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諮詢需要知道的8件事,收費、免費?什麼時候需要諮詢?

2020-12-11 錢德勒勒2

本期主要是針對心理諮詢

關於心理諮詢需要知道的8件事

還有心理學有關的話題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心理學、諮商有興趣的話,也歡迎關注

那我們就開始囉!

近幾年開始,心理諮商這個領域、這個專業

越來越火紅

我想,大家如果走到書店裡頭也都會看到

書單排行榜前幾名,總是會有幾本

跟心理、跟心靈有關的書

像是被討厭的勇氣

情緒勒索等等

說不定你的書柜上也放著幾本

但你真的知道甚麼是心理諮商嗎

諮商難道就是跟心理師聊聊天嗎?

今天這個影片就是要來帶大家認識

第一個問題是

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都有

不過實際上

在臺灣呢,唯一可以開立藥物、下診斷的

是精神科的醫生

那他們其實也是可以進行心理治療的

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會這麼做

另外呢,心理師也分為兩種

一種是諮商心理師,另外一種是臨床心理師

而我這個影片,主要會把重心放在

所以,大家不要搞錯囉!

臺灣是沒有心理醫生的

那第二個問題是:

噢,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多人都有在問我

像過年的時候,有些親戚在跟我聊天

就有聊到我現在在做甚麼

我就跟他們說:我現在的專業是「諮商」

他們超~~~羨慕的

因為他們覺得說,只需要跟人聊聊天就有錢可以拿

唉,可惜他們誤會了,如果真的這麼輕鬆那就太好了

諮商確實是會運用談話的方式來進行

不過有別於一般的聊天

諮商會比較像是「有目的性的」會談

諮商師會運用很龐大、很深厚的心理學基礎

和心理學的知識、理論...等等

再加上助人的經驗

協助你去檢視,目前困擾著你的這件事

背後可能的

陪伴你走過這段低潮

第3個問題是

諮商跟諮詢最大的差別,就在於說

而且諮詢會有更多訊息的提供

它比較適合那種

已經明確知道問題在哪邊

可能在哪些方面需要協助

而且啊,會有比較多的時候

問題的重心可能會偏向

甚麼意思呢? 我就舉個例子來講好了

假設今天有個媽媽

他來尋求諮商師的協助

是因為他的孩子近期出現了一些自殺念頭

所以他就來找我們了

那如果以諮詢的角度來看的話

我們會立刻先做

確定他的危急程度

自殺守門員的這些資源(供緊急時使用)

提供通報等等的這些建議

那如果以諮商的角度來看

除了像剛才諮詢會做的:危急程度、風險評估以外

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

也會花時間去了解、陪著媽媽去檢視

事情背後可能的原因、可能的壓力

也去了解平常家裡的互動狀態

那孩子在校的人際關係如何?

家庭的組成、成員等等

就有點像是洋蔥一樣

一層層的把它撥開,慢慢地進入到核心

好,我知道我剛剛講了很多

總 而 言 之

表格是重點整理*

不過,諮詢常常是諮商的前哨站

在諮商裡面,也常常有很多像諮詢一樣的訊息提供

所以沒有辦法完全二分法

諮詢就是諮詢,諮商就是諮商

它們其實常常是合併在一起的

那接下來第4個問題

諮商師的腳色其實並不是智者

心理諮商師其實是一個「陪伴者」

陪你一步一步去檢視人生的歷程

去了解你生命的脈絡

在你最低潮的時候,陪伴你走過那些泥濘

找到可能的問題核心

陪著你、為你打造最適合

所以諮商師真的不是扮演智者的腳色

當然,我們也不能夠否認

隨著年紀的增長,隨著經驗、閱歷的累積

會讓諮商有更多的方式去提供協助

所以說,確實經驗的累積很重要

但絕非拿來判斷一名諮商師是否夠格的唯一因素

第5個問題是

我舉幾個比較常見的治療方式:

那這個跟一對一的個別諮商差別是在於

一對多的時候,可以看到整個團體的動力

家族成員,或是伴侶之間互動的效應

所以能更有利、更實際去觀察到可能發生甚麼事情

能夠更有著力點去協助

還有一種治療的方式

相信大家都有在好萊塢電影中看過那種

一群人圍在一起那種

戒酒團體、戒菸團體、戒毒團體

那就是其中一種團體治療的方式

當然並不是只有這種叫做團體治療

團體治療還有很多種形式

但我們就先把它想成那個樣子就好(比較容易想像)

