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你還不知道生孩子可以領10萬塊錢?

2020-12-18 小她保

前兩天微博上一則熱搜#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引起了網友的討論。

2016年,剛和男友分手不久的女生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在家人的支持下選擇生下孩子;次年兒子降生後,女生在街道辦申請《計劃生育證明》被拒,隨後女生向當地社保中心申領生育保險待遇,依舊被拒。

於是女生先後起訴了當地街道辦事處和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但都敗訴了。

直到今年8月28日,這位未婚媽媽的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申請被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了。

這場被稱為「國內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的官司令吃瓜群眾們炸了鍋,有些網友表示生育保險出於保護弱者的目的,初衷就是為了照顧那些生育女性不受公司歧視,單親媽媽一個人帶孩子本就不容易,憑什麼繳納生育保險是強制的,但是生孩子卻得不到保障呢?這樣的生育保險要來何用?

也有些網友說正經女人才不會未婚生孩子,如果未婚生子都能領生育津貼,今後會有更多小三有恃無恐未婚生子,這樣做簡直就是敗壞社會道德。

還有一部分網友的重點卻跑偏了:生孩子竟然還可以領錢,真的假的?

答案是真的,這個錢,其實叫做「生育津貼」。

生育保險是什麼?

「生娃不易,養娃更難」。現如今,養娃的工作真的是亞歷山大,很多寶爸寶媽都覺得孩子像個碎鈔機,但依舊痛並快樂且幸福,還光榮,至少還是為國家解決老齡化問題貢獻了人力的。

那麼小她就要給大家好好嘮叨一個針對寶爸寶媽的福利——生育保險了。這項法定福利是包含在我們社保中的組成部分,通俗點說就是國家和用人單位對職工懷孕和生育期間給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障,可以理解為國家給的奶粉錢。

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這兩大部分。

一、生育醫療費用(生育費用+計劃生育費用)

生育費用就是女職工在生育或流產過程中花費的檢查費、終止妊娠費、分娩住院期間的住院費用等,超過規定的醫療費用和藥費需個人承擔;計劃生育費用就是取出或置入宮內節育器、結紮、復通手術等醫療費用。每個地區的醫療費用報銷上限是不一樣的。

二、生育津貼

生育津貼其實就是女性職工在休產假時得到的津貼,通俗的說就是產假期間不用工作也照樣可以領工資,而且是由國家社保局給,還免徵個人所得稅。

但是寶爸寶媽的問題又來了:

「領取生育津貼需要什麼條件?」「為什麼我領的生育津貼那麼少?」「去哪兒能領到生育津貼?」

其實,生育津貼不是生娃就能有的。還需要滿足幾個條件:

有社保(僅限職工社保),參保生育險;生育險累積參保滿1年;限女性。

如果沒有工作,沒有社保,沒有參保生育保險,或者生育險沒有繳滿1年的寶媽是無法領取生育津貼的。

很多人對生育保險有一種誤解,認為男性用不到生育保險,交了錢也是白交。但其實男性也為生育做了貢獻,所以如果一個家庭裡寶爸有參保生育險,寶媽沒有,寶爸的生育險可以用來報銷部分寶媽生產的費用,生育津貼就沒辦法領取了。

對於有資格領生育津貼的寶媽來說,具體能領到多少,是有公式可以計算的:

生育津貼=上年度本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30×規定的產假天數。

而且生育津貼就高不就低:如果生育津貼低於本人生育休假期間應享受的個人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用人單位必須補足;如果生育津貼高於本人生育休假期間應享受的個人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必須全額發給個人。

什麼意思呢?

比如你休產假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是200元/天,然後生育津貼只有150元/天的話,公司需要把這50元/天的差額給你補上。

如果你平均工資只有100元/天,而生育津貼是150元/天,你依然能拿到150元/天而不是100元/天。

小她就認識一些在外企工作的朋友,因為老外們的平均工資高,生育津貼比寶媽的平均工資高,最後生完孩子能拿到十幾萬生育津貼。

另一個影響生育津貼因素就是產假天數。

根據不同地區政策,對於產假天數,不同情況能休息的時間也不同。正常來講,一般從分娩前半個月至產後兩個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後長至四個月,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8天的產假。如果是剖腹產,就再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就多加15天。

各省市的產假天數為:

所以,能領到多少錢,也取決於寶媽的平均工資是多少,能休多長的產假。

這筆錢怎麼拿?

各地需要提交的資料雖然不一樣,但一般來說都需要將結婚證、出生證、醫學診斷證明書、收費憑證等相關資料通過公司人事部門遞交到社保中心申請,單位人事核算後報給社保中心,寶媽們才可以領到。

那麼我們說回開頭的未婚媽媽。

其實,這位未婚媽媽所在的街道辦事處以及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的操作是符合規定的,工作人員並不是故意要卡未婚媽媽的生育金。

那這位媽媽為什麼無法提取生育金呢?

