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說小時候越「乖」的孩子,成年後越「怪」?

2020-08-04 瑜子說

大家好,我是瑜子說。

《隱秘的角落》這部劇大火,在這部劇中,最乖的孩子朱朝陽,卻成為影片中最大的boss,全劇所有的死,都和這個學霸小男孩有關。

有人說:東升之後,必有朝陽!

這個別人眼中的乖孩子,背後卻藏著一股冷酷、算計、狠毒的鋒芒。

心理學:為什麼說小時候越「乖」的孩子,成年後越「怪」?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一部劇,在現實生活中,類似朱朝陽這樣的乖孩子很多,大家還記得藥家鑫嗎?在撞到女孩張妙之後,第一時間是下車檢查她的傷勢,在看到女孩還沒有死的那一瞬間,他做出了最可怕的決定,拿刀直接捅死了這個女孩。

事情發生後,一眾老師、學生為他求情:他曾經是個乖孩子,文靜,內向,學習好,非常受歡迎,甚至是西安大學鋼琴系的高材生,有人說,他可能是未來的郎朗。

這樣的孩子,就是被無數家長寄予厚望之人,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當然,這只是一些極端的例子,但事實上,根據調查,小時候越是乖巧的孩子,成年後都慢慢泯然眾人矣,性格也越來越乖,這究竟是為什麼?

心理學:為什麼說小時候越「乖」的孩子,成年後越「怪」?

1、缺乏暴露欲

每個孩子在最初「探索」這個世界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受傷,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露出來,他不用壓抑自己的天性,懂得適當表達不滿、表露痛苦,這樣的孩子往往人格更獨立,而缺乏暴露欲的孩子,則以父母的喜怒為準則,沒有建立完整的世界觀,他過多的依賴於別人的情緒而活,一旦感到他做的事情,或許會引起父母的不滿,就會不惜一切要擺平它,甚至觸犯法律都一定要搞定。

心理學:為什麼說小時候越「乖」的孩子,成年後越「怪」?

2、缺愛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一些過分乖巧的孩子,其實在他的心路歷程中是明顯缺愛的,他不懂得如何索取愛,所以這導致了一個後果,在今後的社會競爭中,他不懂得如何去遵循社會規則,而是更多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在別人的情緒裡,會因為別人一個冷眼難過半天,最後變得非常脆弱。

心理學:為什麼說小時候越「乖」的孩子,成年後越「怪」?

3、感情衝動、受情緒支配

這樣的人最容易受情緒所支配,不懂得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無法把握和別人交往的尺度,和別人相處,關係不是太淡,就是太濃,讓別人覺得他太老實,太單純了,這樣的人很容易在感情中受挫,一味地在感情中付出,不求回報,反而得不到真正的良人。

我是瑜子說,帶你解鎖更多心理問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以後反而心理問題越多?有一位叫「毛豆媽」的孩子母親,分享了自己對於「乖」孩子的心得感悟:「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批評。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罵,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 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心理問題越多呢?
    文/老K今天刷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問題很有趣: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題主說不論家長還是社會都以孩子是否聽話來衡量好壞,而且很多心理專家都認為: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 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小孩子心裡知道:自己表現得「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懂事」。
  • 白茶清歡: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怎麼樣,家長們互相碰面了解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反而越不幸福?背後三大現實原因
    但是,許多心理學家和治療師得出的結論是:孩子越「聽話」和「懂事」,他們長大後就會遇到更多的心理問題。「乖」的意思是取悅成年人而壓抑真實自我。心理學家指出:許多小時候乖巧的孩子,長大以後會遇到更多的心理問題。原因是他們把獲得別人的願望和認可作為行為準則,並壓制自己的需求。為了得到看護者的愛,並壓制他的真實本性,這個變相的「乖」的孩子有啥用?
  • 問: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乖」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小孩子心裡知道:自己表現得「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懂事」。
  • 小時候表現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心理問題更多?
    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小孩子心裡知道:自己表現得「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懂事」。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越乖越懂事,長大後得心理疾病的概率越大?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但近年來許多專家發現,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反而就越多。
  • 心理學:小時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心理問題也越多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通常人們喜歡用「長殘了」來形容那些小時候長得可愛俏皮,但是長大後變得普通,顏值大不如從前的人。很多人道「歲月是把殺豬刀」,越長大反而長得越醜。除了外貌上的變化,部分網友也用長殘形容自己的內心成長曆程。
  • 小時候表現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心理問題更多?
    「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 越「乖」的孩子,越容易落後於時代
    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批評。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罵,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 有人說,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長大後,有些甚至存在感情淡漠、自私、潛在暴力、患得患失的焦慮情緒。從這個角度來看,越乖的孩子,長大就越讓人操心。有心理學家說: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普遍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越讓人操心?
    ,孩子高興極了。這時中國專家問教師:「他用藍色畫蘋果,你怎麼不糾正?」那個教師說:「我為什麼要糾正呢?也許他以後真的能培育出藍色的蘋果呢!」外國教師這樣容忍孩子「不聽話」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護孩子的想像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當然允許孩子「不聽話」指的主要是思維上的「不聽話」。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心理問題越多?
    薩姐出品01「感覺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問題越多。」前天和閨蜜聊天時,她突然發了這麼一個消息。原來,閨蜜聽說她的一個小學同學得了抑鬱症在鬧自殺,才如此感嘆。不禁思考到,那些孩子本該在無憂無慮的年紀,卻早早變得乖巧、懂事,處處為人著想,內心卻有著太多的苦澀,是不是真的會在長大後出現更多的心理問題。就像那句話所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就「越壞越叛逆」,為何會這樣
    小時候越「乖」,長大後可能就越「壞越叛逆」,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常常發現,身邊那些被定義為「乖孩子」「聽話」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變得問題多多,甚至像《傷仲永》裡一樣「泯然眾人矣」。很多家長總是說,為什麼自己的孩子總是「窩裡橫」,在家裡敢哭敢鬧,出去外面卻乖得像只小綿羊。
  • 小時候表現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心理問題更多?
    題圖:《隱秘的角落》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
  • 為什麼孩子越乖,長大越痛苦?看看愛頂嘴的孩子,就知道了
    導讀:為什麼孩子越乖,長大越痛苦?看看愛頂嘴的孩子,就知道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越乖,長大越痛苦?看看愛頂嘴的孩子,就知道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越聽話的孩子,長大後越讓人操心?
    教育的目標有千萬種,也許最差的一種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乖」孩子了……一、「乖」會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二、「乖」孩子不懂的表達真實情緒 與其說你的孩子聽話乖巧,不如說你的孩子沒有安排感,如果孩子不哭不鬧,說明他覺得要做一個你們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鬧,他知道不哭鬧你們才會更喜歡他。換句話說,他在壓抑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 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心理問題越大
    路過路邊的賣糖葫蘆的,外婆指著說:「想要嗎?」我搖搖頭說,「不想要。」外婆滿意了,說:「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從心底來講,小小的我,其實很想吃那酸甜可口的糖葫蘆。只是,「懂事」和「乖」,是那個年代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我從心裡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會讓大人高興,於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