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誰來帶——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是保姆?

2020-09-20 天行修德

誰來帶孩子,是不是本世紀第一大難題?

人生兩大問題,家庭和事業,圍繞這兩個問題產生的麻煩和糾紛可以說是無止無休。尤其對於剛學校走出來的年輕人。

能知道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什麼,這已經是少數了,能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更是少之又少了。多數的狀態是——雖然不喜歡,但也不知道究竟喜歡什麼。或是儘管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仍然不敢去踏足,或者由於親人的束縛不能去試。

事業的選擇已經如此困難,生活卻並不曾放我們一馬。對於帶孩子的糾紛完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帶孩子,前提是有孩子。但目前沒生孩子的,也可以思考一下,早晚會遇上這樣的問題。

哪個父母不希望把孩子帶在身邊的呢,但是現在高昂的房價,生活壓力,基本周邊都是夫妻都有工作的,難有另一半專職帶孩子的,一就是經濟上承受不了。少一個賺錢的,多一個花錢的(沒工作的日子當然刷網購的時間就多了,到處逛的時間也多了)。二是現在男女平等,大家都有一顆事業心,也沒有誰必須要帶小孩這一說。

自己帶難以實現,時間上不允許,經濟上有壓力,思想上,天天帶孩子,真的又累,又絕望。



下一個候選項是?雙方的父母,一般來說老一輩都更喜歡小孩子,這好像是一個普遍現象。加之某方父母如果剛好退休,本來生的孩子就少,老人帶孩子貌似義無反顧啊。所以可以斷定,目前大多數家庭帶孩子是這種情況。然而可能大部分的父母選擇如此只是無奈之舉。首先是在道德上,父母已經把你養這麼大了,自己的孩子又要麻煩父母帶,心裡可過意得去?其次是老人帶孩子的弊端。老人的觀念跟他們那個時代聯繫緊密,但與當今時代總有格格不入之處吧。簡而言之就是代溝,也許你跟你的孩子都會有代溝,你怎麼敢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大孩子五十多歲的老人帶呢?

看新聞也看得多了呀,老人育兒知識全憑經驗。大部分老人都下意識地寵溺孩子,把孩子帶得無法無天。而且孩子如果是老一輩一手帶大的話,跟老人會更親,跟父母疏遠,這也不是父母願意看到的。孩子由老人帶大,今後孩子的上學、就業、婚姻什麼的,反正大事小事他們肯定也是要站出來的。



老人也不行,就請保姆吧。相信家庭條件過得去的,都會有考慮這個選擇。但是這個選擇如何呢?

至少事實已經告訴我們,是有風險的。某保姆縱火案,相信給當前火熱的保姆市場也澆了一瓢冷水。保姆優勢就在於其專業性,但風險點也不可忽視。保姆畢竟是一個陌生人,敢把孩子和房子等等全交給一個陌生人,那真是沒得說了。哪怕不是陌生人,是一個親戚,哪個親戚又心甘情願到你家當保姆呢?總不至於是心好幫忙吧,哪怕心裡有一點不平衡,經年累月,怕不怕她一時情緒,做出些不可挽回的舉動呢? 就不說那些背地裡隨意打孩子、罵孩子,冷暴力等等了,反正不是她自己孩子。

其實最佳答案,無非是事業家庭兼顧,既能與孩子共同成長,又能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至於具體是什麼情況,跟經濟實力總是脫不了關係。

各位朋友,你們從小是由哪位親人帶大的呢?你們的孩子又是由誰帶或是計劃由誰帶?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又遇到哪些問題呢?

