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輾轉中國20年,又精通漢語,為何越南一建國就廢除了漢字

2020-12-18 風卷歷史

說到越南,繞不過去的就是「胡志明」這個人,此人被譽為「越南之父」,曾經,穿梭於中國與越南之間,為了越南的獨立,吃盡苦頭,付出非常之多。

1945年8月26日,在日本投降後的第11天,胡志明回到越南並宣讀了《獨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

在那一刻,無數胡志明的夥伴,很多胡志明的學生,都留下了激動的淚水,畢竟,越南有了自己獨立的國家。而胡志明在中國的那些老朋友們,周恩來、陳賡等人也為胡志明感到高興,發去了賀電。

不久,胡志明等人開始統一思想,統一文化,其中,對於官方的文字統一為「越南國語」,而在越南使用了兩千年左右的漢字,則完全退出了越南的文化舞臺。

為何要廢除漢字?胡志明此舉到底是為了什麼?

1、漢字普及已經斷代,重新撿起來不容易。

越南,在中國悠長的歷史當中,大多數時間都和我們關係非常密切,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讓大軍收服南方一帶,並在廣西、廣東等地設了三個郡,其中,越南的北部就屬於「象郡」。

幾十年後的漢武大帝,在滅了南越國後,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其後的一千多年歲月裡,從西漢到東漢,從東吳到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再到五代十國的南漢時期,越南中北部都是華夏各王朝的直屬領土。

公元968年,越南的第一個獨立王朝誕生了,叫丁朝,從這之後,越南從華夏直屬地變成了藩屬國,直到1885年中法戰爭後,中國清政府與歐洲法國籤訂了《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從此,華夏和越南漸行漸遠。

無論是華夏的直屬也好,還是藩屬也罷,越南在兩千年的歲月裡,官方語言一直是漢語,這可以從越南很多的古建築看得出來。那時候的越南人,讀書人讀的是四書五經,寫的都是方塊漢字,而越語更像是方言。

漫長的歷史中,越南本土也誕生了一種文字,叫「喃字」,是越南人的一種改良品,是契合越語的,這時方便越南底層百姓使用的方塊字,讀寫一致,但看起來比漢字更為複雜。不過,喃字一直是漢字的一種補充,沒有成為所謂的主流。

1885年,法國人來了後,逐漸地開始改革文化系統,試圖推廣法語,普及法語。這是對越南原有文化體系的一種巨大衝擊。

不過,法語也不是那麼容易學的,學堂裡的年輕人學起來還可以,其他人太費勁。當然,胡志明的法語是一級棒的,曾經留學法國,並和在法國的周恩來成為了親密朋友。

在推廣法語的時候,越南還產生了一種適合他們的羅馬拼音文字,這就是後來越南人所說的「越南國語」。

大家想一想,從1885年到1945年,整整60年時間,漢語沒有被官方使用,也沒有被學校使用,那會怎麼樣?只會有一種結果:懂漢語的人越來越少,出現嚴重斷代。

1945年,胡志明的選擇來了,是撿起斷代了的漢語和漢字?還是採用新的語言和文字?權衡再三,越南廢除了漢字,讓漢字徹底退出了越南。

當然,「漢語斷代」只是一個原因,廢除漢字還有其它原因。

2、漢字不好學,不好普及

越南喃字

漢語好不好學?我們當然覺得好學,不過,在很多老外看來,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而方塊漢字書寫起來更是不容易。

就連我們民國時期的錢玄同等大師級人物,都拋出「漢字不滅,中華必亡」的言論,影響了當時很多人。何況越南的胡志明等人乎?

