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要是針對心理諮詢
還有心理學有關的話題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心理學、諮商有興趣的話,也歡迎關注
那我們就開始囉!
近幾年開始,心理諮商這個領域、這個專業
越來越火紅
我想,大家如果走到書店裡頭也都會看到
書單排行榜前幾名,總是會有幾本
跟心理、跟心靈有關的書
像是被討厭的勇氣
情緒勒索等等
說不定你的書柜上也放著幾本
但你真的知道甚麼是心理諮商嗎
諮商難道就是跟心理師聊聊天嗎?
今天這個影片就是要來帶大家認識
第一個問題是
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都有
不過實際上
在臺灣呢,唯一可以開立藥物、下診斷的
是精神科的醫生
那他們其實也是可以進行心理治療的
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會這麼做
另外呢,心理師也分為兩種
一種是諮商心理師,另外一種是臨床心理師
而我這個影片,主要會把重心放在
所以,大家不要搞錯囉!
臺灣是沒有心理醫生的
那第二個問題是:
噢,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多人都有在問我
像過年的時候,有些親戚在跟我聊天
就有聊到我現在在做甚麼
我就跟他們說:我現在的專業是「諮商」
他們超~~~羨慕的
因為他們覺得說,只需要跟人聊聊天就有錢可以拿
唉,可惜他們誤會了,如果真的這麼輕鬆那就太好了
諮商確實是會運用談話的方式來進行
不過有別於一般的聊天
諮商會比較像是「有目的性的」會談
諮商師會運用很龐大、很深厚的心理學基礎
和心理學的知識、理論...等等
再加上助人的經驗
協助你去檢視,目前困擾著你的這件事
背後可能的
陪伴你走過這段低潮
第3個問題是
諮商跟諮詢最大的差別,就在於說
而且諮詢會有更多訊息的提供
它比較適合那種
已經明確知道問題在哪邊
可能在哪些方面需要協助
而且啊,會有比較多的時候
問題的重心可能會偏向
甚麼意思呢? 我就舉個例子來講好了
假設今天有個媽媽
他來尋求諮商師的協助
是因為他的孩子近期出現了一些自殺念頭
所以他就來找我們了
那如果以諮詢的角度來看的話
我們會立刻先做
確定他的危急程度
自殺守門員的這些資源(供緊急時使用)
提供通報等等的這些建議
那如果以諮商的角度來看
除了像剛才諮詢會做的:危急程度、風險評估以外
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
也會花時間去了解、陪著媽媽去檢視
事情背後可能的原因、可能的壓力
也去了解平常家裡的互動狀態
那孩子在校的人際關係如何?
家庭的組成、成員等等
就有點像是洋蔥一樣
一層層的把它撥開,慢慢地進入到核心
好,我知道我剛剛講了很多
總 而 言 之
表格是重點整理*
不過,諮詢常常是諮商的前哨站
在諮商裡面,也常常有很多像諮詢一樣的訊息提供
所以沒有辦法完全二分法
諮詢就是諮詢,諮商就是諮商
它們其實常常是合併在一起的
那接下來第4個問題
諮商師的腳色其實並不是智者
心理諮商師其實是一個「陪伴者」
陪你一步一步去檢視人生的歷程
去了解你生命的脈絡
在你最低潮的時候,陪伴你走過那些泥濘
找到可能的問題核心
陪著你、為你打造最適合
所以諮商師真的不是扮演智者的腳色
當然,我們也不能夠否認
隨著年紀的增長,隨著經驗、閱歷的累積
會讓諮商有更多的方式去提供協助
所以說,確實經驗的累積很重要
但絕非拿來判斷一名諮商師是否夠格的唯一因素
第5個問題是
我舉幾個比較常見的治療方式:
那這個跟一對一的個別諮商差別是在於
