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矽谷,「政治正確」意味著什麼?

2021-01-10 36kr

任何人都要站隊,矽谷也不例外。在「The Culture Wars Have Come to Silicon Valley」一文中,作者NICK WINGFIELD從近段時間在矽谷發生的有關政治立場的事件入手,剖析了科技行業內隱藏的那些所謂的政治正確。

如今,美國消費政治的文化戰爭現在已經到了矽谷門口。

本月初,谷歌解僱了一名軟體工程師詹姆斯·達莫爾,他寫的一份備忘錄文件流出,挑戰了公司多元化的努力。這一事件引發了激烈地辯論,一些人指責公司的做法意在禁止人們說出自己的想法。科技領域的女性支持者稱讚谷歌。而對於右翼來說,它成為科技行業不容忍意識形態多樣性的有力象徵。

矽谷的政治傾向長期以來一直偏左,雖然一直具備自由市場的理念和少許的自由主義。但這只是到目前為止,最近發生的事情把科技行業置於聚光燈下,去懲罰那些表達不同意見的人。如今,達莫爾的解僱令美國的科技資本陷入了與其他國家同樣的爭論之中。這種裂痕已經在矽谷有蹤跡可尋,甚至已經在高層中顯現。去年,隨著唐納·川普的崛起,這個行業的緊張局勢變得更為明顯。當時,該領域只有少數人公開支持這位當時的總統候選人,因此他們也由於自己的政治選擇而受到影響。

在Facebook公司,投資者和社交網絡董事會成員彼得·蒂尓被告知,他將因為支持川普的行為而受到負面評價。帕爾默·勒基是Oculus VR的創始人,該公司是Facebook旗下的虛擬實境創業公司,他在被爆出秘密資助一個支持川普的組織後,被迫離開這家公司。

皮特,

我欣慰於我們能夠坦誠公開地面對彼此。明天有我們董事會Gordy的反饋會議。我相信我們的董事會能夠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尤其在推選出一名新的領導這件事情上。我對你支持川普感到非常困惑,對我來說,它使得事情從「不同的判斷」轉變為「糟糕的判斷」。」觀點的多樣性是健康的,但災難性的判斷在我看來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的。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你是一個誠實、用心且獨立的人。

不必回復,我只是不想在你背後說以上這些話。

裡德

 去年8月14日,裡德·黑斯廷斯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彼得·蒂尓。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營銷學教授斯科特·加洛韋說,達莫爾的言論對政治領域的任何一方都帶來了額外的影響,因為他是全世界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谷歌的工程師。

加洛韋認為,除谷歌之外,Facebook、亞馬遜和蘋果等「被視為我們社會的支柱」行業巨頭,這些公司員工發出的爭議言論都會有不同的分量。

科技行業長期以來一直在支持移民和多元化等問題上步調一致,儘管實際上公司裡大多是男性、白人和亞洲人。但是去年川普的當選,以及他對政治正確的抨擊,對女性的粗俗言論,以及他限制移民和拒絕氣候變化的行動,似乎威脅了這些理想。

與此同時,川普的話可能會讓科技行業內的反對者更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

「某種意義上,川普倡導人們表達一些人所說的政治不正確的想法,」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亞當·加林斯基說。「然後還有另一種力量,即川普的許多政策違背了這些公司信奉的包容理念。」

在谷歌,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在周一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達莫爾因違反公司行為準則而被解僱,特別是他在工作場所宣傳「有害的性別成見」。達莫爾認為,生物學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技行業女性處於弱勢的原因,這引發了谷歌內外的普遍憤怒。在他的辯護中,達莫爾認為自己有表達的權利,並說他正在通過法律手段反對谷歌解僱他。女性倡導組織「新議程」的主席艾米西斯科德在Twitter上說,達莫爾的遭遇使「每一位白人男性川普選民都感受到了威脅」,女性和有色人種「如果機會平等,將會顯示出他的平庸」。

谷歌有權解僱工程師嗎?

