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易驚醒?這些原因不容忽視,媽媽須知這5點改善方法

2020-12-19 小皮育兒經

生女兒之前,我以為孩子的睡眠就如電視上賣床的廣告那樣,睡在那個床上就能擁有嬰兒般的睡眠,那必定是又香又甜啊,直到女兒出生後我才發現,那個做賣床廣告的,要麼自己沒有孩子,要麼跟老闆有仇,嬰兒的睡眠明明就是每個媽媽的噩夢!

遠的不說,女兒在6個月前就沒有一次連續睡眠時間超過3小時的,哪怕半夜也是如此,而在她一歲前,我就沒睡過連續超過8小時的覺,1歲後,我就變成了習慣性夜醒,看看她被子蓋好了沒,睡姿怎麼樣……所以我覺得一孕傻三年是有道理的,睡不好能不傻嗎。

那麼重點來了,小寶寶的睡眠為什麼那麼淺易醒呢?

一、神經系統發育不良

女兒在一歲內最佳的睡眠狀態就是出生10分鐘後,我連開奶都沒來得及她就睡過去了,而且連續睡了12小時不帶醒的,實力坑娘沒商量,那個時候我還天真的以為她以後的睡眠都會如那時那樣香甜,沒想到打臉來的那麼快。

女兒剛出生時就睡得那麼香甜,一是因為分娩時,不僅只是母體在用力,胎兒其實也很努力的在移動,跟媽媽在共同努力來到這世上;二是女兒是在半夜00:15出生的,這時候平時都是她的休息時間,胎動不活躍,因為作息緣故,女兒就會更容易犯困。

而之後睡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月齡越小,其神經興奮與抑制功能越不協調,再加上剛與母體分離,成為了一個獨立個體,在淺睡眠階段沒有了在子宮裡被包圍的那種感覺,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被驚醒,比較權威的說法是驚跳反射,於是無法自動進行睡眠周期的自動連接,所以睡眠時間就顯得短。

二、睡眠周期短

跟成人睡眠過程一樣,小寶寶睡眠也是需要經過淺睡眠,再進入深度睡眠狀態,一個睡眠周期後再自動進入淺睡眠,如此深淺睡眠進行交替才構成了一整個睡眠過程。

孩子越小,睡眠周期越短,而且新生兒的淺睡眠時間佔比總睡眠時間高達50%以上,因此會比成人更容易被驚醒。

就小寶寶而言,一個睡眠周期大概在45-60分鐘,當一個睡眠周期進行深淺睡眠交替時,若沒有及時進行安撫或讓寶寶感覺有稍微不適,多數寶寶就會直接醒來而難以自然過渡到下一個睡眠周期。

三、嬌貴的身體

越小的寶寶,身體越嬌貴越難伺候,如腸絞痛、腹脹、飢餓、吃多了等。

在母乳餵養中,比較常見的是沒吃飽,因為多數寶寶會在吃奶過程中睡過去,於是導致睡前沒吃飽,睡眠過程中因飢餓醒來,這在小寶寶中是比較常見也是正常的,多數寶寶會在3個月左右才能養成定時吃奶的習慣,還有的寶寶需要在6個月左右才能戒掉奶睡的習慣,而人工餵養的寶寶因為飢餓醒來的比較少。

腹脹起因較多,如吃前大哭就容易攝入過多空氣,奶水在腸道內也會被分解出氣體,吃奶姿勢不正確導致吃奶過程中同時也攝入了多餘的空氣等,因此對於小寶寶,若平時有腹部不適的表現的,奶後最好都需要拍嗝,日常腹部按摩也需要重視起來。

腸絞痛的話多數跟腸胃發育不完善、餵養方式、飲食習慣等相關,發生群體多小於3個月齡,多數在6個月後隨著神經系統發育成熟,會逐步緩解直至消失。

四、缺鈣

這是所有母嬰店最愛對媽媽們說的原因,吃不好睡不好只要寶寶有一點不對勁,必定是缺那種微量元素,事實上寶寶如果缺鈣的話確實會使大腦神經興奮性增強,會出現易驚醒,煩躁等現象,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健康寶寶來說,只要身體發育曲線正常,都是不缺鈣的,反而缺的是促進鈣質吸收的物質,即維生素D。

如何讓寶寶有個天使般的睡眠呢?