一對多的時候,可以看到整個團體的動力
家族成員,或是伴侶之間互動的效應
所以能更有利、更實際去觀察到可能發生甚麼事情
能夠更有著力點去協助
還有一種治療的方式
相信大家都有在好萊塢電影中看過那種
一群人圍在一起那種
戒酒團體、戒菸團體、戒毒團體
那就是其中一種團體治療的方式
當然並不是只有這種叫做團體治療
團體治療還有很多種形式
但我們就先把它想成那個樣子就好(比較容易想像)
團體治療其實就像是
你可以藉由參加團體
重新檢視自己的人際歷程、人際互動方式
藉由團體的動力、藉由團體的療效因子
來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
還有另外一種治療的方式
這種比較廣泛一點
不管是用畫圖的方式
運用舞蹈的方式
或是肢體、演戲,各種能夠表達的方式
來進行的藝術治療
第6個問題是
原則上你在諮商室裡講的所有東西
不管你講了甚麼、寫了甚麼、畫了甚麼
你表達了甚麼
都是保密的
不過還是有幾個例外啦
第一個例外是
假設在諮商過程中,你明確的讓我知道
你有非常清楚的
這可能就沒辦法替你保密
因為這可能就需要外界更多的資源一起來協助你
第二個例外是
假設在諮商的過程中談論的東西
是涉及法律,是牽涉到違法的事情
雖然我們不會主動地去呈報
但未來如果有機會,檢調單位需要調閱
我們那天的諮商紀錄的話
依據法律是沒有辦法拒絕提供的
這是兩個比較大、比較明顯的保密例外
但是基本上,所有我們在談論的東西
在諮商室裡的東西,就會留在諮商室裡面
第7個問題是
大多數的時間
其實你都是可以去找心理諮商師聊一聊的
有些人會問我說:我現在失眠的很嚴重
晚上真的都睡不著
甚至影響了白天的工作、影響學習和課業
那這個時候,我應該先去找誰呢?
其實像這種時候,心理諮商師可以提供你一定的協助
去了解你是不是有甚麼樣子的壓力
或是甚麼樣子的原因,導致這樣子的結果
但同樣的,他也可以去看身心科診所
看能不能提供一些藥物上的協助
這兩個是可以同時並行的
不過呢,當你發現自己或是身邊的人
我會強烈的建議,直接去找精神科醫師
尋求醫療的協助
等到我們把這些症狀、這些精神症狀控制好
穩定一點之後
我們可以再去找心理諮商師做進一步的心理治療
第8個問題
好,如果現在你是學生
因為現在政府有規定,學校必須配一定數量的心理師
所以呢,你可以到學校的輔導室,尋找心理師的協助
或者是尋找相關的資源
那如果你現在不是學生,而是一般的社會人士
那可以去那裡尋找免費的資源呢?
其實大家可以上網,搜尋你所處的地區的「衛生局」
其實是有安排一些
免費的諮商資源的
以臺中市衛生局為例*
所以如果你希望是免費資源的話
可能就需要排隊一下
除了剛才講到的衛生「局」(一直講錯)
這些其實也都是我們可以去尋求的免費資源
大家可以試著去找找看
如果今天你不是學生,你也願意花一些錢去做諮商
其實你也可以在網路上直接搜尋
「心理諮商」、「諮商師」、「心理諮商師」
就會跳出很多離你最近的諮商所
比較普遍的收費價格
在影片的最後,我有些話想跟各位說
你生病的時候會去看醫生,會去尋找治療
但當你心生病的時候,卻不一定會去照顧它
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我現在雖然還不是心理諮商師
我還是在學的學生
卻已深刻的體會到
心理諮商跟心理治療是有多大的威力
它是真的可以治癒一個人
我覺得很遺憾的地方是
雖然心理諮商這個職業好像很夯
但真正會去使用這個資源的人卻非常非常的少
我常常會想
如果有更多的人可以提早知道諮商
或是真的有去使用它的話
也許,他們現在的生命會變得不一樣
所以我希望能藉由我的介紹
讓更多人了解到底甚麼是心理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