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朝鮮越南都廢了漢字,和中國恩怨最深的日本卻堅持至今?

2020-12-15 看鑑

國慶長假出哪玩?國內太堵,歐美澳太遠,想必不少人都把近在咫尺的日韓越等國家作為首選。

到了這些國家,你肯定會發現街上有不少漢字招牌

日本街頭

這不奇怪,日本、朝韓、越南,乃至新加坡馬來西來等東南亞國家,當年都曾普遍地使用過漢字,一些國家的古代典籍甚至全用漢字書寫。

那麼為啥現在這些國家都棄用了漢字呢?

來來來,趁假期還沒開始,趕緊學點新知識,免得出國旅遊時被導遊忽悠。

漢字文化圈之興衰

漢字文化圈,其實是東亞文化圈的一個物化的表象。

在清朝以前,中國一直是東亞、東南亞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輸出國。

朝鮮漢字國書

華夏文明不僅發展得快、成熟得早,而且體系完善,溫和無害,非常具有親和力。

打個比方,當中國已經具備win10系統的智能水平時,周邊小國還處在菜市場老闆的手工計算器水平。菜市場老闆們垂涎三尺地看著中國win10,中國皇帝們大手一揮,爾拿去用吧,朕不收錢。

於是乎,儒家文化思想就像開了閘的河一樣,洶湧進入日、韓、越等國。

朝鮮半島最早接受了漢字,成書時間大約在中國西漢末年的朝鮮《留記》,就全用漢字書寫。

大約中國東晉時,朝鮮的太學正式把漢文經史作為教材。

漢字傳入日本也很早,大約在三國時就已經有日本人閱讀、書寫《論語》《千字文》。唐朝時出現的日文平假名、片假名,就是根據漢字偏旁創造的。

至於越南,因為宋代以前一直是中國的地盤,使用漢字就不用說了,宋以後越南獨立,官方通用文字仍然是漢字。

直到近代19世紀,隨著西方文化佔據了主導地位,各國民族意識興起,都對漢字有了排斥。

越南、韓國、朝鮮等國都相繼禁止使用漢字,改用新創造的本國文字。

越南漢字古籍
越南街頭的喃字、漢字與羅馬文字

韓國、朝鮮倒還好,創造的新文字系統仍然有漢字的痕跡,其60%以上的詞彙還是古漢字系統衍生出來的。

越南則在法國的主導下完全採用西方羅馬文拼寫方式,跟漢字來了個大脫鉤,然而脫漢一時爽,步子太大卻扯得蛋疼。

韓朝越三國的古史籍都是用漢字書寫,現在的韓朝越國人不懂漢字,根本無法學習本國早期文化。

看看中國的三歲小孩兒,都能搖頭晃腦地讀論語,這仨國的人唯有默默地打落牙齒和血吞。

兄嘚,你們倒是爽了,可是你們沒聽過那句話嗎:欲滅其國,先亡其史。

精明的日本人

要說漢字的興廢,還得說日本人夠聰明。

日本街頭

明治維新後日本全面西化,特別是甲午戰爭後日本對中國極度鄙視,連帶著對漢字也產生了質疑,社會上興起廢除漢字的提議。

但日本人的態度非常審慎,畢竟日文跟漢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甲午戰後經過20多年的激烈討論,日本對漢字採用了「削減式」政策,1923年公布了一個包含1962個漢字的《常用漢字表》。

到1942年,大概是感覺不夠用,又公布一個包含2669個漢字的《標準漢字表》。

二戰結束後的1948年,美國意圖用英語滲透日本文化,與日本學者共同主導了一場全國的識字調查測試,只要調查到日本人對漢字讀寫很困難,就順理成章廢除。

結果調查顯示日本無法讀寫漢字的人口,比率僅僅為2.1%,也就是說,日本擁有97.9 %的高識字率,漢字得以保留。

漢字文化圈的恢復與新興

20世紀末葉以來,由於中國經濟的崛起,對東亞、東南亞諸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韓朝越等國在頻繁的國際交往中頗感不便,於是產生了重新學習使用漢字的潮流。

1999年韓國批准了一項新政策,推進漢字在道路標識牌中的使用。

小夥伴們如果長假旅遊看到韓國的中文道路牌,那些基本上都是99年之後開始啟用的。

甚至韓國1999年8月後新發放的公民身份證上,也有了漢字。

精明的日本人,也在慢慢恢復漢字的使用範圍與規模。

這個淵源,其實要追溯至明治維新,當時的日本社會一度走了極端,少用或者不用漢字。

隨著他們大量翻譯引入西方文明的資料,發現只用日文的假名,根本無法應付繁多的西方學術名詞。

無奈,日本人只好返本歸源,求助於假名的老祖宗——漢字。

日本街頭

日本人的思路也足夠清奇,他們根據西文原意,用漢字新造了一些詞彙,比如電話、科學、革命、哲學等。

後來這些新生的漢語詞彙,又經過留學日本的中國人傳回中國,為漢字增添了新鮮血液,東亞漢字文化圈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儘管朝、韓、越、日等國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的語系,儘管他們也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但漢字長達1000多年的影響力實在太過強大,在周邊諸國的文化中已經根深蒂固、融為一體,不是說廢除就能廢除的。

