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BioChem | 高覆蓋度分析人半胱氨酸組的化學蛋白質組技術

2021-02-19 王初課題組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最近發表在ChemBioChem上的文章,題目是「SP3-FAIMS chemoproteomics for high coverage profiling of the human cysteinome」,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Keriann M. Backus教授。Backus教授的研究興趣是化學蛋白質組學以及化學生物學。在本文中,作者對發展了高覆蓋度分析半胱氨酸組的化學蛋白質組技術。

化學蛋白質組學能夠分析鑑定蛋白質中具有反應活性和功能性的胺基酸位點,從而找到潛在的藥物靶點。半胱氨酸由於其側鏈的巰基對氧化還原壓力敏感且能夠有金屬離子結合,且該位點上存在多種翻譯後修飾,因此對蛋白質組中半胱氨酸位點的全面鑑定將為後續潛在藥物的開發提供豐度的線索。基於活性的化學蛋白質組學技術(ABPP)利用親電性的化學探針,如碘乙醯胺的炔基探針(IAA),標記半胱氨酸位點後,隨後進行點擊化學反應將肽段標記上生物素,最後再進行富集和質譜鑑定。作者在之前的研究中發展了固相增強樣品製備蛋白提取技術(SP3),該技術利用修飾羧基的磁珠與蛋白或肽段相互作用後再進行洗脫,能夠快速的去除過量的生物素試劑。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將這種SP3技術取代傳統的甲醇/氯仿的沉澱,並且結合高場非對稱波形離子淌度質譜技術(FAIMS),將其應用到分析人半胱氨酸組的化學蛋白質組技術中,大大提高了對人半胱氨酸組鑑定的覆蓋度。

作者首先對標記半胱氨酸的IAA探針濃度以及隨後進行點擊化學反應的疊氮-生物素標籤(biotin-azide)濃度進行了優化,發現2 mM的IAA以及4 mM的biotin-azide是能夠使肽段生物素化的最優濃度。隨後作者比較了SP3技術和傳統的甲醇/氯仿的沉澱兩種方式去除過量的biotin-azide後,質譜鑑定半胱氨酸的位點數目,發現SP3技術鑑定的半胱氨酸位點數目遠高於傳統的甲醇/氯仿的沉澱方法。

隨後作者對FAIMS中的內部補償電壓以及色譜條件進行了優化,最大限度的提升化學蛋白組學鑑定半胱氨酸位點的數目。隨後作者利用優化好的SP3-FAIMS化學蛋白質組學技術,對人源的不同六個細胞系進行了大規模的半胱氨酸位點分析,使用不同的酶切類型以及亞細胞器分離等方式,共鑑定出34,225個半胱氨酸位點。作者將理論上質譜可以鑑定到的半胱氨酸位點進行了分析,在所有261,865個半胱氨酸位點中,理論上可以質譜鑑定到半胱氨酸位點數目為204,707個,而該文章鑑定到的34,225個位點佔可理論鑑定的位點的比例大約為16.7 %,相比之前鑑定的3%比例有大幅度的提升。最後作者將SP3-FAIMS化學蛋白質組學技術與isoTOP-ABPP結合,對一種小分子化合物靶向的半胱氨酸位點進行分析,最終比傳統的化學蛋白質組學技術中多鑑定到168%可靶向半胱氨酸位點,且蛋白用量僅為200 μg,遠小於傳統技術需要的1.5 mg蛋白。

總之,作者將之前發展的SP3技術應用到化學蛋白質組學中,能夠高效去除小分子和純化蛋白,並且結合FAIMS技術後,在降低蛋白用量的同時上還能大幅度的提升鑑定到的半胱氨酸位點覆蓋度。

 

本文作者:TH

責任編輯:LYP

原文連結:

https://chemistry-europe.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cbic.202000870

