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和魚翅自古被人們視為「海味之極品」。因其價格昂貴,民間傳說「一口鮑魚一口金」和「魚翅價比黃金」。天價的魚翅和鮑魚,這些都是餐桌上的貴族,是官場和商場宴請的「身份象徵」!
那麼鮑魚和魚翅價格如此昂貴是否配得上它們的營養價值呢?
鮑魚是海產貝殼,跟田螺之類的沾親帶故,它只有半面外殼,殼堅厚,扁而寬,形狀有些像人的耳朵。
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B2、煙酸、膽固醇、鈣、磷等礦物質。
我們先來看一看,鮑魚和其他水產類食物主要的營養成份含量比較。
我們可以看到通過上面這個營養成分分析表,每100g可食部鮑魚蛋白質含量12.6,而大黃花魚蛋白質含量17.7;脂肪沒有海參和田螺低;膽固醇含量242,遠遠高於海參、大黃魚、田螺;維生素A偏高;維生素E沒有海參高;鈣的含量也遠遠低于田螺;所以從表上看營養成分含量與其他水產動物比較有高有低,但是其營養價值並沒有大家所認為的那麼高。
我們再來看一下魚翅,魚翅是由鯊魚、鰩魚、銀鮫魚的鰭製成。魚翅之所以能食用,是因為鯊魚的鰭含有一種形如粉絲狀的翅筋。其中含有80%左右的蛋白質,還含有脂肪、糖類和其它礦物質。而魚翅的蛋白質屬於不完全蛋白,這種蛋白質含有的必需胺基酸種類不全,既不能維持生命,又不能促進生長發育。所以就魚翅的蛋白質而言,還沒有雞蛋、牛奶、瘦肉營養價值高。反而過高的蛋白質攝入會增加我們腎臟的負擔。
魚翅之所以昂貴是因為「物以稀為貴」,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科學證據證明魚翅對健康特別有利,而且魚翅並沒有那麼美味,全靠其他配料調味,並不是魚翅本身的鮮味。
山東省營養學會副會長杜慧真等專家介紹,鯊魚體內重金屬富集情況較為普遍,其中重金屬汞大多聚集在魚翅部位,這些重金屬很可能會造成男性不育,損傷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
吃魚翅是一種亞洲特有的飲食文化現象。近日有歐洲環保組織督促歐盟停止向中國出口魚翅,主要原因在於濫捕導致鯊魚量急劇下降。再有,漁民們捕獲的手段確實過於殘忍,他們是把鯊魚的鰭割下後,再把鯊魚扔回海裡,一般來說失去鰭的鯊魚會慢慢在海底餓死或被其它動物吃掉!
無論從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還是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我們都應該抵制食用魚翅,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不要為了所謂的身份象徵再吃魚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