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鄉村女教師 為留守兒童撐起「籃球夢」

2021-01-09 瀟湘晨報

記者 李娟芳 通訊員 李娜 肖鵬

在鶴城區涼亭坳小學,有這樣一個故事被傳為佳話——籃球為這裡的孩子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飛」出大山,擁抱更廣闊的世界。今年26歲的女教師毛雅琳在大學畢業後,跟隨校園球隊的創立者張瓊瓊老師,一路帶領球隊參加國家、省、市級比賽,讓孩子們通過籃球改變人生軌跡。

2017年,剛剛大學畢業的毛雅琳通過教師招聘來到涼亭坳小學任教。當時,涼亭坳小學的女子籃球隊已經小有名氣,在全國、省、市級比賽中斬獲各類大獎,籃球已成為涼亭坳小學一張最閃亮的名片。鄉村小學教師缺乏,尤其是體育、藝術類專科教師更是稀缺,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的毛雅琳一來到涼亭坳小學,便成籃球名師張瓊瓊的得力幫手,帶隊訓練、參賽,她都積極出力。

這個學期,張瓊瓊外出培訓,毛雅琳獨自一人挑起了籃球隊的訓練重擔。早上晨練一小時,下午課後一個半小時,從體能訓練到運球、投籃,再到進攻和防守戰術,一點點地教,而孩子們就一點點地練。

涼亭坳小學共有400餘名學生,留守兒童佔比接近七成。近幾年,一部分優秀球員通過優異的成績進入到省、市名校,也讓鄉村的孩子們燃起了籃球鬥志。今年11歲的丁亞可是一名六年級的學生,因為不錯的身體條件被選入籃球隊,參加訓練已經兩年了,多次代表學校外出參賽。

因為籃球,這裡的孩子得到了很多關注,也通過比賽到外面開闊了眼界,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有了改變。「以球健體,以球養德,以球啟智」,這是涼亭坳小學籃球隊的隊訓,毛雅琳將用她的堅持幫助涼亭坳的孩子們描繪美好的夢想。

