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不知道廢除越南人使用了幾千年的漢字,就是斷絕了越南人享用其祖先華夏人智慧思想,廢掉了越南人享用其祖先積累的許多情商經驗,他不知道廢除漢字會讓越南人的智商集體跳水,他不知道能適應自己民族的文字就是最好的字,是哪個民族最優秀的字,一個民族所用文字,不止是只表達是思想,還有沉澱民族思想智慧的功能,沉澱的那部分只能看到相對應的字才能感覺到。
中國民國時一些酸文就想廢除漢字,他們不知道廢除本民族文字,就是閹割這個民族的整體智商,會讓一個民族國家智商集體跳水下降,文字廢了,沉澱在其上的不可言傳的智慧思想思維感覺就沒有了!使用別人的字,永遠找不到那種感覺,那些感覺是一個民族長期幾千年沉澱下來的,能豐富一個民族的統治情商,小日本一直用漢字,朝韓半廢,越南全部廢除漢字,直接的智商感覺排名,日本高,朝韓中間,越南墊底!以後對越南人的害處會越來越明顯,要是改變一個民族文字能讓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話,西方那些原來殖民地國家應該都發達富有了吧?現實呢?不咋地!
所以漢字對別人怎麼樣人不知道,但對華夏人來説是最優秀的字!是世界上使用最長時間而沒有斷絕過文字,它是華夏族用幾千年積累起來的智慧載體!毀滅它就是毀滅華夏文明!
希望中國一些所謂的才人精英不要動不動就想廢除漢字,國家的失敗基本都是拳頭。槍桿子上失敗,要想方設法把槍桿子拳頭變硬,打敗所有敵人,而不是找其它不著調不痛不癢的原因,禍害自己國家人民還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廢除漢字那是在廢除華夏文化文明,是動搖華夏的根基,是把華夏人變成行屍走肉的誅心滅族行為,和殖民閹割別國文化毀滅一個國家族群差不多,是最禍國殃民的行為。如果有人支持這樣做,那是比漢奸賣國賊更十惡不赦的大罪。
越南和韓國、日本一樣,都是漢字文化圈內的國家。相較而言,越南似乎是最排斥漢字的。胡志明上臺之後,下令廢除漢字。從此越南人就給自己和祖先之間生生打造了一座無形的似乎不可逾越的高牆。胡志明的這種看似缺乏遠見的政策背後,到底有哪些原因呢?第一,其實越南人自己也知道,除了語言文字,越南,尤其是越北的人和中國兩廣的人,差別是不大的。為了不被同化,越南早在宋朝時就和中國確立了邊界,並在近代大力推行拉丁化的越南字母文字,以強化其民族認同感。
第二,越南長期以來都是個貧弱的小國,小國、弱國更需要外交,採用拉丁字母文字,可以讓西方有親切感,便於融入西方;也表明自己決不會與中國過分親密的立場。有利於外交上的左右逢源。第三,越南是個受殖民文化影響很深的國家,普通民眾和大批精英已經習慣和接受了殖民者為他們創製的拉丁字母文字。胡志明也只有接受這樣的殘酷現實,而不能逆流而動。
那個時代何止胡志明想廢除漢字?那個時代很多中國人都想廢除漢字。因為那個時代很多人覺得表意的象形文字是原始落後的表現,他們想改變落後挨打的狀況,他們認為西方的拼音文字才是先進的……
古代能讀書識字的是少數富裕的人家。以前越南和朝鮮(韓國)識漢字的人很少,不像戰後的日本,識字率很高,所以越南和朝鮮(韓國)可以順利推行拼音文字。中國和日本因為識字率高,推行拼音文字反而不划算。(你想像一下很多知識分子突然不識字了,巨量的書籍需要變成拼音。我們語言有很多同音的字詞,用拼音表達會讓人瘋狂。比如你百度一下《施氏食獅史》這篇文章,再試圖用拼音寫出來。)
漢字有兩次危機:胡志明那個時代是第一次,計算機時代的到來是第二次。若不是有『王碼五筆』的出現,說不定我們現在用拼音呢。
漢字的興衰跟中國的興衰有很大關聯,中國近代國力衰弱,鴉片戰爭後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後來又經歷多次大戰,神州滿是狼煙,根本無法支撐國家文化的影響力,在此情況下,歷史上受到中華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都開始懷疑中華文化的先進性,包括我們國家當時也有很多學者提出來要廢除漢字,更何況周邊國家。
另外一方面,近代民族主義開始盛行,很多統治者也需要藉此來團結民心,鞏固政權,而推廣本民族的文字就能達到最立杆見影的效果,最後一點就是胡志明對自己定位的考量,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文字是國之大事,以胡志明當時的影響力可以做這個事,他如果不做後人恐怕是沒有這個氣魄做這種廢立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