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教孩子認數字,結果陷入循環雙雙氣哭,孩子:我再跟你說一遍

2020-10-03 子諾育兒

說起給娃輔導學習,那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什麼光怪陸離的事都能發生,就連低血壓的人都能給氣成高血壓。說了念一他非念成二,說了向西他非理解成向東,有時候氣得都想抽自己兩耳光。

生氣歸生氣,但是不教還不行,一對一輔導還學成這樣,到了學校老師也無能為力。所以只能提前吃好降壓藥,讓自己冷靜下來,再去挑戰這種魔鬼式訓練。這不,又一位寶媽在教孩子認數字時被氣到懷疑人生了。

媽媽教孩子認數字,結果陷入循環雙雙氣哭

晚上本應該進入夢鄉有一個好的睡眠,然而有一位寶媽卻睡不著了。昨天晚上在輔導兒子認數字時,本以為聰明伶俐的兒子幾分鐘就能學完,沒想到折騰了兩個小時孩子才終於能說完前十個數。

這時的媽媽和兒子差不多都處在崩潰邊緣了,然而就在寶媽單獨指出一個數字問這是幾時,孩子直接急哭了,說話的聲音都破了,大聲跟媽媽說:媽媽,我再跟你說一遍,這是1、這是2……一直數到10,說完還抹了抹眼淚。

然而媽媽還是單獨這齣一個數字問:這是幾?孩子無奈繼續重複:我再跟你說一遍!說完又從一數到十,就這樣重複了幾個回合後。媽媽指著9告訴兒子怎麼讀,結果兒子仍然重複那句話。

最後兒子氣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明明自己能從一數到十,還要一直問我;媽媽也氣得咬牙切齒,明明都能讀出來,單拎出來就都不認識了。看來教朋友入門真的難,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有的網友看到視頻後,想到了自己的悲慘遭遇,甚至直言:有沒有人要兒媳婦的,到時候車房都不用出,前提是要輔導我女兒的學習,我怕再過兩年我就腦溢血了。

不是孩子笨,是方法沒用對

輔導孩子學習有一個誤區,家長總喜歡盯著孩子(除去輔導孩子時必須要待在他身邊的時候),對,就是那種死盯著,只要看到孩子出錯,就直接提醒糾正。

為什麼家長坐在孩子身邊,盯著他學習,糾正他出錯,嘮叨好幾遍反而不能幫助孩子學習呢?

因為孩子心理壓力大,大腦會變得一片空白。這就好比你的領導給你布置一項任務,完了就站在你的身後看著你做,你肯定也渾身不自在,其實孩子也有這種心理。

尤其是再被你訓幾句,整個人都懵了。其次家長看到孩子出錯就急於糾正,也不利於孩子的學習,看到孩子翻書馬冬梅,合書馬東什麼?什麼冬梅?家長就耐不住性子想要指出。

其實這是讓孩子少了一次重複學習的機會。因為晚些時候再提醒,就相當於把孩子的學習內容反饋延遲了一段時間,這就相當於孩子學完一部分後,又讓他總結反饋一次,總共學了兩次,自然會有好的學習效果。

家長要參與,但不能干涉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的過多幹預反而會適得其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了解孩子的基礎和學習能力,幫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不能讓孩子輕易夠到,也不能挫傷他的銳氣。

其次要幫孩子制定好學習計劃,每一個成功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幫他制定學習計劃的父母。學習計劃的制定,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基礎,也是培養他自學的良好方法。

最後家長要做好啦啦隊的工作,孩子遇到困難時安慰他、鼓勵他,表現好時要表揚他、獎勵他,讓他做到有自信心,不被困難所折服,敢於拼搏。

【子諾媽媽寄語】

輔導孩子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彰顯自己多聰明,也不是為了向孩子展示自己的脾氣有多壞,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才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相關焦點

