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起訴被駁,申請再審獲高院受理

2020-12-20 重案組37號

8月28日,上海的未婚媽媽張萌(化名)收到了一個好消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了她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申請。

 

從2017年冬天起,張萌開始打一場被稱為「國內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的官司,綿延近兩年,屢屢敗訴,上海市高院這一消息重新點燃了張萌的希望。

 

生育保險,是一項保障公民在生育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制度。女性生產後可向社保部門申領生育保險金,彌補產假期間的工資收入,並享受生育醫療待遇。

 

《上海市申請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計劃生育情況審核辦法》規定,生育保險申請人需提供計劃生育情況證明,而為了辦理計劃生育情況證明,申請人需提交「夫妻雙方的婚姻狀況證明」。

 

張萌就是被這條規定絆住了。2016年,張萌意外懷孕,當時她剛跟男友分手,但在家人的支持下,決意生下孩子。

 

綜合判決書信息,2017年7月,張萌在上海市浦東區金楊街道辦事處申請《計劃生育證明》,但因未能提供配偶身份信息和婚姻證明,街道不予受理。2018年1月23日,張萌向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申領生育保險待遇,但因為沒有《計劃生育情況證明》,且表示無法進一步補全,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告知張萌申請業務不能辦理。

 

張萌先後起訴了金楊街道辦事處、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但均敗訴。

 

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判決書顯示,根據相關法律和辦法,只有計劃內生育的婦女才有權利申領生育生活津貼、生育醫療費補貼,且申請時需提供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部門出具的屬於計劃內生育的證明。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認定張萌不符合申領條件並無不當。

 

今年7月,張萌向上海市高院提出了再審申請。張萌和她的律師堅持認為,未婚媽媽也有權領取生育保險金。

 

打官司的這兩年間,張萌的兒子已咿呀學語。對張萌來說,這早已不是她「一個人的戰鬥」,雖然對再審結果不抱太樂觀的預期,但能夠引起公眾對於這個群體權益的關注,在某種程度上,她和站在她身後的那些未婚媽媽們,已經是「勝利者」了。

全文3356字 閱讀約需7分鐘

▲張萌與兒子一同出遊。受訪者供圖

未婚媽媽之困

新京報:收到再審受理通知書那一刻是什麼心情?

張萌:再審受理跟法院立案不一樣,如果你沒有足夠的依據,法院是可以拒絕受理的。原本我們估計受理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二十,所以我當時蠻高興的。

新京報:生孩子之前知道無法領取生育保險金嗎?

張萌:在懷孕的時候我就已經在查政策了,包括打電話、發郵件諮詢,得到的答案都是未婚媽媽無法申領生育保險。但起初我沒有死心,等到正式申領的時候,才發現真的是做不下來。

新京報:未婚媽媽無法申請生育保險會造成什麼影響?

張萌:生育保險金主要是彌補休產假期間損失的工資收入。綜合我的工資和其他因素,我休了5個月產假,能拿的津貼有大幾萬。我其實不缺這點錢,但有不少其他的尤其是比較年輕的媽媽們是非常需要這個錢的。我了解到有些未婚媽媽為了生計,在懷孕晚期行動困難的時候還去找工作。對她們來說,生產後恢復身體、哺乳孩子期間,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生育保險了。

新京報:除了無法申領生育保險金外,未婚媽媽還會受到哪些政策的影響?

張萌:戶口是不少人會遇到的問題。雖然國務院在2015年底出臺了文件,非婚生育的孩子也可以落戶(註:指國務院辦公廳於2016年初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規定非婚生育的無戶口人員,其監護人可以憑《出生醫學證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戶口簿、結婚證或者非婚生育說明,按照隨父隨母落戶自願的政策,申請辦理常住戶口登記),但很多媽媽沒能第一時間得到準確的信息。

還有些人會擔心影響工作,比如準備去體制內工作的未婚媽媽,會擔心政審不過關。總之,單身媽媽們遇到的問題五花八門。

▲2017年5月,張萌的兒子降生。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在生活上未婚媽媽會面臨哪些壓力?

張萌:催婚、旁人的閒言碎語,甚至是家人毫不留情的指責。我認識一個單身孕婦,她本來想生下孩子的,懷孕已經5個月了,還被她的母親堅持拉著去醫院流產,她妥協了,但到現在還在追悔。

新京報:怎麼決定要打官司的?

