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第1天,孩子跪在地上哭求大人不要走,明智的父母是這麼做的

2020-08-15 佑媽的育兒經

導語:

孩子要入園了,第一天肯定少不了哭鬧的分離大戲。

明智的父母學會幾個小心機的方法,讓孩子順利開啟校園生活。

二胎時代》裡有一幕搞笑又心酸的場景。

適齡期的小女孩馨兒第一天上幼兒園媽媽抱著她在學校門口哭花了妝

她問老公,要不然先不去上學了,再緩衝幾天。自己照顧了孩子1400多天,從來沒分開過,突然接受不了孩子要離開自己的生活了。

馨兒的爸爸說,你這是分離焦慮症,全職太太都有這個毛病,你得自己調節。

小女孩馨兒倒是很灑脫,蹦蹦跳跳去上學,臨走跟爸爸說,管管你媳婦兒……

01父母也有分離焦慮症

去上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與父母分離,有分離焦慮症的不止孩子,還有那些日夜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們。

《三十而已》中,顧佳對著閨蜜聊起自己當媽的感受,她說,從產房出來,原來的自己就死掉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一直期待孩子什麼時候可以自己吃飯、自己睡覺,能夠把我還給我自己。可是最後發現,是媽媽離不開孩子。

孩子依戀父母,父母也依戀孩子。所以,幼兒園門口就成了悲情劇的大型展示現場。

如果父母能夠冷靜跨越自己的分離焦慮症,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指導,讓他順利入園入校。


02先建設自己的心理預期

入園準備中,大部分父母都會提前建設孩子的心理準備,通過讀繪本,參觀學校,看動畫片等方式,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的學習。

但是,很多家長忘了緩解自己的心理焦慮。

父母與子女註定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上幼兒園是這個分離過程的第一步。

對於從未與孩子分開過的全職媽媽來說,邁出第一步,非常難,心裡肯定很悲傷。如果上學第一天,孩子沒哭,自己先掉眼淚,就會把這種焦慮傳染給孩子。

聰明的父母,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即使孩子入學後特別喜歡學校的老師,也不要表露出失落和嫉妒的心態。孩子在幼兒園建立的親密關係,會讓他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分離是為了讓孩子獨立、強大、豐富他的人生,父母與子女的感情不會因為相處時間變少而減少,相反,因為孩子心智的成熟,他會加深與父母的感情。

03入園當天堅持3個原則

第一天上學,如何把孩子更順利得交到老師的手裡?堅持3個原則。

  • 告別要堅決

孩子不願意進學校,一些父母就在門口苦口婆心得勸說,結果越安慰哭得越兇猛。

幼兒園園長的建議是,快速告別,堅決轉身,根據他們的經驗,家長離開以後,孩子會慢慢停止哭泣融入到小夥伴之中。

不過,跟孩子說再見之前,父母一定要強調,爸爸媽媽只是不能陪你上學,並不是拋棄你,走之前,給孩子一個有力的擁抱。

  • 承諾要遵守

為了安撫孩子,家長在離開的時候一般都會說,等你放學了,我就來接你。

這可能是提供安全感的一句承諾,既然說出口,家長就一定要兌現。因為孩子會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掛念一整天。

所以,承諾之前,父母一定要衡量現實條件,是否能夠說到做到,如果做不到,不如不說,讓孩子的希望破滅才是最讓他傷心的。

  • 入學要堅持

耗費洪荒之力,終於把孩子送到學校了。第二天,苦情戲碼還得上演一遍,還有第三天、第四天。

適應能力稍弱的孩子,可能需要20天、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接受上學了的事實。

父母很容易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就妥協了,看著孩子哭腫的眼睛,想著就先在家裡休息一天。

這樣間歇性的入園,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分離焦慮,延長哭鬧的持續時間。

因此,不管有多心疼,一定要堅持送孩子去上學,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結束語:


除此之外,一些小心機的方法,也可以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比如讓孩子上學的時候帶一個自己平時自己經常用的生活物品,像水杯,碗勺等,可以有效緩解陌生環境的焦慮感。


