。像現在中國人口十三億人,在這麼龐大的基數下,百分之三十的人都在接受國家義務教育,這對於一個國家財力的要求是極高的。很多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在義務教育方面,要麼是採取減少義務年限,要麼是對義務教育的人群進行重新劃分。我國在周朝時期興起的義務教育熱潮也是一種歷史的預見,雖然發展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已經能夠給後世一些啟發跟效仿。

春秋時期,已經基本上沒有貴族教育了,演變成的是私人學校,私人教育。當時私人教育的創辦者就是孔子。周禮是崇尚遵循禮治,不可逾越,孔老夫子倒是有趣,在違反周禮的前提下來進行周禮的宣傳。私自辦學是周禮中不可取的,但是按照孔子的說法,他這是在宣揚周禮,並不衝突。後來也有越來越多的私立學校建立,這些學校的誕生,讓一直在延續的周禮被打破。以前的周禮作為義務教育的範本為人們所學習,但是現在有眾多的私立學校建立,形成了自由多方位的思想立場,也就成就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百家爭鳴。

每一次的思想浪潮都是在推動時代的變化,朝代的更替。歷史是圍繞人的行為,人的思維,人的活動來展開的。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存在,可能就不會有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樣輝煌的歷史。很多學校在學校內都奉孔子為先,事實上,公立學校應該拜的是周公,他才是創始人,而孔子是諸多私立學校的創始人。兩者還是有區別的。三千年前的義務教育,到三千年後的義務教育,已然有了很大的變化,甚至是質上的變化,這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罕見6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的,其實三千年前就有了
    中國最罕見6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的 ,其實三千年前就有了文/國哥觀史其實除了百家姓中國還有很多其他少見的姓氏,比如一些複姓,像慕容,上官,諸葛等書籍中記載,中國的複姓其實也有很多。多達幾十種。就算有很多複姓不常見,但也沒有消失。最近有一名東北大學的新生,因為自己的姓名就鬧出了笑話,大家都以為他是一個日本人。在中國的眾多姓氏裡,有六種複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的。其中最罕見的這六個複姓就是:東門、木門、端木、東野、西宮、新垣、公良,因為和日本姓氏差不多,所以經常被誤會,其實三千年前就有了。中國人姓名的取法和延續都和日本人不相同。
  • 中華古禮有三千,周公做禮始教化,您可知道中國的古禮都包含什麼
    中國人都知道中華禮儀時代起始於西周,相傳周公做禮三千,這些傳承上千年的文化雖然有很多已經遺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但是作為禮儀文化的起源,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發掘學習,畢竟做人不能忘記根本,不忘初心我們才能在接下的路途中走得更穩更遠。那麼這些禮儀都包含了什麼呢?接下來咱們就一起看看老祖宗們留下的中華古禮。
  • 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到底有什麼不同?家長應該如何選擇?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煩惱,孩子升學在即,究竟是選擇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好呢?其實,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孩子能夠在一個健康良好的學習環境下成長,無論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都有他們各自的優勢,下面我們就比較一下二者的區別。
  • 孔子的有教無類公立學校不用學,也學不了
    孔子是私立學校,也不是名校,沒資格掐尖,只能有教無類的多招生,以求碰上有前途的,孔子門下弟子三千,賢人72,成才比例不高,遠低於擴招前中國的大學生錄取比例,由於孔子當時並沒有很高的地位,來找他學習的如子路這樣的粗人很多,能教出這樣的成績已算不錯,這三千人因為有了孔子才有了受教育的機會
  • 日本的義務教育 ,才不只是99%的公立小學
    原標題:日本的義務教育 ,才不只是99%的公立小學1.日本幼兒園費用全免的消息刷屏時,大家都在羨慕日本的義務教育管得之寬,終於連幼兒園也下手了。儘管這個政策跟日本的義務教育其實關係不大。
  • 公立初中為什麼不香了?——九年義務教育的異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優秀的初中生源突然就集中到了私立初中,公立的初中變得灰頭土臉,追根溯源的話,大概要從老牌的公立初中開始辦私立初中開始,口子一開,優質的老師去了私立初中,優質的生源也慢慢向私立初中聚集,然後產生了虹吸反應,私立初中很快成長壯大,絕大多數小學生的家長都在未雨綢繆,要讓孩子上哪個私立初中,因為上好的初中,才有可能考上好高中,上一個好高中,才有可能考上好大學……
  • 孩子上初中,應該選擇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
    很多家長向我諮詢,孩子馬上小升初,是該選擇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這個問題我也向家長徵詢過,他們最看重的是什麼。有的家長說有了二胎,沒有時間管老大,把他送到私立可以住宿;有的家長說私立管得緊,校風學風正,把孩子送過去放心;還有的學生是因為外地戶口,劃片指定的公立學校教學質量比較差,所以想通過私立作為跳板。
  • 九年義務教育下,為什麼私立學校越來越多?私立真的比公立好嗎?