是否應該限制在工作場所進行的公開討論。以下是讀者對詹姆斯·達莫爾解僱消息的反應。

達莫爾的言論和解僱使他在像Breitbart這樣的右翼新聞網站上成為了一個英雄,後者長期以來一直抨擊科技行業的政治傾向。

維基解密的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Twitter上表示,「審查制度是為失敗者而生」,並表示願意聘用達莫爾。哈佛大學認知科學家史蒂文·平克在Twitter上表示,谷歌的行動可能會增加川普在科技行業的支持。

平克寫道,「谷歌的作為將科技領域的大部分人推向了川普:僅僅因為一名員工寫了一份關於科技行業關於女性的聲明。」

川普在矽谷最直言不諱的支持者之一,是PayPal的創始人蒂尓,他後來因為政治立場而被其他科技公司的人嘲笑。去年8月,在川普接受共和黨總統提名的幾周後,Netflix的黑斯廷斯警告蒂尓說,他將要承擔支持川普的後果。蒂尓也是Facebook的最初投資者之一,他在共和黨大會上發表了支持川普的演講。相比之下,希拉蕊·柯林頓的支持者黑斯廷斯去年早些時候曾表示,如果川普當選,「將摧毀美國許多偉大之處。」

在8月14日的一封郵件中,評估Facebook董事會成員的委員會主席黑斯廷斯在郵件中說,在對定於第二天進行的Facebook董事的審查過程中,這項倡議將會對蒂尓不利。

 反方言論:

「我看到我們的董事會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尤其是在那些極少發生的事故中,我們必須挑選新的領導人。」黑斯廷斯在給蒂尓的郵件中寫道,這是《紐約時報》獲得的一份副本。「我對於你支持川普感到非常困惑,對我來說,它使事情從『不同的判斷』轉變為『糟糕的判斷』。」「觀點的多樣性是健康的,但災難性的判斷在我看來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的。」

蒂尓和黑斯廷斯拒絕通過他們的發言人發表評論,兩人都沒有質疑電子郵件的真實性。

無獨有偶,另一位與Facebook有關的勒基是知名川普支持者。去年9月,《Daily Beast》發表了一篇報導,稱勒基一直在秘密資助一個名為「Nimble America」的親川普政府組織。隨後的報導和社交媒體帖子指責勒基資助性別歧視和種族主義「memes」,一個病毒網絡內容。

勒基的公司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他在Facebook上發帖稱,這些報導歪曲了他的觀點,儘管他對這件事給Oculus帶來的負面報導表示了歉意。

據三名知情人士透露,勒基通過與僱主達成的協議,為了讓爭議逐漸平息,他選擇遠離了Oculus公司。去年12月,在返回辦公室之前,他告訴同事,他承諾留在公司,這個信息被這被《紐約時報》所證實。

但是到了3月底,Oculus公司表示他已經不在那裡工作了。

一位Facebook的發言人重申了早些時候公司的聲明,稱勒基的離開與他的政治觀點無關。勒基拒絕就他離開Facebook發表評論。

一些矽谷的著名人士擔心,科技行業存在著太多的政治正確。今年5月,風險投資家馬克·安德森在播客上表示,他只知道矽谷有兩名川普支持者,蒂尓和勒基。

作為Facebook的董事會成員,安德森表示:「當他們感覺自己無法表達自己的時候,這會對他們產生什麼影響?」

原文連結:https://www.nytimes.com/2017/08/08/technology/the-culture-wars-have-come-to-silicon-valley.html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相關焦點