這是因為我國生育保險要求享受對象必須是合法婚姻者,即必須符合法定結婚年齡按婚姻法規定辦理了合法手續,並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公民,根據上海提取生育金需要的材料,因為這位未婚媽媽無法提供結婚證,不符合生育保險金的提取要求,所以才沒能獲得生育津貼。不過隨著上海高院受理這位媽媽的再審請求,在未婚媽媽領取生育津貼的問題上,也正釋放出一種積極信號。

但不管怎樣,參保生育保險既可以報銷基礎生育醫療費,還可以享受生育津貼,在生娃養娃這種花大錢的事情上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好的福利了,各位寶媽們一定不要忽略了呀~即使生完寶寶,寶媽們依舊任重而道遠,還是需要更全面的規劃的。比如,給寶寶的保險配齊了嗎?

生活在世上,風險無處不在。我是小她,關注我,教你用風險管理的目光看待身邊的一切!

相關焦點

  • 女孩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卻遭拒!「未婚媽媽」也有生育權利
    8月28日,上海單身媽媽張某接到上海市高院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受理通知。她由於不能提供配偶身份信息和婚姻證明,在申領生育保險金時多次被拒。2017年,張萌開始打「國內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她堅稱自己是正確的。大家怎麼看?
  • 單身媽媽申領生育險金遭拒,這個規定歧視未婚媽媽,得改!
    4.日本海豚灣進入血腥捕獵季, 將持續到明年4月 5.單身媽媽申領生育險金遭拒:應坦然接受婚育分離 。關於「單身媽媽申領生育險金遭拒」的話題,已經在網上引起熱議了,一些網友已經按奈不住自己的心情,紛紛網上留言,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如下:「支持,每個女性都應該擁有生育權,而不是非要結婚了才可以生育,或許有的女人不想結婚但想有一個孩子這應該很正常,這也是一個非常正常的選擇」「這是體現人權的事
  • 上海一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起訴被駁,申請再審獲高院受理
    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判決書顯示,根據相關法律和辦法,只有計劃內生育的婦女才有權利申領生育生活津貼、生育醫療費補貼,且申請時需提供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部門出具的屬於計劃內生育的證明。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認定張萌不符合申領條件並無不當。 今年7月,張萌向上海市高院提出了再審申請。張萌和她的律師堅持認為,未婚媽媽也有權領取生育保險金。
  • 單身媽媽申領生育險金遭拒,婚育是否應該分離?
    生而為女,十有八難,不友好的事情時有發生。最近,上海一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起訴被駁,申請再審獲高院受理的糾紛案上了微博熱搜,引發大家對「婚育是否要分離」的熱議。而作為未婚媽媽,她沒有辦法提供「夫妻雙方的婚姻狀況證明」。從法規上來看,未婚申請生育險金遭拒是合規的。但交了生育險盡了繳納社保的義務,卻無法享受生育保險津貼待遇的權利,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合理的。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交保險不給報銷,鼓勵生育意義何在
    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判決書顯示,根據相關法律和辦法,只有計劃內生育的婦女才有權利申領生育生活津貼、生育醫療費補貼,且申請時需提供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部門出具的屬於計劃內生育的證明。今年7月,張女士向上海市高院提出了再審申請,張女士和她的律師堅持認為,未婚媽媽也有權領取生育保險金。
  • 未婚生子,我有權領生育保險金嗎?
    受訪者供圖新京報:生孩子之前知道無法領取生育保險金嗎?張萌:在懷孕的時候我就已經在查政策了,包括打電話、發郵件諮詢,得到的答案都是未婚媽媽無法申領生育保險。但起初我沒有死心,等到正式申領的時候,才發現真的是做不下來。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淺析生育保險發放標準
    最近一個未婚媽媽申請生育保險金遭到拒絕的事情上了熱搜,大家紛紛討論起了女性地位和權利,那麼我們下面就來討論和了解一下關於生育保險的發放標準和申領條件。按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享受生育生活津貼的生育婦女,還可以按照下列規定享受生育生活津貼:(一)難產的,增加半個月的生育生活津貼;(二)符合計劃生育晚育條件的,增加一個月的生育生活津貼;(三)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半個月的生育生活津貼
  • 因為未婚就無法申領生育保險金?單親媽媽可憐,弱者應該受到保護
    近日,一則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的新聞,引起網絡的熱議。據媒體披露,上海未婚女子張萌(化名)意外懷孕,與男友分手後決意生下一兒子,可當其向社保中心申領生育保險待遇時被拒。社保中心拒絕的理由,只張萌是未婚先孕,無法在街道辦申請到《計劃生育證明》。一些在外人看似很奇葩的事情,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鮮見。這種附加條件不僅在申領生育保險金時存在,甚至有很多地方包括小孩上戶都與計劃生育掛鈎。什麼非婚生子不讓辦戶口,社會撫養費繳納不到位不準上戶,真的是別出心裁。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起訴被駁回,原因是非計劃內生育非法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個案子非常具有典型意義,被稱為「國內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而眼下逐年走低的人口出生率以及加速的老齡化社會進程,又讓其有了時代意義。我們都知道,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我國厲行計劃生育政策,該政策成為「國策」。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她仍舊在為這個群體「戰鬥」!
