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學這幾天,一些新生入園後會大哭不止。有一位奶奶每天把孩子送到大門口後,孩子就開始賴在地上不肯起來,一邊哭一邊叫:奶奶在外面等我。奶奶要哄好久,每天都被孩子搞得精疲力盡。有時,會忍不住對著孩子罵幾聲。老師也要哄很久才行,等孩子情緒好點後,再帶他進教室。疫情期間,家長都不能進園。因此,都是由老師來帶孩子進教室。老師邊哄孩子邊帶著這群孩子進教室,真心感到很累。有的孩子會哭上很久。
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進入了人生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即「獨立階段」。他們有的自我意識,也會產生分離焦慮。哭鬧是此年齡段孩子交流的主要方式。當孩子哭鬧時,成人不要對著孩子發脾氣。要了解他們的年齡特點。
孩子總是愛哭,這是為什麼呢?
1.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
5歲前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並不是很好。詞彙量又有限,很難說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因此,在情急之下或在受到委屈的時候,只有靠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這也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現。
2.家長有時對孩子沒有耐心。
如果孩子一哭,家長就對著孩子大發脾氣,孩子就會認為父母並不喜歡他。父母如果不能溫柔、耐心地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感覺自己不被父母愛,於是,他就會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或者是希望引起父母的關注。還有的家長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也會哭。
3.孩子沒有被理解。
孩子在家裡呆了很久,非常自由。不想上幼兒園,也是可以理解的。父母不要總和孩子講道理,對孩子說:你就是要上幼兒園。可以先要理解孩子的心情。然後再慢慢告訴他,上幼兒園有哪些好處。理解孩子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與他共情:「媽媽知道,你很喜歡在家裡玩,對嗎?」「你想一直看到媽媽和奶奶,對嗎?」
4. 孩子的性格造成的。
有的孩子天生膽子小,與陌生人接觸就感到很害怕,沒有安全感。進入一個新的地方,面對一群不認識的人就有恐懼感。還有的孩子先天多愁善感。遇到困難就會用鬧和發脾氣等來表達。
1.父母過於心疼孩子,會馬上答應孩子的任何要求。
有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屬於溺愛型,只要看到孩子哭,馬上就會答應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如果長期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他的哭聲是最好的武器。以後有事沒事都哭一下,以此來威脅父母,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不上幼兒園。
2.父母會一直陪在孩子身邊。
孩子在入園後,是不希望父母離開的。有的父母會一直呆在孩子身邊,不願離去。如果一直呆著,孩子會更不願意看到父母離去,會哭得更厲害。他們會使出渾身招數來挽留父母。
3.父母會偷看孩子。
我每天都看到有父母在把孩子送來後,不願離去,就在外面看孩子做操。如果是老生是沒有關係的,他們早就習慣了,也不會纏著父母。但如果是新生的話,新生一看到父母馬上就又會哭起來。
1.父母要允許孩子哭鬧。
有的父母聽不得孩子哭。聽到孩子的哭聲,就會感到很煩躁,於是會大聲的訓斥孩子,叫他們閉嘴。特別是對一些男孩,父母經常會對男孩子說:哭什麼哭,你是男孩子,不能哭。
如果不允許孩子哭泣,孩子的情緒就得不到良好的宣洩,這些不良情緒就會一直被壓抑著,最後可能會使孩子的性格發生變化,不願意與人說話,也不相信他人。
孩子通過大哭宣洩了不良情緒,緩解了內心的壓力,反而有利於健康成長。
因此,當孩子哭的時候就讓他哭一會兒,不要制止他。媽媽可以摸摸孩子的後背,可以起到緩解情緒的作用。
2.父母要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剛上幼兒園是很不習慣的,他們會有很多的焦慮。有的孩子自己不會吃飯,不會上廁所,所以他們根本不想來幼兒園。甚至有的孩子都不在幼兒園裡大便。因此,父母要耐心傾聽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原因是什麼?
還有的孩子是擔心在幼兒園裡沒有朋友,沒有自己喜歡的玩具,不好玩。父母在耐心傾聽後,理解孩子的想法,並耐心對孩子解釋。在幼兒園有很多的小朋友、還有很多玩具、老師還會給小朋友做遊戲,在幼兒園裡會非常開心的。
三歲以上的孩子都有了自己思考,家長要給他們表達想法的機會,鼓勵他們說出來,而不是用哭聲來表達想法。告訴孩子:你一哭,我就聽不清了。等你不哭了,就告訴我。
3.孩子在哭鬧時,不要答應他們無理的要求。
有時孩子大哭大鬧是為了讓家長滿足他們的要求。但是孩子不想上幼兒園,就真的能不上嗎?有的孩子會跟父母提要求,要父母為他們買一些玩具或零售。如果父母答應了,孩子就會「得逞」了,下次還會用這種手段。
小小年紀,孩子就知道如何與大人談條件了。因此,父母不要答應孩子的任何要求。但是,可以鼓勵孩子,給他們一個抱抱。對孩子說:媽媽很愛你,但是你長大了,要上幼兒園了。要用溫和而堅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態度。安撫孩子的情緒。
我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他們哭得聲嘶力竭,不想上幼兒園,而父母又不知道怎麼辦時,我就是這樣告訴他們:孩子哭可以理解孩子,但是不要答應他們的無理要求。等他們哭一會兒後,就會知道,哭也不能達到目的,還是要上幼兒園的。
對待孩子,要溫和而堅定。讓孩子知道我愛你,也理解你,但有些事必須要做。這既向孩子表達了自己的愛,又尊重了自己。
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鼓勵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致力於家庭教育,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