當時,對於文字使用上,胡志明等人有四種選擇:一是普及了幾十年的法語,二是越南本土的喃字,三是漢字,四是越南所謂的「國語」。

如果把遙遠的歷史放置一邊,僅僅考慮文字的容易普及性,不難得出結論:漢語和漢字普及最難,越南的本土喃字普及也不容易,法語相對容易,最容易的,是所謂的越南國語就是那個羅馬字母改良過的拼音。

文字普及性越弱,文盲脫盲越慢,對於國家發展越不利。

而剛建了國的胡志明等人,巴不得越南小步快跑,超越周邊小國,最好是能追趕上一眾大國。美好的理想,常常能促使人做出最為激進的行為,於是,胡志明等人對新的「越南國語」青睞有加,這意味著重新開始,也意味著要選擇放棄歷史的連接工具。

如今,在越南的那些年輕人,對於古建築上的文字大多不認識,而對於越南的古老歷史沉澱,也無法解讀,當然,那些懂漢語,會漢字的專業人才除外。

一句話,胡志明等人選擇廢除漢字,和他們的當時具體情況有關。

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下一條。

3、不願意成為中國的「文化附庸國」

何謂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在胡志明等人看來,那就是和過去做個了斷,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價值體系,要減少其它國家對自己國家的影響。

想想也是,如果胡志明選擇了繼續使用漢語,那麼,越南的百姓怎麼看歷史?看到自己原來是華夏的一部分,作何感想?會不會有重新投入華夏懷抱的念頭?

從另一層面講,如果越南上下都使用漢語和漢字,勢必,新時代的小國越南會被隔壁鄰國深深影響,從文化到經濟,從政治到人文,越南很難脫離開來。

如此一來,越南就會成為中國的文化附庸國。

越南的獨立,並不是想附庸於誰,而是想成為獨立的自己。所以,法語文化是他們要廢除的,而漢語文化也是他們要放棄的,只有這樣,越南人才會漸漸有所謂的文化自信,才會有強烈的民族精神。

胡志明等人想要打造的是一個嶄新的越南,而不是回歸歷史,回歸原有文化,哪怕如此失去很多,他們也願意失去。

從國家層面來說,此舉看起來沒有大錯。

不在文化上附庸於中國的越南,後期在政治上也慢慢和中國疏遠,即使胡志明時期和中國關係不錯,即使越戰時期中國又是派人又是給錢,都沒有暖和了越南的心,而且在1979年和我們幹了一仗,讓中越關係直線下降。上世紀九十年代後,中越關係才漸漸升溫。就算如此,如今的中越關係,也沒有恢復到越戰前的水平。

總體說來,胡志明在1945年建國後,廢除了漢字,這是有三個原因決定的:一是漢字斷代已經60年了,重新撿起來相當不容易;二是漢字、漢語學起來難,普及不容易;三是胡志明想謀求文化上的獨立,打造越南人在文化上的自信,不願意成為文化附庸國。

