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複述,一個比你想像中更有用的語言學習活動

2021-02-15 陪你寫首詩


2020-12-22

你好啊,我是葉小靜,一個喜歡閱讀和分享的高中英語老師。

複述(Retelling) 是英語學習中很常見也很重要的活動,一般來講,我們會覺得這是一個口語活動。

但實際上,複述也可以是一個處理語言點的活動。

因為經過複述,學過的語言才有可能在短時記憶中保持,並向長時記憶中轉移。

雖然這種活動確實很佔用課堂時間,但實際上它恰好能回答那個我們無數次問自己的問題:為什麼我都講了100遍了,學生還是不會?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語言上的很多東西,不是聽會的,是練會的。

講100遍某個結構該怎麼用,效果可能還不如學生自己親自用1遍。

這種感覺有點像我們在網上在視頻教程,看的時候總感覺自己已經會了,結果一動手才發現,漏洞百出。

生活技能需要練,語言技能也一樣。


複述,就是給學生練習語言的機會。


心理學上把複述分為兩種。

一種是機械複述,也叫保持性複述,就是把學過的信息不斷地簡單重複,有點像我們平時說的「死記硬背」。

我今天要介紹的是第二種,精細複述

也就是先對信息進行分析,使之與已有的經驗建立起聯繫,然後再通過「不斷回憶,不斷被提醒」的方式來複述

這種方法為什麼比機械複述效果好呢?

因為無形中增加了提取練習的難度和頻率,讓提取練習效應發揮更顯著。

所謂提取練習效應,就是說:對某個學習材料進行一次或多次的記憶提取(測試)要比重複學習這個材料在將來產生更持久的記憶保持和更優的知識遷移,也稱為測試效應。

這就是我為什麼在文章的開頭說,老師講100遍,效果可能不如讓學生自己用1遍。

100:1這個比法可能太誇張,但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雖然很多學生怕考試,但考試確實是能提升學習效果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前提是評價體系設置恰當而且學生家長以及老師能以平常心面對測試結果。

萬維鋼老師在《精英日課·第四季》裡討論「測試」的時候提到:



一不小心扯遠了,回到複述的話題。

我現在一般是在閱讀或聽力任務完成之後,選取其中包含重要語言點的部分,來讓學生練習複述。

複述之前,會在黑板上帶著學生一起分析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把結構梳理出來,並且寫出關鍵詞(重點實詞+關鍵短語+表示關係的過渡詞)。

梳理完之後,會帶著學生複述一遍,確保他們能理解這些板書的意義。

雖然從美觀和方便的角度來說,做成課件也許更方便。但這樣其實少了和學生互動的過程,會影響他們對意義的建構。

前面提到,精細複述和機械複述的區別就在於——對信息進行分析,使之與已有的經驗建立起聯繫。

如果是提前做好的PPT,因為課上無法修改動畫順序,容易讓學生覺得這就是標準答案,我只需要記住就可以了,思不思考無所謂。

板書就靈活多了,可以根據學生的答案來調整,更偏重課堂生成。

也就是說,課堂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構圖和關鍵詞,很有可能和我們備課的時候有出入。

但這並不影響最後的複述,因為所謂的關鍵詞選取,並不是只有唯一答案。

如果大部分學生都覺得某個詞更能幫他們記憶關鍵信息,即使我們備課的時候沒想這麼設計,也最好寫上去,否則就太死板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是提前做好的PPT,之後的步驟就比較難操作了。

在我帶著學生複述之後,會根據可用的時間長短,讓學生或個人或雙人練習,最後再隨機抽學生起來複述。

一般不讓學生第一次就複述全部,而且複述一部分,再抽下一個人。全部複述一來難度大,二來覆蓋面太少,不如輪流複述效率高。

學生輪流複述完一遍之後,我就會擦掉一部分關鍵詞,然後再請學生複述。

擦掉的關鍵詞要根據學生的現場反應來選,掌握得比較好的,就可以擦掉。

讀不太清楚或者複述過程中出現用法錯誤的,就要當成糾正,並且保留下來,讓之後的學生有機會再次練習。

隨著擦掉的關鍵詞越來越多,最後黑板上可能只剩下本節課最關鍵的語言點,這就起到了語言強化訓練的作用。

為了完成複述,學生在一遍一遍的使用中,往往會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我們在糾正這些問題的同時,其實就是在幫他們掌握這些語言點。

新課標反覆強調英語學習活動觀,不是沒有道理的。

比如這兩天我其中一個班在學英國地理那一課,有個學生第一天複述的時候在國家的名字前面加了the,我糾正了之後,他第二天又犯了同樣的錯,但他說完馬上覺得有點不對,加上班上其他同學在第一時間糾正了他,他馬上意識到問題在哪裡。

我相信這樣的課堂體驗,比直接告訴他這條語法規則效果好很多。

拉拉雜雜寫了這麼多,最後再來總結一下:

