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講述我們在你要懂事的規則下慢慢被「殺死」的電影《狗十三》

2020-12-20 七彩照娛樂

《狗十三》是一部以成長為主題的影片,雖然是去年的片子,但我至今才看。主要因為朋友看完哭的稀裡譁啦讓我不敢看,又或是自己已經遠離青春期,主題不太符合胃口。今日,閒暇之餘才在好友的力推下觀看完整部片子。沒看以前,以為僅僅講的是青春期的叛逆以及與周圍人事的矛盾等。

其實不然,這部片子以孩子與父母及周遭人、事物之間的關係來揭露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心路歷程。這部影片與以往講述青春成長的片子比較,並無歇斯底裡,然而利用更貼近實際生活的描述,卻講了一場真實的13歲成長之路的故事。

影片中父親為了女兒的升學,出於長遠的考慮,硬性要求女兒選擇英語,但是,女兒喜歡的卻是物理。在這樣的事情後,為了緩和與女兒之間的關係,買了女兒並不喜歡的狗給她玩。但在和狗相處時間變長後,開始喜歡上了它,並且還給它取名字。這一幕真的與生活中的諸多父母相似,父母覺得好才是好。而很多子女在反抗無效的情況下也只有選擇了父母所選擇的。

後來,這條狗和爺爺買菜時丟了,李玩十分傷心委屈,一定要找回狗。甚至因為找狗,導致了爺爺摔倒。雖然後媽買了一模一樣的狗,但是卻不是原來的那一條,李玩十分生氣,甚至去酒吧喝酒,而奶奶為了找她差點走丟了。爸爸非常生氣,控制不住憤怒,對李玩又是打又是罵。之後李玩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向爺爺奶奶道歉,卻躲回房間看著自己的傷口哭。

看到這裡真的心情十分的壓抑難受。雖然在父母家人的眼裡,不就是一條狗嗎?我又給你買了一條,你還要怎麼要?但是,他們永遠不知道這樣的失去對於一個正在成長的13歲少女意味著什麼。儘管後來道歉顯得懂事,儘管爸爸抱著她道歉了,告訴她為什麼要打她,可是還是依然不知道李玩真正失去的是什麼。

更不用說,後來狗咬了弟弟,家人把狗的腿打斷,還要把狗送到狗肉店。雖然後來,爸爸把狗送到了寵物收留所,狗死了,她還是謝謝爸爸。甚至保送,叔叔請她吃狗肉了,她依然吃了。從第一次找狗時的大吼大叫,到最後平靜的吃著狗肉,終究還是在慢慢的妥協了。然而,這些在大人眼裡所表現的「懂事」,在自己的心裡悲傷又痛苦。

似乎,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你要聽話」、「你要懂事」或者「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怎麼這麼不懂事」,真是不絕於耳。若是不聽話,不懂事,得到的似乎只有非打即罵的糾正。大人,好像一直在拿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卻從來沒想到僅僅是個孩子,不適應大人的規則。可是,我們哪一個又不是這樣長大的呢?

最後,剩下的就是對生活的妥協,然後快速的成長。在中國式的家庭教育裡,家長們說了算是顯而易見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己的聲音和想法缺位,同樣對於家長來說也無關緊要。打著我為你好的標籤,同樣關心你,愛護你,但是就是忽視你真正的內心想法。就如同《狗十三》裡面,爸爸無疑是愛她的,爺爺奶奶也是關心她的,就算是繼母,也擔心兒子的出生影響到了李玩從而和他爸爸一起瞞著她。即使這樣,關愛一直難逃居高臨下、強加於人的陰影。

對於所謂的長大,似乎更多程度意味著成年人的「馴化」。我們懷有夢想和天真,卻一次次在「你要聽話」、「你要懂事」中消失,終究,我們會習慣,也終於會長大,成為成年人期望乖巧柔順的模樣。