    我國推行義務教育也有很長時間了,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不收學費,極大地減輕了家庭的負擔。但目前好像動輒就上萬收費 的私立學校在大眾中卻越來越吃香了。小編隨機採訪了一些家長對於私立小學的看法:上好的公立小學那是的學區房才行啊,我們一家人都是從外地搬來的,攢錢買學區房太不現實了,私立學校的學費雖然高,但是也比買房子便宜啊,所以還是選擇了讓孩子上私立小學。
  • 義務教育免學費,小學一年級開學交600元合理嗎?公立學校應該交哪些...
    如果是公立學校,交600元,就要看清是什麼費用了,公立學校是免學費的。如果是私立學校,交5600元也非常正常。 一、九年義務教育公立學校免學費。一般地,九年義務教育公立學校是完全免學費的,甚至有些財政比較好的地區連作業本等都免了。
  • 義務教育階段,私立學校越來越多,孩子應該選哪個?主要看三點
    近年來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是,義務教育階段,私立學校越來越多,前幾日教育局的一個領導還向我借畢業證和教師資格證去辦私立學校。既然私立學校越來越多,那麼孩子應該選哪個呢?主要看三點。私立學校的教育資源和學習設備是超過公立學校首先我們要知道私立學校的教育資源和學習設備是遠超於公立學校的,國家在不斷發展,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的革新,而私立學校不斷增加就體現了我國教育資本化路線,就像在美國讀書都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權利,而私立學校的優秀資源就讓孩子掌握了比同等孩子更多的優勢,其實這是我們非常不想看到的
  • 學校公立好還是私立好,一文講清楚
    公立私立來源先看看公立學校。公立學校國家為了國民受到良好教育,提高國民知識素質利用國有資金辦理的學校。尤其對於從小學到初中這段,稱為9年義務教育。為啥叫9年義務教育,因為國家認為這9年的教育是國民有義務接受的。看清楚,義務。是的,是義務,當然有時我們也理解成權利。這是個雙贏的結果。
  • 唐朝前拜周公,唐朝後拜孔子:周公的追隨者孔子因一位女子逆襲?
    周公有個很好的追隨者叫做孔子,孔子所處的時代禮崩樂壞,諸侯混戰,他非常仰慕周公,希望能夠恢復社會的秩序,於是一生都致力恢復周朝的禮樂文化。 按理說周公是禮樂文化的創始者,孔子是繼承者,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全國很多孔廟,舉辦祭孔大典,祭祀孔子而不祭祀周公呢?
  • 檔案披露80年前的義務教育,不送孩子去上學要拘留,真相讓人害怕
    義務教育對於中國人來說誰都不會陌生,但是如果說80年前的中國就有地方實施義務教育了,你相信嗎?而且還是一個強制性的義務教育,不送小孩去讀書就會罰款、拘留!看到這份資料時老兵確實是挺驚訝的,難道是80年前的社會就已經有這麼美好了。
  • 日本的公立和私立學校有何區別?
    日本是一個很重視教育的國家,從小學到大學都分別有國立、公立和私立學校。日本的教育法規定:國家、地方公共團體和學校法人,都可以設置學校。國家設置的學校稱國立學校,如橫濱國立大學;地方設置的學校稱地方公立學校,如橫濱市立大學。學校法人所設置的學校叫私立學校,如早稻田大學。
  • 日本の公立&私立學校的差距
    比如現在80%的大學生在私立大學讀書,這很有代表性。    >>>>>中小學公立,高中大學私立以上內容可以概括為:日本的中小學以公立為主,而私立學校在高中的比例在不斷增加,大學階段的私立學校數量多於日本學校。也就是說,義務教育主要由公立學校承擔,而高等教育使私立學校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公立學校好還是私立學校好?難道上公立學校的都是窮人?
    文|文兒這學期快要結束了,小張想要給兒子轉學,但是關於上私立還是公立,他開始犯難了,兒子今年五年級了,再上一年就面臨著小升初的擇校考試,現在孩子在公立學校,成績不是很好,周末都有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可是成績還是不理想
  • 加拿大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對比
    如果你將來進入政府,你將被要求有雙語能力。 在大多數加拿大高中,學生必須按照學分制上課。沒有國內班級單位,也沒有班主任監督。取而代之的是教學方法和選課機制。 看外國電視劇的人應該看到這樣一段話:學生帶著書包和課本從一個教室走到另一個教室。加拿大的高中也是如此,學生在課程結束後更換教室和班級。
  • 私立學校真的比公立學校好?老師:其實真的只有這3個差別而已
    公立學校以及私立學校差別究竟在哪裡,難道是收費的問題上?硬體?學生?一、經費來源私立學校(Private School)是指由私人或私立機構投資,由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批准,教育和政府的結合,解決更多側重於教育公平問題的學校。
  • 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畢業出來的孩子區別很大?家長認為還是公立好
    現在辦學有兩種模式:一是政府辦的學校,稱為公立學校;二是私人辦的學校,稱為私立學校,也稱民辦學校。這兩種學校,在學制和課程的開設上是一致的,但在經營管理上卻有很大區別。由於管理方式的差異,導致學生的價值理念的差異。
  • 義務教育: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私立學校
    在實施了32年之後,2018年,我國的義務教育法做出了重大修改,進一步明確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百姓感受最深的有三個方面,一是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二是不能隨意開除學生;三是不再劃分重點班和重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