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焦慮是道坎,學會這3招,幫助寶寶順利適應新環境

2020-12-20 騰訊網

從家庭邁入幼兒園是孩子進入集體生活的第一步,也是他們獨立面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第一次。這對他們來說是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有恐懼,父母有擔心,從而交織成了入園焦慮症。

秋高氣爽的九月終於到了,媽媽非常開心,因為琪琪終於要去上幼兒園了。這意味著自己也輕鬆一點。可是沒想到琪琪上幼兒園的道路顯得如此艱難。每天早上起床,琪琪就會回先掙扎一場,嚷著不去上幼兒園。

到了幼兒園門口,還會扒著門不願意進去。好幾次老師在中途都給媽媽發信息,說琪琪睡午覺的時候睡不著,上廁所時也不願意上。媽媽發現好幾次琪琪都要大便憋回來,到家後再如廁。

眼看著一周快過去了,琪琪的入園焦慮好像還沒有得到緩解。原本以為可以輕鬆一下的媽媽感覺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入園焦慮可能是每個上幼兒園的孩子都面臨過的問題,沒有經歷過的孩子應該算是天使寶寶了。那麼作為父母到底應該做,才能使孩子順利邁過這道坎呢?不妨聽小編來支支招。

入園焦慮表現在哪些方面?

1、過於依賴父母不願意去幼兒園

過於依賴父母,缺乏對陌生環境的適應性是入園焦慮的最主要原因。首先,孩子在家裡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寶。他們已經習慣了在熟悉的環境裡面和熟悉的養育者相處。

因此在面對陌生環境時就會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抓住家長不準離開或者家長一離開就號啕大哭。而有一些孩子則會認定某一位老師。當看不到這位老師時,他就難以控制情緒。

2、生理出現紊亂

情況嚴重的孩子會出現一些生理紊亂。比如拒絕在幼兒園獨立進餐,不願意上廁所,不聽老師的指令等等。有的孩子中午午睡必須要老師的陪伴。而且一些入園前已經具備的自理能力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退化。

特別是在如廁方面,很多孩子在剛剛入園的時候可能無法順利處理大小便,出現尿褲子的現象。更有甚者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非要憋回家去如廁。

3、不願意融入環境,總是單打獨鬥

有一些孩子由於平時的生活圈子太窄因而社交能力不足。剛剛進入到集體生活之後,他們不知道如何與陌生人相處,於是選擇單打獨鬥,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和別的小朋友來往。

缺乏良好的同伴關係又處在完全陌生的環境裡,這也會加重一些孩子的心理負擔,從而轉化為入園焦慮。

其實孩子入園焦慮表象的背後都有著對應的原因,有因必有果,所以搞懂了原因,才能幫助父母理解為什麼孩子產生焦慮,從而明白如何去幫助孩子緩解焦慮。

引起孩子入園焦慮的原因有哪些呢?

1、自身的性格特質

孩子產生入園焦慮和他自身的氣質類型、性格特質有關係。比如性格內向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入園焦慮。因為他們比較膽怯羞澀,不能勇敢地區探索一個新環境,並且不敢主動與人接觸交往。

而有一部分孩子則是對刺激的敏感度較高,對陌生環境帶來的刺激反應強烈,大哭大鬧是這類孩子的主要表現。

2、父母的過分不舍和依戀

父母的情緒和反應也會影響到孩子。比如在入園的時候父母們心神不寧,對孩子依依不捨。明明孩子已經順利入園了,可還是在窗口或者門口翹首觀望。而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能夠隱約感受到家長的焦慮。

這種焦慮會讓孩子覺得要獨自面對的將是一個危險的、令人擔心的環境。所以如果父母過於嚴重的焦慮會反過來影響到孩子對新環境的判斷和適應。

3、缺乏獨立自主性

從當今的生活空間來看很多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高樓裡,和自己的養育人長期單獨相處。他們缺乏和他人之間的交往,也缺乏和同齡人之間的正常社交。與外界過少的接觸導致了孩子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容易產生壓力感。

而且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長輩的過度溺愛也造成了他們生活自理能力的不足。過分依賴家長、依戀家長就會造成孩子嚴重的入園焦慮。

3招教你幫孩子順利適應新環境?

1、提前熟悉環境和老師

現在的幼兒園其實都允許新生在正式入園之前去熟悉新環境。所以父母一定要找時間帶孩子多到幼兒園去玩一玩、逛一逛,如果可以最好能到教室去認識一下老師。在父母的陪同下熟悉新環境會讓孩子更加容易接受和適應。

2、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入園前自理能力的培養異常重要,建議可以提前半年就開始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自主進食、自主如廁、自主睡覺等等。

另外在生活自理能力之外,語言能力的培養也十分重要,因為老師的注意力有限。當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

3、在家提前訓練幼兒園的作息規律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在家裡適應幼兒園的作息規律。比如父母可以提前要一份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表,讓孩子明白在幼兒園的時間不是自由自在的,是有時間規定的。