日本年度漢字評選

而真正令炎黃子孫值得自豪的是,漢字不像某些野蠻的殖民文化,用槍炮逼著別人改易語言文字,漢字的傳播完全是和平的、自由的、溫和的,她的真正生命力在於獨特的文字形式、深厚的文化根基與海納百川的文化屬性。

正如《大學》所云:苟日新,日日新。善於創新進步的漢字,在未來之世界必將有更新的前景。

相關焦點

  • 越南、朝鮮相繼廢止漢字,與中國恩怨頗深的日本,為何還在使用
    越南、朝鮮相繼廢除漢字,中國恩怨頗深的日本,為何還在使用越南、朝鮮和日本,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作為中國的附屬國存在的。雖然在中國的這片土地上,朝代不斷更迭,附屬國也時常反覆,但越南、朝鮮以及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吸收學習卻從來沒有中斷過,漢字也因流入這三個國家。後來,越南和朝鮮相繼將漢字廢除,和中國恩怨頗深的日本,卻至今還在使用漢字。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去看看其中的緣由吧!先說越南。
  • 為什麼朝鮮和越南都廢了漢字,日本卻堅持至今?
    漢字作為象形文字,筆畫繁複複雜,並不容易如同英語一般成為全球通用性的語言,然而縱觀東亞文化圈,不難發現漢字在歷史上的朝鮮、越南、日本等國廣泛的使用範圍,迄今漫步日本街頭,以中文寫就的廣告標語仍然處處可見,可是韓國與越南已寥寥無幾。那麼,漢字何以造成如此磅礴的文化輸出?為什麼朝鮮和越南都早早廢止漢字使用,日本卻沿用至今呢?
  • 日本先於朝鮮和越南發明文字,為何如今卻堅持使用漢字?
    在現在世界上的主要文字中,漢字可謂「獨樹一幟」,它是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在古代,由於中華文明在東亞的統治地位,它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畢竟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
  • 越南和韓國都廢除了漢字,為何只有日本在堅持?這是日本全民意志
    越南和朝鮮當初延用了漢字文化,為什麼到現在卻把漢字廢止了呢?而和中國有恩怨的日本卻還用著部分的漢字?其實朝鮮的李氏王朝時期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官員階層都把會漢字當成榮譽,一直到公元1446年的時候,身為世宗的李祹為了讓朝鮮有自己的專屬文字,於是就命令學者創建了新的文字。
  • 越南一直使用漢字,突然廢漢字強推拉丁文,如今效果怎麼樣?
    其實不僅是越南,像現在文化比較發達的日本和韓國,也都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而使用的類似漢字的語言。 就日本的片假名來說,絕大多數的片假名都是來源於漢字中一些偏旁和部首的演化,這就正是因為漢字很早之前就流入了日本,並對他們留下了源遠流長的影響。
  • 越南和朝鮮在二戰後放棄使用漢字,為什麼幾十年就有了自己的語言
    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歷史上很多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歷史上他們的民族語言都是漢語,比如越南和朝鮮,這兩個國家在二戰之前,一直使用漢語,二戰之後,完全放棄了漢語,很多人聽不懂,想創造一種語言體系。只需要幾十年。中國的中華文化發展了幾千年才有這樣的成就。
  • 74年前越南「廢漢字」改拉丁字母,如今怎樣了?這一幕讓國人笑了
    比如說我們很熟悉的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很多文化習俗都是從古代中國傳入的。如今,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日漸提高,中國文化又再一次享譽全球,受到許多國家人們的喜愛。很多外國人都開始熱衷於學習中國文化,學漢語、學打麻將,學象棋,學太極拳,甚至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定居來親身體驗。
  •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用中國漢字?新加坡和日本至今還在用?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漢字,是世界上表達能力最強的文字之一,漢字也是現存最古老的文字。數千年來對我國的文明傳承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在不同的時期,國土的變化和人員的遷移,要把我國的漢字帶到了海外的很多國家。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國外有哪些國家曾經使用,或者是現在還在使用漢字的。
  • 日本明治維新後,為何繼續使用中國的漢字?至今保留1000多個漢字
    中華文化歷經千年傳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魅力,自從漢唐開始逐漸向周邊小國傳播,其中日本、越南、朝鮮等地深受影響,尤其是日本,現存的日本文字就是由中國漢字發展而來的。據統計日本語言當中有1800多個中國漢字,朝鮮等地也曾使用過漢字,只不過現在廢除了,為什麼只有日本依據在使用呢?
  • 一直使用漢字的越南,突然廢漢字強推拉丁文,現在效果怎麼樣?
    當他們逐漸了解中華文化之後,紛紛開始效仿,於是儒家文化如同洪流般迅速湧入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等國。當在了解日本文字之時,會發現唐朝時期日文中的平假名、片假名跟漢字中的某些偏旁很像,這是由於漢字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傳入日本的緣故。作為最早接受漢字的朝鮮半島,西漢末年時就曾用全漢字書寫《留記》。
