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不愛說話其實沒那麼可怕,給孩子點時間吧

2020-10-19 木棉之城

文丨木棉媽媽

成為媽媽以後,我們變成了偉大的人,同時也變成勞累和煩惱的人。

前天有個寶媽在微信向我諮詢:兒子馬上三歲了,明顯比其他小朋友膽小、話少,還經常被小區一同玩耍的小女孩兒打哭,這可怎麼辦呀?

後來慢慢跟寶媽聊天、了解,才發現寶媽帶娃方式有點問題,寶媽平時一個人帶娃,寶爸在北京工作,一周才回來一次。

寶媽對孩子比較寵愛,如果跟小朋友玩耍的時候搶玩具,寶媽就把寶寶帶走,然後接下來幾天就不讓寶寶跟搶玩具的小朋友玩兒。

我跟寶媽說:你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對,你選擇了帶孩子逃避,而不是面對問題。

這位寶媽所遇到的問題其實很常見,很多寶媽都會反映自家孩子膽小、話少,其實孩子膽小、話少並不是孩子的責任,多半跟家庭教育方式有關。

缺少陪伴:父母對孩子缺少陪伴,則會讓孩子內心缺乏愛和安全感,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生怕自己不被人喜歡,所以外觀看起來就比較膽小、怯懦。

經常責罵:都說不要溺愛孩子,可是如果對孩子過於嚴厲也不是好事兒,經常打罵孩子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心,同時也失去對家長的信任和依賴,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膽小,怕犯錯、怕被批評。

跟孩子互動少:有的家長在跟孩子相處時,只是陪著,只要孩子不哭不鬧就可以,很少去主動跟孩子聊天,甚至孩子說話的時候家長敷衍、不在意,這樣一來那麼孩子也會變得沉默少言。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一個自信、膽大的孩子呢?家長可以試著這樣做。

01、專注於陪伴

「媽媽,你看,我拼的火車!」

這個時候或許你正在看手機,敷衍地看一眼然後回一句話。

或許你認為大家都不是這樣帶娃嗎?可是別小瞧了日常跟孩子的交流。你的敷衍會讓孩子認為: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

當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後,進而孩子可能會變得焦躁,再後來孩子可能就變得不愛說話了,因為每一次熱情的分享都得不到相應的回應。

所以寶媽們在跟孩子相處時一定要多跟孩子溝通,多陪孩子說話。不能只是讓孩子自己在一邊玩兒,而寶媽則在旁邊玩手機。

專注於陪伴孩子,跟孩子互動、聊天、做遊戲,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也能讓孩子話多起來,孩子膽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害怕失去媽媽的愛,或者是父母陪伴比較少,孩子內心缺乏關愛。

02、平等、尊重談話

可以回想一下平時跟孩子聊天的時候是不是總是習慣於對孩子進行說教?

前天聰寶拿著玩具車在茶几上開,結果把茶几上另一個小汽車掉在地上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說教:不可以把小汽車弄到地上,那樣就摔壞了,上次那個汽車不是摔壞了嗎?這個要是再摔壞就不給買了!

說完這些話,我再看聰寶的表情,已經要哭出來的樣子了。

我就想起了江一燕跟嗯哼的相處模式,嗯哼買了吃的沒有付錢,江一燕說:嗯哼,你是不是忘記付錢了?

而不是說:嗯哼,你怎麼不付錢?這樣做是不對的。

而我就是那個後者,我為什麼不說:聰寶,小汽車掉地上了,你拿起來看看有沒有摔壞呀?

所以在孩子聊天和日常相處時,儘量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而不是總是對孩子進行說教,我們說教的多了,孩子的話就變少了。

03、不要焦慮

現在哪類人群最焦慮?白領和家長能排到前面,尤其是家長們,看孩子哪兒都是問題。

孩子今天沒有喝奶粉,是不是哪裡不對?

今天放學孩子說話比較少,是不是受欺負了?

我家孩子內向,該怎麼辦呀?

在父母眼裡,孩子都是問題,卻很少去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但是棉媽想說:其實大部分問題都是家長「小題大做」,孩子真的沒有那麼脆弱,而膽小、話少也沒有那麼可怕,只要耐心引導,都不是問題。而且研究顯示:那些內向的孩子將來更加認真,更適合從事科研工作。

