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昨天,鄞州區江東外國語小學604班班主任郭琛老師在朋友圈曬出了一連串班規,引來了圈內家長們的一片叫好聲。
郭老師是區名班主任,擔任班主任25年。昨天,結合《鄞州區中小學生行為養成習慣培養目標》《中小學生行為守則》,604班一共發布了44條班級規範,集中圍繞學習、紀律、衛生、行為四個方面。例如,上課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見到老師能主動打招呼、每天保持固定的閱讀時間、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
這些班規,並非班主任的「一言堂」,而由全班學生集體商量後擬定。為此,班裡進行了一次「我們的約定」班規制定主題班會,學生們分組討論、商量、匯報,經全班同學表決同意後,方能最後納入班規。
也就是說,班規的實施,是在自主管理的基礎上進行。「學生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目標是自己制定的,做起來心情是愉悅的,不再是傳統的『管、卡、壓』,班主任的作用只是疏和導。」郭老師說。
相比於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班規更能體現班級特色、班級文化,尤其對需要改進之處有了更為明確的提醒。因此,班規還是個可變量,會根據每學期學生們的表現做出調整。
學生朱雪瀅提議,把「學會垃圾分類,回收有用垃圾」寫入班規。「現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推廣垃圾分類,我們更應該強化這方面的學習、實踐,讓垃圾分類成為自覺行動。」
針對有同學上課偷偷看小說,班規提出:上課不能做與課堂無關的事。針對有同學寫字很隨性,明確提出:寫字必須認真規範等。
班規不光局限於校園生活,還涉及課外生活。學生胡書齊自擬的學習類班規中,就對離校後的學習狀態提出了要求。他寫道:回家後,認真自主完成家庭作業、做作業時專心致志;睡覺前,回憶當天學習的知識點;假期,多外出實踐,增長課外知識。
學生們是否能如約遵守班規?該班通過結合「學生成長銀行」進行考評。以儲蓄的形式把自己在學校、家庭、社區的表現進行存儲,存款數額與操行等第、綜合素質評價表直接掛鈎。一定值的儲蓄額還可換成「幸福券」到學校愛心超市換取禮品。
郭老師說,通過每日「帳戶」的變動,孩子們能及時查落補缺,同時能得到更多鼓勵,天天有進步、周周有收穫。
據悉,鄞州區江東外國語小學38個班級都制訂了特色班規,佔全校班級總數的90%。本學期起,這種自我管理模式將在全校推廣,讓文明素養成為一種習慣。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