  • 一百年前越南為何堅持廢除漢字?現在為何又大呼後悔
    隨著中華文化的不斷傳播,漢字成為了一種名族的代名詞。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地區曾一度長時間使用漢字,而時至今日的漢字又被他們相繼的廢除,甚至在越南拉丁文字開始成為了他們正式的文字,令人噓唏不已。就讓我們來看一看越南文字的變化的歷程,為何現在會後悔廢除漢字。
  • 漢字是什麼時候傳入朝鮮的?
    我們知道中國的漢字文化對東亞影響非常深,這裡的東亞是指:朝鮮、中國、日本、還有越南。可能我們提到東亞的時候常常忘了越南,越南早期也是使用漢字的,很晚才把漢字更改為字喃。什麼是漢字文化圈呢?很多學者認為,不僅僅考慮地緣政治的影響,主要是儒家文化,佛教信仰以及政治制度,法律典章等。那麼朝鮮是什麼時候融入這個漢字文化圈的呢?
  • 韓國人為什麼要「復活漢字」?8分鐘看完朝鮮半島的文字歷史
    在古代,中國是東亞地區當之無愧的領袖,其文明一直受東亞各民族推崇,漢字也成為東亞各國的通用文字——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均以漢字作為官方文字,即使是他們自創的民族文字(朝鮮諺文,日本假名,越南字喃)也都是以漢字為藍本進行仿製的。
  • 越南廢除使用千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結局如何?
    原始人的結繩記事已經在時光的流逝中變為了塵土,可是刻在龜背上的甲骨文、鑄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寫在竹簡上的隸書、寫在宣紙上的楷書……卻一直保存至今,成為珍貴的財富。一、越南與漢字的淵源越南的中北部從始皇統一開始到968年獨立建國,一直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其實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越南其實還是中國的附屬國,也就是古代的藩國。
  • 不是徹底廢除漢字了嗎,為何越南、朝鮮、韓國仍舊使用中文名字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後來流傳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使用,這就構成了龐大的漢文字圈。從古至今,有幾十個民族使用過漢字,比如中國、韓國、朝鮮、日本、新加坡、越南等等。但是到了近代社會,因為各種經濟、政治、環境等原因朝鮮、韓國相繼廢除漢字,日本一直沿用至今。
  • 精通漢語的胡志明在建立越南之後,為何立馬下令廢除漢字?
    使用別人的字,永遠找不到那種感覺,那些感覺是一個民族長期幾千年沉澱下來的,能豐富一個民族的統治情商,小日本一直用漢字,朝韓半廢,越南全部廢除漢字,直接的智商感覺排名,日本高,朝韓中間,越南墊底!以後對越南人的害處會越來越明顯,要是改變一個民族文字能讓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話,西方那些原來殖民地國家應該都發達富有了吧?現實呢?不咋地!
  • 日本為什麼到今天還堅持使用漢字?
    「日本人跟我開過一個玩笑說,你們中國人民日報的一半的文字是日文。我想人民日報都是漢字,怎麼會是日文呢?後來日本人告訴我,人民日報中出現頻率很高的單詞,譬如革命、社會主義、共產黨、幹部、中央機關等,都是日本人造出來的字。」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說。
  • 為啥韓國還有越南,在短短幾十年當中就把文字給更改了?
    中國在古代的時候還是非常強大的,那時候周邊的不少國家都是我們的藩屬國,我們最熟悉的日本,韓國還有越南等等,在古代都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他們使用的文字也都是漢字。不過在近代的時候,由於中國的國力下降,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韓國還有越南都不在使用漢字,日本雖說不再是我們的藩屬國,但是他們現在使用的文字還能看到漢字的影子。
  • 韓國英文叫南朝鮮,朝鮮叫北朝鮮,中文為什麼卻叫韓國、朝鮮?
    20世紀初,朝鮮國王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和滿洲國類似,是一個由日本人控制的傀儡政權。一部分朝鮮愛國人士在上海(後隨國民政府遷往重慶)建立了流亡政權,稱為」大韓民國「。這個國名最早出現在周朝,周武王滅商之後,封商紂王的叔叔箕子為朝鮮侯,其封地就在今天的朝鮮半島北部,即差不多北朝鮮的位置。 同期或稍晚,在朝鮮半島南部出現了「三韓」部族。這個「韓」,和中國戰國七雄的韓國沒有什麼關係,而是通古斯語系的音譯,大意是「廣大」「寬闊」,「漢城」「漢江」都是由此來的。由此可知,半島北部稱朝鮮,半島南部稱韓,這是三千年前的習俗了。
  • 不僅是越南,百餘年前的中國社會,也曾想要廢除漢字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如今更有國際友人在學習講中國話,學寫漢字,可見我國的語言及漢字之威力無比,也同樣說明了我國在世界的地位已經處於重要的地位。中國、韓國、越南、日本和朝鮮等地是東亞文化圈的代表地區,而中國的文化更是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部分地區的重要影響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