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閱讀(一)專題複習

2020-12-14 中考網

  議論文閱讀(一)專題複習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魯村中學 王恆林

 

  複習目標

 

  1.複習議論文的有關知識

 

  2.閱讀訓練,鞏固訓練。

 

  複習重點和難點

 

  1.找出各文中的三要素、論證方式、論證方法、結構、語言

 

  2.能運用所學知識做閱讀題

 

  複習過程:

 

  一、典型例題

 

  閱讀《敬業與樂業》選段,回答問題。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聖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截的法門,可惜被後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得不實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以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是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麼可敬呢?為什麼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麵包的機器,自然該個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裡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我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聖。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於各種職業,沒有什麼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於我該做哪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學上發出來就是敬。莊子記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的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裡頭所吃的飯,所以我作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我從前看見一位法國學者著的書,比較英法兩國國民性質,他說:「到英國人公事房裡頭,只看見他們埋頭執筆做他們的事;到法國人公事房裡頭,只看見他們銜著菸捲像在那裡出神。英國人走路,眼注地下,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國人走路,總是東張西望,像不把走路當一回事。」這些話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但很可以為敬業兩個字下註腳。若果如他所說,英國人便是敬,法國人便是不敬。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莊子與:「用志不分,及凝於神。」孔子與:「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所與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1.作者所說的「人生合理的生活」是一種生活。

 

  2.作者說「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的原因是         。

 

  3.這兩段論述了三個問題,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1)         。

 

  (2)         。

 

  (3)         。

 

  4.文段主要採用什麼論證方法?

 

  5.「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是怎麼看待這種觀點的?請用簡要的語言陳述。

 

  例題解析:

 

  (1)議論文常識1.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論證:解決「怎樣來證明」

 

  2.議論文結構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結論:解決問題

 

  3.論據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4.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常用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於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於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諸如此類」等詞語)

 

  (2)參考答案:1.「個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並實實在在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即有一種「職業的神聖」。2.因為如果「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弄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3.什麼事「敬」;為什麼要「敬業」;怎樣「敬業」。

 

  4.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5.言之有理即可。提示:如從勞動是人生的必要手段表示贊成;從人類勞動是為了更好的休閒、娛樂表示反對。

 

  二、文體知識梳理

 

  (一)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

 

  1.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只有準確地把握文章的論點,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見解和所要解決的問題。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要區別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2.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材料。它被論點統率,為論點服務的。

 

  常用的論據有兩種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或史實。道理論據:指經過人們的實踐檢驗的、為社會所公認的正確理論,包括社會科學理論,如哲學理論;也包括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廣為流傳的諺語、名言、譬句等。 注意,有的時候道理論據也指作者的推理。

 

  3.論證:指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與論據之間邏輯聯繫的紐帶。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的問題,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的問題,論證解決「怎樣證明」的問題。

 

  (二)論證方法。常見的有以下四種:

 

  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2.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4.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採證明論點。

 

  (三)議論文的結構。一般來說,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是提出問題(也叫引論)、分析問題(也叫本論)、解決問題(也叫結論)。

 

  又可以分兩大類:一是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叫「縱式」;一是並列展開的論述結構,叫「橫式」。

 

  (四)「這」「此」「那」等代詞的指代。

 

  (五)議論文的語言——準確性、概括性。

 

  三、命題方向

 

  考綱要求:閱讀簡單的議論文,能提取、歸納文章的中心論點;能辨析論據類型,概括論據,按要求補寫論據;能辨識、理解論證的方法和方式,理清論證的結構;能分析關鍵性語句的含義和作用,理解議論性語言準確、嚴密、生動的特點;能辨析論點與論據之間的聯繫,並通過自己的思考,對作者的論述做出判斷。

 

  考查重點:

 

  1.找出中心論點或中心句,或用自己的話歸納中心論點。

 

  2.論證方法,尤其是舉例論證與對比論證。其中對比論證要注意跨段的情形。

 

  3.「這」「此」「那」等代詞的指代。要學會從前一句、前幾句甚至前幾段去找相關

 

  的內容。

 

  4.某一論據的作用。要注意區別是以來論證中心論點還是分論點的。

 

