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稠有哪些危害?四種方法幫你降低血液黏稠度

2020-12-12 人民網貴州頻道

當血液粘稠時會導致人們早晨起床之後頭暈目眩、精神不振、下蹲困難、呼吸不暢、胸口悶痛、視力模糊等,一定要重視血液粘稠給身體帶來的危害。

血液粘稠的危害有哪些?

1、加快動脈血管硬化

當身體中的血液變粘稠時就會傷害到毛細血管,甚至會堵塞毛細血管,過多的油脂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導致血管出現硬化,容易出現動脈硬化。

2、誘發或者是加重冠心病

當血液粘稠時就會導致腎臟、大腦、心臟、腎部等各種的臟器出現血液供應不足,從而讓身體的各個器官出現缺血或者缺氧,容易誘發或者加重冠心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

3、促進血栓和血栓的形成

當血液中的黏稠度增高時會減慢血液的流速,血液裡面一些老化的紅細胞就會大量集聚,加重了血液粘稠度而發生凝血,從而出現血液凝集塊血栓,誘發缺血性的心腦血管疾病。

怎麼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1、多喝水

當身體缺水時會導致血液變得更加粘稠,多喝水能夠讓血液變得稀溼,但是喝水時要掌握好時機,每天早晨起床之後喝一杯水,三餐前一小時喝一杯水,晚上睡覺前喝200毫升的水。腎臟疾病以及心臟疾病的患者需要按照醫生的囑咐來喝水。儘量選擇25℃的白開水或者淡茶水,因為這種溫度的密度和張力非常接近組織和血液的細胞。

2、多吃可以稀釋血液功能的食物

平時可以多吃一些香菇、草莓、洋蔥、黑木耳、菠菜、檸檬等,這些食物具有防止血栓形成以及抑制血小板積聚的功效。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抗凝作用的食物,比如西紅柿、橘子;降血脂的食物有胡蘿蔔、芝麻、紫菜、山楂、海帶等。蔬菜瓜果裡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另外裡面含有粗纖維維生素c,能夠有效的阻擋腸胃道,降低胃腸胃道對膽固醇的吸收,同時也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3、少吃動物的內臟、甜食和動物脂肪

動物內臟,比如肥腸、豬肚、豬腦,裡面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以及膽固醇,容易加重血液粘稠度,從而促進了動脈硬化。甜食裡面的糖分非常多,容易升高血液裡面的甘油三酯,同時也會提升血液的粘稠度,所以一日三餐要吃清淡一些,做好粗細搭配。另外應該多堅持體育鍛鍊,比如遊泳、爬山、打太極拳、慢跑,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身體中脂質的代謝。

溫馨提示

當血液粘稠時會給身體帶來這麼多的危害,所以一定要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

(責編:鄧慶雨、陳康清)

