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白話丨學而實習之

2021-02-12 白丁智庫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於孔子的《論語》,千古名句,代代相傳。這裡的「時習」,通常的註解是「時常複習」,傳統的學習理念和方法也是不斷複習。也有解「實習」的,如楊伯峻在《論語譯註》中解釋為「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

都沒錯,「溫故而知新」,複習也是學習方法的一種,尤其在應試背景下的學習,「複習」更是一種普遍通用的方法。但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及我們對學校和學習的反思,我們正在建構新的學習方式。「學以致用」日益成為主流的教育價值觀,『』實習實訓」在各級各類學校佔比越來越大。

我們之前的學校學科教育有一個重要問題是「所學脫離生活遠離實際」,不僅培養不出有創新創造能力的人才,甚至連基礎的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都很難培養。加之隨著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我們家庭教育中對孩子過度溺愛,不注重動手能力的養成,部分孩子「長大不成人」,甚至連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沒有。過去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現在基本是「四體不動,五穀不分」。

國家在推進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也充分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近幾年密集出臺了一些政策,比如關於中小學生研學遊學的,關於加強實踐尤其是勞動教育的,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高度重視實習實訓等。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傳統的學校尤其是城市的學校,受空間及其它資源的局限,很難完成「實習」,催生了大量的以「動手實踐」為主要形式的校外輔導機構,和研學、遊學、綜合實踐及勞動教育基地的建設。

可見,國家在系統設計學校與學習的時候,已經開始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繫,已經認識到「實踐與創新」的關係。但因教育評價導向的問題,加之教育的慣性作用,客觀上也存在實踐類課程和師資的不足,目前實踐類學習開展是不充分的。

我們知道,孩子的學習是不能等待的,錯過了特定的發展期很可能是無以彌補的。那就要求我們的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及時補上。校外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種必要補充,我們不能緊盯著學科輔導,應該多關注對孩子全面發展有幫助的資源。這方面的資源越來越豐富質量也越來越高,選擇的空間也越來越大,只是要注意是孩子願意有興趣且契合的。

