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培優 八年級上 第二講 命題與證明 真假命題 逆命題

2020-12-17 中學數學難點剖析

百家號裡面輸入數學公式,顯示實在有問題,直接上圖片吧。

初中數學培優 八年級上 第二講 命題與證明 真假命題 逆命題

1. 利用命題的定義來判斷語句是否為命題,關鍵看語句是否為一個判斷句,對一個命題,要準確找出命題的題設和結論部分,並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其中"如果"後寫題設,"那麼"後寫結論。提醒:如果部分不是必須的,那麼部分是必須的。

2.判斷一個命題是真命題,主要依據已知的定理、公理或相關數學性質,而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要舉一個反例即可。

3.證明一個命題,要根據題意,分析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有條理的寫出證明過程,證明的每一步都要有依據,這些依據可以是定義、定理、公理、已知等。

4.反證法的基本步驟:(1)假設,否定待證命題的結論;(2)推理導出矛盾;(3)肯定原命題的結論。

5.探求證明的途徑,一般有兩種思考方法:一種是從已知出發,推出可能的結果,並與要證明的結論作比較,直至得到要證明的結論,這叫綜合法;另一種是從要證明的結論出發,探索要使結論成立的條件,並與已知對照,直至找到所需要並已知的條件,這叫分析法。對於比較複雜的證明,常常把這兩種思考方法綜合運用,稱為分析綜合法。