相關焦點

  •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為什麼飯後更容易犯困
    有的人經常出現晨起後頭暈、思維遲疑,每天吃飯後,特別容易犯困,到醫院看醫生後,檢查發現是血液黏稠度較高所致。什麼是血液黏稠度?血液黏稠度高有哪些危害?需要藥物治療嗎?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我們特別邀請上海遠大心胸醫院主任醫師宋賀為大家科普答疑。
  • 血液過於粘稠,血栓就快來了!5種食物幫你通通血管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飲食方面不節制大魚大肉的吃飯會導致血液的粘稠,從而增加了患上血栓的風險,威脅到身體健康,哪些食物可以緩解血液的粘稠。哪些食物可以緩解血液粘稠?1、枸杞子枸杞子裡面含有豐富的亞麻油和亞油酸,具有降低血脂、降血壓以及調節脂類代謝的功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2、菜花菜花被稱為「血管清理劑」,不僅僅可以預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同時也屬於很好的血管清理劑。
  • 血液粘稠易得血栓,危害不小!如何給血液來「淨化」
    血液黏稠一般是無需特別治療的,只是自己的血液中有形的物質比較多,例如紅細胞、血小板、蛋白成分等,但是對於中老年人群來說血液粘稠容易導致血栓的發生,帶來巨大的危害,那麼具體有哪些危害,而血液粘稠又有沒有方法稀釋呢,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血栓的存在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是一種潛在疾病誘因,併發症較多,想繼續了解具體的危害,接著往下看。
  • 為什麼血液會變粘稠呢?若堅持吃這幾物,慢慢降低血液粘稠度
    血液粘稠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但在臨床上有很多疾病,如動脈硬化、腦血栓形成、心肌梗塞、高血壓、糖尿病、阻塞性、視網膜炎和慢性肝腎疾病等等,都與血液粘稠有密切的聯繫。如果你在早晨起床後感覺到頭暈、晚上清醒;午後很困,難以抵禦;蹲著幹活的時候感覺到胸悶氣短;出現了陣發性視力模糊的情況。這就說明你的血液過於粘稠了,該及時的進行調理了血液粘稠,生活中若常吃以下這幾種食物,或許能夠幫助你降低血液粘稠。
  • 血液黏稠≠高血脂 做好這些事,降低血液黏稠度!
    血液黏稠屬於血液流變學的範疇,通過對血液黏度、紅細胞變形與聚集、血小板聚集、纖維蛋白原等的測定,預測某些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全血黏度的測量是反映血液流動特性的一個宏觀指標,當血液黏度增高時,血液流動受阻,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聚集性增高,使血液流入微小血管和毛細血管的流量減少,通過能力降低,導致人出現老想睡覺等現象,嚴重者還會導致腦梗死等突發疾病。
  • 血液粘稠主要有哪些表現?堅持這樣做,可能會降低血液粘稠度
    正常人體內會有一個血液粘稠的基本標準,如果這個標準不再出現,身體出現一些狀況,都會有不同的影響。通常影響血液粘稠的主要都是血液裡的血細胞、血小板、血漿蛋白等大小形狀的差異,少兒時由於血液的活性較大,能夠自我調節,而年老之後機能下降,血液粘稠度的不適也會更多的表現出來,所以特別是中年之後需要特別注意血液的粘稠度,如果有以下的表現那麼就需要多多調節,早點了解早點調節。
  • 身體有以下五個表現,或說明你血液粘稠了,需降低血液粘稠度
    但是,不見得所有人的血液都是那麼健康,血液循環不暢,出現血液粘稠是很多人不得不面對的情況,特別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現血液粘稠,一旦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會帶來較大的麻煩,伴隨著心血管病無疑是人們不願意面對的。而就身體表現來說,如果身體有這些表現,或顯示你的血液粘稠,提醒你要進行降低血液粘稠度。
  • 血粘稠有什麼危害?要想血液不粘稠,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改掉
    她解釋其實這是血清,正常的血清應該是黃色清亮,但是病人吃得太油,顯得很粘稠,容易堵血,堵在心血管叫心梗,堵在腦血管叫腦梗。我們都知道心梗腦梗的意外死亡率是很高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關注一下「血粘稠」。首先,先來了解一下血粘稠有什麼危害。
  • 如何降低血液黏稠度?幾個方法太常見,只是人們都不放心上
    最近幾年一直流傳一個概念叫疏通血管,目的是為了降低血液黏稠度。血液黏稠度指的就是血液的厚度,血液厚度合理才能正常流動到各個地方,為器官組織提供營養物質。而且,血液黏稠度高了,很容易形成血栓,或者是血脂升高傷害血管健康,增加心血管病發作風險。
  • 如何降低血液粘稠度?飲食上做到「二多二少」,血管會感激你