相關焦點

  • 小孩究竟該讓誰帶?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最好是由這個人帶
    在以前時,大人因為比較忙,小孩一般都是他的爺爺奶奶帶,很少是外公婆照看的,畢竟他們還有孫子是需要照看的,沒辦法幫忙。而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是自己一人,使得兩邊的父母對於小孩都是格外的寵愛。小孩究竟該讓誰帶?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最好是由這個人帶。
  • 離去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每個人生下來那刻,便註定了會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同的是,在或不在,親或不親。小時候,我總在電視上看別人的爺爺,看著看著,就很羨慕,可惜我從來沒有見過爺爺。我的爺爺,永遠活在別人的記憶中。可惜,我們姐妹,只有大姐見過爺爺,被爺爺抱過。他早早離開人世,沒有來得及看他的孫子,也沒有來得及看我。慢慢長大以後,知道這是種必須要接受的不圓滿。原來人生中將要面對的,不僅是別離,還有「陌生」的親人。比起爺爺,奶奶應該是我最熟悉的人。我們小時候,都是由奶奶帶大。
  • 獨生女兒的孩子,有必要隨母姓,把外公外婆叫做爺爺奶奶嗎?
    2、孩子沒必要把外公外婆叫做爺爺奶奶還有些老人比較在乎孩子對自己的稱呼,不喜歡外孫外孫女叫自己外公外婆(有些地方叫姥爺姥姥),非要叫爺爺奶奶——尤其是在孩子冠上母親的姓氏之後。對此,我還是那句話,一個稱呼而已,有必要嗎?難道孩子叫爺爺奶奶,能改變他是外孫的事實嗎?
  • 「外婆的澎湖灣」,為什麼不是「奶奶、爺爺、外公」?長見識了
    歌曲傳唱至今,而每個人的心底,提起「外婆」二字,總是意味著溫馨、溫暖、安全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取代的。「外婆的澎湖灣」、「搖呀搖、搖到外婆橋」為什麼卻沒有奶奶、爺爺、外公什麼事?外婆,特指媽媽的媽媽,而奶奶有可能是隔壁鄰居的張奶奶、王奶奶,還有過馬路的老奶奶。
  • 就算小時候是外婆和媽媽帶大,孩子還是會和奶奶親,這是真的嗎?
    文|文兒昨天下班,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聽見幾個大媽在討論帶孩子的問題,一個說就算小時候是外婆帶大的,長大照樣跟奶奶親,其他幾個也附和說是,就另外一個說,如果從小帶到懂事了,應該還是跟外婆親。然後另外幾個都說血緣關係是割不斷的,長大他照樣會覺得奶奶親。
  • 農村裡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為同輩,為何加一「外」字貶低身份?
    摘要:農村裡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為同輩,為何加一「外」字貶低身份?而對於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等叫法,我老家是沒有這樣的顧慮的,也是同樓主一樣,都是叫做爺爺奶奶,但這也是一種特殊情況:我奶奶(實際是外婆)有兩個女兒,我母親就是長女,當初我奶奶為了留一個在家養老,就招了親,也就是倒插門,所以我父親就來我家和爺爺奶奶(也就是外公外婆)一起住。因為在一起住,叫外公外婆就顯得見外,所以也就叫爺爺奶奶了。
  • 如果爺爺奶奶不帶孩子,可以讓他們分攤請保姆費用嗎?
    家裡有了小孫子,這是每個當老人的一大幸事,不僅是延續了家族的血脈,而且小孫孫的到來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真實地感受到天倫之樂的幸福。從你們結婚的那天起,你們小倆口就是一個獨立的家庭,公公婆婆只是你老公父母的關係,你們的孩子是你們小倆口所生養,當然一切費用就要由你們自己來承擔,公公婆婆沒有義務替你們分攤保姆費,他她們的孩子就是你的老公,他她們已經給養大了,成家立業了,沒有誰給他她分攤保姆費用的,所以,你們的孩子也要自己把ta拉扯大,永遠別忘了,養大你們自己的孩子是你們的責任,與公公婆婆無關,
  • 孩子跟外婆親好,還是跟奶奶親好?
    我們這一代,很多人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孩子的。而且,很多人是獨生子女,雙方父母幫忙帶孩子的機率就更大了。鄰居家的小孩一直是奶奶帶的。可是,前些天,孩子的爺爺受傷了,需要人照顧。孩子的奶奶就回老家照顧爺爺去了。而孩子就由外婆去帶了。大概一周後,孩子的奶奶抱著孩子來玩。笑著跟我們開玩笑說,這孩子是白眼狼,外婆帶幾天就天天喊著要外婆。
  • 為何中國會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西方卻用一個單詞搞定
    歡迎來到百家號小帆品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為何中國會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西方卻用一個單詞搞定。只要是中國人都知道,而且從孩子牙牙學語是就會教:爸爸的爸爸叫爺爺,爸爸的媽媽叫奶奶,媽媽的爸爸叫外公,媽媽的媽媽叫外婆。
  • 為啥奶奶帶娃天經地義,外婆帶娃就得給錢?看看孩子姓啥就知道了
    但到了孩子上幼兒園時,自己抱孫子了,就想著回家帶孫子了,於是帶娃的事情,也就只能落到奶奶身上了。結果奶奶來了之後,也想要與外婆一樣的待遇,卻遭到了寶媽的反對,我的這位同事,就忍不住反問,「怎麼你媽帶娃的時候,都給錢了,為什麼我媽帶娃,就不給了呢?」
  • 爺爺奶奶VS爸爸媽媽,寶寶誰來帶?
    寫在前面「誰來帶孩子?」這個在荷蘭幾乎是唯一解的問題,在國人眼裡卻衍生出了無數個答案,甚至有可能是無解。「搶」孩子大戰,踢皮球大賽,奧斯卡演技PK,八點檔的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今天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容易引起家庭地震的問題「誰來帶孩子?」