  5.某一句子的含義。當然是指在文段中的特定意思,切勿自我胡亂發揮。

 

  6.從文段中抽出一句,放回原位。

 

  7.補充一個事實或道理論據。

 

  論點

 

  考點分析論點是作者的看法和主張,是文章的靈魂和統帥。論點應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是完整的句子。它是解決「需要證明什麼」的問題。中考議論文閱讀的考查中,對中心論點的把握和表述一般都是必考的內容。

 

  辨識文章的中心論點須先統覽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進行。有的文章的論點表述十分明確,可以直接找原話。有的文章的論點表述不很集中,這就要用明確的語句把它概括出來。一般來說,分析文章的論據有助於找到論點,因為論據證明的是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文章的論點。另外,可以通過「認為」「必須」「由此可見」「要」「是」「不是」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關鍵詞來尋找論點。

 

  實例分析

 

  語文學習要下苦功夫

 

  任何學問都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學習語文,同樣非下苦功夫不可。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學藝在自身。」語文涉及的知識面廣,量大,具有強烈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因此語文學習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單靠按部就班的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

 

  魯迅在學生時代就堅持做讀書筆記,寫日記,手熟筆巧,為我們留下了大約一千萬字的寶貴貴財富,成為文學大師,一代風範。馬克思精心研讀文學名著,諳熟莎士比亞作品的詞句、風格、並能背誦海涅、歌德的許多詩,講話、寫作便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毛主席求學時,每讀一本書總是開動腦筋,細推深究,圈點批註,因此他的文章帶有真知灼見,而被同學們傳誦。

 

  四、鞏固訓練

 

  (一)拒絕句號

 

  ①一定會有一些朋友反對我這個標題。他們會說多好的句號啊!句號表示一種完成,一種圓滿,一種有志者事竟成,一種成果與收穫,或者乾脆把這溜園的句號看成一個個飽滿的果實。他們還會問我,當你完成一部幾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在那最末一行畫上一個句號時,難道你沒有如釋重負、飄飄欲仙般的感受?沒有那種大功告成後該痛快乾杯的喜悅嗎?

 

  ②當然,這樣的句號我也喜歡。但人生還有另一種句號。

 

  ③打個比方,你在一條路上走,走著走著,忽然有一種「盡頭感」時,這句號就隱隱出現,如果你停下來,你足下就清晰地現出一個句號。這條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時那短短的距離,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藝術探索的路和事業奮鬥的路。這路原本無止無休,你在任何一處都可以起步,跳上徵徎;你也可以在任何一處畫個句號,退了出來。無論什麼都可以成為句號的緣故,那精疲力竭的放棄、自尋清閒的逃逸、江郎才盡的低頭認輸,乃至收穫後的自滿自足,甚至在目標達到之後,輝煌的目標也會劃為一個句號,儘管這句號閃閃發光。句號,就是停止,就是終結,就是事物最終變為有限的、死去的符號。

 

  ④我說的是這種句號。可怕的是,這些句號總是不知不覺地出來。你呢,不知不覺地完結。想想看,你曾經做過了哪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麼時候並怎樣棄你而去的?句號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徹悟、人的惰性連在一起的。所以句號大多是人心甘情願給自己畫上的。人隨時可能舒舒服服給自己畫個句號,休止了自己。

 

  ⑤因而,我害怕句號。我對句號保持著近乎神經質的警惕。在與句號的鬥爭中,我一邊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聞到自身肌肉搏鬥後散發出熱烘烘的清香;一邊認識到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須進行的奮爭,也是與自身惰性與保守的對抗。當然,它何其艱難!跨過每一個句號,都需要付出雙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創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藝術的道路上,消滅一個句號,便開始一段嶄新的充滿誘惑的路。我們還會發現,被我們拒絕和消滅的句號,最終竟然會變成逗號。你是不是也會從中得到啟示。

 

  1.第②段在文章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2.有人喜歡句號的原因是什麼?作者拒絕句號的原因又是什麼?請作簡要概括。

 

  3.揣摩文意,在結尾畫線處補上一個恰當的句子。

 