    當血液粘稠時會導致人們早晨起床之後頭暈目眩、精神不振、下蹲困難、呼吸不暢、胸口悶痛、視力模糊等,一定要重視血液粘稠給身體帶來的危害。血液粘稠的危害有哪些?3、促進血栓和血栓的形成當血液中的黏稠度增高時會減慢血液的流速,從而出現血液凝集塊血栓,誘發缺血性的心腦血管疾病。怎麼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 人體血液黏稠度高?出現這3個「紅色信號」,你得留個心眼
    否則長時間血液黏稠度過高,還有可能會導致高血脂症產生,這樣出現腦梗、心梗的概率也會明顯增加。那麼,身體有哪些信號,說明體內血液黏稠度過高呢?很多人沒有重視這個問題,等到血液黏稠的時候產生頭暈,頭痛的現象才警惕,有可能已經為時已晚。如果經常感覺到頭暈,頭痛明顯,有可能是血液粘稠之後大腦需要的血液無法第一時間提供引起,這種情況需要及時降低血液黏稠度,否則大腦持續缺血缺氧會導致腦梗產生。
  • 一天有兩個小時,血液黏稠度高,簡單三招,讓血流暢通
    血液粘稠,屬於一種血管疾病,又稱為血稠。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各種不良習慣的影響,到了一定的年齡後,很多人都會出現血液粘稠的現象。在很多人看來,血液粘稠似乎不是什麼大問題,事實上,有很多疾病與血稠有關,如腦血栓、心肌梗死、糖尿病以及慢性肝腎疾病等。
  • 身體血液黏稠度高,常吃這三種食物,能夠有效緩解血液黏稠狀況!
    當我們身體當中的血液黏稠度過高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受到非常多的影響。因為血液對於我們身體健康來說尤為重要,血液幫助我們的身體輸送營養物質和氧氣同時當在循環的這個過程中,帶走我們身體所產出的廢物,對於我們身體健康來說尤為重要,所以當我們身體出現血液黏稠狀況時,我們的身體也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 晚上睡覺如果出現4個「信號」,說明血液「粘稠如漆」,要注意了
    3、促進血栓和血栓的形成當血液中的黏稠度增高時會減慢血液的流速,血液裡面一些老化的紅細胞就會大量集聚,加重了血液粘稠度而發生凝血,從而出現血液凝集塊血栓,誘發缺血性的心腦血管疾病。血管重在「養」,3件事要常做3件事常做1、運動上——踮腳尖很多人都有血管阻塞的情況。若血管阻塞非常嚴重,還可能誘發心肌梗塞、腦部問題等,對人體的健康危害很大。所以,平時如果發現自己血液粘稠,有血管堵塞的前兆,就一定要多踮腳。
  • 一天中什麼時間血液最粘稠你知道嗎?儘量這2個時間喝杯水!
    我們人體中的血液無時無刻都在流動,對於一些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他們體內的血液就和平常人不一樣了流動的不是很順暢,而且血液黏稠度也比較高,更是因為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比較多,所以導致血液變得比較黏稠。
  • 血液粘稠是血栓的第一步,做好這幾點,稀釋血液,保持血管健康
    一、稀釋血液的方法都有哪些1、平時多喝水:多喝水能夠有效稀釋體內的血液,飲水不足的人體內的水分相對較少,容易引起血液黏稠。特別是早上起床時,身體處於缺水狀態,及時要及時補充水分才能快速稀釋血液。常見的控制血脂的方法有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因為這些食物會促使人體的脂肪堆積,使得血液變得黏稠。
  • 血液粘稠的人,身體會有3種表現,一個不佔,血管還不算太堵
    血液,為身體各處輸送氧氣、營養,並帶走各種廢物。 一旦血液粘稠度過高,便會促使血管內形成斑塊、血栓,使血液流速減慢,嚴重可致血管堵塞!
  • 年紀大了容易血液粘稠?那麼,身體有什麼表現?
    對一般人而言,即使體檢報告顯示血液黏稠度升高,也不用過分緊張。因為人體有較強的調節能力,能自動維持血液內環境的平衡,一般不需特別治療。 而中老年人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需要特別注意血液黏度。因為血液黏度升高後,流經一些小血管時容易形成栓子,小血栓如果發展成大血栓,可能發生嚴重的血管阻塞。
  • 血液粘稠的人手腳會冰涼?常吃幾種食物,血液可能會變乾淨
    血液粘稠雖然不是什麼疾病,但是它的危害一點不比疾病小,尤其是血液粘稠會導致輸送血液的速度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堵住血管,也會對心腦血管產生影響。情況嚴重的時候會讓視力下降,還會堵塞大腦的神經,增加腦猝死的風險。特別是在年紀過了40歲後,血液就開始變得粘稠,甚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
  • 體內血液粘稠時,這5個表現藏不住,還請及時降低血液粘稠度!
    但並非所有人體內的血液都是這麼健康的,血液循環不暢,出現血液粘稠是不少人會面對的情況;特別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更加容易出現血液粘稠問題,若是這樣就很可能會帶來較大的麻煩,可能會伴隨著心血管疾病問題。體內血液粘稠時,這5個表現藏不住,還請及時降低血液粘稠度!■身體有這5個表現,可能是體內血液粘稠了,還請及時調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