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方法,避免親子衝突失控又後悔

2021-03-02 寶寶司令

寶寶司令|BABYSLG

科學育兒 每天五分鐘



每個家長都有與孩子衝突的經驗專家給父母4個錦囊妙計解決與孩子的衝突。

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場景是:上床睡覺的時間到了,你唸一個床邊故事給孩子聽,說「晚安」,然後小鬼大叫「我不要睡覺!」一晚復一晚,上演同樣的戲碼,爸爸媽媽終於失去最後一點耐心,對孩子大吼,威脅要打人。

最後,孩子睡著了,但是父母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後悔自己的失控。

每對親子都有衝突的經驗。面對衝突,其實有更好的方法。心理學家丹尼爾‧沙皮羅(Daniel Shapiro)博士在《今日心裡》雜誌教父母4招。

沙皮羅博士認為,沒有一種關係比親子關係更緊密,也沒有一種衝突比親子間的衝突更強烈。當與孩子發生衝突時,我們很容易被負面情緒啃噬,直到我們再也無法理性思考任何事。每次你想重新集中精神時,總會有一個孩子又提出新的要求,或是有一個孩子又惹了新的麻煩。避免陷入情緒漩渦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讓負面情緒上身。當親子之間劍拔弩張時,問你自己:「需要為了這件事跟孩子起衝突嗎?」通常你會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所以,先用一分鐘讓自己冷靜下來。

父母通常以為自己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尤其是在與孩子爭執時。但只因為我們懂得比孩子多,並不表示孩子的觀點不值得被考慮。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通常背後都有很好的、理性的動機,我們需要花時間去溝通、去傾聽、去理解。例如,如果孩子抱怨父母偏心,不要急著為你自己辯護。

問問他為什麼那樣想。他可能覺得你對弟弟比較寬容。或者他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

當一個孩子其實是很無趣的:你的父母規定你幾點起床,三餐吃什麼,何時睡覺,甚至如何交談。孩子想要一點自由,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甚至一個四歲的孩子都可能因為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點心而發脾氣。所以,下一次孩子要求晚點睡時,不要只是說「不行」。問他「為什麼」。

聽聽他的理由,然後給他一些選擇:「如果你今天晚睡,明天就要提早半小時睡覺。你覺得怎麼樣?」

留意你與孩子衝突的模式。沙皮羅以自己的情況為例:當十歲的大兒子捉弄四歲的小兒子時,他會立刻介入,阻止大兒子。但是大兒子會故意對爸爸的話充耳不聞,以便在弟弟面前表現出「我已經長大了,才不理爸爸」的哥哥權威。爸爸當然很惱怒,便責罵哥哥,於是衝突就爆發了。

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如果爸爸一直採取一樣的行動,當然是不會奏效的。沙皮羅知道自己要改變一下做法。下一次哥哥再捉弄弟弟時,沙皮羅並不責罵哥哥,而是問他:「你喜歡捉弄弟弟嗎?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與弟弟相處嗎?」

