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給娃輔導學習,那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什麼光怪陸離的事都能發生,就連低血壓的人都能給氣成高血壓。說了念一他非念成二,說了向西他非理解成向東,有時候氣得都想抽自己兩耳光。
生氣歸生氣,但是不教還不行,一對一輔導還學成這樣,到了學校老師也無能為力。所以只能提前吃好降壓藥,讓自己冷靜下來,再去挑戰這種魔鬼式訓練。這不,又一位寶媽在教孩子認數字時被氣到懷疑人生了。
晚上本應該進入夢鄉有一個好的睡眠,然而有一位寶媽卻睡不著了。昨天晚上在輔導兒子認數字時,本以為聰明伶俐的兒子幾分鐘就能學完,沒想到折騰了兩個小時孩子才終於能說完前十個數。
這時的媽媽和兒子差不多都處在崩潰邊緣了,然而就在寶媽單獨指出一個數字問這是幾時,孩子直接急哭了,說話的聲音都破了,大聲跟媽媽說:媽媽,我再跟你說一遍,這是1、這是2……一直數到10,說完還抹了抹眼淚。
然而媽媽還是單獨這齣一個數字問:這是幾?孩子無奈繼續重複:我再跟你說一遍!說完又從一數到十,就這樣重複了幾個回合後。媽媽指著9告訴兒子怎麼讀,結果兒子仍然重複那句話。
最後兒子氣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明明自己能從一數到十,還要一直問我;媽媽也氣得咬牙切齒,明明都能讀出來,單拎出來就都不認識了。看來教朋友入門真的難,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有的網友看到視頻後,想到了自己的悲慘遭遇,甚至直言:有沒有人要兒媳婦的,到時候車房都不用出,前提是要輔導我女兒的學習,我怕再過兩年我就腦溢血了。
輔導孩子學習有一個誤區,家長總喜歡盯著孩子(除去輔導孩子時必須要待在他身邊的時候),對,就是那種死盯著,只要看到孩子出錯,就直接提醒糾正。
為什麼家長坐在孩子身邊,盯著他學習,糾正他出錯,嘮叨好幾遍反而不能幫助孩子學習呢?
因為孩子心理壓力大,大腦會變得一片空白。這就好比你的領導給你布置一項任務,完了就站在你的身後看著你做,你肯定也渾身不自在,其實孩子也有這種心理。
尤其是再被你訓幾句,整個人都懵了。其次家長看到孩子出錯就急於糾正,也不利於孩子的學習,看到孩子翻書馬冬梅,合書馬東什麼?什麼冬梅?家長就耐不住性子想要指出。
其實這是讓孩子少了一次重複學習的機會。因為晚些時候再提醒,就相當於把孩子的學習內容反饋延遲了一段時間,這就相當於孩子學完一部分後,又讓他總結反饋一次,總共學了兩次,自然會有好的學習效果。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的過多幹預反而會適得其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了解孩子的基礎和學習能力,幫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不能讓孩子輕易夠到,也不能挫傷他的銳氣。
其次要幫孩子制定好學習計劃,每一個成功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幫他制定學習計劃的父母。學習計劃的制定,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基礎,也是培養他自學的良好方法。
最後家長要做好啦啦隊的工作,孩子遇到困難時安慰他、鼓勵他,表現好時要表揚他、獎勵他,讓他做到有自信心,不被困難所折服,敢於拼搏。
【子諾媽媽寄語】
輔導孩子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彰顯自己多聰明,也不是為了向孩子展示自己的脾氣有多壞,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才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