  •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英文是一樣的嘛?
    那麼問題就來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英文是一樣的嗎?堂姐,表姐,表弟,表哥的英文你還傻傻分不清楚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A:I was very close to my grandma.我和我外婆非常親近。
  • 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都要去送她上大學,對此事你怎麼看
    不知從何時起,家長送孩子去上大學報到已漸漸成了一種風氣,有父母陪同送孩子一起去上大學的,有爺爺奶奶陪同孩子一起去學校的,也有外公外婆陪同的,還有父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一起陪同孩子去學校報到的。每年的新生入學報到,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成了大學校園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到底該不該送孩子去學校報到?這個問題成了現實生活中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
  • 嘉興在線丨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逐漸成了帶娃「主力軍」,一起聽聽這堂給爺爺奶奶的家教課
    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逐漸成了帶娃「主力軍」,一起聽聽這堂給爺爺奶奶的家教課 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逐漸成了帶娃「主力軍」。上海社科院曾公布過一份兒童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發現城市的隔代教育比例已經高達89%。隔代教育的弊端在哪裡?當老人帶娃無法避免,如何提高隔代教育的效率?
  • 「兩頭婚」後,孩子的拷問,超市門口搖搖車說的外公外婆是誰?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是一個對於婚姻來說相當「完美的」名詞,但是看待兩頭婚這個問題時,不乏有我這樣的槓精存在,假如我女兒結婚,為什麼不是第一個孩子跟隨我姓,為什麼非要跟隨男方姓,我就喜歡孩子叫我爸媽外公外婆,不然我孩子坐到超市門口的搖搖車上花十塊錢都搖不明白,外公外婆到底是誰?
  • 南京老人給壓歲錢起價過千元 外公外婆更大方
    看了幾頁帖子後,網友「親親航寶貝」很納悶:為什麼曬出來的壓歲錢數目中,大多數外公外婆給得都比爺爺奶奶多?  記者發現,四百來個回帖中,有近七成發帖者都稱爺爺奶奶比外公外婆給得少。「小寶一直是外公外婆帶,一年回一次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每年給2000元,爺爺奶奶第一年給400元,第二年沒給,第三年1000元。」
  • 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究竟和父母親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
    他們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撫養長大,多年後當父母回來時,有些孩子卻依然和父母更加親近,這是為什麼呢?直系親屬在血緣上關係更加接近,但它能決定孩子的感情嗎?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究竟和父母親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要回答這一連串問題,我們需要通過幾個故事來了解。
  • 父母都需要上班,公婆不帶娃沒錢請保姆,孩子該咋辦?仨秘訣來了
    而公婆在他們生孩子之前說,他們沒義務幫忙帶孩子。所以,公婆這邊也指望不上。與此同時,也沒錢請保姆。就算有錢,也不敢讓一個1歲多的孩子,單獨跟保姆在一起。因此,對如何安排孩子,就異常糾結,不會知道該如何辦?這種情況,應該是很多年輕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那遇到這樣的問題該如何處理呢?仨秘訣來了。
  • 明明是「外婆」,為什麼要叫「奶奶」?稱呼裡夾雜著多少恩怨糾葛
    文中的小夫妻倆是雙職工,孩子出生的時候,趕上爺爺生病,於是月子全程都是外婆照顧的。出了月子,外婆出錢給請了保姆,寶媽產假結束就繼續上班了,孩子一直是保姆帶。所以,孩子就被送到了外婆家,一直由外婆照顧。孩子1歲多的時候,爺爺去世了。但孩子也一直是外婆在帶,周末或節假日會送回去給小夫妻倆自己帶。
  • 孩子會怎麼想?外公外婆校門口給孩子試新鞋,奶奶冷漠一把推走!
    導讀作為孩子,除了自己的父母最愛自己之外,可能還有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都是自己最親近的親人!無人能代替!但是有些家庭兩家並不是很和睦,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自己的爺爺奶奶和自己的外公外婆關係並不是很好!但這一切難道不傷害孩子嗎?想過孩子的心理感受嗎?12月18日,據網友爆料,一小孩的外公外婆等在校門口,給孩子買了新衣服,試穿新鞋子,奶奶來了一把丟掉孩子提的衣服,推著孩子走了,孩子走後還不時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