相關焦點

  • 胡志明精通漢語,在越南建國後,為何又要廢除漢字和漢語?
    在文化和制度方面,古代越南也在多個方面效仿中原王朝,無論是服飾還是儒家思想以及漢字漢語。胡志明本人也受中華文化影響很深,不僅能夠流利地用漢語交流,還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但為何他建立越南之後,卻要下令禁止使用漢語漢字呢?首先是法國殖民統治者導致的漢文化斷代。在新航路開闢之後,西歐國家先後走上了殖民掠奪的道路,法蘭西便是其中之一。
  • 精通漢語的胡志明:為何執意要廢除漢字?隱情讓當下越南自食其果
    其實也不難理解,眾人會認為漢字在越南消失的源頭在於胡志明身上,畢竟在胡志明政府時期,確實明確頒布了法令,廢除漢字,改用羅馬拉丁字母作為越南文字。不過,我們要來深究一下其法令背後的政治力量,法國。
  • 越南用了一千年漢字,精通書法的胡志明,為何執意要廢除漢字?
    最近看到一篇有關胡志明書法的評論,稱胡志明是一位精通書法的高手,評價其字有著深厚的功底和精深的造詣。胡志明的字寫得是否真有這麼牛,想必對書法真正有所認知的人都懶得爭辯,當然,如果把他的字放在越南的漢字大環境當中,說胡志明精通書法,倒也是事實,畢竟,自從胡志明執意廢除漢字之後,越南也就沒剩下幾個人會寫漢字,更別說書法了。
  • 在中國生活20年的胡志明,為啥在越南建國後,就立馬廢除漢字呢?
    胡志明,1890年5月出生於越南義安省。早年的時候,胡志明先後當過教師、海員和雜役;1920年的時候,他在法國加入了共產黨,並於1923年前往蘇聯學習,1924年到1927年期間則在中國進行革命活動。胡志明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不僅漢語說得很流利,還會寫一手漂亮的書法。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在越南獨立建國之後,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胡志明卻迫不及待地下令廢除漢字,並推行以羅馬拉丁字母為基礎的越南文字,即「國語字」。隨後還在憲法中明文規定,只有會讀寫國語字的越南人民才有被選舉權,於是乎,漢語便從越南這個地方漸漸淡出了。
  • 此人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自己精通漢語,建國後為何下令廢除漢字?
    胡志明精通漢語,獨立建國後,為何立馬下令越南廢除漢字?漢字圈國家中最先領導廢除漢字的,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越南使用漢字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西漢末年,漢字開始傳入越南,並且逐步擴大了影響。 越南上層社會把漢語文字視為高貴的語言文字。
  • 精通漢語的胡志明在建立越南之後,為何立馬下令廢除漢字?
    胡志明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不知道廢除越南人使用了幾千年的漢字,就是斷絕了越南人享用其祖先華夏人智慧思想,廢掉了越南人享用其祖先積累的許多情商經驗,他不知道廢除漢字會讓越南人的智商集體跳水,他不知道能適應自己民族的文字就是最好的字,是哪個民族最優秀的字,一個民族所用文字,不止是只表達是思想
  • 胡志明在成為越南最高領導人以後,為何立馬下令廢除漢字
    越南和朝鮮不同,雖然同屬中國藩屬國,但卻反反覆覆。處於一種半獨立態勢,晚清以後,先後被法國,日本,美國所控制,西化很嚴重。而胡志明雖然精通中華文化,但他更精通西方文化,胡志明對中國本身卻有很深的芥蒂,當二戰結束的時候,胡志明反對越南屬於中國受降區域,親自前往美國「投訴」未果。
  • 越南國父胡志明,建國後就「廢除了漢字」,這到底是為什麼?
    胡志明,越南國父,曾在中國遊歷,後在香港建立越南共產黨組織,漢語突出,書法不錯。就是這麼一個「漢語通」,在建國後馬上下令廢除漢字,這是為什麼呢?中國當然沒有廢除漢字,但,越南,在1945年建國後,堅決廢除了漢字。所以,越南廢除漢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漢字難寫難學,普及太難。
  • 胡志明漢語出色,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為何建立了越南卻要廢除了?
    在這其中,還有一個國家,當初建立這個國家的人,卻下令要把漢字廢除,這個人就是胡志明。可能有人覺得他是因為對漢字不熟悉才會做出這個舉動,但是相反的是,他對漢語十分精通。胡志明在建立越南的過程中,中國曾經給了他很多的幫助。因此越南和中國的關係是非常好的。胡志明本人也曾在中國待了二十多年,不但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就連毛筆字也寫得十分出色。
  • 胡志明廢除漢字,對越南人有什麼影響?
    眾所周知,在東亞5000年的歷史裡,漢字都是這裡的統一使用文字,朝鮮、日本、越南都是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而在秦漢時期,越南北部地區就成為秦漢帝國的領土。所以在這之後的2000年裡,越南地區都一直使用漢字,連他們的史書《大越史記全書》也全都是漢字。
