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災樂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兒童和猩猩也會幸災樂禍|社會心理學

2020-12-13 小麥心理

幸災樂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比如在大街上,走著走著看到前面的一位美女突然高跟鞋斷了,你的第一反應是上前幫助,還是忍不住笑出了聲?

比如平常和你有些矛盾的同事,突然因為工作失誤而被領導降職,你的反應是感到惋惜,還是在心中竊喜?

比如省裡領導來你單位視察工作,隨機抽取人員進行考察,一個同事被抽中,你是心靜如水,還是和其他同事一樣歡呼雀躍,幸虧不是自己?

如果你的心理是以上的後者,那麼就是典型的幸災樂禍心理。

幸災樂禍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出自於《左傳·僖公十四年》:「背施無親,幸災不仁。」又《莊公二十年》:「今王子頹歌舞不倦,樂禍也。」

幸災樂禍是一種對他人的不幸經歷感到高興的行為,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是對他人命運的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而這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雖然我們很多人是在批判這種不友好的態度,這無非是一種落井下石的行為,是不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的,但它也確實是普遍存在的。也許很多人看過《羅馬假日》這部電影,除了對劇中男主女主驚為天人的容顏所震驚外,還有這言簡意賅的名字:Roman Holiday.不過這個英文短語的另一層意思和中文的「幸災樂禍」的意思如出一轍。羅馬人通過殘殺別人來慶祝自己的假日,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人們為什麼會幸災樂禍?

看他人受苦,為什麼我們會有一種愉悅感呢?就好比許多搞笑視頻,其內容很多都是人物受苦或者遭遇意外傷害的行為,在我們看來,卻是滑稽的、可笑的。或許我們會認為,當那個人是一個不好的人,一個反社會的人時,只要他遭遇痛苦,我們就會產生快感,有實驗性證據發現,當被懲罰者之前實施過反社會行為時,即當此種不幸被認為是公正的,這種共情帶來的痛苦很容易轉變為愉快的感覺(幸災樂禍)。並且,作為獎勵信號的愉快感覺可以促使人們繼續觀看這種不幸。

不過越來越越多的證據證明,人們對於那些本來就友好的人遭遇痛苦時,也會產生幸災樂禍之情。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心理呢?

嫉妒心理

之前的研究認為,人們之所以會幸災樂禍是因為嫉妒心理,即人們通過對某個對象的幸災樂禍來消除其對這個對象的嫉妒感受,消除自己的這種負面情緒。社會比較理論認為,人們容易對比自己能力高、成就大的同齡人或者有著較高社會地位的人產生嫉妒,而這些人也更容易成為被幸災樂禍的對象。比如,當某個明星曝出些醜聞之時,一些網友便會大肆評論、攻擊,幸災樂禍隨之產生。在生理研究證據方面,核磁成像的研究已經發現,「幸災樂禍」心理與人們的「妒嫉心」有很大的關係,「妒嫉心」強的人通常在對手不幸時,容易產生大腦的「快樂活動」。也就是說,當聽到自己嫉妒的人遭受了不幸的時候,有些人的「獎勵中樞」會興奮起來;而且大腦的活動程度,甚至都可以由以前的「嫉妒程度」來預測。

心理學家們曾研究過人在觀察他人受電擊時的大腦變化,研究發現,當壞人受到電擊時,人們大腦的快樂中樞就會活躍,對於部分男性來說,當好人受到電擊時他們的快樂中樞也會興奮起來。除去快樂中樞,我們大腦中還有一個「同理中樞」,即對他人的同理心、共情。當人們看到好人被電擊時,一般會觸發其同理中樞。

怨恨心理

這裡所說的怨恨心理是指個體對自己較低社會地位產生的怨恨和厭惡之情,以及對他人成就的嫉妒和怨恨,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對他人的高成就產生幸災樂禍。