相關焦點

  • 《狗十三》:所謂的聽話和懂事,其實就是你的不斷妥協
    感覺更久的以前,「成長」這個詞是一個褒義詞,但是到了現在,它好像已經不是我們剛開始認為的那樣了,如今的世界,所謂懂事,所謂成長,好像就是開始接受那些曾經讓你覺得無法接受的人和事,還有那些你自己一直不斷退後的底線。
  • 《狗十三》:符號學視域下的殘酷青春
    青春與成長是電影永恆的主題之一。由曹保平導演的電影《狗十三》,在2013年拍攝完成,五年之後於2018年底上映並在柏林電影節大放光彩,影片中的現實主義色彩使這部小成本製作具有極強的批判意蘊。影片講述了十三歲的初中生李玩,由於父母離異從小與爺爺奶奶生活,在父親強改興趣小組後,收到了一隻作為父親補償性關愛的狗,取名為「愛因斯坦」,該片以狗為主線進行時間敘事,講述了李玩在養狗、丟狗、尋狗以及二次養狗、失去狗的時間線中一步步被迫失去自我,被迫接受社會規則進行了殘酷的成人禮。
  • 催淚共鳴電影《狗十三》:你在等我說謝謝,我卻在等你說對不起
    前段時間在網上引起熱議的新電影《狗十三》,很多朋友去看了這部電影之後,出來都說自己哭了,在這部電影中,他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青春,《狗十三》中的那個孩子成了很多人心中的自己。也有人說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沒有什麼感覺,那我要恭喜你,你是幸運的,「看不懂狗十三的人,都是幸福的」,因為你的成長沒有父母的控制和強權,沒有父母「都是為你好」和「聽話」。
  • 《狗十三》:豆蔻年華十三歲,青春不如一條狗!
    《狗十三》:豆蔻年華十三歲,青春不如一條狗!導演曹保平,黑色犯罪片的代表人物,指導過《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兇者也》,而這部《狗十三》卻並非犯罪片,而是一部青春片!《狗十三》,就是一部青春片!曹保平執導,焦華靜編劇,張雪迎主演!早在2013年,這部電影就製作完成了,然而因為一些不知道的原因,直到五年之後的今天才得以重見天日!
  • 《狗十三》:成年人眼中的乖巧懂事順從,不過是我們的狗B青春
    電影《狗十三》講述的是一個俗人眼中的「叛逆」女孩兒李玩因為與兩隻名為「愛因斯坦」的狗分離而成長的心酸故事,歷經欺騙、漠視和暴力的她,逐漸成長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李玩,如同她的名字般,不過是父母與她開的一個莫大玩笑。
  • 狗十三為什麼被禁 電影狗十三是什麼意思被禁5年原因
    狗十三為什麼被禁  近日電影《狗十三》舉行了首映禮,並且定檔於12月7日上映,作為一部家庭題材的電影《狗十三》其實在五年前就已經製作完成了,所以影片被禁五年之後終於上映,令很多觀眾都感到十分期待。  據悉《狗十三》講述了一個女孩童年到成年的故事,雖然這個劇情看似十分簡單,但其中反應出來的許多真實問題可能就是導致它被禁的原因。電影《狗十三》講的是少女李玩的成長經歷,從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逐漸長大的故事。電影名字的「狗十三」中,十三指的是女主角李玩十三歲,狗是李玩養的金毛,叫愛因斯坦,電影被禁多年就是因為劇情太寫實了。
  • 《狗十三》:你知道電影裡「狗」的三層含義嗎?網友:我像一條狗
    相信看過這部電影觀眾一定知道,電影故事的內容非常簡單,《狗十三》這個名字除了他表面包含的意義,也可以理解為狗和十三歲的少女之間發生的故事。父親也不知道李玩想不想要狗,但是他知道,他想要的是讓女兒能聽話。 隨著時間推移,這隻狗被關在箱子裡,孤單粘人,夜夜叫喚,李玩雖不願,但還是慢慢接受了這隻狗存在她的生活中,就像滿滿接受了自己已經不能報名物理興趣小組一樣。
  • 塵封五年的《狗十三》:中國式殘酷「謀殺」了青春
    直到五年後,觀眾才等來了現在的《狗十三》。影片以兩條狗的去留為主線,講述了一個中國式家庭如何逼迫一個13歲少女向成人世界妥協的故事。「恕我直言,因為這些成人世界應有的遊戲規則而表現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不是它們有多壞,而是你有多軟。」以上留言選自豆瓣電影打1-2星差評用戶的評論,差評佔到總評論數的5%,與此同時,85%的評價用戶給出了4-5星的好評,與差評用戶看到「無病呻吟少女」不同的是,絕大多數觀眾都從《狗十三》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共鳴。
  • 以電影《狗十三》為例,探究青春期小孩階段特點及對應的教育方式
    直到18年出了《狗十三》,這部豆瓣評分8.2的電影成為了2018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它除了早戀,還有家庭、學校、社會,在少女形象的塑造上,終於不再是單一的陷入美夢或者囿於情愛的美少女了。但是真正看完這部電影的人,會覺得這更像是一部教育恐怖片。一、《狗十三》:許多人無法接受的"少女恐怖片"《狗十三》雖然頂著"青春片"的名號,但是卻比你預想得要殘酷得多,也有意義得多。
