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主流新媒體走進遂寧 揭秘綠色生態產業如何帶動村民致富
2017-05-07 21:12:23 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鄧強 記者:王玥 鄧童童 向宇高清圖集:走進遂寧東山村 綠色生態產業帶動村民致富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王玥 鄧童童 攝影 向宇)鬱鬱蔥蔥、枝葉扶蘇、佳木秀而繁陰,經過一天的參觀走訪,遂寧以繁盛的綠色生態規劃徵服了20餘家全國主流新媒體記者,那麼,綠色生態下的衍生產業發展如何?
5月7日,「喜迎黨代會 天府新飛躍」全國主流新媒體瞰四川大型採訪團B組走進遂寧船山區唐家鄉東山村、蓬溪現代農業示範區,感受遂寧生態農業的發展。
貧困村的完美「逆襲」 人均收入本鄉排名第一
東山村幅員面積4.8平方公裡,轄11個村民小組,共有人口2850人,在過去是出了名的十次洪水九次災的貧困村,自然環境惡劣,人均收入低下,如今卻已然形成了「坡地四季果園,壩地綠色菜園,旅遊農家樂園,村莊美好家園」的東山模式,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上風上水,緊臨涪江,東山村有著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卻因長期交通不暢、連年水災,致使靠天吃飯的老百姓生活疾苦。如何改變貧困村面貌,帶領村民致富?路邊醒目的標語:「村有主導產業 民有致富出路」回答了這個問題,也表明了當地政府帶民致富的決心。
「養老中心、柑橘育苗基地、蔬菜基地」如今已成為東山村的三大主導產業,其中,可士可柑橘種植科普示範基地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柑橘育苗基地,培育出的產品產量高、掛果早、防寒、抗旱,每年可為東山村帶來100多萬元的收入。順坡而下,就是面積2000多畝的蔬菜基地,產出的茄子、番茄、辣椒已通過國家綠色認證,每年為東山村帶來500萬至600萬元的收入。
「村民人均收入從以前的4000元漲到如今的14000元,在唐家鄉排名第一,民風和素質都變得不一樣了。」談起改變,東山村村支書曾和平深有感觸,2006年起他就在這裡任職,十多年的時間裡親眼見證了東山村的發展,「現在建成頤養中心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家,以前我自己都很少回去,不通路、不通電、不通水,而如今全通了,寬帶都裝上了。」
曾和平提到的頤養中心,是今天走訪到達的第一個點位,採訪團一下車便看到許多整整齊齊的二層小樓,每棟門口除了規劃小花園還有一片菜地,「這就是私人小別墅啊!」記者們發出陣陣讚嘆,「我完全沒看出這是一個貧困村!鏡頭裡看到這個村落規劃有序,果林圍繞住房,非常漂亮。」廣西新聞網記者李偉國羨慕地說如今的城市生活很難有這樣的田園生活了,要是生活在遂寧,一定每周都過來度假。
近年來,中央、省、市、區先後將東山村列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依靠新村聚集點和可士可柑橘基地,2013年4月起成功創辦船山區唐家鄉山地騎遊橙花節4屆,每年共接待遊客4000多人。2015年2月,東山村獲得「全國文明村」稱號;2015年12月東山村獲得「省級依法治村示範村」;2016年東山村榮獲「省級四好村」。
12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