父母可以提前一個月按時間表來訓練孩子,比如起床時間,比如午睡時間,比如吃飯時間等等。除了讓孩子有時間觀念以外,也能讓孩子對未來可能面對的流程有一定了解,不至於一片空白地進入到陌生環境中。

總而言之,入園焦慮只會存在一時,當孩子體會到幼兒園的快樂之處後,樂不思蜀的情況也是常見的。所以父母也無需過於焦慮,只有自己的內心放鬆了,才能傳遞給孩子輕鬆地正能量,幫助孩子儘快適應環境。

相關焦點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寶寶入園焦慮的表現1、經常大哭大鬧。2、不愛說話,精神不振。3、喜歡獨自一人,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4、午休的時候不睡覺 ,或哭鬧。家長應對策略1、正確的認識孩子入園分離焦慮,入園分離焦慮是寶寶進入一個陌生環境的正常反應,是促進孩子心理發展的重要經歷。2、積極正面的心態和語言引導。這點很重要,有的家長孩子入園,比孩子還焦慮,而這種焦慮往往會傳導給孩子。
  • 寶寶入園在即,家長學會這6招,搞定分離焦慮,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這時候,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已經適應幼兒園生活了,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的,這種日子可能持續2、3天,孩子又會像第一周似的大哭不止。這是因為孩子的情緒是波動的,在適應新事物的過程中會有反覆,父母要做到心中有數。
  • 告別分離焦慮,幫助寶寶快速適應幼兒園,不妨試試這3招
    ,試試這3招】幼兒園開始之後的第一個月,對於孩子和家長都非常關鍵。她家寶貝總是在幼兒園門口會緊緊的抱著媽媽問:「媽媽,你是不是不要寶寶了?你能帶我回家嗎?我求求你了!」每每這個時候,朋友總是和孩子淚眼嚮往,一副生離死別的模樣。殊不知這更加強化了孩子的分離焦慮。
  • 開學季怎樣讓寶寶順利入學,度過入園焦慮期?家長做到這些就足夠
    距今為止還有短短一周的時間,幼兒園9月份即將迎來隆重的開學季,許多小朋友第一次上幼兒園就哭、不會吃飯、不會上廁所,不會和老師、同學交流,不適應幼兒園這個新環境怎麼辦?於是,寶寶初次上幼兒園,讓許多寶寶家長感到了焦慮和擔憂,那麼怎樣改變這一狀況,讓寶寶儘快融入到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呢?
  • 開學季入園哭鬧?媽媽必知的寶寶入園指南,從容解決分離焦慮
    媽媽們是不是都已經送寶寶入園了呢?入園,是每位寶寶從家庭生活走向幼兒園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不少寶寶在入園前都會哭鬧不止,尤其是第一次入園的寶寶,更容易缺乏安全感,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那媽媽們應該如何正確幫助孩子過度,更好得適應幼兒園生活呢?
  • 入園吃不好睡不好?避免寶寶入園焦慮,家長早做這3個準備
    每到入園季,經常會有這樣的場面:寶寶大哭著抱著媽媽的大腿,大哭道「我不要上學,我要回家」媽媽們眼淚含眼圈,趁孩子不注意逃走,躲在孩子看不見的角落裡偷偷抹眼淚……入學對於寶寶和家長而言,都是難捨難分,但如果這份焦慮持續下去,會給孩子的身心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 如何緩解新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
    名詞解釋「分離焦慮」使孩子產生一種離開家長的不安全感;「陌生焦慮」使孩子因為接觸到新環境和新老師、新同學而感到緊張。入園焦慮入園焦慮的學術定於是分離性焦慮 ,它是指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是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情緒障礙之一。
  • 孩子要入園了,如何幫他適應新環境、緩解分離焦慮?
    脫離家人的陪伴,進入陌生環境,孩子出現分離焦慮該怎麼應對?希望下面這些小建議能幫到大家。Q1如何幫孩子做入園準備?帶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與流程現在幼兒園基本都允許參觀和試園,在入園之前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去園裡玩耍、熟悉環境、模擬一日生活,這樣會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在葉兒(我的小兒子)快到入園年齡時,我經常帶他去幼兒園外面,看哥哥姐姐在裡面排隊做操,小傢伙很是神往。
  • 寶寶入園總哭鬧?家長試試這4招,有效緩解入園焦慮
    寶寶入園焦慮的原因有哪些呢?寶寶入園焦慮是多方面造成的,大體上可以分為這幾方面:1、陌生的環境孩子對陌生的環境會有很強的戒備心理,從家裡到幼兒園,這是一個巨大的環境變化,很多孩子在入園的前2個星期都會有入園焦慮,他們非常牴觸這個新環境
  • 寶寶入園哭鬧,家長該怎麼解決?這些方法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其實這就是孩子入園前的分離焦慮。在寶寶入園的時候,克服寶寶的分離焦慮才是讓寶寶不再哭鬧,好好進行幼兒園的最佳方法,而在這之前,我就要為各位家長介紹一下關於寶寶分離焦慮的幾個重要階段,如果家長能夠把握這幾個階段,那麼解決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問題就會更加的容易了。
  • 金牌月嫂教你3招幫助寶寶快速適應幼兒園,告別分離焦慮