入學只是一個過程,每個孩子終究都會開始嶄新而快樂的校園生活。

— END —



佑媽,前媒體人,科學育兒,與孩子一起成長。匠心講述育兒故事,有用,有趣,有溫度。喜歡就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幼兒入園大哭,父母這樣做能幫助孩子順利入園
    剛開學這幾天,一些新生入園後會大哭不止。有一位奶奶每天把孩子送到大門口後,孩子就開始賴在地上不肯起來,一邊哭一邊叫:奶奶在外面等我。奶奶要哄好久,每天都被孩子搞得精疲力盡。有時,會忍不住對著孩子罵幾聲。老師也要哄很久才行,等孩子情緒好點後,再帶他進教室。疫情期間,家長都不能進園。因此,都是由老師來帶孩子進教室。老師邊哄孩子邊帶著這群孩子進教室,真心感到很累。有的孩子會哭上很久。
  • 入園1周,兒子入園焦慮徹底爆發!作為父母,我們能做些什麼?
    入園一周了,雖然之前做了很多準備,但是這個內向慢熱的小朋友還是出現入園焦慮了。第一天,因為不知道幼兒園到底是要幹啥,加上之前有很多心理建設,所以還挺配合的跟老師進去了。第三天,從出門到幼兒園門口都非常開心,但是到了門口就要換方向走,最後哭著被老師抱進去的。
  • 又見「孩子哭完媽媽哭」,又是一年入園季,媽媽們要控制住你自己
    尤其記憶猶新的,是有一個媽媽把兒子送到校園門口,孩子還咋地沒咋地,媽媽抱著他先哭了起來,然後哭聲就在校門口傳開了……每到入園季,校園門口都要上演幾場「離別苦情戲」和「相聚大歡喜」。上學時孩子哭完媽媽哭,放學時眼角也噙滿了激動的淚水。其實有分離焦慮的不只是孩子,還有大人。
  • 「媽媽,不要走」孩子入園哭鬧不休,只因父母沒做好這3個規劃
    娃在裡面哭,大人在外面哭,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不過千萬別覺得這是小題大做,對於孩子和家人來說,這場成長必經的分離焦慮,分外艱難。不過分離焦慮是只外強中乾的「紙老虎」,提前做好準備,可以很大程度減緩它的囂張氣焰。
  • 為什麼你的孩子入園就哭?想明白這三點,再也不錯怪孩子
    看多了某音上的幼兒園開學視頻,裡面孩子哭,家長哭,一幅幅看似是要「送兒千裡行」的不舍分離場面。而老師們像是「無情的機器」,用力地將二者分開,幼兒園裡的哇聲久久不能停。但是昨天,我女兒是上了個假學麼?沒有哭,沒有鬧,一路上都很開心,放下書包,頭也不回地進了教室,馬上就和小朋友們坐在一起玩起了玩具。惹得我和她爸爸都有點懷疑:就這麼簡單?這就OK了?
  • 孩子第1天上幼兒園不哭不鬧,「淡定娃」的養成,父母做到了5點
    說到這裡,可能就有人問了,別的孩子都是抱緊爸媽大腿,不能自已的畫風,怎麼就有一些孩子,灑脫的像個大人呢?1)家長做好了心理建設所謂心理建設,就是自己內心對於外界事物、環境,有了一定的認知,從而心理上就有充足的準備。
  • 「媽媽,不要走」,克服入園焦慮2原則4方法,媽媽要牢記
    看見孩子哭得那麼傷心,媽媽只能一邊抹淚,一邊堅強轉身離開。其實入園焦慮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只要父母做好準備,孩子入園也沒有那麼難。今天,我們了解一下克服入園焦慮的2原則和4個方法,希望對媽媽們有所幫助。
  • 剛入園不哭不鬧的孩子,背後的家庭。
    ,買玩具吃美食也不管用,有的孩子雖然臉上很委屈但還是勇敢地面對現實,和媽媽揮揮手撅著小嘴走進教室,還有一種樂天派來到幼兒園後「大步流星」般走進教室,家長也是如此灑脫,扭身就走毫無挽留。曾有一位幼兒園園長朋友說過:「憑他這麼多年的經驗,他發現新生入學大多數小朋友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後,正常情況下都會因為害怕和脫離父母的懷抱而哭泣,但也有及特殊的小朋友很快就能適應環境
  • 孩子入園有人歡喜有人愁,切記「兩忌三不問」,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孩子第一次入園,多數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爹媽,今天咱們不講分離焦慮,主要講一講孩子初次入園的幾個雷區,各位家長切記「兩忌三不問」,就能輕易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捨不得大人,而是因為大人放心不下孩子,情緒傳染到孩子那裡之後加劇了分離焦慮。倘若父母越猶猶豫豫、要走不走、欲言又止,孩子只會哭得更聲嘶力竭,難捨難分。我們需要做的是溫柔且堅定地跟孩子說再見,然後大步走開,該回家就回家。你走得越果斷,孩子的哭聲就越短暫。否則明天孩子為了留住你,可能會用更強烈的哭鬧進行要挾。
  • 孩子入園第一天痛哭流涕,如何克服父母和孩子的分離焦慮?
    「媽媽抱」「我要回家」「我不要上幼兒園」......好多孩子身邊都站著兩個、甚至三個家長,孩子們的哭聲就像海浪,一浪高過一浪。居然還有媽媽和孩子一起抱頭痛哭的。兒子還開玩笑問我,像不像殺豬?我笑著說,你也是這麼過來的。
