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面具效應:有放鬆才不會有假裝,請真誠待孩子

2020-12-23 花貓貓育兒經

教育心理效應

面具效應:每個人為了保護自己,都會在生活中戴上面具,表現虛假的服從或者順應。但如果人們總是戴著面具和別人交往,那麼水選都不會獲得好友。這就是面具效應。

面具效應表現得是人的」 種提懼心理,也是」種自我保護藝術,但是如果長期使用面具,那麼我們很可能就會忘記自己。當然,如果你能夠巧妙使用面具,你也能利用面具做自由放鬆。

梁志強是我小學的一個同學,我之所以對他印象特別深刻,是因為他給過我一個震驚。

他沉默,無論課下,還是課上,是屬於那種幾天可以不說句話的人。有個老師甚至諷刺他說:「想到梁志強的聲音,就像想聽到天籟之音一樣難。」

我們都認為,梁志強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但是他同村的幾個人卻都說他在家裡時,特別能說。

班級裡有幾個女生,就特想撬開梁志強的嘴,她們找出各種理由和梁志強說話,但梁志強總是能用其他方法巧妙迴避說話。

這個幾個女生經過不懈努力,最後得出結論,此人屬於過於內向型。

但是有一年正月十五,外村人來我們這裡拜年,做燈會。其實也特別簡單,就是幾個穿著戲服的年輕人,手裡提著彩燈,圍著圈跳舞,類似於秧歌。

這個燈會吸引很多小孩子,我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我和同村一個夥伴起去看。看著看著,我的同伴忽然指著一個穿粉色公子服的人說:「哎,那不是你們班的同學嗎?

「誰啊?」我仔細看,但沒有認出來是誰。

「就是那個,叫啥來著?就是那個,就是那個,那個,你們女生要撬人家嘴那個。」

「梁志強?不會吧。」

我瞪大了眼睛仔細看,結果,沒錯,就是他,梁志強。

如果孩子在某個環境感到很緊張時,他自然會表現得特別不像自己。這時候,父母需要給孩子放鬆的機會,以免讓孩子失去自己。

梁遇春是我的一個大學同學,他給我的印象是有主見,不世俗,很清高。

那個年代,正是尋呼時代,很多學生寧肯省下飯錢,也會買臺尋呼機,帶在身上,顯示走在潮流前沿。

但是梁遇春一直沒有買尋呼機。他甚至對待尋呼機的人嚨之以鼻,說他們是把鈴錯撒在身上的僕人。聽到主人的叫喚,就得馬上去幹話。

這一理論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尤其是買不起尋呼機的人。兩這個理論馬上也為梁遇春迎來了各種譏諷,那些買了尋呼機的人,說梁遇春是吃不起葡萄說葡萄酸。

看梁遇春平時的穿著打扮,並不像買不起尋呼機的人,因此,兒學沒有人相信酸葡萄理論。

可是,我們快大學畢業那年,那時候手機已經開始普及。而梁遇看是第一個帶上手機的人。

梁遇春的這個行為,讓他的很多粉絲立刻倒戈。他們說:「做同學這麼多年,到最後,才知道,他是個偽君子。」

戴上面具,為了保護自己,這當然可以,但是與同學交往時,如果也採用面具,說套做一套,那麼就會損傷自己的人緣,讓人認為是不可信的,是虛偽的。

韋意的媽媽總是抱怨,她盡最大的努力維護孩子,以使對他的傷害降到最低,可是她卻發現,越是這樣,韋意和她的距離,就越遠。

其實韋意不光對她的媽媽如此,在學校裡也如此。他時而被同學感動,與同學真心相處,但大部分時間,都特別封閉自己,表現出對同學對老師的懷疑。

我是在經歷很多事情之後,才讀明白他的懷疑的。因為他不再像開始那樣,情緒衝突特別外顯,他會唯唯諾諾,但卻又口是心非。

比如,我安排韋意和一個學習尖子做「學習對子」,他表現得非常積極。對那個學生尖子,也很崇拜。但是只要那個學生尖子幫他講題,他就會露出降夷的神情,還說:「你能跟老師交差就行了,不用這麼費心思假裝幫我了。」

我個學生尖子很生氣,把這個事情反映給我。我聽後很詫異,我想,可能父母的婚姻對他的打擊太大了,讓他連對其他人的信任感都沒了。我告訴所有的班幹部,無論韋意說什麼話,都要表現出耐心。為了激勵孩子們,我說:「我要看看你們誰能堅持到最後,讓韋意說出感謝的話。」不久,就有人勝出了,在班會上,韋意對我說,他非常感謝班長對他的幫忙。班長滿臉喜色,可是我看著韋意那面無表情的樣子,心裡反面一沉。

隨後,我和韋意的媽媽進行了溝通,韋意的媽媽告訴我,她經常和韋意溝通,甚至逼著他,讓他說說心裡話。

開始,韋意還願意說,可是後來有一天,韋意說:「如果你並不真想聽我說話,那麼我又何必跟你說真心話。

如果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緒並沒有得到父母的回應,或者感覺到父母不會無條件站在自己一邊,那麼孩子就會戴上面具,表現出父母所希望的那樣,而內心卻另有打算。