  • 女文青「臥底」矽谷,發現了什麼?
    文|鄭渝川  《神秘矽谷》這本書的作者安娜·維納現為《紐約客》撰稿人,專注於有關矽谷、創業公司文化和技術的寫作。這本書曾以連載形式引發廣泛關注,在2018年就被環球影業買下了影視改編版權。這是很有趣的一點,說明這本書清晰而犀利的呈現了好萊塢專業編劇、矽谷技術員和創業家自身不能呈現的矽谷的複雜性,揭示了矽穀神秘魅力和深刻矛盾所在。書作者是從紐約轉去矽谷的,原先從事出版工作,因為同為出版社編輯的男友不忠,所以跳槽。書作者是個女文青,在跳槽之處對於矽谷、網際網路科技行業知之甚少,但這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情。
  • 政治正確與正確政治▏各個國家、各個朝代的都奉行政治正確
    什麼是政治正確?百度百科:政治正確起源於美國19世紀的一個司法概念,主要是指在司法語言中要政治正確,即吻合司法規定或符合法律與憲法。然而這一司法概念到了20世紀80年代,卻逐漸演變成為「與大眾輿論相吻合的言論」。
  • 「政治正確」到底是個什麼鬼?!
    從這個脈絡來看「政治正確」會發現,它像極了《教父》裡老柯裡昂的那句話:「這不過是筆生意」,哪裡有什麼絕對的政治正確?!這也是雲起君在這篇文章裡,試圖說明的問題:「政治正確」牽涉的其實是社會各個層面的價值取向,整體上被社會道德和社會政治撕扯著;也正是因為這種多方力量的牽扯,「政治正確」逐漸成了人們爭相唾棄(畢竟眾口難調),卻又不得不努力調和的方向。
  • 都說川普因反對「政治正確」著稱,究竟什麼是「政治正確」?
    如今要寫一篇關於美國「政治正確」的文章,我的第一反應是:一言難盡。如果是一年以前,我可能很快就能把文章寫完,因為我對「政治正確」頗為反感,下筆無需多想。 但如今經歷了近一年多美國總統大選,耳聞目睹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以反對「政治正確」的名義煽起種族偏見、仇恨和排外情緒,看似直言無諱不在乎是否「政治正確」,實則進一步撕裂社會。
  • Twitter CEO、知名VC當顧問:《矽谷》是如何寫實矽谷的?(上)
    花大量的時間來寫一出鬧劇和令人作嘔的笑話,《矽谷》還看似是一個精心研究後的作。於是, Judge和Berg意識到,最好的方法是請一個顧問來給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信息。讓他們驚訝的是,科斯特羅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們正需要一些了解矽谷公司運作的人才。」儘管是大材小用,但科斯特羅還是得到了顧問這份工作。《矽谷》是主要是在索尼多個混凝土建築物中多組拍攝完成——不是在矽谷,但在同一時區。
  • 你才政治正確,你全家都政治正確
    國人老愛問我的問題是:「剛到美國最不適應的文化上的衝擊是什麼?」我一般都會給個比較大眾的答案,比如很多俚語聽不懂啦,或者英文寫作遇到的困難。
  • 「政治正確」,在哲學上應該叫做「政治真理」
    比如「政治正確」就是西方哲學製造的一個不倫不類的一個名詞。什麼是政治?百度百科: 政治(Politics)是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國家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總和。如此理解,政治正確就是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是)正確的。
  • 好萊塢文化資本鄙視鏈:「反政治正確」與「反-反政治正確」
    本文所說的政治正確主要是指這種以特定政治訴求去指導、評價創作的系統。以《水形物語》為例,它講述了一個清潔工和怪物之間的戀愛故事,他們分別代表社會底層勞動者和外來族裔,他們的戀愛意味著衝破階級、種族的限制追求自由的敘事,這符合了美國主流左派的政治訴求。
  • 「DT in the house」:這會是矽谷的噩夢嗎?
    美國民眾正在尋求變化今年美國的總統大選註定要載入史冊,川普擊敗了從政30年的希拉蕊,意味著美國人已經厭倦了傳統的政客,希望通過選擇非傳統意義上的總統候選人來表達他們的訴求。「當經濟形勢不好,過去的政府的行為讓選民不停失望,他們是迫切地希望可以出現一個非典型性的政客帶著他們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張璐說。
  • 小說《矽谷是個什麼谷》:講述矽谷華人的十年沉浮
    《矽谷是個什麼谷》,虎皮媽著灕江出版社2019年8月  近日,由灕江出版社出版、描寫中國第一代技術移民生活的小說《矽谷是個什麼谷》在北京發布,作者虎皮媽為讀者講述了新書的創作過程和矽谷生活,並分享了有關海外生活的經驗。
  • 對於舶來的「政治正確」,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討厭?
