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現在只有漢字留存,而它4000年長盛不衰,秘訣是什麼

2020-12-15 代麗的小屋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文字。他們有些是自己民族的文字,有些是借著別人民族的文字去創立的。而文字也是研究一個國家文化的最重要因素,比如因為沒有發現同時代的文字,當我們認為第一個王朝是夏朝的時候,世界上卻一致認為我們的第一個王朝是商朝,活脫脫的把文明史往後縮短了400多年,就是吃了沒找到文字的虧。

而4000年前的時候,在世界上有埃及,巴比倫和印度這三個國家和我們並行。但是在長久的歷史之中,古埃及文字和巴比倫文字,早已經隨著中東一撥又一撥的統治者而趨於消散,而古印度文字,被譽為「哈拉本」的印章文字也早已失傳,現在的印度使用的是7世紀才成型的梵文。只有我們的文字,從早期的甲骨文不斷變化,得以一直流傳。也正是因為文字不滅,所以我們的文化才能一代代的傳承,即使是元朝和清朝作為少數民族入主漢地,而且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他們也沒有去消滅漢字。

而現在的世界文字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中日韓地區流行的象形文字,一種是西方社會留下的字母文字。其中中日兩國都把漢字作為重要的文字載體,而韓國雖然取消了漢字,但是韓文裡也保留了一些本民族的特色文字。而追溯漢字的老祖先,無疑是甲骨文。其實上面提到的三大國裡,他們所有的文字一開始都是屬於象形文字。只不過在長久的歷史中,埃及和巴比倫被緊挨著拉丁文明的西方世界所侵略,之後被同化。而印度的梵文本身就受到了拉丁文的影響。

而得益於高山河流的阻擋,歷史上多少的西方拉丁語系,在面對著帕米爾高原的時候紛紛調頭,也因此形成了相對封閉的環境,於是甲骨文能夠迅速的演變,到了秦代的小篆就形成了現在漢字的形制。此後不斷發展,而在其中,沒有文字的其他各族都紛紛借鑑漢族文字去創建自己的文字。而象形文字本身就是用形意來表達,文字本身的教育意義也要高。

而字母文字只是解決讀音問題,現在的歐美文字大部分全部都是脫胎自拉丁語,比如德語、英語和法語只是讀法和字母排列上不同,但是在字母形制上則大同小異,一些字母比如ABC,在英語中存在,在法語也有,只不過是發音的區別,所以兩者不能同日而語。