1.精細複述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內化語言,解決聽懂了但不會用的問題。

2.複述之前要帶著學生分析出主要結構並板書關鍵詞和重要語言點。

3.複述過程中可以慢慢擦去關鍵詞,並且糾正學生所犯的錯誤。畢竟比較比起「流利度」,複述其實是一個更關注「準確度」的語言學習活動。

好啦,寫到這裡,今天的分享就差不多啦~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別忘了關注我呀~

關注了也記得經常互動喲,點讚、評論、在看或轉發都可以。因為長期潛水的話,大數據算法會以為你不愛看我的文章,我們就會慢慢失聯啦 😭

我們下期再見~

 👆

我是葉小靜

期待和你一起閱讀和思考

一起精進自己的教學

 

相關焦點

  • 複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與組織策略三種重要策略的解析
    複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之上的學習策略。在學習中,複述是一種主要的記憶手段,許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語單詞等,只有經過多次複述後,才能在短時間內記住並長期保持。複述策略主要是通過重複來提高學生對學習任務的熟悉性和記憶效果。
  • 詳細的複述對你有幫助
    因此為了真正記住,我們必須將「短時記憶」轉換成「長時記憶」,即本文中的「精細複述」。精細的複述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記住並有效地運用他。彭聃齡已用《普通心理學》表示:精細複述是存儲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他是指將記憶的內容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聯繫起來。
  • | 鼓勵複述,善於複述的孩子,更善於閱讀
    「生活中的複述」聽起來有點陌生,但實際上非常常見,人們用自己的話轉述所見所聞的,都是複述活動。你刷手機看到個笑話,馬上講給別人聽,看電視劇覺得特別好,把裡邊的故事跟別人分享,或者讀文章、看書,讀到什麼有意思的東西,跟別人轉述其中的情節或者觀點,都是在做複述。
  • 【研訓動態】探尋複述真諦 落實語文要素 ——記嘉興市統編義務...
    這一次執教讓我更關注統編教材的編排特點,更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梯度提升,更關注作業本與課堂教學的契合。語文教學之路漫漫,雖路阻且長,但我堅信,上下求索,行則必至。 ——陳 強 《這樣想像真有趣》是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習作單元的習作,本單元習作要求「根據提示,展開想像,嘗試編寫童話。」
  • 文科理科都對記憶有要求,用複述式的記憶法,記得住
    但是由於很少有人能有一個這樣過目不忘的奇才能力,其實我們對記憶功能材料只閱讀一次是很難真正做到記住的,平日還是要用多複述的方式,讓大腦重複重現學習活動材料的內容,從而無法達到忘不掉的目的。所以複述就是多讀幾遍嗎?很明顯,它並不是那麼死板,我們有一些複述學習和記憶的技巧,但我們會集中討論以下兩點。
  • 學習策略之複述策略
    學習策略在教師招聘過程中主要以客觀題的部分進行考察,考察形式主要是對應形式,能夠對應題幹信息對應的是哪一種學習策略,因此在該部分學習的過程中,主要進行理解並做好對應即可。在學習策略中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其中認知策略又分為複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今天主要講解的部分是複述策略。
  • 口譯中的複述能力要如何訓練?
    複述訓練是專業口譯訓練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今天我們就來看下複述要如何訓練吧~ 關於複述 口譯建立於良好的英語能力(English proficiency)之上,複述要求有較好的聽力和語言分析能力。
  • 簡述學習策略之精細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習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繫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簡言之,精細加工就是對知識的加工,幫助記憶。精加工策略是一種理解性的記憶策略,和複述策略結合使用,可以顯著提高記憶效果。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精加工策略。老師幫助大家在理解定義的基礎上,通過舉例加深運用,從而更好進行備考。(1)記憶術。
  • 英語學習的要訣,正在有意無意之間
    因為我非常強調語言學習中內隱知識和無意識的作用,顯得我不重視意識在習得中的作用,其實不是這樣的。 即便在內隱知識的獲得中,意識也扮演著重要的作用。 因為,意識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記憶」——挑選在工作記憶中複述、編碼、加工的信息,並壓抑其他信息。 英語中有一些「潛伏」的特點,在缺乏注意的時候容易被忽略,如特殊的複數和過去式、過去分詞形式。
  • 這篇文章有點長,主講英語口語學習方法:複述法
    1,英語 複述技巧複述練習一定要循序漸進,從一兩句開始,聽完後用英語表述說出來。剛開始時,因語言表達能力、技巧等方面原因,往往複述接近於背誦。在保證語言正確的前提下,複述可有越來越大的靈活性,如改變句子結構,刪去一些不大有用或過難的東西,長段可以縮短,甚至僅複述大意或作內容概要。複述的內容:如《聽故事記單詞》所選資料的內容都具體生動,情節明確,生詞量不是太大,知識性也較強,內容也短少精悍。開始練習複述(聽故事記單詞))小故事時,剛開始可能比較慢,但實際上對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很有幫助。