  4.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也一定有過與「句號」作鬥爭的經歷。請舉出一例。

 

  (二)人的價值

 

  ①人的價值,是幾千年來人類思想文化史上不斷爭論的重要問題之一。

 

  ②以前有人說,人的權力和地位就是人的價值。其實不然。從歷史看來,過去不少顯赫一時的達官顯貴,他們的權力在他們所處的時代可謂登峰造極,可是這些人在歷史上留下美名者卻寥寥無幾。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時而走運、時而潦倒終於未能官運亨通的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們,他們的貢獻始終銘刻於後世子孫們的心目中。比如,李白、杜甫的詩句永遠是中國人的驕傲。在歷史老人的心目中,他們是沒有高下之分的「詩仙」與「詩聖」。只要人類歷史存在,他們的詩句就會青春永駐。

 

  ③歷史老人最為公正,在他看來,人的價值不在其權勢地位、身份等級、金錢財富的擁有,而在其創造和貢獻,在其對人類的造福。人的創造和貢獻有大有小,因而人的價值有高有低。在歷史上擁有權勢地位者,真正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綠水」,也是值得欽佩的,不可以認為權勢地位與人的價值相悖;擁有金錢財富者,真正為民眾留下「晴空萬裡」他們也能體現自身的價值。

 

  ④人的價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們的日常所見,大都是巨人的尊卑貴賤,至於體現人的價值的精神境界,則非肉眼所能覺察,而要靠人的更改和深思。當曹雪芹在貧困潦倒中創作《紅樓夢》,        ,誰能在當時準切地估量他們的價值呢?因此,歷史老人告誡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事物以及他的種種頭銜,而要看他的內心和行動。衣服、事物、頭銜等都是人的外在現象,這些對人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這些並不能全面地體現人的價值內涵。估量一個人的價值,必須看他的心靈,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為,看他為社會為大眾貢獻了多少。

 

  ⑤北宋名臣範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了這樣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有了一顆顆跳蕩的火熱的心,再伴以扎紮實實的行動,這就是實現人的價值的歷程。

 

  1.細讀全文,寫出作者在文中闡述的觀點。

 

  2.第②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3.第④段中為什麼說「人的價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

 

  4.仿造文中畫線部分的句式,在空白處補寫一個事實論據。

 

  當貧困潦倒中《紅樓夢》,

 

  ,誰能在當時準確地估量他們的價值呢?

 

  5.對於人的價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有人認為「平平淡淡才是真」,你認為這種觀點對嗎?為什麼?請說出理由。(不少於30字)

 

  參考答案:

 

  (一)1.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2.有人喜歡句號,是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句號表示完成、圓滿、成果與收穫等。作者拒絕句號是因為句號往往意味著對事業、對其他追求本不該有的終止和懈怠。3.本題為開放題,如:最積極的人生,是不斷努力地把句號變成逗號的人生。4.如:我初步學會遊泳後,曾沾沾自喜,產生懶惰情緒,不願再去遊泳。後來在朋友的勸說下,硬著頭皮堅持遊泳。一年來不但遊泳能力大有長進,而且品嘗到了許多成功的快樂。

 

