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睡眠,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和阿姨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因為寶寶的睡眠質量,直接關係到他今後的生長發育。
但是,在日常護理寶寶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睡眠問題,讓家長和阿姨頭疼不已。
今天,小咪就把一些常見的睡眠問題做了匯總,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寶寶睡覺必須含著乳頭,一拿走就哭怎麼辦?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3個原因,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
① 媽媽的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如果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最好在睡前讓寶寶吃飽,這樣寶寶就能睡得踏實一些。
② 媽媽的奶量充足,但銜乳姿勢不對,導致寶寶吃奶費勁,這時就需要調整餵奶姿勢,讓寶寶在吃奶的時候,連同乳暈一起含住,不要只含乳頭。
③ 寶寶形成了含乳頭睡覺的習慣。如果是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糾正,因為長期下去會對寶寶的頜骨發育造成影響。
所以要儘量減少夜奶的次數。
在發現寶寶睡覺哼唧、哭鬧時,要先觀察,也許他哼唧一會、翻個身又自行睡去。
或者在寶寶煩躁時,先用輕拍或抱哄的方式安撫,這樣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餵奶。
2、寶寶睡覺時哼哼唧唧,身體扭來扭去,抱著也不管用,怎麼辦?
寶寶晚上睡覺愛哼哼和扭動身體,應該是感覺不舒服,首先需要分辨寶寶是否生病,如果是,及時帶寶寶看醫生;如果不是,就要觀察是否出現了以下常見情況:
① 拉了或尿了。
解決方法:清洗小屁屁,更換紙尿褲。
② 室內空氣太悶,衣被蓋得太多,寶寶出汗太多身上難受。
解決方法:房間通風,控制好溫溼度,給寶寶適當減少些衣物。
③ 被子蓋得太少,寶寶感覺冷。
解決方法:控制好室內溫溼度,視情況給寶寶多蓋一些。
④ 吃奶後吞入了空氣。
解決方法:給寶寶揉揉小肚子或做蹬自行車運動幫助排氣。
3、寶寶睡覺時會有輕微的打呼,這正常嗎?會對寶寶有什麼影響嗎?
如果只是輕微打呼,建議先觀察一下寶寶的小鼻子裡有沒有鼻涕或鼻痂堵著,如有就給寶寶清理一下。
具體做法:
① 室內溫度控制在24~26℃,室內外溫差不要過大,以免寶寶因冷熱交替而感冒。
② 處理鼻痂時,先用溫熱的毛巾敷寶寶的鼻部,使鼻痂鬆脫;然後向鼻腔內滴一滴溫開水潤溼;再用手指輕輕揉擠鼻翼兩側,待鼻痂鬆脫後,幫助寶寶擤出或用乾淨的棉籤卷出。
第二種方法就是換個睡眠姿勢,觀察寶寶是否還會打呼。
如果寶寶打呼聲劇烈,建議帶寶寶去耳鼻喉科檢查,可能是喉部的腺樣體肥大引起。
4、寶寶睡覺老愛趴著,這樣對寶寶的身體好嗎?
寶寶喜歡趴著睡,這和他們的生理特點有關。因為胎兒在母親的子宮內就是腹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
所以寶寶趴睡時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不易驚醒,有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國外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觀察比較了40名趴睡嬰兒和40名仰睡嬰兒。
結果發現,趴著睡的嬰兒睡眠時間更長,覺醒次數和時間更少,同時,趴睡還能使寶寶抬頭挺胸,鍛鍊頸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進寶寶肌肉張力的發展。
雖然趴睡有諸多好處,但也存在風險:比如當寶寶的頸部力量不足時易發生窒息。所以,在寶寶趴睡時,一定要有大人在一旁看護,同時不要給寶寶使用太軟的床墊或枕頭。
5、寶寶晚上睡覺開著燈好還是關著燈好?
關著燈好。
因為任何人工光源都會產生一種微妙的光壓力,如果這種壓力長期存在,會使寶寶表現得躁動不安、情緒不寧,從而影響睡眠。
並且開燈睡覺極易對視網膜造成損害,影響寶寶視力的正常發育。有研究證明,開燈睡覺會成倍增加嬰幼兒患近視的機率。
如果寶寶已經習慣了開燈睡覺,一關燈就哭怎麼辦呢?
這時可以先在寶寶旁邊放一盞可以調節亮度的小燈,每天將燈光調低一點,慢慢的,讓寶寶適應不開燈的睡眠環境。
6、抱著就睡,一放下就醒,怎麼辦?
這恐怕是最讓大家頭疼的問題了。
首先,放下寶寶的時機很重要:要等到寶寶睡熟了再放下。比如寶寶呼吸均勻、眼球沒有快速轉動、手腳自然下垂放鬆的時候,就可以放下寶寶了。
其次,放下寶寶的動作很重要:通常情況下,大人都是環抱寶寶的身體,這樣放下去的時候,就會很難抽出被枕住的手。
所以,在放下以前,大人的手臂應該平行於寶寶身體兩側,同時,前胸保持和寶寶緊貼,像慢動作一樣,輕輕地先把屁股放在床上,穩定一會,再放下頭部,最後緩慢地抽離雙臂,整個過程可能要持續2分鐘。
另外抽出手後,也不要立馬走開,可以先輕拍寶寶,等寶寶在床上睡穩了,再離開。
最後,對於敏感型寶寶,可以用一個柔軟的枕頭靠著寶寶的身體。不過,一旦放置這類物品在寶寶身邊,大人需要特別注意,防止意外發生。
有時候因為溫度的差異,寶寶一沾吃床就容易驚醒,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嘗試在哄睡寶寶的時候在手臂上放一塊毛巾或毯子,放下寶寶時連著毛巾或毯子一起放下,這樣能有效避免因為溫度差異導致寶寶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