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歷史迷霧,尋找事實真相。
精通漢語的胡志明在建立越南之後,為何要立馬下令廢除漢字?
首先,我要給出結論,不是胡志明要立馬下令廢除漢字,而是在正式下令之前,漢字在越南已經不是主流文字了,就算是下令廢除,也不過是順應現實,順水推舟罷了。
但文字的演變也代表著一個文明的歷史變遷,其中的深層原因值得深思。
不可否認的是,漢字在越南確實有悠久的傳播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我國春秋戰國時期。
關於文字的傳播和發展,我國著名文字改革創導者周有光曾有過精闢的論述:『西方有個說法,文字跟著宗教走』,其實文字是跟著文化走,高等級文化地區的文字一定會朝著低等級文化地區傳播和發展,而傳播的過程一般會經歷四個階段:學習階段,借用階段,仿造階段,和創造階段。
既然文字一般會經歷這四個階段,那我們就用這個理論來分析一下漢字在越南歷史上的演進。
學習階段
春秋時期,中原大地上楚國,吳國,越國相互徵伐,很多中原百姓為了躲避戰亂,漸漸向南遷徙,帶著當時中原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到了今天越南北部紅河流域地區,古稱交趾,當時還沒有越南的稱呼,這個地區當時還屬於土著時代,隨著中原移民不斷到來並開始與當地土著通婚繁衍,就形成了最早的越南文化,漢字也開始在這裡落地生根。
加上後面秦始皇派大將趙佗鎮守來到越南鎮守,秦亡以後,趙佗自立為南越王,正式建立了漢文化為基礎的政權,並向漢王朝稱臣,正式成為漢朝的藩屬,要注意此時的南越國還屬於漢朝直接管轄,官吏直接是漢朝任命派遣。
至此,越南也就開始了對漢字和漢文化的初步學習階段。
借用階段
這種與中原王朝的「宗藩」關係一直維持到公元968年,在這長達千年的宗藩關係中,中原官吏大力推行 漢文教育,崇尚中原禮儀,使越南迅速結束了愚昧狀態,進入封建社會。
唐朝更是在越南(古稱安南)設立安南都護府,一時間,中原文化在越南達到鼎盛時期,越南人人都以學習漢文化為榮,越南地區的士子和中原士子一樣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但是當歷史來到了公元968年,由於中原正處於唐末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剛剛誕生的宋朝已經沒有能力有效管理越南。就在這一年,越南的丁部領徵服越南境內的各種地方武裝,並擊敗南漢政權,建立了丁朝,國號「大瞿越」,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命名的國號,也預示為著盛唐的慢慢的遠去。
仿造階段
公元968年之後,雖然正式立國之後的越南繼續與中原王朝保持著」宗藩關係「,但實際上已經不受中原王朝直接管轄,此後的越南國內開始慢慢出現了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的覺醒,開始覺得不能一味的照抄使用漢字,必須有一種能代表越南的自己的文字,就這樣,在越南知識分子的努力下,出現了『字喃』,也稱『喃字』,意思是'南國的文字'。字喃和漢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充分借鑑了漢字的結構和造字法,相互之間可以配合使用,有人統計,至少60%的越南文字借用了漢字,比例甚至可能更高。
但不管怎麼說,越南總算是有了自己的文字。
字喃雖然出來了,但是當時越南社會的上流社會,依然覺得漢字才是高雅的文字,稱為『儒字』,並把漢語言的漢文典籍奉為經典,趨之若鶩,反之字喃遭到鄙視,甚至一度出現了很多用字喃寫出的文章,作者不願署名,成為無名文章。
越南阮朝的明命皇帝(1820-1841)也曾一度下令,禁止使用字喃,文字一律以《康熙字典》為準,必須使用正確的漢字進行寫作。
創造階段
歷史繼續推進,本來如果按照文字的正常發展規律,此時的越南應該在字喃的基礎上再次演化,最終形成即來源於漢字又能走出漢字的更成熟的文字系統,這樣既能延續本民族的歷史記憶,又能創造更加獨特的文化系統。
但是歷史不能假設,由於西方工業文明的強勢崛起和清王朝的閉關鎖國帶來的無法控制的衰落,1885年,經過幾年的清法戰爭,清政府與法國籤訂《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法國正式開始了對越南的殖民歷史。
為了更好的控制越南民眾,法國決定強行推行法文,但是由於法文和越南語發音有巨大的差別,法文推行效果不佳,但是在越南民間,法國殖民者發現,16世紀由於傳教的需要,葡萄牙的神職人員發明了用拉丁字母來標記越南語的拉丁文字,非常易於推行使用,當即決定大力推行,並於1935年,殖民政府正式命令廢除漢字,而當胡志明1945年取得越南政權之後再次確認廢除漢字,採用拉丁化的拼音文字。
至此,越南正式從法律上切斷了越南與中國在漢字上聯繫,延續2000年的漢語言系統一朝崩坍,學校裡也不再教授漢字,專心教拉丁化的越南國語。
可是,死心塌地採用拉丁文字的越南,卻在現代遇到了越來越多的麻煩與迷茫!
1:首先遇到的迷茫就是,越南的年輕人發現,他們已經無法讀懂自己國家的古典書籍和歷史,因為這些典籍和歷史都是用漢文字書寫,但他們已經不認識了,可以說,廢除了漢字,某種意義上也是和自己的歷史告別了,而一個沒有歷史的民族是可悲的。
2:再次,我們不從政治的角度來解讀,就按照上文說的文字是跟著高等文明的方向演變的道理,在上世紀40年代,毫無疑問,西方的工業文明是更有說服力的高級文明,越南不惜斬斷自己的歷史也要轉向西式的拉丁文,也算的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不止越南,還有韓國,日本也從一定程度上紛紛轉向西方拉丁文字,或者大力簡化漢字就很能說明問題。
如果說文字確實是往高級文明的方向演進,那麼越南在當時判斷西方是更高級文明的前提下轉向拉丁文字沒有問題。
但是隨著我國70年來快速的發展,我們已經有理由相信,我們中華文明也一點不差。
以至於現在越南越來越多的學者也與時俱進,開始呼籲儘快在越南恢復漢字教學,但是丟掉容易,再撿起來,恐怕要經歷另外一番痛苦,這就是越南現在的另一種迷茫吧。
中華文明在當時,確實衰落了,就連在我們國家內部,也出現了廢除漢字,全面轉向西方字母文字的呼聲,不過,不是每個國家都有偉人,幸運的是,我們有毛主席。
本著為中國人民,也為中華民族負責的態度,毛主席經過反覆的深思熟慮和嘗試以後,決定保留漢字,但是由於當時全國90%的文盲率,也大膽進行改進,大力推行簡化漢字和給漢字加上漢語拼音,完美的解決了漢字難學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保住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留下的文化瑰寶。
結語
每個國家民族,都應該有自己的根,而這個根,就是民族的歷史和承載這些歷史的文字,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忘了我們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