我們在學習文化的時候,不能去否認一個國家的文字,但是像漢字這種源遠流長的文字所蘊含的歷史性,世界上任何現有文字都無法掩蓋他的魅力。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大部分文字,都字母化了,為什麼只有中國能保住象形漢字
    那麼,為何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使用的文字都字母化了的情況下,中國卻能夠始終的保住象形漢字呢? 下面,先從象形文字開始進行說明。 不過,如今看來在這些象形文字中,就只有漢字仍保留了下來,並且還依舊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作為延續已久的文字,漢字一直以來傳承有序且包羅萬象,所衍生出來的文化更是可以用博大精深來形容。 不過,漢字在千百年來的流傳過程中,也並非一直都是非常的順利,實際上在近代的時候,漢字就曾經經歷過差點被取締的危險!
  • 近500年長盛不衰,它的「絕密配方」是什麼?
    從宮廷走出來的片仔癀經歷了極具傳奇色彩的發展歷史,它源於宮廷、始於寺廟、揚名於海絲,流傳於民間,振興於新時代。經半個多世紀的傳承創新,片仔癀被列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處方及工藝均屬於國家秘密。片仔癀的生產主體,也從民間藥坊到公私合營製藥廠,再到如今的上市公司、現代化高新技術企業。從宮廷御藥到走向世界的中國品牌,讓片仔癀近500年長盛不衰的秘密是什麼?
  • 宮廷糕點鋪23年長盛不衰的秘密
    2017年的文殊院總店依舊天天排隊宮廷糕點鋪為何23年長盛不衰?傳承300年的宮廷桃酥  慈祥、和善、低調,這是程德明給筆者的第一印象。在眉山東坡區工業園工廠,筆者見到了程德明。他已是64歲的老人,但精神很好,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打開話閘子的程德明無所不談,談人生經歷,談創業過程,談個人喜好。
  • 3000多年前,3500多個文字,象形、指事、形聲等成熟漢字的出現
    而對於漢字結構的進一步認識,是幫助我們在學習書法藝術的道路上增強底蘊與學識。漢字產生的確切年代到現在還不能完全斷定。從近年考古研究的資料: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刻紋、山東呂縣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紋等來看,漢字的歷史可以遠溯到五六千年前。
  • 象形文字的減省演變:漫談漢字符號化和書法法度的永恆存在性
    只有理法兼備,才能稱之為神品、妙品。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不管是我們日常的書寫也好,還是我們進行藝術的創作也好,法度性始終是圍繞漢字而生的,是始終伴隨著漢字的,它不以個人書寫的好壞為轉移,只要你學的是漢字就有法度。所存在的區別就是這兩者的法度性要求到底是嚴謹的,還是寬鬆的,是要求比較高的,還是要求比較低的。
  • 破解瑪雅象形文字之謎的過程非常艱辛複雜,最終還借鑑了中國漢字
    這些瑪雅文字的總數很大,例如在科潘一座金字塔的臺階上,著名的「象形文字梯」上刻有許多奇特而精緻的瑪雅文字,它大約寬8米,臺階呈90度。瑪雅文字無疑是瑪雅人的一種非常簡單的文字,甚至像中國書法一樣,它可以給那些書法觀賞者提供充分的想像空間來發揮他們的藝術才能。從今天來看,一部分象形文字代表了由元音和輔音所組成的音節。
  • 談談象形文字與字母文字
    談談象形文字與字母文字流波    內容提要:字母文字的源頭和字母文字的演變過程
  • 漢字的象形特徵在於它對物象輪廓的簡約化、概括化和整體協調化
    以圖造字早在上古時期的甲骨文就開始了,甲骨文裡的圖畫式文字佔多數,凡是實物有形可畫的大都用圖形來表示,從中能夠找到由線產生的面及由基本線組成的不同的骨骼,這充分表現了圖形文字的原始構成意識,至今漢字的發展仍沿襲圖形審美的構成原則。
  • 文字戰爭五千年:漢字從世界強勢文字到退守一隅,原因何在?
    二、字母化人類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包含了事物的基本信息,容易識別,但隨著詞彙量的增加,象形文字的缺點就顯現出來了:字形複雜,難以學習、難以記憶、難以傳承、難以創造!埃及象形文字只有300多個,蘇美爾楔形文字最多時也只有1000個,在傳承過程中又丟失了幾百個,最後只剩400多個。
  • 了解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六書」之法,知漢字構造由來
    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漢字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仍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的官方書面規範文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楷書等演變而來。
  • 中國文化,文字的起源,漢字的產生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驅,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中國文化,文字的起源,漢字的產生。漢字的產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雖然世所公認的最早的漢字見於安陽小屯村出土的甲骨卜辭,但漢字的產生肯定遠早於殷商時期。它們都能按照古文字的規律釋讀,因而被多數古文字學家定為文字。大泣口文化的陶器符號,大約出現於公元前2500到前2000年,依文獻記載推算,大致與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相當。另外,近年來在山西襄汾陶寺附近,也出土一些4000年前的帶文字的陶片。當然,這些文字與漢字的關係,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 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如何出現的?為何現在連埃及人自己都看不懂了?
