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澤漆是大戟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澤漆的全草。中醫認為澤漆有利水消腫,化痰止咳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澤漆湯等。
別名:五朵雲,貓眼草,爛腸草,綠葉綠花草,五點草。
來源產地:為大戟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澤漆的全草。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採收炮製
多為野生。4~5月開花時採收。均以乾燥、無根者為佳。採收後除去根及泥沙,曬乾,生用。
性狀性味
性辛、苦,微寒;有毒。
主歸大腸、小腸、肺經。
功效
利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散結。
應用
一、水腫證
本品苦寒降洩,有較強利水消腫的作用。
《本草易讀》謂其「解大腹而消腫滿」尤宜於大腹水腫,如《千金要方》澤漆湯,以之與赤小豆、茯苓、鯉魚等同用;又如《太平聖惠方》用澤漆嫩葉,加酒取汁,再煎服。若治水腫盛滿,氣急喘嗽,小便澀赤如血者,如《聖濟總錄》澤漆湯,以之與桑白皮、白朮、鬱李仁等同用。
二、咳喘證
本品辛宣苦降,有化痰止咳平喘之功。《長沙藥解》謂其「長於洩水,故能治痰飲阻格之咳。」用於痰飲喘咳,如《金匱要略》澤漆湯,以之與半夏、白前、黃芩等同用。用於肺熱咳喘,可與桑白皮、葶藶子、地骨皮等同用。
三、瘰癧、癬瘡等證
本品有化痰散結,解毒消腫的作用。《植物名實圖考》謂「煎熬成膏,敷無名腫毒」。用於痛病,如《便民圖纂方》,單味熬成膏,以椒、蔥、槐枝煎湯洗淨患處,再搽此膏;亦可配伍浙貝母、夏枯草、牡蠣等用。用於癬瘡,如《衛生易簡方》單味為末,油調搽之。現代報導,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用鮮澤漆30g(幹澤漆15g)加水300mL,濃煎至150mL,每次50mL,日服3次,以愈為度。治療140例,均於3~7天內治癒,無1例發生合併症。對高熱病孩曾配合一般對症治療。用於預防,一般按上劑量連服3天〔湖北科技(醫藥部分〕)。治急慢性咽炎:澤漆500g,大棗200g,先用水1500mL將澤漆文火煎20分鐘,後去澤漆加大棗煮至水平為止,每天早、晚各食大棗3~5枚〔四川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