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法)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1032,閱讀約3分鐘
眾所周知,胡志明是中國的「老朋友」。他出生在一個儒生家庭,從小就打下了紮實的漢語基礎。胡志明還痴迷中國文化,擅長寫詩。他是在廣州開展革命運動時認識陳賡的。多年後,兩人再次相遇。胡志明興奮之餘獻詩一首。「當年他遇到一個年輕人,現在他掌握著軍隊的指揮權。百萬將士將服從命令,保衛雲南革命邊界。」。
胡志明主席的漢語水平之高,令我國眾多外交官印象深刻。一位外交官員晚年回憶說:「當時我剛參加工作,是第一次見到胡志明,很擔心不能很好地完成翻譯任務。但胡志明在與張鼎丞(時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談話時,幾乎全是中文,只有輕微的粵語語調。」。
除掌握漢語外,胡志明還會說法語,俄語,英語等多種語言。眾所周知,越中兩國關係源遠流長。早在秦朝,越南的中北部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漢語在越南使用了幾千年。令人驚訝的是,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成立後,胡志明很快宣布廢除漢字。
當時越南有三種語言。法國殖民者創造的拉丁字母越南語,漢語和努坦語。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宣讀《獨立宣言》,這標誌著越南廢除漢字。從此,漢字成為越南的官方語言。
越南普通話字符是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它使用字母和9個字母符號。由於越南語在同一個字母中經常使用一個以上的字母符號,所以越南語很容易被識別,看起來也很有特色。但畢竟漢字在越南已經使用了幾千年,很多史書都是用漢字寫成的。為什麼胡志明一上臺就廢除它們?。
原因其實很簡單,只有四個字:「去中國化!」胡志明當然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他解釋說:「漢字真的太難學了,這和法國殖民者推廣的普通話字有很大不同,普通人學兩年也未必能掌握。」
在胡志明看來,如果繼續推廣漢語,將不利於越南的識字水平。另一方面,普通話文字只要學會一些拉丁字母,就很容易掌握。顯然,胡志明在找藉口。他擅長中文,深知掌握中文並不難。比如,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文盲率比越南高。因此,掃盲運動之後,文盲率急劇下降。
由此可見,胡志明急於廢除漢字,只是為了試圖去中國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胡志明在談到自己學習外語的經驗時曾說:「如果我們每天學五個單詞,100天就能學500個單詞,半年就能學900個單詞。學完900個單詞後,我們就可以把所學單詞的報紙讀一讀。這樣,我們掌握三四門外語的願望就不難實現了。」。
參考文獻:《胡志明傳》,《越南與中國》
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du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