    8月28日,上海的未婚媽媽張萌(化名)接到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她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申請的通知。這個消息一出,這項官司的前因後果很快就披露在網絡上,引起社會公眾的熱議。但是張萌和律師堅持認為,未婚媽媽也有權領取生育保險金,更多非婚生子女都有權利享受國家的各種福利和補貼。我們都知道,生育保險是國家對懷孕、分娩的女職工給予生活保障和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政策,有這項政策的補助,可以大大減輕女性職工生育過程中的經濟壓力。
  • 未婚先育申領生育金,生育證明成攔路虎,未婚媽媽有多難?
    並且得到了上海市高級法院的立案受理,目前還沒有下達最終受理結果。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下,常規情況下領取生育津貼需要準備哪些材料以及領取條件與流程:一、申領生育津貼需要的材料有:1、參保職工的社會保障卡複印件。2、準生證、出生證和獨子證複印件。
  • 非計劃生育內生育子女能否申領生育保險金?
    近日,上海市一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的案件上了新聞熱搜。關於未婚生子等非計劃內生育的女性能否領取生育保險金的問題也引發了大家的熱議。案情簡介:上海市一名女士張萌(化名)因未婚生子,在申請生育保險金時,遭到社保部門的拒絕。因無法申領生育保險金,張女士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要求當地社保部門向其發放生育保險金,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社保部門的決定並無不當,駁回了張女士的訴訟請求。張女士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法院經審理後,維持了原審判決。
  • 未婚媽媽生育保險糾紛案再審,普通民眾對此有什麼期待?
    張萌因「意外懷孕」,在與男友分手的情況下堅持「生下」孩子,且認為她有權享有「生育保險金」。即使經歷屢屢「遭拒」、「敗訴」,再次「起訴」的過程,張萌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用婚姻作為領取生育保險待遇的條件是很不合理的,她希望鼓勵到未婚媽媽爭取自己的權益。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再審聽證 上海計生條例能否修改?
    【財新網】(實習記者 蔣芷毓 見習記者 陳竹沁)備受關注的「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艱難推進。日前,上海市高級法院就未婚媽媽張萌(化名)與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下稱上海社保中心)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案舉行再審聽證。
  • 一位未婚媽媽和她打了兩年的生育保險官司
    張萌:再審受理跟法院立案不一樣,如果你沒有足夠的依據,法院是可以拒絕受理的。原本我們估計受理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二十,所以我當時蠻高興的。▲8月28日,張萌收到的官司再審審查受理通知書。受訪者新京報:生孩子之前知道無法領取生育保險金嗎?張萌:在懷孕的時候我就已經在查政策了,包括打電話、發郵件諮詢,得到的答案都是未婚媽媽無法申領生育保險。
  • 女子未婚生子申請生育保險金被拒,起訴被駁回 如今再獲受理
    具體的來說就是:「女性生產後可以向社保部門申領生育保險金,以此來彌補產假期間的工資收入,並且還會享受生育醫療待遇」但是上海的張女士兩年來,都在以此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她的案件也是「國內未婚生育申領生育保險金第一案」詳情根據當地的享受生育保險的計劃規定,生育保險申請人需要提供計劃生育情況說明,而為了提供計劃生育的情況說明,其中有一條那就是需要提交「
  • 臺灣新竹縣首開先例:未婚生子也可領生育津貼
    臺海網9月1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新竹縣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決議,放寬縣內婦女生育津貼的補助標準,讓未婚生子的婦女也能申領每胎1萬元(新臺幣,下同)的生育津貼,這項社會福利是全臺灣首見,已從今年5月11日開始實施,截至今年8月底為止,有52位未婚生子的媽媽受惠。
  • 未婚產子不能享受生育險兩年後再受理!未婚媽媽有權領取生育保險
    雖然是未婚媽媽,但她在懷孕期間依然受到了關心與關注,婦幼保健所經常打電話催促進行產檢,並跟蹤回訪。孕期,張萌便開始了解生育險相關政策,通過打電話、發郵件等渠道諮詢,但均被告知未婚媽媽無法申領生育險,但這並沒有讓她死心。2017年5月,張萌的兒子出生了。
  • 單身女性生孩子有多難?為了奪回生育保險金,她打了一場官司
    自 2016 年起,作為一個決定獨自生育、撫養孩子的單身女性,懷孕建檔、生產、上戶口、社會撫養費,喵嗚一路過關斬將,但領生育保險金成了她遇到的最難的一關。她決定提起訴訟,成了「未婚媽媽爭取生育保險全國第一案」的當事人。
  • 未婚申領生育保險第一案再審申請被駁,當事人:不會放棄
    新京報訊(記者 張惠蘭)2月11日,國內未婚申領生育保險第一案當事人、上海未婚媽媽張萌(化名)收到了上海市高院寄來的裁定書。去年8月,上海市高院受理了張萌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申請,經過半年等待,上述裁定書顯示,該申請最終被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