張萌:我問過區裡的計生部門,難道就我一個未婚媽媽要求發放生育保險金嗎?他們說的確沒有聽說誰來投訴過,或者說誰來申請過複議。我意識到這似乎是個空白,就更促進了我去做。

新京報:除了法律途徑,未婚媽媽還有什麼辦法解決這些現實問題?

張萌:我知道有人專門做形婚的生意,有的只是擺擺酒應付親友,有的做全套,把證也一併領了。領證的好處顯而易見,孩子的戶口、大人的生育保險金都能拿到。

新京報:你想過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嗎?

張萌:社保中心有位工作人員透露,只要我補領了結婚證就可以領取生育保險金了。但我覺得用婚姻作為領取生育保險待遇的條件是很不合理的,而且如果勉強進入婚姻,也會引起一系列更嚴重的問題。我見了獨撫群(註:獨自撫養孩子的群體,包括但不限於未婚媽媽)裡諸多不幸的故事,有形婚的男方以孩子的監護權相要挾敲詐的。所以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方式。

▲8月28日,張萌收到的官司再審審查受理通知書。受訪者供圖

未婚媽媽抱團取暖

新京報:聽說你建了一個未婚媽媽群?

張萌:今年年初,我和幾個未婚媽媽建了個「未來媽咪」群。起初是我的代理律師建議說,各地生育保險的政策會有一些區別,可以共享信息,慢慢地,群裡的媽媽越聚越多,現在已經有50多個了,來自全國各地。

新京報:你們平時會聊哪些內容呢?

張萌:我們常常會聊一些育兒、生活、法律政策方面的話題,我也會第一時間分享官司的進展情況,有時大家聊得高興了,就把我叫做「革命先驅」,我說我不是「先驅」,是「先烈」(笑)。有人打算呼應著我也打官司,但我不是很支持她們去做,因為要耗費的心力還是蠻大的,我希望她們能以生活為主。

新京報:打官司期間,有過什麼讓你感動的人和事嗎?

張萌:不久前我看到新聞,南通的一個和尚幫助了許多經濟條件不好的未婚媽媽,他說的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媽媽們在沒有結婚的時候敢把孩子生下來,就是一件很勇敢的事情了,這樣的人你不幫,你幫誰呢?」我還認識一個單身媽媽,她的母親就是做計生工作的,她告訴女兒:「不畏懼世俗的壓力,留下珍貴的生命,我會為這樣的女兒感到驕傲。」

▲張萌的兒子兩歲大的時候。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有收到過來自政府和司法系統方面的幫助嗎?

張萌:有的。我是高危產婦,懷孕的時候我已經40歲了,婦幼保健所就常常給我打電話,催促我做產檢,跟蹤回訪。起訴街道和區政府的官司,法官雖然判我輸了,但他在判決書上寫,這個官司是有「可訴性」的。告上海社保中心的二審時,法官專門給我打了電話詢問細節,希望能在庭外幫助我解決申領問題。

新京報:如果官司最終勝訴了,你認為會對其他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有什麼影響?

張萌:肯定會有影響的,但是影響面有多大很難說。我國不是判例法系國家,即使上海這一個案例勝訴了,各地還是會有各地的做法。但這個案例還是有參考性的,鼓勵未婚媽媽要有維權意識。

新京報:如果失敗了呢?

張萌:就算是失敗了,我們依然有其他途徑繼續爭取。有人說可以申請國務院裁決,或申請檢察院抗辯,我們也希望藉助媒體的力量。有人說維權是一種對抗,我不這麼認為,相反,我認為這是在幫助我們相信司法體系,相信他們有自我糾正的能力。所以我們現在應該團結在一起,只要有精力能夠推動,不管推動的力量有多大,去做就行了。

新京報:將近兩年的時間,有什麼樣的收穫?

張萌:我之前疑惑未婚生育到底合法嗎?但經過了這麼多次庭審,沒有人敢說這是不合法的,所以至少在法律層面我是很有信心的。我還認識了很多優秀的未婚媽媽,大家經常聚到一起聊天,既是疏解壓力的渠道,也能增強彼此的信心。起訴上海社保中心以來,有朋友為我介紹了公益律師。我一開始感覺是一個人在戰鬥,如今發現自己的戰友越來越多了。