在認識面具效應的時候,要注意其兩面性:第一,孩子可以藉助面具進行放鬆,可以藉助面具保護自己,第二,如果孩子長期使用面具,那麼會忽視真實的自己。所以,父母要做好切教育準備,給孩子更多放鬆的時間,不要讓孩子因為緊張、不安而不得不給自己戴上面具。

教子心理策略應用:

1.定要給孩子放鬆的機會,否則,孩子-生都會戴著面具。

2.告訴孩子,在和別人交往時,一定要表現出真誠的一面,除非你並不想和對方交朋友。

3.戴上面具後,就要在固定的人群中,表現出固定的特性,否則,人們會對你產生不信任感。

4.父母不要對孩子過於嚴厲,否則,孩子就會在你面前戴上面具,永遠不讓你看清他的真實內心。

5.如果孩子感覺你不夠貼心,也會戴上面具,與你背道而馳。

6.如果父母的要求違背孩子的真實意願,那麼孩子也會戴上面具,和你玩貓捉老鼠的遊戲。

相關焦點

  • 卸下面具,真誠做人
    這就是所謂的事事通達皆學問嗎,也有人說,白天,我們是戴著面具出門的。面具舞會好理解,應酬加娛樂加遊戲,以另類的面目示人。但滿大街都是戴著面具的行人就有點可怕了,隱形面具更可怕。幸虧,人們的面具有厚有薄,有無意識的,有刻意為之的,有經年累月形成的。
  • 教子要有義方
    教子要有義方 2017年08月08日 15:41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陳啟西 字號 內容摘要:「教子要有義方」出自朱柏廬的《朱子家訓》,意思是說教育子女要有好的方法。
  • 教子有方 | 謝謝你,願做我的孩子
    在沒當媽以前,總覺得「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但是當媽後才發現,其實還有一種愛比母愛更單純,更暖心,那就是孩子對父母的愛。你發脾氣,他不但原諒了你,還會想方設法地討好你,對你說:「媽媽,我永遠愛你!」所以,我們不能辜負孩子的這種愛,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更好地來愛他。
  • 新學期致孩子:請別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陪你演戲
    孫川的家庭並不富裕,家裡有年幼的弟弟妹妹,全家人靠父親打工掙錢,儘管家庭貧困,家裡的一面「書牆」卻非常顯眼,這就是孫川天天學習的地方。是啊,生活有萬般苦楚,但總有人堅持著你曾經想放棄的夢想,他們生活過得比我們苦,卻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在激烈競爭的現實面前,唯有自強不息,日後才有無限可能。
  • 有一種心酸,叫假裝快樂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睡前愛讀,ID:sqad10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每晚21:00無論你在哪裡,請記得打開手機作者:莓絲 來源:夜聽(ID: yetingfm)願你無需假裝,依然有人寵、有人愛。
  • 跟孩子玩「蝙蝠俠效應」假裝遊戲
    就看到朋友孩子穿著蜘蛛俠的緊身套裝跳了出來。我差點笑出聲,轉頭問朋友:「寫作業還要換裝?」朋友對我說:「我兒子特別喜歡蜘蛛俠,所有電影漫畫都看了一遍。他寫作業遇到不會的,不肯自己思考,總是問我。我就用蜘蛛俠完成任務時候的勇敢來教育他。」有次寫作業,孩子要求穿上蜘蛛俠套裝寫作業,還說自己是蜘蛛俠。朋友就由著他,沒想到一整個晚上,孩子安安靜靜通過自己努力完成了所有作業。
  • 告訴孩子,讀書請不要假裝努力
    孫川的家庭並不富裕,家裡有年幼的弟弟妹妹,全家人靠父親打工掙錢,儘管家庭貧困,家裡的一面「書牆」卻非常顯眼,這就是孫川天天學習的地方。是啊,生活有萬般苦楚,但總有人堅持著你曾經想放棄的夢想,他們生活過得比我們苦,卻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在激烈競爭的現實面前,唯有自強不息,日後才有無限可能。
  • 累了,就撕下假裝微笑的面具吧
    期待你能撕下假裝微笑的面具,露出曾經率真爽朗的憨笑。今天是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我作為抑鬱症的家屬,看到網上有關世界精神衛生日的宣傳,內心可謂是感慨萬千。抑鬱症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也許在我們身邊有的人,他面帶微笑,但那只是一個面具。
  • 教子有方 | 你聽,青春期孩子的聲音
    爭強好勝的青春期。為此,父母在日常的溝通交流中避免和其他孩子作比較,特別是當著外人的面說:「你看誰誰多厲害,拿了獎,你就不能長進點?」說這話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考慮場合?考慮孩子的自尊心呢?也許你的這番話會使情況變得更糟,使孩子變成不求上進的懦夫或是情緒偏激者。所以,請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太多負面的話,不要做「你失敗是因為你笨你不努力」的評價,要告訴孩子不必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要相信自己,人無完人,有長處也有短處。
  • ​有多少家庭,家長在假裝教育,孩子在假裝應付
    父母費盡力氣,並沒有讓孩子心存感激。父母假裝教育,孩子假裝應付,最終陷入家庭教育的尷尬境地。教育孩子很難?其實,孩子根本不需要教育,他們需要的是榜樣。常常有人抱怨教育孩子很難。他們教育孩子,往往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嚴厲型」,一個是」放棄型「。
