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月份送3歲的兒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我的心裡是很開心的。因為這樣兒子就可以不天天粘著我,就有空餘的時間來做點工作。
但是實際上,過去的一個月上了幼兒園的兒子不僅沒有讓我省心,還讓我加倍的擔心和操心起來。
在家的時候,兒子身體很少生病,天天跟我出去轉悠活蹦亂跳。但是自從天氣變冷,他開始三天兩頭生病,不是感冒就是發燒,或者是拉肚子。
第一個星期的時候,兒子因為變天著涼了,開始流鼻涕咳嗽感冒了。星期三在家裡吃了藥歇著。
第二個星期一剛送去幼兒園,老師通知我去接孩子回來,他發燒了。回家後觀察了一段時間,吃了退燒藥。
第二天是好了,但是也不敢馬上送幼兒園,因為還有咳嗽。在家待到周四,周五孩子想去幼兒園,於是送去了一天。
第三個星期孩子星期一中午睡覺的時候尿褲子了,星期二在幼兒園繼續尿褲子。到了星期四的時候,忽然之間劇烈咳嗽起來,只能連夜跑醫院急診。
醫生要求做霧化,於是我乾脆給孩子請假了一個星期。霧化做完和藥吃完,孩子終於好了起來。
孩子連續一個月的生病,讓我帶娃帶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累,早知道這樣,也許就不該把三歲的兒子送去幼兒園。
加上孩子又是處於可怕的三歲階段,什麼都喜歡說不,他生病了老實在家裡呆著不搗亂,有時候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那麼送孩子去幼兒園,本來是想減輕我自己的負擔,結果卻並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樣。是因為孩子太小送幼兒園的結果嗎?
按理說並不是,因為我家孩子已經三歲了,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是沒問題的。其實一開始的那一兩個月,孩子在幼兒園玩得很開心。
加上我家大的那個孩子兩歲半就去幼兒園了,一樣適應得非常好。由此可見,孩子連續生病跟他的年齡沒有關係,問題應該是出在了別的地方。
孩子進幼兒園連續生病,這些原因老師不會說,家長心裡要清楚
1、 缺水導致
這個原因我放在第一個講,是因為兒子在幼兒園不愛喝水。並且我也認為這是我家孩子頻繁生病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這也是有根據的,因為很多次我都注意到孩子從幼兒園回來之後,尿的顏色都比較的深。
加上我家孩子早上離家的時候,每次上校車之前都要哭上一段時間。到了幼兒園跟別的小朋友搶玩具,起衝突的時候,也很愛哭。
哭的時間越長身體的水分流失也很嚴重,並且在幼兒園裡,老師一個人要忙著照顧二三十個孩子,也很難做到督促孩子多喝水。
孩子也小,很多時候在幼兒園也不會表達要喝水。人缺水的時候,就特別容易生病,小孩子也是不例外的。
2、 交叉感染導致
我們附近的一個幼兒園,有個小班的小朋友出了水痘。學校如臨大敵,讓那個班上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休學在家一段時間,觀察別的孩子沒有感染到後才允許重新返回學校。
所以每年的季節變換,交叉感染的問題都讓學校和家長緊張萬分,幼兒園的小朋友本來得病的機率就比較高,一個孩子得病,很快就能傳染其他的小朋友。
交叉感染是一個非常需要重視的問題。
現在我每天都會讓孩子戴著口罩上幼兒園的校車,目的也是為了減少孩子在封閉校車上受到感染的機會。
3、 不好情緒累積導致
孩子如果長時間有負面情緒,那麼就很容易導致抵抗力變差。
對新入園的孩子來說,幼兒園的生活會給他們帶來恐懼,同時要跟家長長時間的分離,孩子的不安全感是一直存在的。
這些不好的情緒長時間的積累,孩子當然就會非常容易的三天兩頭生病。
就拿我家孩子來說,當他在幼兒園的新鮮感消失了,去學校對他來說變得比較困難,每天早上去幼兒園之前都要發脾氣反抗一下。
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少生病?
在孩子病好後,我開始琢磨著怎麼樣能夠避免孩子連續生病這種情況,想了想有那麼幾點,做到了孩子或許會更加的健康。
首先是喝水的問題
我先是微信孩子的幼兒園老師,讓她多多提醒孩子喝水。也會在上學之前,反覆跟孩子說讓他口渴了,自己主動去找老師要水喝。
孩子放學回家後,我會拿著杯子讓他多喝水。告訴他上廁所的時候,觀察自己尿液的顏色,如果是淺顏色的,那就說明會少生病。
孩子對這個尿液顏色的深淺也比較感興趣,每次自己尿完都會讓我來看看顏色的深淺,來證明自己喝水了。
每次我都會誇一下他,目的是幫助他建立相關的意識:多喝水才能少生病。
其次,培養孩子獨立性
作為孩子的主要養育人,我開始有意識的不像以前那樣粘著孩子。經常刻意離開他一段時間,讓家裡的爸爸陪他做一些事情,讓他習慣我不在他身邊的感覺。這點都能夠幫助孩子鍛鍊自己的獨立性。
最後,關注幼兒園裡其他孩子的健康
我也會經常關注班裡其他孩子的健康狀況。如果班裡有別的孩子生病,都會提醒老師督促生病的孩子回家休息好了再來上幼兒園。
當然大多數的家長也是不會願意自己的生病的孩子繼續上幼兒園的,但是不排除有些家長沒有注意到。
我就遇到過有位女孩子肚子疼,但是一定要上幼兒園。負責照料她的奶奶攔不住孩子,只能在上校車的時候囑咐老師多多照顧孩子。
這種就屬於孩子的父母沒注意到的情況。
相信只要做到了以上三點,孩子的健康狀況能夠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少生病少一點痛苦,上幼兒園這件事能夠真正的減輕做家長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