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銷售中、服務中…只要是與人打交道的過程,最重要的工作都是溝通。良好而有效的溝通能夠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故《孫子兵法》云:「上兵伐交,中兵伐謀,下兵伐城。」溝通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些銷售人員之所以會失敗,歸根結底都是溝通的問題:內部團隊的溝通、與新客戶的溝通、與老客戶的溝通沒有達到協調。
良好溝通是成功推銷的前提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假如人際溝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樣的商品的話,我願意付出比太陽底下任何東西都珍貴的價格購買這種能力。」由此可見溝通的重要性。
成功者都是擅長人際溝通的,並且是對人際溝通非常重視的人。想要做一個成功的銷售,更要懂得溝通的技巧。
銷售中,與客戶溝通特別重要。
只要及時溝通,多溝通,客戶理解你了,事情也就好辦了。其實,銷售的過程就是溝通的過程,溝通的最高境界就是目標一致,達成交易。
但是,銷售員在和客戶進行銷售溝通的時候會存在以下問題:有些推銷員經過幾年的歷練,已經擁有了「嫻熟的業務技能、豐富的產品知識、敬業的工作態度」這些基本的成功條件,然而為何不能更有效地說服客戶,把成交率提高呢?
其實,問題的關鍵往往就在於這些銷售員的出發點。
只要留心注意一下,就不難發現他們銷售的出發點是希望將產品和服務銷售給客戶,賺取自己應得的費用。這個出發點,更多地應該稱為目的。然而,這個出發點也決定了銷售溝通的成效是有局限性的。由於這個出發點並沒有將對方一一客戶的利益包含在裡面,客戶得不到被關注,「被尊重」、「被重視」等情感層面的需求沒有得到回應,信任一般就無法建立起來,當然更無法調動客戶的情緒,產生心與心的交流與碰撞。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銷售員不了解客戶的性格特徵,不能與之進行有效的溝通。
這些推銷員的溝通只是停留在「從來沒有跟人臉紅脖子粗過」、「講解說明都十分到位,足夠清楚地說明事情的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客戶沒有產生自動自發的驅動力,沒有強烈的購買慾望,成交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地縮減。
每一天,銷售人員都要在各種各樣的場合面對不同的客戶或消費者,並且還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處理各類繁雜的問題。如何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怎樣使不同的問題得到高效地解決,這都需要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
了解客戶性格,因人而異來說服
了解客戶性格,把握客戶心理,因人而異、恰如其分地打動人心,促使交易成功,對推銷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銷售員在與客戶交談的時候,要先從性格上了解客戶,感情上貼近客戶,與客戶親切交談,力求言談相通,愛好相投,客戶自然產生好感,因而對銷售員推銷的產品產生興趣。銷售員乘勢為客戶當好參謀,繞道進人正題,使客戶高興地接受你推銷的產品,滿意而歸。銷售員要想貼近客戶,首先要把握住客戶的心理,主動迎合客戶的心理變化,選擇恰當的對話方式,也就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面對隨和型客戶,要熱情、有耐心,要順水推舟,讓他們的自尊心得到滿足;面對慎重型客戶,要不厭其煩,耐心解答,不要言語刻薄,刺激對方;面對嚴肅型客戶,要真誠、主動,以柔克剛。想盡辦法讓他們開口;面對情緒型客戶,要對其心理了解透徹,通過言行取得對方信任,將他的心理壓力消除掉,使他有一種安全感。
銷售員還要記住推銷中的大忌,那就是多次將客戶的話語打斷。
一定要記住:讓客戶充分表達他的異議,就算是你知道他下一句要說什麼,也不要有打斷他的念頭。
因為在這個社會上,沒有一個消費者會喜歡自作聰明的銷售員,除非銷售員表現出對消費者及其問題有興趣,要不然,他要想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那是非常不可能的。
銷售人員在與客戶交談中,要機智靈巧,說話一定要因人而異,符合對方的心理需求,贏得對方的好感。只有這樣,接下來的談話才會融洽。
在大多數時間裡,客戶的不禮貌行為都是他們情緒和個性的反應,銷售員要善於分析原因,對症下藥。比如,有的時候客戶的過激行為或許是因為他碰到了一些讓他煩惱的事情,這個時候,你要有顆寬容之心。如果有可能,看看是否有什麼可以幫到客戶的地方。相信你這樣做了以後,一定會得到客戶的感激和尊敬。有時候,是因為客戶的個性使然,就像有些銷售員遇到的目空一切的客戶一樣。這個時候,你也要針對客戶的不同個性使用不同的推銷方式。
在與地位高於自己的人談話時,既要表現出對其應有的尊重,又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見解,不能唯唯諾諾,只是說「是」,這樣反倒會使別人不悅,認為你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當然,必要的尊重還是不可少的。
在與地位低於自己的人談話時,要顯得穩重大方,不要顯得過於嚴肅或獨斷。
你不能說的太多或者用一種不在乎的態度與之交談,不能太過於隨便,這樣容易降低自己的威信,可以給他們一定的自由的氣氛,但要有謹慎的態度。
銷售時,了解別人的性格,避實就虛,投其所好,才能贏得別人的好感。好的專業銷售人員一定要具備洞察人心的能力,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誠實的語言表達及良好的儀表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