6.有以下特徵的命題宜用反證法證明:(1)結論涉及唯一性;(2)結論涉及"至多或至少";(3)結論為否定形式;(4)結論涉及無限形式等。

7.作輔助線是證明命題常用的手段,要會作簡單的輔助線解決證明題。常見的輔助線有:分割圖形,作平行線,截長補短等。

相關焦點

  • 反證法=逆否命題?
    反證法最初出現在初中平面幾何的證明中,在高中階段體現在數學選修2—2推理與證明中的間接證明中,是數學中常用的間接證明方法之一;逆否命題屬於選修2-1常用邏輯用語的四種命題的內容, 逆否命題和原命題的關係是邏輯初步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當我們直接討論某命題的各種形式及其相互關係和等價性有困難時,可以改去研究它的逆否命題
  • 數學及時補漏洞,命題及其關係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知識與題型分析
    今天我們進入高考數學一輪複習的第二節內容,命題及其關係,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此節內容不難,但容易忘記,一是忘記命題間的關係,例如否題,逆命題等,還有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判斷及證明,在高考中一般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考查,故對基礎內容要重視,才能應對高考數學.
  • 常用邏輯用語,命題,充分必要條件核心統統掌握奠定集合堅實基礎
    前面我們講了集合論中的集合基本概念,集合的運算,常用的數集,對高一數學的基礎支撐章節集合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我們就這一章節的第二部分,常用邏輯連接詞,命題以及充分必要條件進行深入探討和學習,希望大家能和大黃一起,掌握此版塊兒知識核心,為集合論奠定堅實基礎。
  • 這個命題有意思
    在之後交流中得知,這部分學生是利用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的等價性判斷的,但就原命題的真實性還是心存疑慮,甚至有些開始懷疑數學人生:原命題真的等價於其逆否命題?會不會再發生一場數學危機呢?既然如此,這裡有必要從原命題的角度研究命題(5)的真實性,再說說為什麼原命題等價於其逆否命題,再給出這一邏輯關係的其他等價描述形式. 總之,乾脆一次性將所有問題都解決掉,免得後患無窮!
  • 初一數學——命題、定理、證明
    本節內容主要把幾個基本概念和它們彼此間的關係搞清楚,會判斷一個語句是否是命題,如果是再進一步判斷它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同時加深對證明體系的理解:定理是由公理推導而來,證明要有理有據,不能想當然。3、證明——真命題的推導過程(假命題只需要舉一個反例即可說明)。
  • 數學中的命題與量詞是什麼意思?
    一、命題的定義(1)用語言、符號或式子表達的,可以判斷真假的陳述句叫做命題.
  • 數理邏輯中基本概念——命題
    新課標中提出用數學眼光看世界、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和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數學不僅僅是一門基礎學科,更是人們了解世界的一門工具。數學可以培養人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數學離不開數理邏輯。今天談談數理邏輯中基本概念--命題。
  • 初中數學之8.1定義與命題
    初中數學之8.1定義與命題【學習目標】1、理解定義、命題、真命題、假命題、定理的含義,會區分命題的題設和結論.2、會表述定義和命題.3、學會用"如果……那麼……"的形式表述命題.【學習重點】能正確區分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
  • 高考數學必考點整理:集合命題及其關係
    真命題、假命題的概念,能夠指出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2.了解原命題、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會分析四種命題的相互關係,能判斷四種命題的真假;3.能熟練判斷命題的真假性.要點詮釋:對於一般的數學命題,要先將其改寫為「若,則」的形式,然後才方便寫出其他形式的命題.
  • 常年單身一人,搞懂逆否命題邏輯,阿祖都能被她拿下
    因此這是一個命題。2.什麼是逆否命題?逆否命題就是把原來命題中的條件和結論互換並同時加以否定。(說人話+1!)我們還是來看同一個例子。原命題:如果你追到我,我就讓你嘿嘿嘿。3.為什麼原命題和它的逆否命題同真假?我們了解了命題和其逆否命題的基本結構後,還有一個對於解題至關重要的結論:原命題和它的逆命題不一定同真假,但是和它的否命題一定同真假。
  • 高中數學基礎微練—簡單的邏輯聯結詞與命題真假判斷
    簡單的邏輯聯結詞指的是「或」、「且」、「非」,它數學中集合概念相關,是學習函數、方程與不等式的基礎知識,特別是命題的真假判斷及命題的否定是難點,需要同學們強化訓練,下面就簡單的邏輯聯結詞與命題真假判斷進行一些小結,幫助同學們對數學概念有一個透徹地理解。
  • 2020初三數學複習:非真即假,數學「命題」帶給生活的啟示
    #初中數學學習,那麼這兩個命題叫做互逆命題.其中一個命題稱為另一個命題的逆命題.分析: 先對原命題進行判斷,再根據互逆命題的定義寫出逆命題,然後判斷逆命題的真假即可.點評: 主要考查命題與定理,用到的知識點是互逆命題的知識,兩個命題中,如果第一個命題的條件是第二個命題的結論,而第一個命題的結論又是第二個命題的條件,那麼這兩個命題叫做互逆命題.其中一個命題稱為另一個命題的逆命題,判斷命題的真假關鍵是要熟悉課本中的性質定理.3.
  • 【離散數學 | 數理邏輯之命題邏輯】命題邏輯的推理理論
    演繹法引入「從理論上講,利用真值表技術,完全可以在有限步內判定一個結論是否是前提的邏輯結果,然而當前提與結論中包含的原子命題變元數量很大時,這種判定方法只是理論上可行,而實際上卻辦不到,把真值表輸入計算機時,要佔有相當大的存儲空間,
  • 【數學】連續函數命題的證明思路
    那麼分析完各個定理的功能主治,下面就是來分析一下各類題目的解題思路了,我講中值定理的思路,跟18講稍有不同,18講主要是以各個定理的適用場景出發來講解,我呢,則是從題目出發,從題目中挖掘關鍵信息,從而確定最合適的解決手法。今天就是第一種題型:關於連續函數的命題,這個命題要證明的結論就是關於ξ的關係式,而且這個關係式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導數運算,那麼關於這類題目要怎麼思考呢?
  • 高考數學一輪複習題型全歸納,第二章命題,可列印
    題型4、四種命題及關係(簡單命題) 命題:能判斷真假的陳述句。命題包括簡單命題、複合命題、含有量詞的命題三種。原命題:「若p則q」逆命題:「若q則p」否命題:「若非p則非q」逆否命題:「若非q則非p」定理:互為逆否命題的兩個命題是等價命題,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 命題的真值;「正確」,「錯誤」;矛盾律;假命題
    …真命題(true statement):數學中,把用語言、符號或式子表達的,可以判斷真假的陳述句叫做命題。命題真值只能取兩個值:真或假。真對應判斷正確,假對應判斷錯誤。
  • 反證法——證明命題為真命題的殺手鐧
    教材中第一次使用反證法是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一小節中證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八時用到。第二次用到是在立體幾何中證明兩直線是異面直線。反證法首先假設某命題不成立(即在原命題的題設下,結論不成立),然後推理出明顯矛盾的結果,從而下結論說假設不成立,原命題得證。反正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原命題與其逆否命題是同真同假的兩個命題。為什麼說反證法是證明真命題的殺手鐧呢?
  • 如何破解「逆否命題」高頻考點
    高頻考點3:逆否命題(1)充分條件常見關聯詞:A是B的充分條件:A→B如果A,那麼B: A→B若A,那麼B: A→(3)逆否命題逆否命題是邏輯判斷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命題,如果想快速準確的解決邏輯題目,逆否命題的知識點必須熟練掌握,它的具體形式為:A→B 等價於 -B→-A例:已知:如果天下雨,那麼地就溼
  • 反證法的理論依據是逆否命題嗎?
    「反證法」與「逆否命題」是數學家族中的一對好兄弟,但最近兩人為了一個問題,引起了爭端。究竟是什麼回事呢?原來,「逆否命題」發現「反證法」往往利用自己來證明一些結論,所以認為反證法的實質就是證明一個命題的逆否命題。而「反證法」並不認帳。兩人找來「邏輯」與「推理」兩位法官主持公道。
  • 七年級數學——x>2是不是命題? - 若葉小學堂
    發現問題事情源於課件上的一道習題。在講命題這一課時,課件上就有這樣一道習題,答案上說不是,但我覺得應該是。權威固然重要,但學術問題,最終還是要講道理、重事實。咱們從命題的定義和結構兩方面來分析。定義: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