  • 「人前教子」真的能讓孩子改正錯誤嗎?未必,但真的會傷害孩子
    看到這樣一件事:一位媽媽帶孩子在遊樂場玩,孩子手裡的玩具被一個哥哥搶走了,孩子要不回來情急之下咬了這個男孩,男孩手上被咬破了皮。媽媽讓孩子道歉,自己也承認了錯誤,並提議帶孩子去診所看看。男孩的媽媽始終沒有消氣:「道歉沒用,打手也沒用,咬人必須要打她的嘴,不打不會長記性。」為了平息男孩媽媽的怒火,這位媽媽忍痛朝自己孩子嘴上打了三下,男孩媽媽這才帶著孩子離開。
  • 性格極端的孩子,主要來自這幾種家庭,父母還以為自己教子有方
    談到孩子的性格問題,現在許多父母都會搖頭:「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現在的孩子性格都比較奇怪,愛鑽牛角尖。」其實時代在變,但是有一點卻不變,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如果是性格極端的孩子,往往來自以下這幾種家庭。而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很多這類家長還自認為教子有方。
  • 皮格馬利翁效應——真誠讚美的力量
    於是國王祈求愛神阿佛羅狄忒賦予雕像以生命,最終阿佛羅狄忒被國王的真誠所感動,就讓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來。於是皮格馬利翁就稱她為伽拉忒亞,並娶她為妻。在這個故事中,很顯然皮格馬利翁的期待是真誠的,沒有這種真誠,顯然是無法打動愛神的。
  • 有一半的孩子將上不了高中!孩子請別假裝努力,結局不會陪你演戲
    相信很多小學以及初中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很驚訝:「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太誇張了吧?」雖然全國普通高中錄取率,在過去20年一直在緩慢升高,但到今天為止,普高的全國錄取率也才56%左右!接近一半的孩子可能進入不了普通高中!而且最近幾年一些省份的錄取率甚至有所降低。
  • 孩子專注力很強,執意要做完作業才吃飯?紫格尼克效應要警惕
    :強迫孩子停止某事,會讓他們記掛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瑪·紫格尼克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128個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業,有一些孩子的作業要求他們全部完成,有一些孩子的作業則在中途叫停。既讓孩子對要做的事情保持緊迫感,但又不至於使他們過於緊迫,非得完成某件事情才肯做其他的事情;另外,也不能讓孩子過於鬆懈,以免他們出現散漫的情況。
  • 請不要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陪你演戲
    越是在這樣艱難的時期,就越能檢驗出一個人的本質,聰明不會使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但自律,一定可以讓你在絕大多數人中出類拔萃!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問題: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一個高贊回答者講述了自己畏難輟學後的打工經歷。
  • ​孟母教子有方,垂範千古!
    正是這位母親的教子有方,注意環境對幼兒的影響,寓教於喻,以母行、母德,做孩子的表率,才使孟子有了求知的欲望、誠實的品格、勤學的毅力,才使孟子成為儒學的奠基人之一。孟母也因為培育出了一位歷史名人,而被尊為母教的光輝楷模,垂範千古! 孟母仉氏,是魯國大夫黨氏的女兒,很有德行,是一位卓有見地、善於教子的女性,居我國歷史上四大賢母(孟母、陶母、歐母、嶽母)之首。
  • 有女兒的家長,請教育孩子認清三個「真相」,別讓單純毀了她
    每個孩子都有其特點,也會有對應的方法。現實中的人,在他人面前都戴著面具,我們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實面目單純的女孩並不知道為什麼會發展成這樣,難道溫柔以待換來的不是善良嗎?很顯然,女孩遇到了不值得被善良對待的人,可這個結果讓女孩受到了傷害,可能她再也不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 郭書瑤忍一時不會真的平靜!30歲想法變了:誠實才不傷人
    郭書瑤(瑤瑤)在《未來媽媽》中飾演不孕症諮詢師,劇中結婚生子的議題引起廣大女網友共鳴,30歲的她近年也特別有感觸,想到一段關係中難免經過吵架磨合,她12日在社群網站有感而發地說:「後來發現,忍一時或許風平浪靜,但不會真的平靜。」
  • 母親節,《教子有方》帶...
    本期《教子有方》嘉賓: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周念麗公眾號「伊森媽媽童年館」創辦人 鮑伊林《教子有方》上海新聞廣播FM93.4公眾號「伊森媽媽童年館」創辦人 鮑伊林:大多數的家長應該是在佛系和雞血之間,佛系媽媽是不能完全做到放任不管,而大多數的媽媽也不會雞血到緊逼孩子步步為營。我見過有些雞血的媽媽,在孩子四歲的時候就學會數學開根號,六歲就會做六年級的奧數題,這種極端的雞血應該馬上停止,不然的話會對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