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能讓你走進世俗,也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讓你遠離塵囂。矛盾的世界裡,願我們都隨性隨心活得自然而灑脫,喜歡我,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與我一起感悟人生喜樂。
文/雪姐說情
與人相處,我們都希望可以與一個情緒穩定的人相處,世界上也有很多的書籍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但是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情緒真的是可以控制的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會有情緒呢?
對此,首先我們就應該弄明白這個問題,既而再去考慮為什麼我們會有情緒?
01.人為何有壞情緒?
人為何有情緒呢?
人都有七情六慾,每個人出生的時候是一張白紙,隨著我們慢慢的不斷學習,我們慢慢的會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行為標準和處事方式,我們會擁有自己的底線,而這所謂的底線就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標本。
通過這一個標本,我們就會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雖然這個標本對於我們人而言是有約束行為的,但是與此同時,這個標本也逐漸成為了我們的習慣模式。
例如:當我們獨自在房間的時候,有朋友直接進來我們的房間,但是他卻並沒有敲門徵得我們的同意,對此,我們的心裡就會不舒服,甚至我們會發脾氣、會擁有不良的情緒。
面對這種情況,小則我們忍耐,大則我們便會用壞情緒向對方去訴控。
所以,其實我們要明白,並不是對方沒有敲門的這一個行為讓我們非常的生氣,是因為在我們的印象和日常生活習慣之中,我們希望對方在進我們房門的時候去敲門,我們認為敲門才是對一個人的尊重,所以,我們希望對方也可以尊重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所以我們希望對方做一個會敲門的人。
如此看來,希望對方在進門的時候敲門,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內心所想,當我們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與對方的行為不掛鈎的時候,我們便會滋生出不滿的情緒。
02.情緒控制的背後,其實是我們的換位思考。
通常我們在擁有壞情緒之後,我們都會說讓自己先保持冷靜,當自己和對方完全冷靜下來的時候,再與對方去和平的解決問題與矛盾。
其實,仔細想一想,當最後我們穩定情緒之後去解決問題,我們最終把問題解決的圓滿且無憾,其實都是由於我們的換位思考和退讓。
因為當初矛盾激發點的時候,我們的情緒是非常激昂的,當初不利於我們冷靜地去思考,而當我們冷靜地去思考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可能會有更好的情緒去解決問題,但是當初當對方冒犯了自己的底線之後,我們沉浸在痛苦和激憤之中,沒有完全很好的想到最好的解決方式而已。
其實,最終很多的事情我們得以和平解決,就是我們事後仔細想了想,我們覺得很多的矛盾沒有必要而已,因為我們都明白,我們不能拿自己的行為標準去要求別人與我們做到完全一致。
所以不是我們最終控制了情緒,而是因為我們最終都選擇了算了退讓、換位思考和不計較。
結語:
所以,情緒並不是我們去控制的,而是經過時間的冷卻之後,我們選擇了原諒和不計較。
與其說我們懂得控制了自己的情緒,還不如說我們想通了不用自己的行為標準去約束別人,這個世界最怕的就是道德綁架和行為綁架。
所以,當我們對別人產生不良情緒的時候,其實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在我們有情緒的那一霎那,我們就可以清晰地感覺到我們對自己的行為標準要求是怎樣的?
我們可以通過一次又一次不良情緒,來審視自己的行為標準是否是好的?通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自省,最終,我們成為一個完美的自己。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情緒是可以控制的嗎
嗨!我是雪姐,願你在我的文字中終有獲得,喜歡我,就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