新京報記者 張惠蘭 編輯 王婧禕

值班編輯 潘佳錕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未婚申領生育保險第一案再審申請被駁,當事人:不會放棄
    新京報訊(記者 張惠蘭)2月11日,國內未婚申領生育保險第一案當事人、上海未婚媽媽張萌(化名)收到了上海市高院寄來的裁定書。去年8月,上海市高院受理了張萌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申請,經過半年等待,上述裁定書顯示,該申請最終被駁回。
  • 女孩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卻遭拒!「未婚媽媽」也有生育權利
    8月28日,上海單身媽媽張某接到上海市高院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受理通知。她由於不能提供配偶身份信息和婚姻證明,在申領生育保險金時多次被拒。2017年,張萌開始打「國內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她堅稱自己是正確的。大家怎麼看?
  • 女子未婚生子申請生育保險金被拒,起訴被駁回 如今再獲受理
    具體的來說就是:「女性生產後可以向社保部門申領生育保險金,以此來彌補產假期間的工資收入,並且還會享受生育醫療待遇」但是上海的張女士兩年來,都在以此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她的案件也是「國內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詳情根據當地的享受生育保險的計劃規定,生育保險申請人需要提供計劃生育情況說明,而為了提供計劃生育的情況說明,其中有一條那就是需要提交「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交保險不給報銷,鼓勵生育意義何在
    8月28日,上海的未婚媽媽張女士收到了一個好消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了她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申請。2016年,張女士意外懷孕,當時她剛跟男友分手,但在家人的支持下,決意生下孩子。2017年5月,張萌的兒子降生。
  • 單身媽媽申領生育險金遭拒,這個規定歧視未婚媽媽,得改!
    4.日本海豚灣進入血腥捕獵季, 將持續到明年4月 5.單身媽媽申領生育險金遭拒:應坦然接受婚育分離 。關於「單身媽媽申領生育險金遭拒」的話題,已經在網上引起熱議了,一些網友已經按奈不住自己的心情,紛紛網上留言,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如下:「支持,每個女性都應該擁有生育權,而不是非要結婚了才可以生育,或許有的女人不想結婚但想有一個孩子這應該很正常,這也是一個非常正常的選擇」「這是體現人權的事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再審聽證 上海計生條例能否修改?
    【財新網】(實習記者 蔣芷毓 見習記者 陳竹沁)備受關注的「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艱難推進。日前,上海市高級法院就未婚媽媽張萌(化名)與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下稱上海社保中心)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案舉行再審聽證。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你還不知道生孩子可以領10萬塊錢?
    前兩天微博上一則熱搜#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引起了網友的討論。2016年,剛和男友分手不久的女生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在家人的支持下選擇生下孩子;次年兒子降生後,女生在街道辦申請《計劃生育證明》被拒,隨後女生向當地社保中心申領生育保險待遇,依舊被拒。
  • 因為未婚就無法申領生育保險金?單親媽媽可憐,弱者應該受到保護
    近日,一則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的新聞,引起網絡的熱議。據媒體披露,上海未婚女子張萌(化名)意外懷孕,與男友分手後決意生下一兒子,可當其向社保中心申領生育保險待遇時被拒。社保中心拒絕的理由,只張萌是未婚先孕,無法在街道辦申請到《計劃生育證明》。一些在外人看似很奇葩的事情,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鮮見。這種附加條件不僅在申領生育保險金時存在,甚至有很多地方包括小孩上戶都與計劃生育掛鈎。什麼非婚生子不讓辦戶口,社會撫養費繳納不到位不準上戶,真的是別出心裁。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她仍舊在為這個群體「戰鬥」!
    8月28日,上海的未婚媽媽張萌(化名)接到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她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申請的通知。這個消息一出,這項官司的前因後果很快就披露在網絡上,引起社會公眾的熱議。據悉,16年時張萌意外懷孕,當時她剛跟男友分手,但在家人的支持下,決意生下孩子;17年5月,張萌的兒子出生;17年7月,張萌在街道辦申請《計劃生育證明》被拒;18年1月23日,張萌向社保中心申領生育保險待遇被拒。此後,張萌先後起訴了金楊街道辦事處和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但均敗訴。但是張萌沒有放棄,仍舊向上海高級人民法院發起重新審理的申請。
  • 未婚生子,我有權領生育保險金嗎?
    受訪者供圖對話人物:國內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當事人 張萌(化名)對話動機:8月28日,上海的未婚媽媽張萌(化名)收到了一個好消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了她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申請從2017年冬天起,張萌開始打一場被稱為「國內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的官司,綿延近兩年,屢屢敗訴,上海市高院這一消息重新點燃了張萌的希望。生育保險,是一項保障公民在生育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制度。女性生產後可向社保部門申領生育保險金,彌補產假期間的工資收入,並享受生育醫療待遇。