一、給予安全感

很多媽媽也發現,寶寶抱著的時候睡的特別香,一放下就醒,這就是因為缺少了被包圍的感覺帶來的不安全感,那麼家長可以試試這些辦法。

1.用包被/絲襪將寶寶包裹起來,使寶寶周邊不會有空蕩蕩的感覺。

2.躺寶寶身邊等寶寶睡著後,把媽媽貼身的小物件放在寶寶懷裡,有熟悉觸感和氣味的東西能讓寶寶更安心。

3.抱著能讓寶寶快速入睡,但是放下時需要注意技巧,需要慢慢輕輕的放下,放下過程中若有驚醒跡象,可邊輕拍屁股邊放,先把屁股放床上,再慢慢把上半身放到床上去,再塞些安撫物。

二、過渡好睡眠交替時間

除了清醒時增加撫觸和外部刺激,以加強寶寶神經系統發育外,在一個睡眠周期結束,寶寶出現翻身,類似將醒的感覺時,可以及時進行安撫,如輕拍、語言安撫等,讓寶寶能更安穩的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

三、良好睡眠環境

除了室溫和溼度適中外,寶寶最好著寬鬆衣物,睡前換乾淨尿不溼,夜間減少外界刺激,陪睡人不要頻繁更換,保持熟悉的1-2個人就好,不要經常換床換房間換位置。

四、補充維生素D

足月寶寶出生2周起就需補充維生素D400IU,早產寶寶需遵循醫生意見增加補充劑量,至於是否缺鈣,需要醫生檢測才可確診,不建議自行盲目補充。

五、等待長大

這是個最簡單的辦法,因為寶寶的多數反射行為,如驚跳反射、吮吸反射、抓握反射還有腸絞痛等都會在6個月左右消失,隨著神經系統發育越來越完善,對外界刺激敏感度會減弱,另外,隨著月齡增加,深睡眠的佔比會增加,也就比較難被驚醒,更容易安睡。