團體治療其實就像是

你可以藉由參加團體

重新檢視自己的人際歷程、人際互動方式

藉由團體的動力、藉由團體的療效因子

來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

還有另外一種治療的方式

這種比較廣泛一點

不管是用畫圖的方式

運用舞蹈的方式

或是肢體、演戲,各種能夠表達的方式

來進行的藝術治療

第6個問題是

原則上你在諮商室裡講的所有東西

不管你講了甚麼、寫了甚麼、畫了甚麼

你表達了甚麼

都是保密的

不過還是有幾個例外啦

第一個例外是

假設在諮商過程中,你明確的讓我知道

你有非常清楚的

這可能就沒辦法替你保密

因為這可能就需要外界更多的資源一起來協助你

第二個例外是

假設在諮商的過程中談論的東西

是涉及法律,是牽涉到違法的事情

雖然我們不會主動地去呈報

但未來如果有機會,檢調單位需要調閱

我們那天的諮商紀錄的話

依據法律是沒有辦法拒絕提供的

這是兩個比較大、比較明顯的保密例外

但是基本上,所有我們在談論的東西

在諮商室裡的東西,就會留在諮商室裡面

第7個問題是

大多數的時間

其實你都是可以去找心理諮商師聊一聊的

有些人會問我說:我現在失眠的很嚴重

晚上真的都睡不著

甚至影響了白天的工作、影響學習和課業

那這個時候,我應該先去找誰呢?

其實像這種時候,心理諮商師可以提供你一定的協助

去了解你是不是有甚麼樣子的壓力

或是甚麼樣子的原因,導致這樣子的結果

但同樣的,他也可以去看身心科診所

看能不能提供一些藥物上的協助

這兩個是可以同時並行的

不過呢,當你發現自己或是身邊的人

我會強烈的建議,直接去找精神科醫師

尋求醫療的協助

等到我們把這些症狀、這些精神症狀控制好

穩定一點之後

我們可以再去找心理諮商師做進一步的心理治療

第8個問題

好,如果現在你是學生

因為現在政府有規定,學校必須配一定數量的心理師

所以呢,你可以到學校的輔導室,尋找心理師的協助

或者是尋找相關的資源

那如果你現在不是學生,而是一般的社會人士

那可以去那裡尋找免費的資源呢?

其實大家可以上網,搜尋你所處的地區的「衛生局」

其實是有安排一些

免費的諮商資源的

以臺中市衛生局為例*

所以如果你希望是免費資源的話

可能就需要排隊一下

除了剛才講到的衛生「局」(一直講錯)