  • 《狗十三》:簡單的劇情、青春期的成長,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縮影
    當大多數人聽到「狗十三」這個名字的時候,並不會覺得很吸引人,但是如果因為這個名字不去看這個電影,那麼就是一件特別可惜的事情,因為這部電影的故事非常的優秀,不管是細節上的反思還是情感都是可圈可點,並且這部電影可以看作一部青春期的成長和中國家庭教育的縮影。
  • 《狗十三》很真實,描述成長的無奈,對人物刻畫很到位
    《狗十三》是一部很棒的電影了,這是目前看過最好的,從這部電影裡,感覺到了生活的不易,以及成長帶來的無奈,希望大家珍惜當下吧,電影的情節以及對人物刻畫也都很到位,讓人感受到了每一個人在生活中的無奈,然後,真的很感謝爸爸媽媽。
  • 取景西安的《狗十三》,讓我們理解偽善的成長!
    12月7號,《狗十三》正式上映,聽聞這部電影在西安取景拍攝,主題關於成長,就想去一探究竟。這部影片讓我看到了許多老西安的街景,全片瀰漫著親切的西安方言,穿插著西安十中,西安科技館等街景,真的很讓人懷念青春。
  • 《狗十三》成長的痛,失去的不僅僅是愛寵,還有青春和天真
    ,進入社會要遵守社會規則,久而久之孩子在這種條條框框中長大,變得沉默寡言,不敢輕易打破規則,又不敢表達自己,只能按自己父母的意願去存活。電影《狗十三》則講述了青春少女李玩,在生活學業當中,所遇到的點點滴滴,以及成長的痛苦經歷。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看一下,這部電影劇情方面有哪些獨特。
  • 你有沒有被《狗十三》感動到?
    文/啟晟視頻2018年上映的國產家庭主題電影,最出色的就是《狗十三》這部電影了。這部在2013年就應該上映的電影,為什麼被遲遲拖了五年才公開上映?但是由本片導演曹保平解釋說:只是當初沒到這部電影上映的好時機。雖然這部電影拖了五年,但最終還是出現在熒幕面前。但是票房並沒有太好的理想。《狗十三》是一部讓人淚腺狂飆的電影,成長是每一個人都必不可少的經過。有人坎坷,有人平淡,但一定會發生什麼事情促使你成長。
  • 《狗十三》家長權威下-每個人的成長都有著不可名狀的憋屈
    昨晚看了電影狗十三,這個無關叛逆的青春成長電影記錄片。劇情很日常,稀鬆平常的故事講述了讀中學的女孩李玩的故事最後卻看的我淚流滿面。他開始在李玩面前發牢騷,「為了你我容易嗎?大早上被老師叫到學校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討好不成就責怪。總之是「為了你!」我們大多數的家長都會如此,包括我自己。
  • 《狗十三》電影裡克制的情緒,生活的無奈,讓人看完感到略有壓抑
    今天給大家帶來《狗十三》。《狗十三》講述的是小女孩李玩與與她的兩隻狗的故事。大人總是習慣於代替性補償。改了李玩的興趣小組,父親給她買了狗;狗丟了,繼母用滑冰鞋來轉移她的注意力;發現沒用,又給她買了一隻相似的狗;最後又用一場展覽來代替狗。
  • 這部電影你看不懂?那恭喜你,你是幸運的——《狗十三》
    從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電影開始,青春粗暴的代名詞,這是一種自我想像的基礎,對青春故事的兩次飾演電影狗狗十開始,青春的經歷的真相,總叫人迴避,同時必須承認,電影中經過的青春,我們的生活才能接近逐漸變暗,始終籠罩在陰暗的氛圍中用簡單的敘述方法,尖銳地戳破當局者迷的虛像,將許多人從名為愛的圈套中拉開,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審視成長
  • 看了電影《狗十三》有種平平淡淡卻又能激起千層浪的感覺
    《狗十三》一部延遲了五年的電影,首先不得不說張雪迎的演技真的在線。影片觸動我的地方有以下幾點吧。李玩一開始自述,買了綠色的衣服又後悔應該買紅色的,但是又覺得當時要是買了紅色的也會後悔,然後提出了平行宇宙。
  • 《狗十三》反映了錯誤家庭教育方式,李玩就像青春時期的每一個人
    終於想起來把《狗十三》這個電影看完了,看的晚了一些,李玩就像我們青春時期的每一個人,而堂堂被訓話的過於早了,知道什麼叫懂事,什麼叫識大體,什麼叫血濃於水,她才不是酷,她是把這些不公都咽了,最後堂堂正正做個大人。
  • 去掉墮胎車禍懷孕的俗劇情,繼狗十三後,又一部青春電影上線!
    在2018年國產青春片《狗十三》引發許許多多網友熱議。那些年,我們經歷的青春,是破碎的,是迷茫的,是被硬生生地拉扯著長大的。大人與小孩之間的矛盾,中國式家庭的教育,也讓很多人大呼非常有共鳴。在豆瓣評分上,獲得了8.2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