【來源:邊城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鄉村教師張瓊瓊和他的留守兒童籃球隊
    在這個人口約22000人的鄉村中,外出務工者超過5000人。村裡狹窄的道路兩邊,三五個老人圍坐在門前的火爐旁取暖,時而幾個幼童從他們身邊打鬧著跑過……這成了這麼多年來涼亭坳的初冬裡最普遍的景象。三年前,也是一個蕭瑟的冬天,當時26歲的特崗教師張瓊瓊帶著一個執著的籃球夢來到懷化,來到了涼亭坳小學。在大山常年迴蕩著的雞鳴和犬吠中,籃球拍打地面,聲聲作響。
  • 留守兒童的「籃球假期」
    新華社貴陽8月16日電 題:留守兒童的「籃球假期」新華社記者蔣成、鄭明鴻清晨6點,天剛微亮。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社學街道長團村的體育教師歐陽大松帶著幾十個孩子,手裡抱著籃球,有說有笑地穿過成片的稻田,露珠在他們衣服上留下點點印記。6點30分左右,歐陽大松和孩子們來到了目的地——長團小學。
  • 湖南衡陽:鄉村學校少年宮 留守兒童的「幸福樂園」
    音樂、舞蹈、獨唱、剪紙、鼓號演奏……在2019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中心小學、祁東縣六小等多個區縣鄉村學校少年宮舉行的「六一」兒童節文藝匯演,讓眾多的留守兒童快樂無比。該校校長徐中平介紹,學校現有1000多名學生,其中有近90%的學生屬於留守兒童。2012年,沒建少年宮之前,學校僅僅只是根據天氣情況開展跟升學有關的體育項目,其他的文體活動幾乎沒有。
  • 堅守善良 東海留守兒童之家來了一位90後愛心老師
    【連網】(記者 楊銳冰 通訊員 清鋒)今年7月19日,本報以整版篇幅報導了《七旬老人的留守情懷》,講述了東海縣洪莊鎮王莊村七旬老人印學金義務開班輔導村裡留守兒童,並帶動一群老師加入到這個大家庭中來。這其中,有一名90後教師———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的馬超凡。
  • 永州「90後」女校長:從學校排名倒數,到8個單科第一
    在湖南貧困地區,有一批紮根鄉村的女教師,她們雖只是在一個鄉村小角落裡默默耕耘,卻展現著自己生命的極大價值,為貧寒的山區孩子撐起一片藍天,也為孩子們播下了希望的種子,讓他們能飛向更高更遠的天地。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今日女報融媒體中心聯合湖南各地婦聯推出本期「湘村扶智者」專題報導,致敬並關注這些紮根貧困地區,為脫貧致富提供有力智力支持的女教師群體。
  • 寶雞陳倉區:立足鄉村少年宮 為留守兒童築夢
    本報訊(通訊員 高勇博)在致力脫貧攻堅、確保義務教育有保障、親情關愛留守兒童行動中,陳倉區把教育「扶智、扶志」作為基礎工程來抓,立足鄉村少年宮,開展社團活動,為留守兒童建起了溫暖的家。「我感覺學校的集體生活很溫暖,在少年宮開展的社團活動中,我學到了不少技能,也增長了見識,少年宮為我建起了一個溫暖的家。」這是陳倉區香泉鎮中心小學學生謝家豪自豪地對學校少年宮的評價。
  • 包頭關愛保護留守兒童 為未成年人撐起一片藍天
    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父母關愛的缺失致使他們長期生活在孤獨中,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愛。2017那年夏季,包頭通過多種形式關愛保護留守兒童,積極開展未成年人暑期活動,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成長的藍天。
  • 留守兒童遇困先求助老師 逾6成鄉村教師呼籲心理「網課」
    遭遇困難時,留守在鄉村的兒童會先求助誰?9月9日教師節前夕,一項由阿里健康公布的調研報告給出了結論——求助老師。「留守兒童大多由老人撫養,缺乏父母的陪伴和鼓勵,很多孩子眼睛裡缺乏光芒,會比較自卑。」陝西省城固縣的鄉村教師張蘭表示。
  • 澄邁「80後」優秀教師王和:紮根鄉村小學13載 為留守兒童傳播知識
    澄邁加樂中心學校教師王和在上數學課。 ■ 海南日報記者 餘小豔 通訊員 王家專「同學們,15分之2乘以4怎麼計算?」9月9日11時40分,澄邁加樂中心小學6年級(2)班的學生正坐在教室裡,聽數學教師王和講解分數乘法。「80後」教師王和有著清澈的大眼睛,時常面帶微笑,言語溫和而親切。自2007年起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她,13年來一心紮根鄉鎮,傳播知識,曾多次獲得澄邁縣、鄉、校「先進個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稱號。王和帶過的班級,留守兒童佔了大半。
  • 隆德縣留守兒童有了「鄉村媽媽」
    每天下午一放學,王昊就拉著妹妹前往社區黨群活動中心,那裡有位年輕的「鄉村媽媽」在等他們。  出校門走兩三分鐘,不用過馬路就到了「鄉村媽媽」所在的竹林社區「愛心驛站」,兄妹倆按照桌上貼的姓名卡找到座位,坐下就開始寫作業。這裡的40多個孩子和他們兄妹倆一樣都在上小學。
