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的門診大廳堪比春運!醫生一天看上百個病號

2020-12-25 齊魯壹點

春節假期結束後,濟南各大醫院迎來患者就診高峰,醫院門診大廳內人山人海,堪比春運。專家提醒,若非危急重症,儘量錯峰就診,以避免不必要的候診時間。

一天看上百個病號

跑著去廁所

「醫院怎麼到處都這麼多人啊。」2月13日上午,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門診大廳內,到處擠滿了排隊掛號或者繳費取藥的人群,幾乎每個診室門口都有大量等待就診的患者。而這種情況從正月初六就開始了。

「本來是上午的門診,一直到下午坐診的醫生都來上班了,我還沒看完上午的病號,下午回病房還有幾十份病歷要看。」濟南某三甲醫院一位醫生在朋友圈這樣說道。

「幾乎每年春節假期後第一個工作日都會迎來就診高峰,我們也有心理準備,特意早到醫院,早早查完房,7點40分就在門診坐診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張立強告訴記者,2月11日,他一共看了122個病人,連去衛生間都得跑著,根據經驗,他預計這波就診高峰將持續到元宵節前後。

據統計,2月11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全天門診量達16942人次,比2018年節後首個工作日多出4300餘人次。當天該院住院處共收住院病人1269人,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0餘人,幾乎處於滿負荷狀態。全天超聲檢查973人次,CT檢查(按部位計算)1250次,磁共振(按部位計算)516次,抽血化驗2155人次,均遠超平日工作量。

「節後首個工作日,中心院區和東院區門診量,不到上午8點已突破2000人次,截至當天下午6點,兩院區共接診15611人次。」記者從山東省立醫院門診部了解到,節後第一天接診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00餘人次。

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2月11日-12日兩天時間,該院門診接診高達8234人次,出院161人,完成手術182臺,共分娩新生兒132名。

若非重急病

醫生建議錯峰就診

冬天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尤其是春節期間打亂了平日的作息和飲食規律,更是增加了患病機率。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叢琳表示,「大年初一我還接診了四十多個患者,節後每天早上7點半就出診。」

山東省立醫院燒傷整形外科春節後的門診量,也比平時增加了40%左右。「正月十五前後就陸續開學了,不少學生趁著這段時間來做整形,像是祛痣祛疤等治療。還有雷射美容中心,接診量也會比平時增加30%左右,淺表色素性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燒傷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畢見海說,開學後就診量開始逐漸回落了。

「現在門診患者中,兒童和學生能佔到三成左右,以常見病為主,應該都是想趕在開學前完成治療,還有些外出打工人群想儘早治療後趕著出門打工。」與此同時,張立強還表示,春節假期坐診醫生數量比平時要少,有些患者可能誤認為假期沒有專家坐診,往往會拖至工作日再就診,這樣一來,春節前幾天和春節假期內沒來就診的患者會在正常上班後集中前來就診。

同時,還有些患者有「過年不看病」的想法。張立強介紹,春節前後一周,門診患者數量就已經比平時有所減少。

對於節後就診高峰,張立強建議,如果不是危急重症,請大家儘量錯峰就診,扎堆就診不僅延長了候診時間,醫生也往往沒有充足的時間為患者詳細解答問題,從而影響患者的就診體驗和質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王小蒙 實習生 賈倩)