Feather等人在研究中,要求地位比較低的被試來評定自己的情緒等級,結果發現,地位較低的被試對自己的地位產生怨恨時,就會更加怨恨高成就者,當高成就者遭遇失敗時,他們就會很容易幸災樂禍。

還有研究者將被試分為不同的組,分別為厭惡組、嫉妒組、對照組,讓其對一個同學的考試失敗進行體驗的評價,結果發現,相比於其他兩組,厭惡組表現出更多的幸災樂禍。

自卑心理

幸災樂禍還有可能時自卑心理在作祟。在群體中,處於劣勢的個體會產生自卑感,伴隨著低自尊,這這些人就很容易對他人產生幸災樂禍的心理。在國家中也一樣,當對手是強大的國家時,遭遇一些事故或者衝突,別的發展比較慢的國家也會產生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同樣,在政黨中,人們對於政治對手遭遇的失敗,表現出更多的幸災樂禍的傾向,這種心理會強化個體對自己所支持政黨的喜愛和對對立政黨的厭惡。

人們幸災樂禍是因為遇到不幸的人可能對自己構成威脅,或者別人的不幸會讓自己感覺好受些,所以幸災樂禍是在提高自我感覺。而低自尊的人最可能被別人威脅到,所以他們也最可能嘲笑別人的不幸。這屬於心理防禦機制的一種,他的心理學本質是維護自尊,個體的自尊是通過社會比較產生的,當和自己能力地位高的人比的的時候,會產生自卑、焦慮,所以會和不如自己的人比,這樣自己的心理就會得到極大滿足,從而內心得到一種補償。他內心的獨白是:都說我倒黴,哈哈,看看還有比我更加倒黴的。

幸災樂禍是生物的天性?

說是生物,意思就不止是人類,在動物界,也存在著幸災樂禍。從自私的基因角度分析,別人發生了災禍,使自己的血統能夠延續下去的可能性更大。動物也有幸災樂禍現象。弗雷澤《金枝》描述,殺替罪羊(人)的時候,就是集體的狂歡節。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認為:心理表現依賴於大腦條件。曹紅蓓《幸災樂禍:人性「底部」的邪惡快感》證明幸災樂禍有「生物學基礎」。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幸災樂禍是受「本我」驅動的,是無意識的最下層,類似於榮格的神秘的自然力,類似於康德的絕對命令。

黑猩猩實驗

來自德國的研究者Natacha Mendes想探究幸災樂禍這種「對公正的不幸感到愉悅」的動機是否在黑猩猩身上存在,他和研究小組共同設計了實驗,一共三個實驗,實驗一和實驗三的被試為黑猩猩。採用跨物種的迫選行為範式,每個實驗中都有行動者,黑猩猩實驗中的行動者是人類,這些行動者會提供物品,那麼他們就是親社會屬性的,如果先提供物品,然後撤回,那麼他們就是反社會屬性。實驗包含懲罰程序,也就是會有一個專門的懲罰者來擊打行動者,黑猩猩作為觀眾就可以觀察行動者被擊打的過程,就比如行動者是反社會屬性的,他給黑猩猩提供了香蕉,但隨之撤回了,黑猩猩就會對行動者產生怨恨,那麼在懲罰者對反社會的行動者實行身體處罰時,黑猩猩就會產生幸災樂禍的快感,而實現處罰之後,行動者會消失,如果黑猩猩還想繼續觀看行動者被處罰,就得付出代價,在實驗中,黑猩猩需要打開一扇沉重的推拉門才可以繼續觀看。由於黑猩猩的面部表情難以被觀察到,實驗者就在懲罰初期,黑猩猩的痛苦發聲作為其情緒喚醒的指標。

實驗中,共有16名黑猩猩參與實驗,結果顯示,相比於懲罰親社會行動者,黑猩猩更願意打開沉重的金屬門觀看反社會行動者。研究者對於黑猩猩的發聲時間分為三個階段,行動者剛出現時、懲罰者出現但還沒有實施懲罰、懲罰開始。結果顯示,對於親社會屬性的行動者,黑猩猩在這三個階段的發聲有著顯著區別,但對於反社會屬性的行動者,其發聲沒有顯著差別。