我是小皮育兒經,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學習,愛生活,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孕產、育兒、教育知識,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不踏實易驚醒是什麼原因
    寶寶睡覺時偶爾皺眉嘟嘴是正常的,但總是會亂動醒來,媽媽們就要找一下寶寶睡覺不踏實的原因了。睡眠質量的好壞對寶寶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寶寶睡覺不踏實易驚醒是什麼原因什麼。寶寶睡覺不踏實易驚醒是什麼原因1、飲食不當:睡前飽食、夜間頻繁餵奶、新近添加輔食不適應、消化不良等。2、生理原因:出牙期、斷奶期、預防接種後。
  • 找找寶寶睡覺不踏實易驚醒的原因
    寶寶睡覺不踏實易驚醒 寶寶睡不好的原因是什麼?每一個家庭只有有了寶寶以後才完整,才幸福。但是帶寶寶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寶寶由於不像大人什麼情況都可以表達可以自己處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多操心。
  • 寶寶缺乏安全感,總是突然驚醒,這些方法改善狀況
    導讀:寶寶缺乏安全感,總是突然驚醒,這些方法改善狀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總是突然驚醒,這些方法改善狀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睡覺突然驚醒,或哭或鬧怎麼辦?可能是這5個原因引起的
    寶寶睡覺時突然驚醒開始哭鬧,寶媽不要慌,可能這5個原因引起的小琪是一位新晉寶媽,寶寶現在已經有8個月了,最近小琪有些小煩惱,她發現寶寶睡覺的時候總是會突然驚醒,然後開始大哭,每次小琪都要哄好久。面對寶寶這樣的情況,小琪有些不知所措。難道寶寶都這樣嗎?為什麼寶寶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寶寶睡覺的時候會突然驚醒,然後開始哭鬧?這樣的情況一般是在晚上發生,寶媽還會發現,寶寶有時候哭鬧的時間比較長,有時候會很短,其實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 寶寶晚上睡覺總是驚醒怎麼辦,這幾條方法你可以試一下
    寶寶的睡眠問題關係著寶的健康成長。有的小寶總是睡不踏實,會被一點點聲響驚醒,然後哭鬧一會兒, 哄會兒又繼續睡。 有的寶寶卻沒有這麼省心,被驚醒後就很難入睡。寶寶睡眠特點不同於成人,有其特殊性。寶寶睡眠時間長,深睡期和淺睡期各佔50%。我們看見寶寶在睡眠中出現微笑、皺眉、吮吸等動作,這就是寶寶在淺睡。出生1個月內的寶,分不清晝夜,從淺睡期到深睡期的周期很短,而且次數多。寶寶在淺睡期有很多動作,如睜眼、吮吸、翻身、啼哭等,有的還會四處張望,但是這些動作大多是無意識的。
  • 寶寶睡覺易驚醒、打鼾、喜歡奶睡……這些睡眠難題怎麼破?
    1、寶寶睡覺必須含著乳頭,一拿走就哭怎麼辦?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3個原因,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① 媽媽的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如果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最好在睡前讓寶寶吃飽,這樣寶寶就能睡得踏實一些。所以寶寶趴睡時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不易驚醒,有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 寶寶睡覺易驚醒、打鼾、喜歡奶睡,這些睡眠難題怎麼破?
    1、寶寶睡覺必須含著乳頭,一拿走就哭怎麼辦?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3個原因,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① 媽媽的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如果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最好在睡前讓寶寶吃飽,這樣寶寶就能睡得踏實一些。② 媽媽的奶量充足,但銜乳姿勢不對,導致寶寶吃奶費勁,這時就需要調整餵奶姿勢,讓寶寶在吃奶的時候,連同乳暈一起含住,不要只含乳頭。③ 寶寶形成了含乳頭睡覺的習慣。如果是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糾正,因為長期下去會對寶寶的頜骨發育造成影響。所以要儘量減少夜奶的次數。在發現寶寶睡覺哼唧、哭鬧時,要先觀察,也許他哼唧一會、翻個身又自行睡去。
  • 寶寶睡覺易驚醒、打鼾、奶睡這些睡眠難題怎麼破?終於找到答案了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3個原因,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① 媽媽的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如果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最好在睡前讓寶寶吃飽,這樣寶寶就能睡得踏實一些。② 媽媽的奶量充足,但銜乳姿勢不對。所以,在寶寶趴睡時,一定要有大人在一旁看護,同時不要給寶寶使用太軟的床墊或枕頭。5、寶寶晚上睡覺開著燈好還是關著燈好?關著燈好。因為任何人工光源都會產生一種微妙的光壓力。
  • 寶寶半夜頻繁驚醒,不想熬夜的媽媽試試這些小妙招
    小月齡寶寶(3個月之前)睡覺總是不安穩,不是突然驚醒就是亂踢亂蹬,仿佛受到了驚嚇。最遭罪的就是寶媽,一方面自己睡不踏實,另一方面怕寶寶睡不好影響發育,真是身心疲憊。今天分享的就是關於寶寶睡覺時頻繁驚醒的案例,造成驚醒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寶寶睡眠?