相關焦點

  • 石家莊節後醫院患者排隊堪比春運
    ■省二院門診大廳內堪比春運。  醫院患者驟增 就診排隊堪比春運  迷信「過年不看病」加上節日生活不規律 致節後老病號回歸新病號加入  □文/圖 本報記者 李惺  人多,車也多,排隊掛號堪比春運買票,輸液如同工廠生產線,
  • 節後眼科小患者增加明顯 昨日一天門診量超2000人
    「親朋好友們開學後再來看眼病好嗎……」  眼科醫生的這條朋友圈應轉給更多家長看  節後眼科小患者增加明顯,昨日一天門診量超2000人  掛號排隊、檢查排隊、配鏡排隊……醫院眼科門診患者爆棚!「各路親朋好友,麻煩不是急症儘量等到開學之後再來看眼病好嗎?
  • 首都兒研所:一位兒科醫生的一天
    兒科醫生資源緊張並非始於今日,長期以來,由於獨生子女政策造成的整體資源配置以及1998年高等教育改革中醫學院本科教育取消兒科專業等因素,兒科醫生資源已經頗為緊張,這也導致北京等大城市的兒科醫院以及兒科門診壓力巨大。隨著「單獨二孩」政策尤其是「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兒科醫生荒更為加劇,家長們戲稱,帶孩子看病掛號困難程度堪比春運買火車票。
  • 節後第一個工作日,鄭州大醫院迎來就診首高峰
    場景二:  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門診大樓內人流湧動  上午10時許,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門診大樓內人流湧動。在自動扶梯前,有4名安保人員在維持秩序,他們用揚聲器不停地喊:「兩人一排,不要擁擠。」上下扶梯均已站滿了人,一位就醫者自言自語:「這場面很像春運時的火車站。」
  • 節後各級大醫院門診量井噴原因各異有你嗎?
    節後來鄭大一附院看病的人很多□記者 李曉敏 陳海峰 實習生 陳萌萌 文 記者 吳國強 攝影核心提示|一天就診量突破3萬人,比平常的日門診量翻了一番。最近兩天,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這樣一組就診數據刷爆了朋友圈。昨天,記者了解到,事實上,除了鄭大一附院、省人民醫院這樣的省級醫院年後出現就診高峰外,縣級醫院、市級醫院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 年前配藥忙 人多醫生少 有些醫院方便門診開始實行限號
    方便門診限號了!在很多「老病號」眼中,方便門診就是「掛號方便、配藥方便」的代名詞。可近日,有病人爆料稱,去江大附院(原無錫三院)方便門診配藥,本來花2元錢掛個方便門診號就可以,可他排了15分鐘隊後,方便門診號卻掛完了。他不得不花了12元掛了個全科醫生門診號。近日,二院方便門診也貼出告示:從下月開始實行限號。
  • 杭州市一醫院門診大廳咳嗽不斷 叫號屏一直滿屏
    候診廳咳嗽不斷,叫號大屏幕一直滿屏  上午9點,市一醫院門診大廳比外面馬路還要擁擠。在那些抱著小孩、扶著老人或是自己也病歪歪的人群中穿梭,頓時,感覺今年夏天熱得如此猛烈。  擠過人群,走到三樓的呼吸內科門診,眼前的景象也是十分壯觀。
  • 2019年春運1月21日開始 節後客流疊加時間較長
    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2019年春運將從1月21日開始至3月1日結束,共計40天,期間鐵路、民航和公路省際進出京客運量達4306萬人次。今年春運,節前整體客流相對平緩;節後春運與全國兩會疊加,且疊加時間較長。春節假期將繼續實施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
  • 「發熱門診」的一天:有人工作20多個小時,臉上被口罩勒出道道紅印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文 通訊員 李偉博疫情之下,有人宅在家中,依舊心系疫情;有人盡己所能,紛紛伸出援手;有人逆流而上,默默堅守崗位,我們不免會好奇,發熱門診醫生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1月31日,一張照片在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工作群裡刷屏,透過兩層厚厚的玻璃窗,一名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佝僂著背,頭深深的埋在兩腿間......此刻是凌晨5點鐘,從1月30日清晨8點前到崗,他已經工作了21個小時。