這些其實也都是我們可以去尋求的免費資源

大家可以試著去找找看

如果今天你不是學生,你也願意花一些錢去做諮商

其實你也可以在網路上直接搜尋

「心理諮商」、「諮商師」、「心理諮商師」

就會跳出很多離你最近的諮商所

比較普遍的收費價格

在影片的最後,我有些話想跟各位說

你生病的時候會去看醫生,會去尋找治療

但當你心生病的時候,卻不一定會去照顧它

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我現在雖然還不是心理諮商師

我還是在學的學生

卻已深刻的體會到

心理諮商跟心理治療是有多大的威力

它是真的可以治癒一個人

我覺得很遺憾的地方是

雖然心理諮商這個職業好像很夯

但真正會去使用這個資源的人卻非常非常的少

我常常會想

如果有更多的人可以提早知道諮商

或是真的有去使用它的話

也許,他們現在的生命會變得不一樣

所以我希望能藉由我的介紹

讓更多人了解到底甚麼是心理諮商

相關焦點

  • 關於心理諮詢,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人的身體出現問題,需要去醫院找醫生。而人的心理出現問題,更需要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心理諮詢的本質是「助人自助」,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是人們自己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等導致了認知不良、情緒困擾、行為障礙——而我們最終需要自己為此負責。然而,沒有專業人士的幫助是不行的,長期積累下去會成為心理問題。
  • 心理諮詢為何要收費
    當被問到對方是否有諮詢意願時,回答都是「沒有」,而打進電話的人,幾乎都提出,希望我們心理諮詢師扮演朋友的角色,並主動聯繫需要諮詢的人,而且不要告訴對方我們是誰,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來引導。最後還問,繳500元的諮詢費,能保障效果嗎?當然,很多時候一聽到收費就掛電話,或要求免費並表示有很多免費的諮詢,為什麼你們要收費?
  • 什麼時候需要心理諮詢?
    上次我們分享了什麼是心理諮詢,那什麼時候需要心理諮詢呢?就如心理諮詢的定義所說,任何讓我們感到困擾、艱難、不知所措的時刻; 當我們出現了以上情況的時候,就是需要考慮心理諮詢的時候了。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去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是有一定的費用的,所以諮詢能不能解決我的問題呢?」 「心理諮詢能解決什麼問題?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產生這個困惑,就意味著你內心已經有一些困擾。而這些困擾是你自己難以處理的,所以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
  • 你知道 為什麼心理諮詢收費才更有效?
    動動嘴皮,這麼簡單的事還要收費,實在不能理解。有不少人看到心理諮詢要收費,就放棄了心理諮詢,寧願在自己的痛苦裡倍受碾磨,繼續忍受。其實,收費的心理諮詢才會更有效,其原因歸結為如下:01收費可以激發來訪者的內在動力第一,如果心理諮詢不收費,來訪者會認為,反正是免費的,那就閒聊聊吧。
  • 什麼時候需要心理諮詢
    一、目前大多人的認知是——恐懼,但不願意真實面對自己,僥倖心理。「我很好」(全靠硬撐)「我才沒病,沒那麼矯情」(不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你告訴我現在該怎麼做,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僥倖心理)「我就這樣性格,改不了,爹媽生的」(迴避,不改變,因為改變痛)「這玩意兒沒用」(認知問題,心理諮詢宣傳不到位)「我沒錢」(內在匱乏,捉襟見肘,無力顧及)……
  • 去心理諮詢前,你需要知道這些
    心理諮詢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一件神秘且遙遠的事 情。很多人有了心理問題就壓抑自己,不敢讓別人知道,更不敢找心理諮詢師或者治療師去看。當然,這種保護自我隱私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一味地諱疾忌醫,會導致小的心理問題不斷地積累,有可能會從神經症狀轉變為精神症狀,得不償失。其實,心理諮詢和治療是一種緩解心理問題的良好方法。  這就像人的身體出現了問題,需要去找醫生治療一樣,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心理壓力。
  • 你真的需要心理諮詢嗎?
    經常有人在網上發問「我要不要做心理諮詢?」「我與必要做心理諮詢嗎?」「心理諮詢有沒有用?」「我做心理諮詢有幫助嗎?」「心理諮詢師能做什麼?」我們上面說的不管是情緒問題還是心理問題還是疑似精神類問題,這部分人群從心理學角度都是健康人群,但是屬於健康人群的心理不健康群體,可以理解為心理亞健康。心理問題的產生如果排除遺傳因素,主要是因為面對某個問題或每個問題時是否會產生壓力,也就是問題的最初認知:心理健康的人壓力這都不是事;心理不健康的人眼裡這都是事,而且是大事,我無能為力。
  • 心理治療與諮詢是否應該收費