  • 「我不要上幼兒園」,孩子入園焦慮,做好這幾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4歲送給即將入園,或者是入園後焦慮不安的小朋友,這本書讓孩子學會社交禮儀、學會自理、勇敢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認識幼兒園的環境、幼兒園的課、操場上的遊戲、吃飯、上廁所、午睡以及了解幼兒園的規矩和安全,幫助孩子掌握入園技能、了解幼兒園的生活以後,孩子自然就不會再擔心上幼兒園了;
  • 孩子哭著不願意上幼兒園,父母除了按時接送,還需給予情感支持
    4、不建議做的事孩子是我和寶爸一手帶大的,在此之前從沒和我分開過太久,最長的時間頂多就是3小時左右,也就是他爸帶他出門溜達的時間。孩子入園一周,沒見他笑過,第一天,在視頻裡看到,他哭的撕心裂肺,然後,每天放學的時候他都很激動的找媽媽,平時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不要上學,並且一說出來就會哭。
  • 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沒怎麼哭,第二天哭鬧不止怎麼辦?
    昨兒是三歲半的甜甜去幼兒園的第一天,與父母分別時沒有哭,還很大方地對爸爸媽媽說你們走吧,只在午睡醒來想媽媽了哭了會兒。可是,第二天送去時就不行了,按甜甜媽媽的話說,「沒想到反應這麼大,抓著我衣服死活不讓走,就跟要賣了她一樣 。」甜甜這反應已經很好了,很多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就會上演「生死離別」,哭鬧不止。
  • 孩子入園,家長哭得比娃還傷心,這份入園指南大人小孩都適用
    又到了開學季,又有很多孩子要離開父母,進入到幼兒園的生活當中去了。剛開學嘛,分離焦慮這個問題是一定有的。孩子的哭著不要離開父母,很多大人在門口也是眼淚汪汪,一步三回頭的不肯走。有一些家長更是哭得比孩子還狠,結果孩子看到大人哭,也就忍不住哭了,一個孩子哭了,就傳染整個班級。
  • 孩子入園無頭緒?3步搞定入園前準備
    ,爸爸媽媽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入園時將面對的真實情況,知道和在家裡有哪些不同,這樣才能擺正心態,抓住關鍵點下手做準備。入園前一晚和孩子好好聊聊天,告訴孩子,當第二天父母把TA送進幼兒園大門後,該如何正確地和爸爸媽媽告別。 2.把可以選擇的服裝提供給孩子,讓TA自己挑選第二天穿的衣服。3. 可以將孩子平時最喜歡的玩具或隨身物品,塞進小包裡,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張全家的合影作為安慰物。
  • 孩子入園哭鬧,是正式告別,還是悄悄走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很快,全國上下將迎來一場「災難」大片的上映,那就是——初次入園!孩子初次入園最怕什麼?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分別時的難分難捨。孩子要做到不哭,很難;父母要做到鎮定離開,更難。孩子哭成這樣,我怎麼走?我就這樣走了,會不會太狠心?孩子會不會以為我丟下他,內心受到傷害?怎麼辦?我要不要回去再看一眼?一邊是哭天搶地、撕心裂肺喊著要「媽媽」的孩子;一邊是痛苦糾結的老母親,咬咬牙狠狠心,把孩子硬塞給老師,轉身離開的同時,卻忍不住眼淚譁譁直掉。
  • 搞定分離焦慮,入園第一周很重要!
    在送孩子的路上,家長和孩子可能就已經開始哭了,把孩子交給老時候,孩子哭鬧掙扎,家長則一邊看著孩子在老師懷裡打滾,一邊狂忍住自己的淚珠往外走。走之前,家長還會默默的都留在教室外,偷偷從窗戶、門縫裡看著寶寶哭,怎麼也不放心離去。隨後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這一幕都會上演一次。這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的場景了。
  • 寶寶入園5天,回家生病6天,媽媽如何幫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
    第1天,開開心心地玩了一整天。第2天,午睡醒來後,要求老師抱,說有點想媽媽。第3天,到了幼兒園門口,就哭著不肯進去。第4天,在家裡還沒出門,就嚷嚷著不要去幼兒園,到了幼兒園,又是哭著進去。第5天,到了幼兒園沒有哭,老師牽著手走進去。下午去接她時,老師說有點流鼻涕。
  • 孩子入園適應期,給家長的5個貼心小提示
    這些準備對孩子入園會有幫助,等入園後,我們和孩子要一起面對的適應期就真正開始了。01 入園時的送儘量每天愉快地陪伴孩子走向幼兒園。第一天因為未知,比較容易愉快,第二天開始就難以愉快了,就容易各種狀況了。孩子會磨蹭,會哭泣,會要抱。對於磨蹭,在時間的允許下,可以滿足下孩子。哭,也允許他哭,讓他通過哭泣來緩解入園的恐懼。
  • 入園倒計時:入園前做什麼準備,才使孩子愛上幼兒園
    導讀:入園倒計時:入園前做什麼準備,才使孩子愛上幼兒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入園倒計時:入園前做什麼準備,才使孩子愛上幼兒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