— END—

相關焦點

  •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事後又很後悔怎麼辦?如何避免情緒失控?
    孩子不聽話、挑食、愛玩手機、不寫作業等等,這些問題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會成為壓垮家長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情緒失控,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事後,大多數家長卻又後悔當時自己的舉動,希望下次能做得更好。但下次往往又是這種情況的重演。情緒有時會利用我們,會反過來控制我們。
  • 如何解決親子衝突和矛盾,父母需要正確的處理方法
    類似的親子衝突和矛盾,仿佛沒有硝煙的戰爭,每天都在上演著,相愛相殺,苦不堪言。、矛盾、叛逆,父母需要正確的處理方法。在親子衝突中,父母永遠是強勢的一方,你懂得道理比孩子多,你的聲音和力量比他大。最終,要麼看似孩子選擇了順從,你贏得了勝利,要麼你選擇了失望,孩子依舊我行我素。這樣的解決方式,永遠沒有真正的贏家。每個失控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善管教的父母。矛盾的失控,往往是對父母慣用管教方式的反擊。
  • 共贏——親子衝突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從有孩子開始,親子衝突就不可避免,孩子日益長大,也意味著孩子與父母的衝突會越來越多。怎樣有效解決親子衝突,就變得越來越必要了。第三法,是當父母與孩子之間面臨需求衝突時,父母邀請孩子一起來尋找某種能令雙方都接受的解決方法,它是一種不涉及權力的方法。當我們運用第三法來解決親子衝突時,又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呢?前不久,我和女兒之間,因學習自然拼讀的事,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 3個原則,4個方法幫你降低親子關係衝突,和孩子做朋友
    今天,我們就從解決和孩子的關係衝突方面來討論,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孩子與家長的衝突體現在三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童年期。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嘗試個體的發展,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俗語說的,7歲、8歲雞狗都嫌的年齡。
  • 親子衝突中的親子成長
    ,親子衝突強度增強,這是青春期子女家庭關係的普遍規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逐漸趨於理性,親子衝突次數和強度均逐漸下降。02#衝突增多的主要原因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是青春期親子衝突增多的主要原因。但此時父母往往沒有做好準備,依然採用原來習慣化的方式安排孩子的生活,則會使親子衝突驟然增多。其實,當孩子開始挑戰父母的要求時,父母首先要祝賀孩子「長大了!」,因為這是孩子自主性發展的重要標誌。
  • 淺析親子衝突:扭轉面對衝突的態度,是實現「共贏」的基礎
    有人的地方就有衝突,家庭更是衝突的聚集地。常見的親子衝突包括但不限於:起床衝突(後續以此為例提供解決方法)、睡覺衝突、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能不能玩遊戲、上哪個特長班、先寫作業還是先玩兒、怎麼寫作業……桃樂茜·湯普森曾說過:「人類頭腦中最具毀滅性的元素就是恐懼,恐懼製造了攻擊。」
  • 疫情期間這樣避免親子衝突!
    疫情期間這樣避免親子衝突!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造就了有史以來最漫長的寒假,在面對疫情的焦慮恐慌、足不出戶的無聊苦悶、「停課不停學」的網課大戰等因素的內外夾攻之下,親子關係也面臨著史無前例的挑戰,親子衝突頻頻爆發。那麼,怎樣才能不再做「抓狂」的家長呢?接下來,未檢檢察官就帶您一起分析疫情期間親子衝突的主要原因,尋找避免衝突的良策。
  • 我的研習 | 4個策略7個方法,教你如何解決親子衝突!
    解決衝突的四個策略:遏止(暫停,給雙方考慮的時間);對抗(「我們之間有問題,我們必須談談,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溝通技巧:認真傾聽和使用以「我」開頭的陳述句);同情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導致行為發生的深層次的感受、想法和需求);
  • 親子衝突(四)||如何預防和幹預親子衝突?收藏
    前面我們介紹了親子衝突產生的原因、表現形式以及產生的正負面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預防和幹預親子衝突。一、如何預防?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託爾斯泰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孩子積極健康的成長,減少親子衝突發生的機率。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能給的都給孩子,但是過多的愛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一直生活在父母過度保護下的孩子怎麼能長成參天大樹呢?允許孩子犯錯。