這個實驗表明,黑猩猩在看到不友好(反社會)的行動者遭受懲罰時,會產生愉悅感,就和人類的幸災樂禍一樣。

兒童實驗

研究者在對黑猩猩進行實驗的同時,也對兒童進行了實驗研究。共有72名兒童,每個年齡段有相同的男孩和女孩,以兒童的面部表情為參考標準。只有6歲的兒童觀看反社會行動者被懲罰時顯示出更多的混合情緒,這種就是因不喜歡的人遭受不幸而幸災樂禍的情緒。

如何應對幸災樂禍的人?

學會認清他們

有時我們只是意識不到某個人是希望我們不幸的人。他們可能是我們的摯友或家人,所以當他們說一些消極的話語時,我們通常會相信他們,把他們的話放在心上。你應該記住,現實主義者和懷疑論者是有很大區別的。學會傾聽他人的話語,並注意你自己的反應。如果他們的話讓你生氣,讓你感到沮喪,那麼大概這些人就是希望你不幸的人。

思考一下或許他們是對的

有時他們只不過試圖現實一些。他們或許有很好的理由來說明自己消極的態度。退一步,客觀地思考一下為什麼他們有疑慮,認清真正的阻礙。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努力找到戰勝阻礙的方法。如果你真的想實現你的目標,那麼你就會找到解決辦法。如果幸災樂禍的人確實是錯了,那你就繼續前進吧。

不接受他們帶來的任何消極思想

敵人總是會試圖將他們的消極思想帶給你,這些思想會讓你懷疑自己是否正確,然後會慢慢影響你對自己的目標的感覺。儘快擺脫這些消極的思想吧!讓積極的信念取而代之。不要讓它們打敗你!

努力把敵人爭取過來

有時候,幸災樂禍的人就是跟你很親密的人,你不能忽視他們。如果是這樣,最好就是謀取這些人的幫助,而不是同他們鬥爭。儘快去爭取他們。告訴他們這對你很重要,你需要他們的幫助。告訴他們你了解他們的擔憂,但是你真的需要積極的態度和支持。如果他們是和你關係親密、關心你的人,他們會變成你最好的盟友。

我們自己要如何克服幸災樂禍的心理?

換位思考

這是最簡單的辦法,想想當別人對你幸災樂禍時,你是什麼感受。試想一下,如果你在馬路上摔倒了,別人一直笑你,你會開心嗎,還是直接懟回去。同樣,當別人遇到這種情況時,希望看到你嘲笑的表情嗎?

努力提升自己

前面說到,幸災樂禍是因為自卑心理在作祟,所以要克服自卑,就要努力提升自己,這樣就很少會嫉妒能力高的人,很少產生厭惡,就很難幸災樂禍了。

References:

Mendes, N., Steinbeis, N., Bueno-Guerra, N., Call, J., & Singer, T. (2017). Preschool children and chimpanzees incur costs to watch punishment of antisocial others. Nature Human Behaviour, 1.

