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1890年5月出生於越南義安省。早年的時候,胡志明先後當過教師、海員和雜役;1920年的時候,他在法國加入了共產黨,並於1923年前往蘇聯學習,1924年到1927年期間則在中國進行革命活動。
1941年,在日本侵佔印度支那期間,胡志明組織起了越南獨立同盟會,領導反對法國殖民者和日本帝國主義鬥爭。日本投降之後,他又繼續領導了越南獨立的關鍵戰役——八月革命,並於同年9月2日,在河內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由他出任臨時政府主席。次年3月,正式當選為主席兼總理。
胡志明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不僅漢語說得很流利,還會寫一手漂亮的書法。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在越南獨立建國之後,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胡志明卻迫不及待地下令廢除漢字,並推行以羅馬拉丁字母為基礎的越南文字,即「國語字」。
隨後還在憲法中明文規定,只有會讀寫國語字的越南人民才有被選舉權,於是乎,漢語便從越南這個地方漸漸淡出了。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問,胡志明為何要這樣做呢?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有三個原因!
一、利於國民學習
我們知道,在秦朝時期,越南曾是我國的一部分,即便是後來獨立出去了,但也都是我國的藩屬國,所以他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用漢語來作為自己的官方語言。直到十五世紀的時候,才發明出了自己的語言。法國殖民統治者來到此地長達70年之久,所以致使新一代的年輕人基本上也都不會說漢語了。
在胡志明上臺的時候,越南整體的國民文化水平並不高,在農村地區則更不用說了。漢語雖好,但卻不容易學,尤其是對於越南的那些成年人來說,想要學習一種新文字,其難度可想而知。所以胡志明在一番考慮之後,便決定換一種適合國民學習的文字出來。
二、政治原因
首先來說,文字是一個國家的文化代表,每一個國家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文字。雖然在古代的時候,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家都大量使用過漢字,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這些國家也都廢除了漢字,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文字。
而這其中廢除得最為徹底的便是越南了,當然了,像韓國這樣的國家也廢除得比較徹底,唯有日本現在的很多文字還保留了漢語的寫法。但不管怎樣,文字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表現,既然是作為一個獨立國家,那就必然得有屬於自己的文字。倘若胡志明真的使用漢語作為越南的法定文字,那麼拋開其他的不談,搞不好還會造成混亂之局面。
三、認識漢字的人並不多
根據1935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當時越南識字的總人口中,有70%的人認識羅馬字,有20%的人認識越南人用漢字創造出來的喃字(漢字型孳乳文字中的一種),而只有10%的人則認識漢字。
按照這樣的比例來看,胡志明選擇使用羅馬字來進行整改普及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小結
綜上所述便是我們對胡志明為何會廢除漢字做的一個簡單表述了。其實總的來說,文字作為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代表,每一個國家且都應該具有自己的文字。雖然在一些人看來,胡志明廢除漢字似乎「有損」與中國友人的關係。
但其實不然,胡志明雖然是一個中國文化的愛好者,但他也是一國的領導人,所以自然要為了自己的國家考慮。文字的獨立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其意義是非常之深遠的,所以胡志明這樣做也是完全正確的!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