  (二)1.人的價值在其創造和貢獻。在其對人類的造福。2.舉例論證(或對比論證)。3.因為體現人的價值的精神境界,非肉眼所能察覺,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4.如:當居裡夫人在狹小的實驗室裡探索科學的奧秘。5.言之有理即可。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議論文閱讀題難度大?很難找到得分點?中考議論文閱讀攻略請收好
    對於九年級的孩子來說,倒計時的鐘聲已經敲響,寒假即將開啟,年後的複習「重頭戲」——專題複習也該提上日程了。備戰狀態如何調整,才能提前下手,高效複習呢?今天,河南商報考學君就和鄭州一線名師一起,從議論文閱讀專題說起,給你一篇「完美指南」般的攻略,助你在寒假依然能遙遙領先。未雨綢繆:寒假下手,節後不愁所謂「未雨綢繆」,就是說提前準備是最好的方法。
  • 中考語文複習教案:議論文閱讀
    2012 語文複習教案:議論文閱讀 一、複習目標 1.使學生明確考試要求。 2.了解議論文的文體知識。 3.把握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4.能夠較順利地完成議論文閱讀。 二、複習思路和內容 1.交待考試要求並作簡要說明。
  • 【議論文閱讀01】中考-議論文閱讀總括
    ——議論文閱讀專題——01 議論文總括為幫助同學們更好的複習中考議論文,小編今天開始逐條整理中考議論文的知識點和答題技巧。中考議論文閱讀考查,主要有以下常見考點:1.在文章中迅速而準確地找出論點及分論點;根據全文內容或一段內容,歸納、提煉中心論點或分論點。
  • 議論文閱讀(三)專題複習
    議論文閱讀(三)專題複習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魯村中學 王恆林     【複習目標】     1. 學習掌握閱讀議論文的基本方法:把握觀點和材料的關係,培養議論文的自學能力。?     2.體會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3.議論文閱讀訓練     【重點、難點點撥】?     1.學習掌握閱讀議論文的基本方法。?     2.體會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 2019年中考語文複習:議論文閱讀
    2019年中考語文複習:議論文閱讀 1、議論文的概念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 2、議論文的主要特點 (1)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兼用其他表達方式(最常見的是穿插記敘:用記敘交代議論的背景和對象;以記敘的事實作為論據)。 (2)以鮮明的態度表明觀點或主張。 (3)用充分的材料證明其見解或主張。 3、議論文的三要素 (1)論點:是作者對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解決「證明什麼」的問題。
  •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攻略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攻略   一、複習目標   1.使學生明確考試要求。   2.了解議論文的文體知識。   3.把握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4.能夠較順利地完成議論文閱讀。   二、複習思路和內容   1.交待考試要求並作簡要說明。   2.明確議論文的文體知識:(1)議論文的概念;(2)議論文三要素;(3)議論文的論證方式;(4)議論文的種類;(5)議論文的結構;(6)議論方法;(7)議論文的語言特徵。   3.進行完整的議論文語段綜合訓練。
  • 現代文閱讀理解專題四——議論文閱讀知識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論說文或論辯文,是一種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兼有敘述、描寫、說明、抒情等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運用邏輯思維表達觀點、立場、態度和主張的文章體裁。議論文分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部分。
  • 如何寫出優秀議論文(一):弄懂議論文寫作原理
    智慧與真情,是寫好文章的法寶寫在前面:這次寫的這個專題,是奔著議論文教學與寫作的頂層指導原理去的從中學生考試來說,是要寫立論文,不是寫駁論文。所以這個專題後面所有的內容,都是從立論文角度來進行探討。這也是中考、高考時的現代文閱讀板塊裡為什麼常常考論述文的原因,因為它不僅是常識普及,還特別講究嚴謹的邏輯論證,可以作為判別一個考生的邏輯分析能力的依據。考試的議論文則是為了證明文中觀點的正確而主觀建立議論邏輯。如果說前兩種文體強調的是客觀性,議論文則強調的是主觀性,當然是主觀理性而非主觀感性。
  • 高中生如何在短期內提高議論文專題寫作水平
    任職期間,擔任過北京市第八十中學語文備課組長、朝陽區語文學科兼職教研員、朝陽區高考模擬試題專家組成員,被評為北京市朝陽區骨幹教師、語文學科帶頭人,同時兼任過北京市懷柔一中、北京市101中學懷柔分校課外閱讀策劃人和客座講師。