    全省上萬所中小學及幼兒園順利開學,近千萬師生重返校園,久別重逢的喜悅洋溢在臉上。大家紛紛歡呼「從來沒有這麼想念過自己的學校!」不過對於第一次踏進校門的小萌娃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要離開媽媽的懷抱,獨自和一群素不相識的小夥伴待在一起;看到陌生的老師要來牽自己的手,拼了命的往父母懷裡蹭,發出歇斯底裡的嚎啕;而父母卻只能忍著淚水蜷縮在幼兒園門口的某個小角落,既想要踮著腳尖尋找孩子的身影,又擔心孩子看到自己後場面更難控制,紅了眼的家長比比皆是……這樣一來,家長和孩子們都容易陷入「入園焦慮
  • 公主嶺市第五幼兒園:如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入園焦慮期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要為新入園的孩子做好哪些準備,才能保證孩子們順利渡過入園焦慮期呢?下面就是我們為您提供的專業支持。四個必要1必須相信老師和幼兒園 在幼兒園裡老師一定會盡全力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和生活。分離焦慮症每個孩子都會有,所以家長不需要過度關注和煩惱。
  • 幼兒園開學季:如何緩解寶寶的入園焦慮?
    她沒有出現分離焦慮,不是說她的適應能力特別強,一到陌生環境就立馬可以適應,只是她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說到寶寶的心理準備,我們需要正確認識一個概念「分離焦慮」。寶寶不適應幼兒園,是「分離焦慮」在作怪。當你和寶寶說再見的時候,他開始煩躁不開心,或者不安地大哭,哭著找媽媽。
  • 2歲半,寶寶邁入「獨立成長」階段,我們如何幫助寶寶順利過渡
    也就是說,當寶貝2歲半左右時——1、他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環境(比如入園 ),這就會考驗他獨當一面、適應新環境的能力;2、他將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能(比如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願、養成良好的習慣等),這將考驗他的各種學習能力;3、他將接觸到更多的小朋友,以及更多家人以外的新角色(比如老師),這將考驗他的社交能力……
  • 寶寶入園前,這5個能力一定要提前培養,對適應園內生活很有幫助
    每個寶寶在即將進入幼兒園時,不僅他們自己會焦慮,父母們也會跟著焦慮,畢竟更換一個新的環境,寶寶到底能不能適應?在幼兒園當中會不會受欺負?能不能吃好睡好?這些問題都是父母們特別關注和擔心的。其實,有這樣的焦慮是很正常的,寶寶們亦是如此,在更換一個新的環境之後,寶寶發生不適應也是很正常的。
  • 如何有效消除幼兒分離焦慮,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如何有效消除幼兒分離焦慮,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每年9月新學年開學的時候,每所幼兒園門口,新入學的小班幼兒和父母、爺爺奶奶都會上演一幕幕「生離死別」的場景,新生入園是幼兒離開家庭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是每位幼兒獨立生活的開始。
  • 秋季入園:你的寶寶是哪種分離焦慮?
    送寶寶時悄悄溜走的家長行為,看起來減少了寶寶的哭鬧,省事省心,其實不然。這會使得寶寶後續的入園更加困難,因為你會逃跑,會說話不算數,寶寶會感到不安全、不信任,甚至是被遺棄,自然會更加抗拒下次的入園。如果送入園時媽媽表現出焦慮和擔心寶寶,寶寶會感受到並更加焦慮。很多媽媽並未察覺自己也有分離焦慮,甚至有些爸爸送完孩子後也會哭得稀裡譁啦的呢!這些父母都要先療愈好自己的分離焦慮,才能真正幫助到寶寶應對好分離焦慮。
  • 入園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寶寶,大多來自這種家庭,3招緩解分離焦慮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秋季開學,又有一大批適齡的寶寶要進入幼兒園了,越接近開學的日子,父母就越擔心,第一次離開家的孩子,到底能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入園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寶寶,大多來自這種家庭分離焦慮,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來,是一種和親近的人分離時產生的焦慮情緒,歸根結底是內心缺乏安全感,不敢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大人都難以面對分離,更何況孩子。
  • 孩子「入園焦慮」怎麼辦?家長做到這幾點,幫助孩子輕鬆度過
    正如學齡兒童有開學焦慮一樣,年紀更小的幼兒也面臨著入園焦慮這個問題。入園焦慮幾乎成了每一個小孩子必經的一道坎,也成了每次開學家長朋友們面臨的一道難題。青青今年三歲了,媽媽因為工作忙的原因,想著今年秋天就把青青送入幼兒園,在入園之前,媽媽和青青商量過,青青似懂非懂地同意了。
  • 入園一個月,我家高敏感寶寶怎麼樣了?做到這幾點,緩解入園焦慮
    周圍的親朋好友以及鄰居都知道我家養了一個高敏感寶寶,天生膽兒小,內向,適應新環境很慢。高敏感寶寶的那些特點幾乎全都佔據了。尤其對於慢熱型孩子,他們更容易產生分離焦慮,需要更長時間適應。寶寶第一天入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