原文引用:DOI: 10.1002/cbic.202000870

相關焦點

  • 大規模蛋白質組相互作用的文庫篩選
    大規模蛋白質組相互作用的文庫篩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15:03 美國哈佛醫學院細胞生物學系Steven P. Gygi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Angew Chem】半胱氨酸的乙炔化策略
    圖1已報導的炔基-連接劑方法實現半胱氨酸的官能團化近期,瑞士洛桑工業技術學院的JeromeWaser教授等開發了一種基於乙炔基苯並惡唑啉酮(ethynylbenziodoxolone,EBX)的選擇性炔基化多肽和蛋白質中半胱氨酸的化學方法。
  • 蛋白質組學——iTRAQ技術簡述
    隨著高通量、高靈敏度、高解析度生物質譜技術的出現,蛋白質組學技術取得飛速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於對一個細胞或組織的蛋白質進行定性研究,而是著眼於蛋白質量的研究,於是蛋白質組學概念就被提出,並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ACS Chem. Biol. | 兩親性小分子介導的去棕櫚醯化用於NRAS的信號抑制
    本文的通訊作者是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化學與生物化學系的Neal K. Devaraj教授。他主要從事生物正交偶聯技術、化學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RAS蛋白作為一類小G蛋白(small GTPase),在細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轉移等過程中都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RAS基因的活化突變作為人類腫瘤細胞中最常見的原癌基因突變,已被觀測到出現在接近三分之一的腫瘤細胞中。
  • 廠家河北華恆優勢推出:甘氨酸,L-半胱氨酸
    沸點:233°C密度:1.595折射率:1.4264(estimaChemicalbookte)閃點:176.67°C中文名稱:L-半胱氨酸 中文別名:L-а-氨基-b-巰基丙酸   英文名稱:L-Cysteine  分子式:C3H7NO2S分子結構式:
  • 非經典的穀氨酸半胱氨酸連接酶活性可以阻止鐵死亡
    非經典的穀氨酸半胱氨酸連接酶活性可以阻止鐵死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2:55:20 美國莫菲特癌症中心Gina M.
  • 蛋白質的異戊二烯化
    蛋白質的異戊二烯化(prenylation)是脂化修飾的一種,指在受體蛋白質上添加聚異戊二烯(萜類)修飾基團。
  • 水生所完成模式硅藻的蛋白質組精細圖譜
    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葛峰學科組對三角褐指藻的基因組進行了深度解析並構建了蛋白質組精細圖譜。  該學科組通過整合基因組、轉錄組、ESTs序列等多組學數據,並對資料庫進行了縮減,得到去冗餘的三角褐指藻蛋白基因組學資料庫;通過整合基於蛋白和肽段的樣品預分離、雙酶切和高分辨質譜分析技術,獲得高質量的質譜數據;質譜數據的鑑定整合了多種搜尋引擎的結果,提高了蛋白鑑定的深度與覆蓋度;並採用更為嚴格的肽段假陽性控制策略
  • Seer,蛋白質組學領域的 「Illumina」?
    Seer (NASDAQ: Seer)成立於2017年,是蛋白質組學分析領域的領導者,擁有獨特的納米粒子(Nanoparticle, NP)技術
  • Science 甲硫氨酸的化學選擇性標記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篇Science上最新發表的文章,通訊作者是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的Chris Chang教授,該組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是致力於發展化學生物學的技術,對生物分子進行選擇性標記、成像和組學分析。
  • 模式硅藻的蛋白質組精細圖譜完成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是海洋硅藻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組序列於2008年公布,但目前基因組的注釋仍很不完善。蛋白基因組學(Proteogenomics)是利用蛋白質組學數據,尤其是高精度的串聯質譜數據,結合基因組和轉錄組數據對基因組進行深度注釋。
  • 科學家完成模式硅藻的蛋白質組精細圖譜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是海洋硅藻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組序列於2008年公布,但目前基因組的注釋仍很不完善。蛋白基因組學(Proteogenomics)是利用蛋白質組學數據,尤其是高精度的串聯質譜數據,結合基因組和轉錄組數據對基因組進行深度注釋。
  •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高覆蓋度的單細胞拉曼分選-測序技術RAGE-Seq
    拉曼激活細胞分選耦合測序是菌群單細胞分析的重要手段,但其低基因組覆蓋度一直困擾著業界。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發明了全新的單細胞拉曼分選-測序技術RAGE-Seq,實現了菌群中單個目標細胞近100%覆蓋度的精準測序。該工作發表於Small。
  • 蛋白質組學技術及其在中藥複雜體系研究中的應用
    (2) 結構蛋白質組學是指對通過表達蛋白質組學得到的全部蛋白質進行三維結構的精確測定。 (3) 比較蛋白質組學是採用蛋白質組學整體分析技術, 針對不同時間和空間動態變化的蛋白質組進行比較, 分析不同處理組之間蛋白質組在表達水平、表達數量和修飾狀態的差異。
  • 兩篇連發~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對水生生物中納米塑料毒性機理研究
    和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發現了納米塑料會對蚤狀溞生長和繁殖產生不利影響,提出了納米塑料毒性的有害結局路徑。超過73%的蛋白質至少鑑定到兩個肽段(圖3B),而98.5%的蛋白質分子量大於等於10 kDa(圖3C)。此外49.6%的鑑定蛋白其序列覆蓋度大於10%(圖3D)。
  • [文獻推送]Angew.Chem.|通過阻斷自由基介導的去偶聯作用對肽和蛋白質進行位點選擇性修飾
    |通過阻斷自由基介導的去偶聯作用對肽和蛋白質進行位點選擇性修飾隨著以典型胺基酸為靶點的位點選擇性化學修飾的不斷發展,已成功地在天然肽和蛋白質中可控地安裝所需的功能手柄成為可能。這些技術促進了多肽結合物的發展,以推進治療學、診斷學和基礎科學。
  • 青年才俊上演計算蛋白質組學頭腦風暴——記CNCP 2016新技術
    開幕式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麗華研究員致歡迎詞,她提到:「中國計算蛋白質組學研討會在業界享有很高盛譽。每次會議的演講嘉賓都是由會議發起者和主辦方——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賀思敏研究員、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徐平研究員、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董夢秋研究員等資深學者以及往屆會議報告人鼎力推薦的。本次研討會的26個報告將由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和奮戰在科研第一線的青年才俊精彩呈現。
  • 衛生部關於公開徵集L-半胱氨酸鹽酸鹽等55種食品添加劑技術必要性...
    為做好標準修訂工作,現徵集《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1)附錄A中L-半胱氨酸鹽酸鹽等55種食品添加劑的技術必要性和安全性評價材料。對於上述食品添加劑品種中已無技術必要性或安全性存在問題的,我部將組織重新評估和審查,並按照《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予以處理。
  • 實力乾貨—蛋白質組學(iTRAQ)
    現在有一種很火的蛋白定量技術叫做iTRAQ,相信很多接觸過蛋白組學方面研究的童鞋們都有耳聞,不過可能大多數人對它沒有比較深入的了解,現在小知帶領大家一起來好好了解下這種超厲害的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隨著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組學這個詞慢慢的被大家所熟知,包括基因學,轉錄組學,蛋白組和代謝組學等。
  • 「鳥槍法(shotgun)」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介紹
    他們把這種思路稱為多維蛋白質鑑定技術,即Mud PIT(multidi-mensional protei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與傳統的雙向電泳技術相比具有靈敏度更高,動態檢測範圍更廣等特點。  鳥槍法(shotgun)可以分析全細胞裂解樣品和組織抽提物,也可以分析亞細胞分級組分、分離的細胞器等其他亞蛋白質組。如果樣品已經過穩定同位素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