  • 胡志明精通漢語,為什麼在建國後下令廢除漢字,原因只有四字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32,閱讀約3分鐘眾所周知,胡志明是中國的「老朋友」。他出生在一個儒生家庭,從小就打下了紮實的漢語基礎。胡志明還痴迷中國文化,擅長寫詩。他是在廣州開展革命運動時認識陳賡的。
  • 胡志明在中國生活多年,獨立建立越南後,為何下令廢除漢字?
    可是這個越南首領曾經在中國生活了很久,對中國文化也是了熟於心,再回到越南之後也是將漢字作為一種文化推廣開來,但不久之後  卻廢除了漢字的流行。  那時候的蘇聯和中國發生了一點小矛盾,從原本的老大哥小兄弟變成了短兵相向。他的遺願之一也是這兩個國家可以重歸於好,破鏡重圓。  他為東南亞地區的社會主義事業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國際中有很高的地位。按理說,他對中國這樣的熱愛,  在創立越南共和國之後,為什麼要廢除漢字呢  ?
  • 他痴迷中國文化、還能用漢語與人對話,為何一上臺便要廢除漢字?
    而我們想要知道這些,就不得不提起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第一任主席胡志明,他精通漢語,痴迷中華文化為何其一上臺便立即廢除了漢字?精通漢語,親密戰友21世紀的今天,世界上總共只有5個社會主義國家,分別是寮國,越南,朝鮮,古巴以及我們敬愛的祖國中國。
  • 越南還沒有統一,胡志明就著急廢除了漢字,有什麼目的?
    二戰後,胡志明領導的共產黨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即「北越」)。但越南南部又再次被法國入侵,並建立了越南國。可以說胡志明領導的北越還具有相當大的壓力,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可胡志明卻在這個時候,廢除了漢字,那麼為什麼胡志明這麼著急呢?越南文字經歷了漢字、字喃和拼音文字3個階段。
  • 胡志明在華生活20年,與漢文化頗有淵源,為何上任後廢除漢字?
    越南自明朝便是便是我國的藩屬國,自然也是學習了中原先進的文化,這段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但是隨著世界大戰結束,各殖民地都紛紛獨立,廢除原先一些制度,以此來標榜自己的獨立性,這點越南也不例外,而且當時的指揮者還是胡志明。胡志明的出生頗為富貴,書香門第的世家,也為他將來的語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胡志明的父親不僅僅是教書為生,更是中過科舉,而且與漢語還有一些淵源。
  • 越南獨立後,胡志明迫不及待廢除漢字,用簡練拼音文字代替!
    引言越南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其歷史很多都是由漢字書寫,例如一些史書都是由漢字書寫的。越南用漢字的歷史很久,但自從近代史,越南獨立後,其領導人胡志明迫不及待地廢除漢字,用簡練的拼音代替漢字,這到底是為何?
  • 為何知曉漢語和廣東話的胡志明 在越南獨立建國後立馬下令廢除使用...
    1945年9月2 日越南宣布脫離法國人殖民建國之後,越南第一時間施行了一項很重要的制度,那就是正式廢除漢字,使用法國人羅馬字的國語字。長期和中國 關係 友好, 而且會說漢語和廣東話(曾向廣東國民政府尋求幫助越南獨立),而且做為越南中上層精通漢文的胡志明和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能是的越南真正獨立。
  • 漢字在越南屬高級官方語言,卻因胡志明備受打擊,他為何下令廢除
    中國歷史悠久,我們的語言也有幾千年的歷史,漢字的發明對中國文明起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因為古代中原王朝的強大,周邊很多都依附於我們,他們的文字和文化都是一直在效仿中國的,所以如今在很多地方都發現了中國文化的遺蹟。
  • 胡志明精通漢語,為什麼在建立越南之後不久,便廢除了漢字?
    很奇怪,如果你在越南待過,或者見到越南的照片,就會發現越南和過去的中國是有些相像的。而且,越南的社會制度和中國一樣,發展脈絡也和中國類似。以上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越南一直離不開大中華文化圈的影響,而對於文化來說,最重要的當屬文字。
  • 寫下133首漢詩的胡志明,為何下令廢除漢字,只在春聯中留一漢字
    中國是一個有著上下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提起中華文明的代表之一漢字,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孩童在牙牙學語的時候便開始學習漢字,許多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也會接觸漢字並且學習。漢字與英文不同,漢字是表意文字,從漢字的形上,我們可以了解其背後的故事以及代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