  • 孩子學認數字,結果演變成跟媽媽循環式對話
    我們都知道,其實很多孩子都覺得學習很困難。這也是正常的,對於幼小的他們來說,學習簡直是天下最困難的事情了。但是相較於孩子而言,那些需要教導孩子學習的家長也不好過。很多家長都覺得教孩子寫作業、認字簡直是一種煎熬,最近有一個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孩子學認數字,結果演變成跟媽媽循環式對話。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我們來看一下具體情況。
  • 萌娃學認數跟媽媽進入循環式對話,網友:只能套餐,不支持單點
    這是一位寶媽分享了教孩子認阿拉伯數字的視頻,結果兩個人的對話讓網友們哭笑不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輔導時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吧。 視頻中,媽媽指著書本上的數字教孩子讀數字,孩子正哭哭啼啼的從一數到十,這看起來也沒什麼不對,孩子數的挺好怎麼還哭呢?再往下看的視頻中見你就能發現不對了。
  • 萌娃學認數跟媽媽進入循環式對話,網友:只能套餐,不支持單點
    這不最近網上就有一個寶寶因為媽媽輔導作業火了。這是一位寶媽分享了教孩子認阿拉伯數字的視頻,結果兩個人的對話讓網友們哭笑不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輔導時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吧。再往下看的視頻中見你就能發現不對了。原來這個媽媽指著其中一個數字問孩子:「這是幾?」孩子大哭著說:「媽媽我再跟你說一遍,這是1,這是2,這是3......」,然後從一數到了十。然後媽媽又單獨指出一個數字讓男孩認,男孩還是重複之前的話,男孩和媽媽就進入了循環式對話。
  • 小男孩學認數字,跟媽媽「循環式對話」火了,網友:原來都一樣啊
    ,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平時生活都是非常和諧的,然而只要一涉及到學習,兩個人可謂都是非常的著急,就像是這個視頻裡的孩子和家長,家長一遍一遍提問,孩子一遍一遍回答,整個過程顯得家長好像額外不懂事,視頻裡孩子只有幾歲,到了剛學識字的年紀,這次是媽媽教孩子認數字,只見視頻裡的孩子哭著從「1」數到「10」,在數完後媽媽指著一個單獨的數字問:「這是幾」,然後孩子又開始從「1」念到「10」,完了之後媽媽又指,孩子還是不認識單獨的
  • 作業把孩子難哭了,輔導作業把媽媽氣哭了,網友:太真實了
    每個人在學生年代都會有這麼一個慘痛的經歷,就是自己的家長在輔導自己作業時,總是會彼此爭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讓誰,甚至到了問題講不過去的時候,不僅逼哭了大人還揍哭了孩子,這樣的畫面不僅好氣還好笑。這不,就有一位媽媽因為給孩子輔導作業而被氣哭了。
  •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母子一起哭!網友:送輔導班,能多活幾年
    ,最後媽媽和孩子一起哭著寫,兩個人默默流淚,堅持寫作業的樣子,雖然很有戲劇性,卻讓人深有共鳴。「我以前也這樣,我輔導作業的時候跟河東獅吼一樣,孩子就只會哭,我氣的也哭,後來送輔導班了,放完學直接去寫作業,回家之後書包不許往外拿,最近身體恢復多了,能多活幾年。」
  • 寶媽教娃寫作業,結果難哭孩子氣哭自己,網友:原來不止我這樣
    寶媽教娃寫作業,結果難哭孩子氣哭自己小莉(化名)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由於小學二年級不同以往一年級一般只需進行一些簡單的基礎性學習,而是會在這些基礎之上再稍微添加一些難度,不過正是這些添加的難度,一下子就把小莉的孩子給難倒了。
  • 蒙氏教育如何教孩子認識數字,你知道嗎?
    說到蒙氏教育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各種教具,讓孩子通過各種方式的體驗來掌握知識,今天要說的是最基礎的認識數字。在我們大人眼裡12345這些數字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對於一張白紙一樣的孩子,他們對於數字的最初認識是很不簡單的。在蒙氏教育裡會通過藉助特定的教具來讓孩子去認識數字。
  • 「哭什麼?再哭還打!」//面對孩子哭,90%的父母都陷入了誤區。
    對於孩子哭,大家都怎麼看呢?會怎麼做呢?探討這個問題前,先說個我的經歷吧!前段時間回了趟老家,閨女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跑跳,挖土,抓沙,玩得不亦樂乎。「啪」,只見四歲的閨女把一個超大土塊摔到了地上,嶄新的衣服上粘滿了土。閨女站在那傻笑,我也笑著,走過去,幫她拍了拍身上的土。由於土是幹的,所以拍拍就掉了。
  • 「再哭,我就把你丟出去」,說這話的父母,最後孩子都聽話了嗎?