作為父母都期望孩子未來能夠有所作為,可是卻忘了當時懷寶寶的時候盼望的是孩子平安出生,孩子出生時盼望著孩子平安長大,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我們總是對孩子提出更多的要求。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內向,不說話怎麼辦?你只需要做對這四件事
    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大膽,聰明,品學兼優,可是也有不少的父母因為孩子膽小怯懦而擔憂。孩子從小膽小,害怕面對困難挫折,慢慢長大難免會養成愛逃避責任,遇事愛打退堂鼓,不敢在人前表現自己,自卑等的性格。其實孩子並不是一開始就膽小的,他的膽小行為都是受生活環境,還有父母的影響所造成的。
  • 孩子不愛打招呼、膽小、內向、沒禮貌?其實是我們不懂孩子的心
    孩子不願意親近一個人,理由通常也很純粹,僅僅是因為不喜歡而已。比如「這個人戴著眼鏡好可怕」、或「她看起來好嚴肅啊」。很多的時候,由於家長太在乎自己的面子,也希望孩子懂禮貌,所以對於孩子不跟自己認識的朋友或熟人打招呼,家長往往喜歡強迫孩子打招呼,甚至會給孩子貼一些負面的標籤,比如:膽小、笨、害羞、不開朗、沒禮貌、倔脾氣等等。
  • 孩子膽小,不愛打招呼,是你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
    很多家長都反映說自己的孩子非常膽小,見了人也不喜歡說話,讓他叫叔叔阿姨也不叫,還有的家裡來了客人就會躲起來,特別害怕見人。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也採取了一些辦法,比如強迫孩子打招呼,告訴孩子不打招呼就是不禮貌的行為,逼迫孩子叫叔叔阿姨。
  • 孩子內向,自卑,膽小沒自信?不要總把「鍋」甩給孩子
    情緒低落又愛哭,還伴有焦慮失眠在大人看來:當孩子不願意嘗試新遊戲,不願意當眾表演,甚至不想一個人睡時,你理所當然地給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籤。,那麼,他的不合群、不愛與他人交往的個性將會妨礙他今後在事業上的成功。
  • 孩子膽小、懦弱、不愛說話?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最近朋友很鬱悶,自己家的孩子總是膽子很小不愛表達,過年走親訪友也從來不打招呼,去室外玩鞦韆也要爸爸緊緊牽著他的手,什麼都不敢去嘗試,小孩子剛剛接觸世界對一切陌生,都會有一點膽小但父母如果不能正確引導的話,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為什麼孩子會越來越膽小?如何解決孩子膽小問題?
    常常聽到寶媽們說:孩子什麼都好,就是膽小,出去也不願意和小朋友說話,總是小心翼翼的,可愁壞了,不知該如何是好?1、 常見的原因:家庭教育過於嚴厲,讓孩子不敢勇於表達自己;與外界接觸太少,到不熟悉的地方會缺乏安全感;當孩子膽小時過度斥責讓孩子產生牴觸;2、 容易忽視的原因:父親是否花了足夠的時間陪孩子。當然,這並不是說母親的角色不重要,母親是海,父親是山,母親和父親帶給孩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 孩子不愛說話,家長該怎麼辦?讓孩子敢說話,首先讓孩子開口
    孩子不愛說話,一著急就結巴,家長干著急沒用:讓孩子敢說話,首先讓孩子開口!朋友有個孩子馬上四歲了,生的聰明伶俐,但是就有一樣,就是著急說話結巴!為此,他的媽媽沒少發愁。他的媽媽帶他去各種地方玩,不讓他在家,報名了各種早教課程,孩子也很愛聽,但是只要有其他小朋友,孩子就不愛說話,著急說話就結巴,要不就是一頭扎進媽媽懷裡。
  • 孩子膽小、怕髒、不愛主動打招呼,怎麼辦?
    一、孩子敏感、膽小、怕髒三四歲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會敏感、膽小、怕髒,其實是他在三四歲這個階段大部分孩子都會有的表現。1、敏感、膽小。回想果果在三四歲的時候,對於膽小,他表現得非常明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孩子,對於我來講其實是不太理解的,但是爸爸就特別的理解。
  • 沒有膽小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父母
    我有點不放心地問。「敢呀,我昨天就跟哥哥(乾媽家的孩子)一起去幫老奶奶了,今天我們約定好了5:00去。」孩子給我解釋到。「好吧。」我爽快的答應了。女兒迅速穿上鞋,「啪」的一聲,打開房門就往樓下跑去。「小心點,」三個字還沒說完,就被完美地關在了門內。看著女兒淡然地走向門外,我的內心欣喜無比。要知道,女兒以前非常膽小。
  • 孩子太膽小?了解「皮格馬利翁效應」,輕鬆幫孩子解決困難
    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有過一段膽小的時間,只不過時間的長短不同而已。我的閨蜜小玲最近就很頭疼,因為她的兒子真的是太膽小了。平時晚上睡覺,兒子總要開著臥室的燈,不然就會怕到睡不著。偶爾家裡進來了小蟲子,小玲還沒大呼小叫,兒子倒先蹦起來了。她和老公看到兒子這樣,都覺得很頭疼,明明應該是個男子漢,為什麼就成了這樣的膽小鬼呢?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感到害怕並不是一件壞事,更不是一件錯事。事實證明,經常對周圍的事物感到害怕的孩子,一般不會發生可怕的意外,而且他們的學習能力比其他人更好。
  • 孩子膽小,竟然和你的說話方式有關
    其實,膽小並不是天生的,而且孩子膽小大多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拉扯了半天,陽陽奶奶失去了耐心,大聲訓斥陽陽:「你這孩子,真沒出息,在家不是活蹦亂跳的,一到外面怎麼就變啞巴了?一個男孩子那麼膽小,丟不丟人?」