  • 兒童醫學中心推門診攻略 下午3點後掛號排隊無長龍
    昨天,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多位醫護人員根據自己的接診經驗,首次共同為小病人家長出謀劃策,推出《兒中心門診攻略2013版》。院方透露,根據日常觀察,一天中上午10點半左右、下午3點後病人會相對少一些,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普通內科的病人始終比較多,基本上分不出特別低峰時間段。
  • 《2021年春運》是否一票難搶
    春運,你搶到票了嗎每年的春運都離不開"搶"字,都是為了兩個字,」回家「春運放票,堪比雙十一,下手得快。今年的春運由於疫情影響,可能比往年更難搶,大家抓緊搶票吧!春運時間以及買票注意事項給大家透漏下,春運時間為40天,2021年1月28日開始,到3月8日結束。另外火車票一般是提前30天放票,因此買票需要提前30天購買。
  • 京滬高鐵棗莊站、棗莊西站迎節後第二個春運高潮
    魯網棗莊3月8日訊(記者 杜偉 見習記者 孫墨林 攝影)3月7日,京滬高鐵棗莊站、棗莊西站迎來節後第二個春運高潮,主要為外出打工流,雖說初春時節寒風冽冽,仍沒有擋住人們出行的步伐。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這茬感冒「小病號」發燒好得慢
    對此,醫生表示,雖然近期感冒患者增多,但少於往年同期。在當下感冒高發期,市民尤其是孩子和老人需做好科學防護。「我們領著大兒子到醫院診治,醫生說這是重感。也就是說剛好了感冒,接著又被感染了。」王先生無奈地說,這段時間他打算不讓兩個孩子上學了,分開去奶奶和姥姥家住一段時間,避免交叉感染,等全都好了再回來上學。
  • 成鐵局達州火車站108名志願者開始服務春運(圖)
    中國網1月16日訊 今年春運我們一共招募了108名春運志願者,在出站口、售票廳、車站廣場為旅客提供免費電話訂票、諮詢、導購、熱水等服務,以及對「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實行重點服務!」今日,2014年春運大幕正式拉開,從達州火車站獲悉。春運第一天達州火車站預計發送旅客2.3萬人,到達旅客3.7萬人,旅客出行主要以探親訪友的短途客流為主,到達旅客主要為學生、民工返鄉為主。火車站售票大廳裡,前來購買車票的旅客不足百人。據了解,春運第一天的車票早在20天前便已經售出。
  • 一次只開7天藥 「新規」難住老病號
    「上個月又去協和醫院開藥,醫生將藥物名稱輸入電腦系統,沒想到已經變更為一周劑量。」於女士已經患病多年,一直依靠藥物控制病情,「懂醫學的都知道,類風溼性關節炎治不好,吃藥吃到死,難道我就要這麼每周忍著病痛跑醫院,跑個幾十年?」   「去協和醫院開藥經常能碰到那些老病號,每周都要到醫院開藥,醫生也同情我們,但是如果不按規定開藥,醫院要扣醫生的錢,所以醫生也愛莫能助。」
  • 感冒來勢太兇猛 兒童醫院門診開到深夜十二點半
    據《i時代報》報導,掛號排到幾百號,付費、取藥、上廁所無不排長隊,門診醫生加班到深夜十二點半……記者昨天從申城多家兒童醫院採訪獲悉,今年冬季門急診量爆棚,高峰值甚至超過傳統的夏季就診潮,其中咳嗽、哮喘、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佔了三成。
  • 馬鞍山市多家醫院取消「方便門診」 慢性病患者開藥很不便
    「醫院應該方便病人就診、尋醫問藥,可為什麼不少大醫院都不願再設『方便門診』?」近日,本報熱線陸續接到多位市民反映稱,市人民醫院、市中心醫院等多家醫院都陸續取消了「方便門診」,一些慢性病患者不得不排隊掛普通門診或專家門診號,才能讓醫生開處方,這對一些老年患者,尤其是行動不便患者很不方便。
  • 南京兒童醫院,新開了學習困難門診……
    上午8:00到12:00,30個號;下午2:00到5:00,20個號。——總共50個號,在兩天前就已經全部約滿。學習困難門診,前身叫心理行為門診。但由於許多家長並不認為自己小孩是心理有問題,所以改名之後的直觀性,的確讓他們願意前來一看。雖說會有很多基本沒有大問題的病號,但也的確能發現一些孩子「學習難」的原因。
  • 兒科門診的「小丑醫生」
    紅鼻頭、彩虹頭髮、大框眼鏡……萌萌噠的「小丑醫生」出現在大坪醫院兒科門診的大廳和病房,他們用誇張的裝扮、有趣的小玩具一掃兒科門診裡緊張的氛圍,用幽默和童趣為患兒開出了一張張「快樂處方」。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