  • 超6成鄉村教師呼籲心理「網課」近3成留守兒童傾向求助老師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近日,阿里健康公布啦一組留守兒童遇的調研報告。調研顯示,在鄉村多數班級留守兒童佔比在30%-50%左右,有的班級甚至高達80%以上。調研中,6成以上鄉村教師認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是「普遍現象」,已經成為困擾留守兒童成長的重要因素,應該儘早對這些孩子開展心理「網課」輔導,幫助他們健康長大。根據調研結果,在遭遇困難時,留守兒童最先求助是「老師」,其次是「自己解決」,第三是「同學」,最後才是「家中老人或親戚」。
  • 共築留守足球夢 | 閩西鄉村裡一支吃「百家糧」的留守兒童足球隊
    秋季新學期開學了,在閩西大山裡的一支吃「百家糧」的兒童足球隊--福建龍巖長汀河田鎮伯湖小學足球隊的五名主力隊員畢業升初中,離開村莊到鎮上中學讀書,繼續他們已經為之奮鬥了三年的足球夢。2017年,在伯湖村留守兒童公益夏令營的興趣課中,僅有44名學生的伯湖小學有11個男生報名組建了龍巖市第一支農村留守兒童足球隊,佔全校男生總數的50%,隊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而且才訓練半個月,就報名參加了全市小學生足球聯賽。
  • 我願盡我所能 為你播撒希望——「90後」鄉村女教師徐雅冰用愛心編織教育夢想
    □本報記者劉嬌文/圖在吉安縣北源鄉中心小學,有這樣一名「90後」女教師,她的名字叫徐雅冰。自任教以來,她始終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用愛心編織著教育的夢想,用熱情書寫著育人的詩行。今年28歲的徐雅冰有著7年的教齡。從當老師的第一天開始,她便立志要做一名把知識和愛心帶進學生心中的好老師。
  • 威遠鄉村教師,紮根鄉村教育20年,為山鄉孩子撐起一片純淨藍天
    講臺很小,她卻用20年青春來堅守,送走一批又一批山區學子;講臺很大,她毅然用汗水來耕耘,為那些貧寒學子帶去希望;講臺很美,因為她用熱情譜出了一曲人生樂章,把自己變成一朵平凡的蒲公英,揮灑花絮,傳播希望……她就是威遠縣新場鎮永高小學校教師劉莉,一位紮根鄉村小學20年的園丁。
  • 湖南農村學校的年輕人:當90後老師「佔領」鄉村小學
    為解決這些難題,漵浦大力實施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工作,2007年以來,全縣共申報農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1484人,實際培養1468人。 關鍵詞:我們都是「90後」 》延伸閱讀 當90後老師「佔領」鄉村小學 給農村孩子帶來活力 渴望暢通職業發展空間 當「90後」和「鄉村教師」兩個標籤同時出現,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 2019封格女性|「90後最美鄉村教師」陳秋菊 用堅守詮釋封格
    記者獲悉,被稱為「90後最美鄉村教師」的陳秋菊也將來到成都,參加2019封格女性年度公益之夜,為四川女排加油,為鄉村教師發聲。「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底的善良,融進血裡的骨氣,刻進生命的堅強。」這是陳秋菊的封格宣言,也是她性格的寫照。2008年,年僅18歲的陳秋菊懷著對教師行業的熱愛,來到了四川資陽樂至縣中天鎮樂陽小學,開始了教學生涯。
  • 鄉村教師,你將走向何方?
    一項又一項的鄉村惠民政策,給日漸凋零的鄉村帶來了無限的生機,村民們滿心歡喜的送孩子去了身邊的學校上學。最近幾年,鄉村裡的年輕人都到大城市裡打工了,大部分鄉村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這些孩子就是留守兒童。由於農村老人文化素質低,對孫輩又比較溺愛,不會教育輔導孩子的學習,這些留守兒童普遍學習成績差,行為習慣差。這樣一來,家長只要有一點能力,就一定會把孩子弄到城裡的學校上學。
  • 90後「最美」鄉村教師陳秋菊,連馬雲都為她點讚!
    90後「最美」鄉村教師陳秋菊,連馬雲都為她點讚!原創|一覽眾生小說到陳秋菊,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人美心更美,被社會媒體評為「90後最美鄉村教師」。在15年她還獲得首屆「馬雲鄉村教師獎」。後來受邀參加《天天向上》被大家所熟知,做為一名90後,陳秋菊本來可以有更好的發展,但是她卻選擇在貧困山區執教,而且這一教就是七年,感動了無數的網友,就連馬雲都為她點讚!
  • 項城:「80後」鄉村女教師的20年堅守
    教書育人是人民教師的天職。20年來,項城市官會鎮第四初級中學80後女教師馬俊英將她全部的知識與愛都灑在了鄉村教育這片沃土上。在教學過程中,她既為人母,更為人師,她用辛勤的汗水和愛心培育出了滿園桃李,她在貧困的鄉鎮,在偏僻的鄉間,默默地守候著那份簡單而執著的人生信念。她20年堅守如初,用青春譜寫鄉村教師的讚歌。
  • 全校唯一的鄉村英語教師,希望能有外教給「留守兒童」上堂課
    「基本上,每天上午後兩節課一直到放學,都有課。」從去年年底開始,曹瑞參加了一項針對鄉村英語教師的線上培訓項目——完全利用課餘時間和寒假,她不但學完了所有在線課程,還參加了在線口語班。在吳忠70名參加培訓的鄉村英語教師中,她成為完成進度最高的老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