    「政治正確」通常意味著不成文的行為規範,它原本是英文political correct的對譯,但即便在英語中,它的出現也很遲。當然,「政治正確」並不只是一堆委婉語,也意味著政治實踐中積極推動平權、支持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但正如《美國政治中的道德爭論》一書中所說的,為平權而採取的「扶持措施計劃常常無法滿足任何人。男性白人抱怨是反向歧視,而婦女和少數民族則仍然表示沒有給予他們什麼機會」。最有爭議的,是以配額的方式推動平權,理由是為了賦予邊緣、弱勢的群體更多機會,應加以特別扶持。
  • 遭遇口誅筆伐的「政治正確」,究竟遮蔽了什麼?
    最近,很多美國的大學以政治正確為名,禁止在校園內討論爭議性話題和提出帶攻擊性的觀點。而另一方面,芝加哥大學基於大學教育應提倡思想自由的理念而發信給學生表示反對這種政治正確的風氣,這封信傳達了鼓勵學生要理解事物背後的邏輯,而不是一味附和政治正確這種中立態度。
  • 政治正確讓《美國末日2》名副其實
    在這種情況下,二代劇本的種種爭議之處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不過,在整個事件中,卻有一個高度敏感,卻又讓大家保持謹慎的問題,也就是政治正確。這可以分解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最後生還者2究竟是不是一款政治正確的遊戲。在這一點上,大部分人都沒有什麼爭議。無論是艾莉的女同性戀身份,還是整個遊戲中美劇味濃鬱的開放式性關係,以及對於人物性別有意的模糊化設定,極大量的政治正確要素充斥在遊戲的各個角落。
  • 三個「意味著」意味著什麼
    對此,報告用三個「意味著」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判斷的重大意義,分別從中華民族復興、社會主義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三個維度,彰顯出寬闊的歷史視野、強烈的責任擔當和博大的人類情懷。深入理解這三個「意味著」的深刻內涵及其相互關係,有利於我們更好把握當代中國發展變革的新特徵,增強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 上海書展|「海派文化」與「矽谷精神」碰撞出了《矽谷是個什麼谷》
    受百萬粉絲熱捧的虎皮媽說,這幾天她攜新書《矽谷是個什麼谷》來到上海書展,講述中國第一代技術移民的生活。  《矽谷是個什麼谷》是一部描寫矽谷華人十年沉浮的長篇小說,曾在多個微信公眾號上連載,受百萬粉絲熱捧,近期由灕江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
  • 這些歐洲知識分子為何反對「政治正確」?
    採寫|新京報記者 徐悅東從推倒雕像運動到影視劇下架,歐美「政治正確」的層層攻勢也在撕裂著西方泛進步派的知識分子陣營。今年7月,喬姆斯基、福山、J.K.羅琳等知識分子在《哈潑斯》雜誌上聯名籤署了一封公開信,指出了過度「政治正確」的弊端。他們認為,當下的抗議活動已經出現了極端化的現象,保護社會多樣性的「政治正確」被狂熱的抗議者用來挾持言論自由。
  • 政治正確?我看不太正確
    在現在輿論趨勢下,種族平等,是一個鮮明,不可動搖的政治正確。這高壓線,誰碰誰死。▼大家應該知道,蘋果(Apple)算是一個政治最正確的公司了。蘋果公司出品的emoji(表情)的每個表情都要做五種膚色,簡直是政治正確到不能再正確了。但即使如此,蘋果公司還是被指責歧視黑人。
  • 1/10人口搬離舊金山,一個改變矽谷的大勢正在發生
    加州的政治傾向也是影響因素對於企業而言,稅收的成本雖然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因素。加州的左翼政治傾向舉世皆知。雖然加州已經是美國稅收最高的州,但加州政府還計劃繼續調高針對富人的稅率。與此同時,舊金山還擁有龐大吸毒群體。
  • 「政治正確」的符號意義
    現代意義上的「政治正確」的概念普遍被認為是由20世紀三十年代由德國法蘭克福學派所提出的,其研究對象主要為女性、同性戀和黑人,而這些群體也是之後社會中「政治正確」所關注的主要對象[1]。此外,「政治正確」在美國自由派和保守派的「文化戰爭」中同樣有著關鍵作用。現如今該詞所扮演的角色已由政治層面延伸到社會各方面。
  • 「政治正確」成貶義詞,好萊塢做錯了什麼?
    結合好萊塢近年來在平權化上跌的跟頭,不禁讓人思考,「政治正確」成為貶義詞,好萊塢做錯了什麼?「辱華」邏輯下誕生的華裔英雄上氣的誕生要從70年代的中國功夫熱潮說起。彼時的美國對中國的形象還停留在舊封建主義階段,功夫電影的出現則一改傳統中國人形象。漫威看中了武打片裡的大俠風範,打算讓中國英雄在漫畫裡「行俠仗義」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