  • 【高考寫作專題】議論文之歸謬法論證結構
    歸謬法──首先假設對方的論點是正確的,然後從這一論點中加以引申、推論,從而得出極其荒謬可笑的結論來,以駁倒對方論點的一種論證方法。歸謬法主要用於駁論文章中。這種論證方法常和潑辣、犀利的語言相配合,產生辛辣、有力而富有於幽默感的表達效果。歸謬法一般指反證法。反證法是間接論證的方法之一。亦稱「逆證」。
  • 解析中考議論文閱讀理解,預測2020年中考議論文閱讀理解
    面對中考議論文閱讀理解,咋們今日頭條的老師們已經講得非常詳細、全面,那偷懶君就不多廢話了,那就從提分或者應該是說從純應試教育的考試角度出發,主要針對基礎相對差一些的學生,可以讓同學們「偷偷懶」!咋先了一下解議論文閱讀理解的核心考點,就兩,一個是論點包括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另一個是論證方法,這個有點像說明文中心論點一般會在哪裡呢,針對咋們河北省中考議論文閱讀理解的題型,中心論點一般是文章第一段的總結性句子或詞組。
  • 高考作文議論文文體的知識要點
    高考作文議論文文體的知識要點 2012-04-07 12:3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常考的七種核心題型及解答思路(2)
    繼續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的學習,上一篇講義,主要涉及到三種核心題型: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論點;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分析論證方法及作用。詳見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常考的七種核心題型及解答思路(1)本講,接著講述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常考的七種核心題型
  • 高中語文複習知識點議論文
    寫議論文要考慮論點,考慮用什麼作論據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後得出結論。它可以是先提出一個總論點,然後分別進行論述,分析各個分論點,最後得出結論;也可以先引述一個故事,一段對話,或描寫一個場面,再一層一層地從事實分析出道理,歸納引申出一個新的結論,這種寫法叫總分式。  也可以在文章開頭先提出一個人們關心的疑問,然後一一作答,逐層深入,這是答難式的寫法。
  • 2020語文中考專題十一:議論文閱讀。分析七大題型及解題方法
    議論文閱讀知識清單: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議論文的結構方式主要有:總分式、對照式、並列式、層進式;議論文語言特點:準確02理解觀點和材料的關係1、議論文的論據是支撐觀點的材料,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
  • 議論文閱讀理解必學——論證方法及作用
    親愛的讀者,所有文章是針對中小學語文專題專項訓練,純手工製作,如有不妥之處,請給予指正!共勉!在前面講了論點、論據。今天講下論證。在閱讀題幹的時候,要明確題幹設問是對全文還是某一段或者是某幾段。為一種論證方法還是多種。針對每一種設問要有應對的方法。b,判定用了什麼樣論證方法的時候,要了解常見論證方法有哪些特點。然後根據特點找到語言標誌。如:舉例論證,它常常有例如、譬如等這樣字眼提示我們,並且所講的內容均有代表性的事實。而道理論證呢?
  • 五步閱讀法讓你快速掌握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中學生議論文五步閱讀法,是我多年語文課堂教學經驗的一個歸納總結。閱讀方法,五步為綱,讓你做到綱舉目張。一、 議論文閱讀五步法1、 抓論點;2、審論據;3、析論證;4、理結構;5、品語言。二、 解題技巧(一) 抓論點1、認識論點:論點即觀點,就是作者對問題事件或人物的總的看法。
  • 測一測你的議論文理解能力
    議論文閱讀與寫作是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習重點,為高考抬分,為邏輯思維訓練,為大學寫論文,掌握議論文的讀寫知識是必須的。然而近段時間網上有不少關於本科生、研究生畢業論文太水的負面報導,其中不乏「雙一流」的學生。我們也注意到一些博士論文不能正確的區分議論與說明,是學生不會寫議論文呢,還是指導老師也不會寫?我懷疑他們在高中階段就缺少議論文讀寫的規範訓練。
  • [每日閱讀]如何品析議論文的語言
    一篇好的議論文,不僅要做到論點鮮明,論據充實,論證得當,還要做到語言嚴密、流暢、無懈可擊。那麼如何來品析議論文的語言特點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品析。  一、語言的嚴密性。議論文一般採用長句居多,因長句中的定語、狀語、補語成份越多,則說理越嚴密。
  • 考研英語閱讀:文章以說明文議論文為主
    閱讀論述文要從該文體的寫作和結構特點入手,注意以下四個方面:抓住短文的論點,論據並明確作者用以論證的是歸納、類推還是演繹; 論述文通常立中有駁、駁中有立,閱讀中要特別注意其中的反駁內容; 抓住論證中表示因果、遞進和轉折的意流轉換信號詞;注意作者使用的表達自己贊同、反對等感****彩的形容詞、副詞或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