  • 未婚媽媽生育保險糾紛案再審,普通民眾對此有什麼期待?
    近日,上海「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遭到拒絕」一事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原來早在2016年,張萌(化名)就在街道辦申請《計劃生育證明》、2018年向當地社保中心申領生育保險待遇,均遭遇拒絕......兩年間先後起訴也以失敗告終,但其不曾放棄維權,她堅定的認為,未婚媽媽也有權領取生育保險金。今年8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了她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申請。
  • 單身媽媽申領生育險金遭拒,婚育是否應該分離?
    最近,上海一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起訴被駁,申請再審獲高院受理的糾紛案上了微博熱搜,引發大家對「婚育是否要分離」的熱議。自2017年底開始,這位未婚媽媽開始了長達兩年多的維權之路,屢屢上訴又屢屢敗訴,過程坎坷又漫長,但她沒有放棄。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起訴被駁回,原因是非計劃內生育非法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個案子非常具有典型意義,被稱為「國內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而眼下逐年走低的人口出生率以及加速的老齡化社會進程,又讓其有了時代意義。我們都知道,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我國厲行計劃生育政策,該政策成為「國策」。
  • 未婚產子不能享受生育險兩年後再受理!未婚媽媽有權領取生育保險
    8月28日,上海的單親媽媽張萌(化名)收到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她生育保險糾紛案再審申請受理的通知書,心情異常高興。從2017年冬天開始,此案已經綿延近兩年,雖屢屢敗訴,但她卻越屢敗屢戰,不言放棄。同年7月份,她在向街道辦申請《計劃生育證明》時,因沒有婚姻證明,街道不予受理,被拒;次年1月23日,她又向社保中心申領生育險待遇,因無法提供《計劃生育情況證明》,也被告知無法辦理,再次被拒。之後,張萌先後起訴了該街道辦和社保中心,遭遇敗訴。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淺析生育保險發放標準
    最近一個未婚媽媽申請生育保險金遭到拒絕的事情上了熱搜,大家紛紛討論起了女性地位和權利,那麼我們下面就來討論和了解一下關於生育保險的發放標準和申領條件。基本情況事件起源於2016年,剛剛和男友分手的張萌發現自己懷孕了,這對於未婚女性來說無疑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但是在家人的支持下,張萌決定生下孩子,2017年5月,張萌的兒子降生,2017年7月,張萌在自己所在的街道辦申請《計劃生育證明》被拒,2018年1月23日,張萌想社保中心申請生育保險待遇也被拒
  • 一位未婚媽媽和她打了兩年的生育保險官司
    受訪者供圖新京報記者 張惠蘭 編輯 王婧禕 校對 李立軍對話人物:國內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當事人 張萌(化名)對話動機:8月28日,上海的未婚媽媽張萌(化名)收到了一個好消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了她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申請。
  • 非計劃生育內生育子女能否申領生育保險金?
    近日,上海市一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的案件上了新聞熱搜。關於未婚生子等非計劃內生育的女性能否領取生育保險金的問題也引發了大家的熱議。案情簡介:上海市一名女士張萌(化名)因未婚生子,在申請生育保險金時,遭到社保部門的拒絕。因無法申領生育保險金,張女士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要求當地社保部門向其發放生育保險金,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社保部門的決定並無不當,駁回了張女士的訴訟請求。張女士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法院經審理後,維持了原審判決。
  • 未婚先育申領生育金,生育證明成攔路虎,未婚媽媽有多難?
    近日,上海未婚先育母親張某,因為向社保部門申請生育保險金被拒,一紙訴訟將該單位起訴到了法院,但是法院一審認為,社保部門的決定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所以駁回了張某的訴訟,隨即,張某再次上訴到了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結果依舊是維持原判,不甘心的張某再次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發起了再審申請,
  • 未婚申領生育保險第一案申請抗訴被駁,檢察院稱「適用法律正確」
    新京報訊(記者 張惠蘭 實習生 杜佳冰)10月28日,未婚申領生育保險第一案當事人張萌(化名)的抗訴申請,被上海市檢察院第三分院駁回。2017年5月,張萌未婚生育一子,因向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申領生育保險被拒,將其告上法庭,一審、二審均敗訴。之後,張萌就二審判決向上海三分檢申請了抗訴。對於現在的結果,張萌並不意外。
  • 未婚媽媽:生活在社會的「隱形群體」權益何時能保障?
    作者:夕霧這兩天,有件事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是關於一位未婚媽媽申領生育險遭拒的。上海的未婚媽媽張萌(化名),在2016年的時候意外懷孕。那時候的她已經和男友分手了,但在家人的支持下,張萌還是選擇生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