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文字。他們有些是自己民族的文字,有些是借著別人民族的文字去創立的。而文字也是研究一個國家文化的最重要因素,比如因為沒有發現同時代的文字,當我們認為第一個王朝是夏朝的時候,世界上卻一致認為我們的第一個王朝是商朝,活脫脫的把文明史往後縮短了400多年,就是吃了沒找到文字的虧。
而4000年前的時候,在世界上有埃及,巴比倫和印度這三個國家和我們並行。但是在長久的歷史之中,古埃及文字和巴比倫文字,早已經隨著中東一撥又一撥的統治者而趨於消散,而古印度文字,被譽為「哈拉本」的印章文字也早已失傳,現在的印度使用的是7世紀才成型的梵文。只有我們的文字,從早期的甲骨文不斷變化,得以一直流傳。也正是因為文字不滅,所以我們的文化才能一代代的傳承,即使是元朝和清朝作為少數民族入主漢地,而且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他們也沒有去消滅漢字。
而現在的世界文字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中日韓地區流行的象形文字,一種是西方社會留下的字母文字。其中中日兩國都把漢字作為重要的文字載體,而韓國雖然取消了漢字,但是韓文裡也保留了一些本民族的特色文字。而追溯漢字的老祖先,無疑是甲骨文。其實上面提到的三大國裡,他們所有的文字一開始都是屬於象形文字。只不過在長久的歷史中,埃及和巴比倫被緊挨著拉丁文明的西方世界所侵略,之後被同化。而印度的梵文本身就受到了拉丁文的影響。
而得益於高山河流的阻擋,歷史上多少的西方拉丁語系,在面對著帕米爾高原的時候紛紛調頭,也因此形成了相對封閉的環境,於是甲骨文能夠迅速的演變,到了秦代的小篆就形成了現在漢字的形制。此後不斷發展,而在其中,沒有文字的其他各族都紛紛借鑑漢族文字去創建自己的文字。而象形文字本身就是用形意來表達,文字本身的教育意義也要高。
而字母文字只是解決讀音問題,現在的歐美文字大部分全部都是脫胎自拉丁語,比如德語、英語和法語只是讀法和字母排列上不同,但是在字母形制上則大同小異,一些字母比如ABC,在英語中存在,在法語也有,只不過是發音的區別,所以兩者不能同日而語。
我們在學習文化的時候,不能去否認一個國家的文字,但是像漢字這種源遠流長的文字所蘊含的歷史性,世界上任何現有文字都無法掩蓋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