相關焦點

  • 幸災樂禍是孩子的本性嗎?
    所謂自戀滿足,指的是孩子有通過父母的尊重和滿足獲得欣賞、肯定和回應的需要,當這些需要得到滿足,孩子會感受到自信和活力,反之則會一直處於原始幼稚的狀態。當父母能以共情的方式來回應孩子時,這本身就能減輕孩子的痛苦,當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時,他會更有力量探索外在世界。
  • 心理學:幸災樂禍的人幸福感更高?淺談人性的暗黑面
    這就是典型的「幸災樂禍」心理。幸災樂禍是一種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愉悅感。肯塔基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理察.史密斯曾出版過一本關於「幸災樂禍」的書。書中曾闡述過這樣幾個觀點。這也就可以解釋最近王思聰被限制消費引發大眾熱議,網絡上的評論大多是「幸災樂禍」的腔調。除了王思聰外,李小璐和PGONE的視頻也在一夜之間在網絡上瘋傳,各種調侃。我們會發現,名人們越是鬧出負面新聞,群眾就會越興奮,雖然跟自己沒有半點關係,但是卻讓人的心理瞬間找到平衡點。
  • 人為什麼會幸災樂禍: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心理學
    為什麼會幸災樂禍?史密斯在這本書中認為,幸災樂禍這個看起來有悖常理的情感,對人來說是有適應意義的。人們多通過社會比較,來確定自己的優勢,和在社會中的地位,他認為幸災樂禍就來源於社會性比較。一些研究表明猴子和狗也會和自己的同類攀比,所以說樂於比較似乎是天性使然。心理學家羅伊· 鮑邁斯特(Roy F.
  • Schadenfreude:英語中的「幸災樂禍」
    但是,偶爾也會看到「幸災樂禍」這種心態的表現。 中文的「幸災樂禍」指的是,看到別人遭遇不幸,自己意識到,相比之下自己處於優勢地位,因此感到高興。 英語中在表達類似的概念時,經常會用到一個外來詞Schadenfreude。
  • 暗黑心理學:幸災樂禍與人性的陰暗面
    暗黑心理學:幸災樂禍與人性的陰暗面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和行為活動。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後,在1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流派和分支。他們從不能的視角出發,揭示不同的視角,為最終了解整體提供了可能。
  • 別人幸災樂禍時,請保持自己的理智
    怎樣看待幸災樂禍的心理?知乎上一名浙江大學的心理學碩士的回答,獲得的點讚數最多,他說:看到別人遭難時,人常見有兩種反應:同情心或者高興(幸災樂禍)。有些人反應以同情為主,有些人以幸災樂禍為主。當看到別人遭難時卻幸災樂禍,必然有一種心理需要的滿足,這種心理需要便是自戀的需要(即自己是好的,優秀的,幸運的,被特殊眷顧的)。
  • 英語「幸災樂禍」這個詞怎麼說
    我們親愛的,聰明的讀者們,是會橫向比較,因為我不能直接點出某些地方的問題嘛,當然還有一部分讀者朋友,則會諄諄教導,重複什麼金教授啊,陳教授啊,張教授啊的言語,呵呵,能看懂明清小說的人,也確實需要一定的功力,多少年來到現在何曾變過?今天聊點有意思的。
  • 俄羅斯世界盃誕生的流行詞:Schadenfreude幸災樂禍
    足證「幸災樂禍」是一種人類極為常見也非常古老的感情狀態。  通常來說,人類的快樂有兩種來源:一種是自己好,另外一種是別人不好。後一種快樂雖然看上去不那麼高尚、不那麼道德,但其實也毋庸諱言,因為它深植於人類基因之中,似乎是非常原始的一種情感——這是本我,掩飾沒有任何意義。
  • 「幸災樂禍.」英語怎麼說?
    【發音】[gaɪz] [wi:] [ʃʊd] [bi:] [əˈʃeɪmd] [əv] [ˌaʊəˈselvz] [fɔ:(r)] [ˈrev.əlɪŋ] [ɪn] [ðæt] [ˈwʊm.ənz] [ˈmɪz.ər.i]【發音技巧】should be完全失去爆破;ashamed of連讀;【翻譯】姐妹們,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幸災樂禍而感到羞愧
  • 為何不能幸災樂禍 - 諷刺與幽默-人民網
    雖然她及時進行了表情管理,很多網友還是因為她幸災樂禍的態度感到憤怒,她不得不表示道歉。    在人類所有情感裡,幸災樂禍算不上最殘忍,但卻是最無恥,算不上最可惡,但卻是最愚蠢。「兔死狐悲,物傷其類」,連動物都有這樣的表現,我們身為萬物之靈,總不  能「禽獸不如」吧?