其實,成本最低場景最真實的還是日常的家庭教育。不局限家務勞動,與家庭生活相關的(可擴展到家庭之外)但凡可以讓孩子完成的都交給他(她)來做,家長能不出手絕不要出手。另外,結合孩子在學校所學知識,儘可能提供空間和資源讓孩子實踐,即時讓孩子驗證所學,及時把「死知識」變成「活技能」。現在網際網路上也有很多很有趣實操性很強的教程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白丁白話丨白丁,是如何與「智庫」扯在一起的?
    白丁,讓學習更好地發生。白丁,泛指平民,也代表「文盲,不識字的人」。白丁與智庫原本八竿子打不著,但二者卻神奇的結合了,作為一個服務學習的平臺,更是一步一步在塑起一個品牌。白丁和智庫的結緣,還要從五年前的中國教育智庫網和中國教育智庫聯盟說起。
  • 白丁白話丨信任是對兒童最大的友好
    上期《白話》中有過交代,我有兩個兒子,老大16歲,暫時在探月學院讀高中,平時寄宿在學校;小的9歲,暫時在一所學校讀小學,每天通勤靠校車。昨天是北京特別冷的日子,最低零下20度最高溫度也零下好幾度,即便如此也擋不住我準點把兒子送出家門的熱情,因為我知道無論校車師傅是否有熱情黃色的校車都會閃爍著醒目的黃燈準點行駛到小區門口。
  • 白丁白話丨學習=T(W)E
    因微信公號改版,為防錯過白丁智庫的推送,請星標我或文末點在看哦~學習,是指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
  • 白丁白話丨錨定未來
    結果,走進大學面對懵懵懂懂的專業,尤其在揣著學歷憑證四處碰壁的求職過程中,開始意識到好像哪裡有點兒不對,原來自己壓根沒有想過一些極其重要的問題就稀裡糊塗地上路了……白丁提出了「精益學習」的理念,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
  • 白丁白話丨豐盈、有價值、終身學習
    白丁學習的培養目標——「豐盈並有價值的終身學習者」,乍一看,也有點兒說不清道不明。
  • 白丁白話丨臣服當下
    但我們當下的教育,往往犧牲掉孩子正常的生活來換取成績和名次,我們的勵志口號還是「頭懸梁錐刺股、學海無涯苦作舟」,甚至在一些學校出現了「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處學」這樣的雷人標語。孩子們沒有課餘活動,沒有周末休閒,沒有充足的睡眠,沒有社交和運動時間……除了拿睡眠和健康賭明天,課堂內容也離生活很遠,教育顯得很枯燥很乏味。
  •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白丁是啥,你知道嗎?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句話唐·劉禹錫《陋室銘》,意思是意為與學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交往的沒有目不識丁、知識淺薄的人。形容陋室不陋,來訪者高風亮節。然而這句話之中的「白丁」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 白丁白話丨意義與成績
    乃至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因為學習內容的陳舊性,已經與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脫節,學得越多越沒有意思。
  • 杜惠平委員:一切為了兒童的成長丨白丁會客廳
    「白丁會客廳,往來皆鴻儒。」白丁會客廳是中國教育智庫網傾心打造的高端視頻訪談欄目,是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教育主題空間。3月12日,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校長、全國政協委員杜惠平教授做客白丁會客廳,暢談兒童教育話題。白丁:請對您和您所在的學校做個簡單介紹。
  • 孫誠:產教融合如何落地生根丨白丁會客廳
    「白丁會客廳,往來皆鴻儒。」白丁會客廳是中國教育智庫網傾心打造的高端視頻訪談欄目,是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教育主題空間。1月15日下午,中國教科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員孫誠做客白丁會客廳,圍繞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暢談產教融合話題。
  • 白丁造句和解釋_白丁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白丁(bái dīng)。近義詞有:平民。反義詞有:鴻儒。沒有功名的人;平民。[《十月》1981年第5期:「談笑無白丁,往來皆知己。」][《人民日報》1981.4.4:「一分到公社衛生院我就開始學點業務知識,一兩年下來,至少不是白丁了。」]白丁參考例句:1、劉書生乃白丁俗客之人。
  • 白丁造句和解釋_白丁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白丁(bái dīng)。近義詞有:平民。反義詞有:鴻儒。 [《十月》1981年第5期:「談笑無白丁,往來皆知己。」] 指不學無術或缺乏知識的人。也指文盲。 [《人民日報》1981.4.4:「一分到公社衛生院我就開始學點業務知識,一兩年下來,至少不是白丁了。」]
  • 白丁白話丨管住嘴巴
  • 【徐讀詩詞】往來何須無白丁
    因為其中有這樣兩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就是所謂的圈子不同不必強融麼?這是否會顯得有點曲高和寡、不近人情?又或者是我自己脫不了俗?白丁自有白丁的可貴之處。白丁身上有以無知做外衣的淳厚,以膚淺為表象的樸魯。
  • 朗讀丨胡適的白話電報
    ▼星慧每天陪你朗讀美文《胡適的白話電報》    三十年代初,胡適在北京大學任教授。講課時他常常對白話文大加稱讚,引起一些只喜歡文言文而不喜歡白話文的學生的不滿。復電是用白話寫的,看來也很省字。請同學們根據我這個意思,用文言文寫一個回電,看看究竟是白話文省字,還是文言文省字?」胡教授剛說完,同學們立刻認真地寫了起來。  十五分鐘過去,胡適讓同學舉手,報告用字的數目,然後挑了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電報稿,電文是這樣寫的:「才疏學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白話文的意思是:學問不深,恐怕很難擔任這個工作,不能服從安排。
  • 呂叔湘與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促進了白話修辭學的發展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砌,今天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促進了白話修辭學的發展。與解放前全部用文言文的修辭書有別,對修辭學的革新起了很大作用,有力地促進了白話修辭學的發展。(三)開闢了修辭和語法結合的新路子作者在序言中談了此書的寫作過程:「最初打算只講語法。後來感覺目前寫作中的許多問題都是修辭上的問題,決定在語法之後附帶講點修辭。
  • 古代文言與白話相去不遠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前奏是文學革命,文學革命的重要內容就是提倡白話文,於是一般的人就認為文言與白話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而且從來就是如此。如果從古代的歷史文獻與少數存留下來的一些白話文學作品相對照,這種看法不無道理。這一點可以參考胡適的《白話文學史》與鄭振鐸的《中國俗文學史》便很清楚。除此而外,我們今天還可以看到光緒皇帝留下來的硃批中就有從白話到文言的的修改。
  • 傳教士編出第一本白話字典 洋人用羅馬字注音學白話
    嚴令之下,肯冒險者少之又少。  可就在這樣的困境中,馬禮遜及一些後來者不但熟讀儒家典籍,還學會了一口流利的廣州話,後來甚至辦起了中文報紙。  他們有什麼語言學習秘笈呢?今天苦學英語的孩子從中又能得到什麼啟發呢?且聽筆者一一道來,讓十三行時期洋人學習白話的「至尊寶典」大白於天下吧。
  • 最新海外實習Offer商科類專輯丨Explore the world with IAESTE!
    愛因斯特中國與愛因斯特各國共同推出「愛因斯特海外實習——商科類專業特別項目」。期間除了海外僱主安排的工作內容,你還將參與各類跨文化活動,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年輕人一起吃,住,工作,玩樂在一起,用你的專業所學體驗在另一個國家的工作和生活,享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改變!
  • 非常6+1 ——白丁未來學校《「未來學生」培養路線圖》
    作為學生的「第二學校」,白丁未來學校重點發展「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師資、不一樣的課程、不一樣的教學、不一樣的評價、不一樣的激勵」,並構建一致行動的學校、家庭和社區關係。這就是傳說中的「白丁6+1」,也就是我們培養未來學生的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