  • 閱讀不是只看書那麼簡單,對孩子的影響,遠比你想像中更重要!
    在家進行的親子活動中,有一項活動幾乎所有父母每天都會和孩子一起做,而且非常肯定它對孩子成長的幫助,那就是閱讀。截止目前,已有大量的證據顯示,儘早念故事書給孩子聽,可以促進孩子的語言能力以及未來的閱讀能力,進而幫助孩子就學後的學業成就。美國兒科醫師Dr.
  • 孔慶民老師:其實,英語語法真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無趣
    當你僅僅是「為了學語法而學語法」時,可能英語語法就是你想像的那個樣子。而其實,英語語法真心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無趣!         當面對同一個故事時,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視角,用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方式生動靈活地講述(或表演)出來,而不是重複性地進行機械記憶,這就是複述。我們可以以更靈活(也要求更高的)的故事複述代替對語篇的死記硬背,並從中潛移默化地滲透語法教學。
  • 家長學會兩個方法,培養他們語言複述能力
    複述,這件事情說簡單也簡單,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或是聽到的,用自己的語言再重新描述一遍一般具有良好複述能力的人,他們的大腦都是非常靈活的。當你想向別人複述這件事情時,首先你要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自己先知道這件事情講的是什麼,這樣才能用自己的話再進行複述,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 英語口語輔導:模仿+複述
    模仿時要一板一眼,口形要正確,剛開始模仿時,速度不要過快,用慢速模仿,以便把音發到位,待把音發準了以後,再加快速度,用正常語速反覆多說幾遍,直到達到不用想就能用正常語速把句子輕鬆地說出來(脫口而出),對於自己讀不準或較生疏的單詞要反覆多聽幾遍,然後再反覆模仿,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練,在那些常用詞上下功夫,儘量模仿得像一些。   第二步,模仿詞組的讀法。
  • 不要用數學的思維來學習英語語言
    不奇怪,這和中國各地的方言差異是一個道理。就像罵人的時候,北京人非要用外婆和伯父,而成都人就用烏龜的公子。入鄉隨俗,他們怎麼說,你就怎麼說。   同一個詞Biscuit,我們中學課本裡說是餅乾,結果你去英國轉一圈,在去美國、加拿大走一遭,會發現這個字兒完全指的是不同的點心。
  • 淺談幼兒活動中語言的魅力
    在燒烤店開業了的遊戲中孩子先對燒烤、買賣、為他人服務先認知,然後促進了幼兒語言發展,在遊戲中運用語言,又鞏固了以上的認知概念,促進了幼兒想像能力、模仿能力、創造性思維的發展。2、語言發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在次遊戲中,售貨員豆豆用自己吆喝聲吸引幼兒注意力,讓同伴了解自己的願望,孩子們紛紛來品嘗購買,與其他幼兒建立了良好的社會關係,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了極大滿足。
  • 學習策略的分類
    意思是說,學習和記憶如果不能動員五官參加活動,那就學不好,也記不住。就強調在學習中要多種感官參與。(5)複習形式多樣化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複習,如將所學的知識再用實驗證明、寫成報告、做出總結、與人討論以及向別人講解等,這比單調重複更有利於理解和記憶。(6)畫線畫線是閱讀時常用的一種複述策略。此外,還可教學生一些圈點批註的方法,與畫線策略一起使用。
  • 淺談多媒體在故事教學中的運用
    幫助幼兒解決學習難點,幼兒樹立學習信心 在以往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有一些優秀的作品往往由於缺乏相關的配套插圖而讓教師在選擇活動內容時不得不忍痛割愛,使幼兒失去了感受和欣賞優秀作品、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
  • 教育心理學重要考點:學習策略
    認知策略主要包括複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1.複述策略(1)利用不隨意識記和有意識記(2)排除相互幹擾(3)整體識記和分段識記(4)多種感官參與(5)複習形式多樣化(6)畫線所謂複述策略是指為了在記憶中保持所學信息而對信息進行重複識記的策略。複述策略既可以促進工作記憶中信息的保持,又適用於在長時記憶中保持信息。
  • 英語學習隨感(8): 精讀、複述、背誦
    我知道英語背單詞已經很困難了,背文章肯定難上加難,但背誦是非常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        精讀可以給單詞和短語以背景,幫助我們積累地道的搭配,使我們寫作更加準確和地道。背誦肯定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要從精讀開始,對每一個小詞進行分析。先搞懂文章的每一個單詞和短語,然後把每一句的語法理清楚,然後把句內邏輯、句間邏輯、段間邏輯搞清楚。分析次數多了,你寫的英文作文,自然也就有邏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