  • 用沙盤療法化解5類親子衝突,重建理想親子關係
    孩子牴觸寫作業、叛逆、拖沓、情緒失控、總玩遊戲、性格內向、缺乏安全感、霸道…和大多數父母一樣,我也正在面臨這些親子難題,不但自己心力交瘁還導致和孩子衝突不斷,費心費力養兒育女反而成為孩子口中的「壞媽媽」,出現嚴重親子危機。
  • 孩子玩手機引發親子衝突,險些報警?家長和孩子都應該看!
    點擊播放 GIF 0.0M今天,「海澱教育」與大家一起繼續分析案例、分享經驗一同心理戰「疫」案例一:居家期間親子衝突父母期望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督促其認真完成作業並在孩子不聽從管控的情況下打孩子而孩子難以靜下心來寫作業總想玩手機,反抗父母由此形成了親子雙方的衝突且孩子越玩手機父母越批評嘮叨孩子越難以安心寫作業從玩手機中尋求暫時的逃離放鬆陷入了不良的循環
  • 家庭關係中總會有親子衝突,面對親子衝突,巧用3R法則應對
    而面對親子衝突,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3.影響孩子性格養成親子間的行為衝突,往往伴隨著痛斥、謾罵、侮辱、體罰。衝突的雙方都承受了巨大的肢體傷痛與心靈蹂躪。我想即使事後家長道歉反省,但也無法彌補衝突給孩子留下的心理陰影。那種殘酷窒息的畫面,有多少孩子會銘記一生啊。
  • 不可避免的親子衝突,到底誰應該贏?
    昨天有個媽媽微信問我,孩子上小學了,作業較多,可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就是看電視,即使媽媽一再提醒,也完全沒有任何作用。最後每天的作業都要等到晚上十一點多才能完成,導致孩子的休息時間完全不夠。其實經常有媽媽們向我諮詢,孩子不聽話怎麼辦?這個問題非常的籠統,但也正說明親子衝突的無處不在。父母的需求經常和孩子的需求相衝突,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註定經常發生的。
  • 《親子關係的重建》:解決親子衝突的關鍵是父母的不斷修行
    12月14日晚,上海一四年級學生的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情緒失控,點燃孩子作業本並把它扔下樓,差點把鄰居家燒了。消息一出,很多家長竟然很理解並深表同情。
  • 《狗十三》:面對家庭關係中的親子衝突,我們該如何解決?
    親子關係是人世間最可貴的關係,由於一脈相承,彼此間有著無法割捨的血緣,所以使得親子關係和其他關係不同。明明應該是最親密的關係,可是即便雙方都努力的想要靠近,卻又難免會發生一些爭執和矛盾,導致親子關係變得緊張而又生疏。
  • 兒科醫師黃瑽寧:親子衝突一觸即發?情緒急救口訣一句話保平安
    如果孩子情緒仍非常失控,甚至出現攻擊他人的行為,可以用力將他抱緊。抱緊孩子的時候,請在他耳邊說:「我在這裡陪你,不害怕!」父母請注意,「謝謝你」這三個字,千萬、千萬要記得說!因為這是響應孩子善意的行動,將使你們的親子關係更堅固、更和睦。
  • 親子衝突,從煩惱頭痛到友好親密、提升能力,關鍵在於找對方法
    一、親子衝突很常見,解決方法是關鍵在家庭中無可避免會發生親子衝突,它讓父母頭痛讓孩子煩惱,使雙方都處在問題區。比如:●一道題講了好幾遍,孩子還是做錯。●頭髮剪的利索多精神,Ta偏喜歡剪奇怪的髮型。●周末計劃一家人外出,孩子偏要跟同學出去玩。
  • 原來,這就是親子衝突的預警哨音……
    這個疫情肆虐的春天,因為孩子在家上網課,很多家庭的親子關係似乎有點兒劍拔弩張,親子之間衝突頻發,甚至發生家長或孩子由於情緒失控而輕生的悲劇,實在令人痛心。3月6日,上海發生了一起家長跳河事件:劉女士在家輔導孩子上網課寫作業,她要求孩子嚴肅認真,孩子非要自由散漫;她期待孩子勤奮努力,孩子偏要馬虎偷懶。絕望之際,劉女士跳河輕生。
  • 從《小歡喜》看親子教育-26(解決親子夙願衝突的科學方法)
    《小歡喜》第11集中,有一個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麻煩事,那就是當家長和孩子的夙願有衝突時,該如何處理。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那么正確的做法應該怎樣。這裡向家長介紹一下六步法。爸爸/媽媽不希望強迫你放棄參觀動物園,去參加興趣班,這樣你會不開心;爸爸/媽媽希望你既能到動物園看到小動物,又能參加興趣班,那麼我們在一起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一個方法,既能滿足你的要求,也能滿足爸爸/媽媽的要求?」
  • 只因吃飯慢,女兒就被母親打,情緒失控的父母太可怕
    在2010年的時候,西安長安區的一對夫妻,因為懷疑8歲女兒偷家裡的錢,用擀麵杖將孩子打死;2014年,南通市4歲的男童因不會寫數字「5」和「8」用枝條抽打孩子的腦部,孩子撞到餐桌,最後不治身亡......我們知道,當父母也是一份「職業」,但是現在無證上崗的父母太多,受到傷害的孩子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