    ,那也是娟子初為人母的第二年,剛分娩時看到小寶寶的天使笑容心裏面是暖烘烘的,隨著孩子一天大一天、一日比一日更調皮,娟子也直接累到虛脫、還經常性地亂發脾氣,在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孩子一哭鬧娟子就會指著孩子說「你再哭,再哭我就從窗戶把你扔出去」。
  • 孩子「認母」有關鍵期,媽媽若不在身邊,孩子將來不跟你親
    其實,也難怪小姨現在對孩子這麼上心,小姨年輕的時候,為了出門多賺點錢,常年把孩子留給家裡的老人帶,她自己很少留在孩子身邊,以至於孩子現在跟她一點兒也不親,所以她也只能靠給孩子買禮物,和孩子套套近乎,拉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但是,我覺得有些晚了,小姨家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她已經錯過陪伴孩子的關鍵期,孩子很難跟她親。
  • 孩子有起床氣怎麼辦?可以哭很久
    有媽媽問我:孩子有起床氣怎麼辦,可以哭很久。孩子情況描述:晚上8:30上床,睡前講繪本30-50分鐘,關燈後她抹黑玩很久,10點睡著。上學時要趕7:20的校車,不肯起床,鬧騰,沒有辦法一邊睡覺一邊送進校車。
  • 袁詠儀說:我被孩子教育過。真是被孩子的一句話噎著…
    我說,這有什麼好哭的,哭有用嗎?我說,這個很好吃啊,你為什麼不能吃一點?!我說,這有什麼難的,你再堅持一下就好啦……當孩子向我展露害怕,畏難、不喜歡的時候,我總是用自己的視角去否定他的情緒。可是這個不到6歲的小孩,卻第一時間選擇跟我站在一起,他安慰我、保護我說,我和你在一起,我陪著你,你不要怕。
  • 孩子,你讓我又愛又氣
    裡面漫不經心的回一句,站起身了,但是眼睛還盯著電視,直到把我逼的怒氣衝衝的過去:「兔崽子們,叫你們那麼多次沒聽到啊!電視關了,給我滾出來吃飯!」倆人才關上電視有說有笑的出來,仿佛你的發怒人家壓根就沒看到一樣,你再生氣,完全跟人家無關一樣。你說可不可惡!
  • 家長「越說」娃「越故意」,結果上演無限死循環,4招教父母化解
    相信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家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要孩子越不可以這樣,娃就越故意這樣,總是跟自己唱反調、對著幹,關鍵是還不能說,越說越故意,結果就陷入死循環中。▶梁女士的兒子很喜歡吃糖,經常背著父母偷拿家裡的糖果吃,梁女士看到後,就會大聲對兒子說不能吃糖,不然牙齒會壞掉!梁女士不說還好,一說直接給兒子提了個醒,孩子趕緊把手裡的糖果都塞進了嘴巴裡,然後還用得意的神情看著媽媽,給梁女士都氣壞了。
  • 小學生姐姐教弟弟寫作業被氣哭,這事兒太難了
    媽媽下班到家,發現姐弟倆全都痛哭流涕,還以為兩人打架了。原來姐姐只是好心,看媽媽平時教弟弟寫作業經常著急上火,想到長姐如母,於是決定姐代母職,幫媽媽減輕點負擔,給弟弟默寫。結果姐姐就崩潰了,她把弟弟罵哭了,自己也哭得稀裡譁啦,一邊哭一邊說:弟弟說有幾個字不會寫,我來幫他輔導。我以為他都會寫呢,竟然只會寫那幾個字!
  •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嗚嗚嗚~~~叫你不要哭還哭!聽見沒有!嗚嗚嗚嗚嗚嗚~~~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快走!你不走我就自己走了,你一個人留在這裡吧!我們曾經都當過旁觀者,也有可能就是當事者,也許你沒說過「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但你可能說過「你再這樣,我就走了」,兩者有區別嗎?
  • 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氣出「動脈痙攣」,孩子:我也不想吖
    」,孩子:我也不想吖有這樣一個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無論媽媽怎麼教,都是寫不對。上一秒還如膠似漆的母子倆人下一秒媽媽就已經上手開揍了。這位媽媽說,這個問題已經教了很多遍了,但是還是不會真是氣不打一處來。然後過了幾天,發現自己頭疼。醫生說她是:陪讀陪出動脈痙攣。陪孩子寫作業真的是一件消耗心血的事情啊。
  • 孩子學習總說「我不會」,你真的懂什麼意思嗎?
    媽媽:說,為啥半天了一道題都做不出來?孩子:我不會啊!媽媽:不會?我都教了十幾遍了,你再說一遍你不會?成心氣我是吧,看我不打死你!孩子:你打啊,把我打傻了,我更不會!媽媽:你......每當父母特別興致勃勃的教孩子一些新的知識時,總是會被孩子的一句「我不會」氣得半死。但能怎麼辦呢?哭爹罵娘之後,還是得沉下心來繼續教,否則就會有些不識趣的人說:「連孩子都教不好,你怎麼做父母的?」是啊,我們做不好,你就能做好了?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被氣哭!家長的壞情緒,對孩子的殺傷力有多大
    前幾天,河北保定一位媽媽給幼兒園兒子輔導作業被氣哭的視頻走紅。孩子爸爸稱,孩子正在上幼兒園,媽媽教孩子寫字,讓孩子空格寫,可是孩子怎麼都學不會,非要挨著寫,急得直抹眼淚。媽媽看孩子哭,又生氣又心疼,也忍不住和孩子一起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