    為什麼它們會變成現在連埃及人自己都看不懂的文字呢?象形文字的起源和演變據信,這些象形文字會讓人聯想到格爾津文化,至於是不是來源于格爾津文化,這是一個疑問,它們出現的時間不晚於公元前4000年,許多考古發現都證實了這一點。
  • 埃及當地參團:豐富的埃及象形文字記錄
    法軍中一名年輕的軍官在尼羅河口的羅塞塔海港意外地發現了一塊刻滿象形文字的石板。這是一塊桌面大小的玄武石碑,外形不規則,當時已被折斷。經考證,石碑是公元前196年託勒密王朝時代刻制的,由希臘字母、古埃及象形文字聖書體和通俗文字三種文字對照雕刻而成的。這塊石碑就是後來在考古學上有名的羅塞塔石碑,現在它被陳列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裡。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當今世界所存在的任何一種文字以及歷史上曾存在過的已消亡的文字無論有多麼花裡胡哨基本上都可以歸入這三大門類。這三類文字中最初出現的是表形文字(象形文字),那麼什麼是象形文字呢?廣義上漢字、喃字也具備一定的音節文字特徵,因為它們本身亦為一個字符對應一個音節,然而反過來說一個音節所對應的可就未必只有一個字符了。比如ma這個音節所對應的漢字有馬、媽、瑪、碼、螞、嗎、嘛、罵等多個字符,而每個字符都有自己的含義。所以漢字、喃字等單音節表意字符嚴格意義上不算音節文字;相比之下ma這個音節在日文片假名中所對應的字符只有マ。
  • 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
    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首先我要說人類的發展是從非洲開始的。也就是擁有十幾萬年歷史的智人。世界上人沒有人種之分,只有亞種之分。黑白黃種人之間可以互相通婚,產下後代可以繼續生育。人種之間是不可能生育,即使生育了,也不會繼續繁殖。
  • 「象形」奠定漢字的基本思維方式
    解小青(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國家語委諮詢委員會委員、漢字認知與表現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文字創生神話的國家,「伏羲一畫開天」、「倉頡造字」等傳說,都是賦予漢字的一種神性,表達了國人對漢字與生俱來的敬畏。漢字熔鑄著中華文化的全部內核,而且成就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書法藝術。
  • 文字源流開篇(說文解字)
    從小我們被告訴中國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上古時期唯一留存下來的活的文字,是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那麼漢字是象形文字嗎?有一部分是,可能造字之初象形佔的比例更高。到了漢代,有多家解釋六書,如班固的「象形、象事、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鄭眾的「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 諧聲」,以及許慎的「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雖說多家,源頭應只有一個。一般認為許慎的說法更為成熟,也為後代學者較多採用。中國的文字最古老嗎?這個問題和中國的文明是不是最古老相類似。
  • 漢字:原生文明文字的碩果僅存
    根本原因在於,那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古希臘其實不能算是原生文明,所以即使它是個國家也不能算是文明古國。準確的說,說雅典和斯巴達是古希臘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真正意義上的古希臘指的是克裡特和邁錫尼時期的愛琴文明,雅典和斯巴達則是古典希臘時期的事情了。但是愛琴文明和古典希臘文明卻並沒有什麼繼承關係,雖然在地理上他們現在都屬於希臘共和國。
  • 細解漢字與字母文字的優劣,漢字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在人類文明的初期,人類通過對於萬物的描繪來記錄發生的一些事情,這就是一些巖畫,而隨著記錄事情的需要,圖畫慢慢象文字轉變,這就是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也是文字的第一個階段。而在其之後,出現了形意文字,它是隨著象形文字逐步演化而來的,它是一種由象形文字逐步簡化而來的表意文字,漢字就屬於這一階段。
  • 歐美等國家,在使用字母做文字的之前,用的是什麼文字?
    現如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區,使用表音的字母文字。我們中國,使用方塊漢字。這與我們漢語的字詞很多是單音節有關。不管怎麼說,大家都是從結繩記事(或者類似的方式)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人類在認識自己以及周圍的世界之後,就渴望把它記錄下來。最早,肯定是指指點點的肢體語言,然後,才學會用簡單的口頭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