  • 自尊心弱者更愛幸災樂禍 能增強自我認同感
    在研究中,範·戴克和他的同事們讓70名本科生(40名女生和30名男生)閱讀三篇有關一位優等生的報導,先閱讀的兩篇是關於這名學生本來如何優秀,很可能會謀得多麼棒的就業機會,接下的一篇則是講該生後來卻在學業上大為退步。隨後,這70名本科生被要求對那名優等生的遭遇作出定量情緒表達,共有五個選項,比如「我很享受他的不幸」,「我會控制不住地有點竊喜」。
  • 你,有沒有幸災樂禍過?
    還記得小時候學成語的時候,幸災樂禍是一個貶義詞。幸災樂禍,幸:高興;樂:歡喜。原說的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現在人與人之間也常使用這個成語, 比喻人或某物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同情心之缺乏,甚至冷酷自私的態度。
  • 「幸災樂禍」也不全是壞事 | 六分鐘英語
    ——來自一種語言,未經變化被用於另一語言的單詞。 So you're right.所以你是對的。 Schadenfreude is used in English.「幸災樂禍」被用於英語中。當人們認為別人的不幸是活該的時候,他們會尤其感到幸災樂禍。 Then the question is where this joy arises, is this actually joy experienced towards the misfortune of others?
  • 【福利來襲:留言有獎】|「幸災樂禍」英文怎麼說?
    gloat [ɡlot] 幸災樂禍;心滿意足地注視I could take this opportunity
  • 搞笑漫畫:孕婦尿褲子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誰讓你幸災樂禍呢!
    搞笑漫畫:孕婦尿褲子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誰讓你幸災樂禍呢!子陽的老婆楚楚懷孕了,子陽這天帶著楚楚去醫院例行檢查,子陽表示自己會一輩子都愛眼前這個女人的,兩人你儂我儂好不深情。子陽和楚楚躲過了這一劫,然而有個長得很帥氣的小夥跑的非常快一下子就撞在了玻璃門山,這聲音撞得實在是響亮,小夥子忍不住罵了起來。小夥子一咕嚕的爬了起來,雖然是摔倒了還好人沒出什麼問題,小夥子也不禁的感嘆這個玻璃門擦得實在是明亮啊。
  • BBC·6分鐘英語 | 幸災樂禍的好處
    Yes, that is a very satisfying feeling – but it's quite a mean feeling too.是的,那是一種非常滿足的感覺——但是它也是一種非常刻薄的感覺。
  • 在軍訓新生面前吃西瓜,是調皮還是幸災樂禍?
    這已經成為一種「校園文化」,看似搞笑,其實很多人還是難以理解的。2017年,某校學長在軍訓的學弟面前吃西瓜,慘遭人肉,批評聲音不絕於耳。說吃瓜的人調皮吧,卻又有點幸災樂禍的性質:說他們幸災樂禍吧,卻也有點搞怪的意思。譁眾取寵也好、增添笑料也罷,自己的快樂絕對不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還有部分人是屬於盲目跟風。大概是看見網上很多人這麼做了,便也想表現一下自己,博取一下關注。
  • Day 212| 「幸災樂禍」用英語怎麼表達?
    為了幫助大家提升詞彙量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英語小編特意推出詞彙積累專欄希望能對你的詞彙學習起到作用噢孔子有言:「溫故而知新」餈兒每天將從之前推文裡出現過的任意單詞或俚語中挑選3個進行測試測試形式為中譯英註:中文意思和詞性非全部
  • 「神獸」們復學,家長們一個個「幸災樂禍」
    在家長群中看到,好多家長「幸災樂禍」的留言,跟著雲集。有的家長說:「『神獸』在家得瑟得很 ,回學校不得瑟了吧!」
  • BBC 英語聽力 2019年01月10日 | 幸災樂禍 用英語怎麼說
    和我搭檔做節目的是羅伯。Hello.大家好。In this programme we're discussing schadenfreude.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討論一下「幸災樂禍」。Hold on, Neil – schadenfreude – that's a German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