  • 寶寶睡覺不安易驚醒?要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有時候寶寶睡覺時容易被驚醒,其實是因為寶寶大腦發育還不成熟,神經細胞受刺激後就容易興奮,一點小聲音就會出現抽搐或驚醒,長久如此,寶寶容易變得焦慮,降低睡眠質量,那麼應該如何來增加寶寶睡眠的安全感呢?通過營養來調節讓寶寶減少驚醒次數,可以通過營養的調節加深寶寶的睡眠哦!寶寶在發育早期,如果營養中缺少鈣鐵鋅等的吸收,寶寶就容易在夜裡出現盜汗、消化不良等症狀,而這些症狀也往往會讓寶寶在睡眠的時候突然驚醒,讓寶寶的安全感大大降低了。
  • 新生兒睡覺不踏實,這些原因父母要知曉,易驚醒哭鬧怎麼辦?
    易驚醒哭鬧就是其中的一種。新生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神經管還沒有完全被包裹,當外界有刺激時,新生兒會突然一驚或者哭鬧。往往面對這種情況,媽媽們害怕寶寶受到「驚嚇」,會選擇把嬰兒的手腳包住,包成蠟燭包,就為了讓孩子晚上能睡得踏實些。
  • 寶寶午睡不安穩、易驚醒,這6大技巧,助你改善娃的「白日小憩」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寶寶的睡眠問題,總是會讓媽媽們特別擔憂。夜晚不能睡個整覺就罷了,就連寶寶白天的午睡小憩,也睡不安穩、易驚醒。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午睡時,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睡眠。很多寶寶在睡夢中突然驚醒,就是驚跳反射在作祟。如果父母想要測試是否自家寶寶屬於這種情況,可以在寶寶睡覺時,在旁邊仔細觀察幾次。
  • 寶寶睡覺經常哼哼唧唧、易驚醒,媽媽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寶寶睡眠時,經常出現以下症狀:有時會憋氣、漲得小臉通紅;有時雙臂抖動,好像很痛苦;經常哼哼唧唧,睡覺被驚醒;這是怎麼回事呢,是正常的嗎?其實,大多數寶寶出現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生理狀態。主要和以下這些因素有關:寶寶神經系統發育未完善寶寶在媽媽腹中很有安全感,但出生後會受到外界環境所帶來的各種刺激。加上小寶寶腦神經系統還不夠完善,所以需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 寶睡覺易驚醒、打鼾、喜歡奶睡……這些睡眠難題怎麼破?
    1、寶寶睡覺必須含著乳頭,一拿走就哭怎麼辦?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3個原因,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① 媽媽的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如果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最好在睡前讓寶寶吃飽,這樣寶寶就能睡得踏實一些。所以寶寶趴睡時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不易驚醒,有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 7個原因造成嬰兒白天入睡難、小睡短、易清醒,6個方法改善問題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天亮得越來越早了,可起得比雞還早是睡渣寶寶們,6點半、6點、5點甚至4點!孩子們,你們這過的是澳大利亞時間呀!(這7個辦法總有一個適合你)可早起不說,有的寶寶白天的小睡也越來越麻煩了,小睡短、入睡難、易驚醒……我的文章評論區裡最近真的是「哀嚎一片」。感覺隨著春天的到來,睡渣寶寶們的「血槽」又進一步升級了,已經從「超長待機」變成了「自帶充電寶隨時續電」。
  • 嬰兒睡覺時易驚醒,還喜歡舉手投降,背後原因新手爸媽要知道
    初為人母的閨蜜打電話來告訴我說他家寶寶,膽子特別小,一有點動靜就會被嚇哭,而且哭的時候還喜歡把手舉過頭頂,就像投降一樣。閨蜜對此束手無策,甚至覺得孩子是不是有發育方面的問題,於是就向我這位二胎寶媽來討教。我趕緊給閨蜜說,幾乎所有剛出生的寶寶都是如此,在睡覺時也很容易被驚醒,而且他們總是喜歡舉手投降也是有科學依據的,並不是所謂的發育異常,因此媽媽們別再擔心了。
  • 0-1歲娃娃睡覺易驚醒?新媽看過來,寶寶安睡5個大招快查收
    寶寶剛出生大腦皮層發育不成熟,中樞神經細胞興奮性比較高、受刺激後容易引起興奮。再加上在這個時期,新生兒身體的神經纖維還不能完全形成一定的反應,所以在受到一點聲音刺激後就會出現抽搐,寶寶就容易被驚醒。寶寶睡覺驚醒容易讓寶寶變得焦慮、恐懼。會直接降低寶寶的睡眠質量。嚴重了會導致寶寶的身體機能下降。
  • 寶寶夜晚總驚醒,不止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可能還與這4點原因有關
    小宋家的寶寶最近這段時間夜裡總是驚醒,剛開始小宋以為他是餓了,可寶寶卻只哭鬧、不吃奶。後來才知道,原來與寶寶獨立睡覺,沒有安全感有關。其實,沒有安全感只是導致寶寶夜晚驚醒的原因之一,如果想要徹底避免他夜醒,順便也讓自己更省心,這些其他原因家長也要多了解。
  • 寶寶睡覺老是不安穩,這種現象正常嗎?記住這3點,也許能幫到你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當我們的身體開始疲倦時,想儘快哄孩子睡覺,可孩子卻翻來覆去,遲遲不肯睡,有時候甚至持續到凌晨兩三點,這對於第二天還需要上班工作的家長們來說就仿佛一個鬧鐘,稍微一有動作,家長們就會醒來,搞得家長們苦不堪言。什麼原因導致寶寶睡覺老是不安穩?
  • 寶寶睡覺總是驚醒?三個階段八個原因,最後3個原因最容易被忽視
    孩子睡覺老是驚醒哭鬧,這種情況最常出現在小月齡寶寶身上,想要解決孩子睡覺容易驚醒的問題就要找到孩子容易驚醒背後的原因。孩子睡覺容易驚醒,不同的月齡不同的原因。驚跳反射最根本的原因孩子大腦的神經發育不完善,大腦不能完全控制住雙手,孩子總是被自己的雙手下哭,因為在他們的大腦中,不會認為這兩支胳膊是自己的。建議:新生兒可以包襁褓,固定寶寶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