    、「看病掛號才幾塊,心理諮詢憑什麼這麼貴?!」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心理諮詢中的諮費問題——心理治療與諮詢是否應該收費,為什麼要收費?心理諮詢鼻祖弗洛伊德通過大量的實踐發現:不收費的心理諮詢(治療),對來訪者的療愈無益。不付費的心理諮詢,來訪者是不大可能重視諮詢師的協助的,也未必真的想付出努力去改變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況。
  • 心理諮詢能免費嗎?收多少合適?先諮詢還是先收費?可一次多收?
    心理諮詢能免費嗎?可以免費,然而免費無效。建議有條件的付費諮詢!也有心理師會提供少數優惠名額,也有不用直接付費的可以考慮!做了一輩子心理諮詢工作的楊風池老師退休後說:積32年臨床心理學專業工作經驗,許多事情都可以做公益,只有心理學的幫助不能做公益。
  • 什麼樣的情況需要接受心理諮詢?怎樣的心理諮詢才有效?
    心理諮詢的第一原則就是:不求不助!只有你堅信你是有內在生命力的,而且你願意主動尋求幫助,才有機會走出目前的心理困境,這是前提!那什麼樣的情況才需要接受心理諮詢呢?我們還是拿一顆樹種來打比喻。一顆種子,想要成為一個參天大樹,需要以下條件:一、陽光雨露肥料等。沒有這些滋養和澆灌,小樹苗會枯萎,很難茁壯生長!
  • 心理諮詢:免費vs付費,有哪些區別?
    「你們的諮詢需要收費嗎?」「心理諮詢的費用怎麼這麼貴?」「哪裡有免費的心理諮詢?」很多人在尋求心理諮詢幫助時,這會以上疑惑。在聽到諮詢師的收費動輒一小時幾百的時候,甚至會選擇放棄治療,或者轉而去尋求一些收費非常低廉、免費的心理諮詢。
  • 深圳正規心理諮詢收費標準?深圳心理醫生收費多少錢一個小時?
    說到心理諮詢,最近我們心理諮詢機構的專家反映,我們的很多來訪者對我們的收費價格很疑惑,他們覺得心理諮詢師不就是和來訪者說說話,聊聊天嗎?這麼簡單的事還要收費,實在不能理解。下面深圳橋恩心理的心理諮詢專家就來為大家介紹深圳正規心理諮詢收費標準,深圳心理醫生收費價格,一起看看吧!  深圳正規心理諮詢收費標準?深圳心理醫生收費多少錢一個小時?
  • 什麼情況下需要心理諮詢?
    什麼情況下需要心理諮詢?當你在某些時候覺得孤獨或者想找人說話;◆當你對未來的發展方向缺乏認識和掌握,難以確定大學生活究竟想要什麼,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勝任學業,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或許你沒有任何困擾,你對自己的各方面生活都相對滿意,但你覺得需要一些精神層面的成長或回顧,那你可以參加心理諮詢;◆不管什麼原因,如果你覺得自己被某種不良心情壓抑超過兩周時間,並且這一情況還在持續;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心理諮詢?
    關於心理諮詢,大眾所知甚少。今天為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時候需要心理諮詢?誰需要心理諮詢?心理諮詢意味著什麼?本文觀點並非絕對的,也不是全面的,但可做借鑑。心理諮詢的過程很看重一個人內心的體驗,在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做心理諮詢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
  • 心理諮詢收費到底怎麼樣
    500元以下收費,屬於實踐期。他們學習了心理學理論知識,甚至獲得了學位,但是還沒有多少實踐經驗,需要慢慢積累諮詢時間量和個案問題解決的經驗。因為心理諮詢工作是一個實踐性學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發生一樣的心理問題,其表現和反應也不同。可以說,每接觸一個個體案例,對我們諮詢師來說都是第一個人要去面對。
  • 心理諮詢需要多久?——來訪者最困惑的一個問題
    如果問開車去某地要多久,那要綜合考慮這個地方有多遠、開的是什麼車、司機技術好不好、道路是否平坦、晴天還是下雨、路上有沒有加油站,然後才能做出回答。心理諮詢也一樣。那麼,心理諮詢需要的時間,跟什麼有關呢?變量可以分成三大類。
  • 收費1元的心理諮詢是什麼體驗?
    我是吳昊,就讀於美國加州Palo Alto大學心理諮詢碩士課程。在2020年9月,我結合學校的實習聯合青艾推出了心理諮詢公益項目。目前第一期已經結束,向大家做個匯報,同時開啟第二期的招募。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我接待來訪者17位,10位已經結案,7位仍在繼續。
  • 心理諮詢,你需要嗎?
    「奢侈品」,是屬於小眾的需求誠然,行業存在「亂象「,在一種混亂中肆意地「百花齊放」,而一些真正有需求的群體可能由於信息不對稱,又或是對心理諮詢的一些「誤解」,總是不停的在這一條尋求心理救贖的路上繞彎道,或者產生對某些諮詢師or整個行業的憤怒與敵意01—到底什麼樣的人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
  • 孩子不願意接受心理諮詢,怎麼辦?家長需要做對這件事
    12歲以後的孩子,如果出現心理問題,一部分還受到同輩,影視,網絡信息的影響。但是,如果在早年,父母和孩子的依戀關係建立的比較好的話,孩子對父母依然是信任的,只是他會有更多的獨立的與父母不太相容的想法和觀點,在學校裡受到一些人際關係和成績的挫折,一時半會兒心理難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