  • 你知道膽小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麼嗎?孩子膽小多是父母的錯
    導讀:你知道膽小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麼嗎?孩子膽小多是父母的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知道膽小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麼嗎?孩子膽小多是父母的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膽小、怯場、不敢說話?四種方法幫助孩子適應陌生環境,父母需看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樂觀活潑,但很多時候孩子都是表現得膽小,不敢說話,特別是面對陌生人時,這其實都和語言啟蒙有關。家長們說的話就會對寶寶產生一定的影響,就會起到語言啟蒙的效果,也是刺激孩子學會說話的一個重要時間點。據研究表明:寶寶第1個月會小心翼翼對外界觀察,第2個月時就能發出元音,這就是語言啟蒙的潛在作用。
  • 孩子膽小,不合群,沒自信,背後原因是什麼?這點容易被父母忽視
    但也有一些父母很著急,因為自家孩子看起來和自信不沾邊,朋友小範就是這些媽媽中的一員。小範的兒子今年5歲,看起來總是很膽小,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前,總要先看看媽媽的臉色,如果媽媽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或是眼神很凌厲,馬上嚇得不敢說話。而且,孩子把這種表現也帶到了幼兒園,和老師、同學溝通時,都特別膽小,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時,也顯得非常不合群。
  • 孩子膽小、黏人還怕生?其實這都不叫事兒,父母真正要重視的是它
    但你也需要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黏人,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自己沒必要刻意地訓練他「不黏人」。因為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的患得患失,更加的想要黏住你。糖豆在3歲之前也是如同狗皮膏藥那樣黏我,有時甚至不能與我間隔超2米。
  • 孩子膽小又不敢說話,單鼓勵是不夠的,三個技巧讓他們變得有勇氣
    對於孩子說的這個玩伴我是知道的,是一個怯生生的小姑娘,每次和她說話的時候,我都會下意識地壓低自己的聲音,怕嚇到她。有一次,幼兒園家長會,我見到了她的家長,她就一直躲在家長身後,她家長的解釋是孩子膽小,不敢跟陌生人講話。
  • 孩子不敢開口、膽小不自信怎麼辦?這3招解答你的疑慮「親子」
    一、孩子的膽小有一定的遺傳因素。爸爸媽媽中某個人很內向,不愛說話,那麼孩子也會有一些遺傳的基因在裡面。性格上可能就不容易改正了。後天可以給他提供更多的溝通、交流、闡述的機會。許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更優秀,不斷地用語言刺激孩子,督促孩子進步,說孩子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那麼孩子從此就變得優秀了嗎?並不是的,孩子只會無限的自卑和膽小,從而磨滅了本就不多的自信心,失去自我。
  • 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智慧父母掌握3點原則,讓孩子重建自信
    讓家長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讓孩子變得自信比登山還難?先別著急,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內向、不自信呢,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有些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是因為後天父母的養育方式。那麼,什麼樣的父母容易養出膽小、內向、不自信的孩子呢? 1.過度控制型 父母過度的關愛,限制太多,總是給孩子提供太多的幫助,剝奪孩子鍛鍊的機會。
  •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家長可以從這5點入手
    對於孩子膽小,可能很多家長會歸咎於孩子天生的性格問題,其實除了先天的性格內向外,還有幾方面的原因導致孩子膽小、不敢說話、不敢與人交流。有很多家長覺得要幫孩子料理好一切事情,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就可以,平時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
  • 睿智燈塔-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
    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相信這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事情。這不,最近,在我們學習群裡一位睿智燈塔的會員王媽媽向我們的導師問道,她說:「老師,我的孩子特別膽小怎麼辦?沒想到王媽媽剛發出消息,就引來了家長們的一片回應:「我家孩子也是,每次帶她出去玩,她總說不敢,不敢……」「孩子一當眾說話就緊張,上次班級表演讓孩子發言,就緊張得說不出來話來,這可真讓人著急」「我的孩子也特別不自信,也沒有主見,別人讓他幹嘛他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