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目前來說,過敏還是一種「不治之症」。一旦確診,唯一可行的「治療方法」就是徹底禁止攝入或接觸過敏原。
但最近的一種名為Palforzia藥物,卻給了過敏患者不少希望,它有望獲得FDA的批准用於治療花生過敏。
然而,讓大眾疑惑的是,這種價值數億美元的藥物,其實只是一小團花生粉末。這也被稱為口服免疫療法(Oral immunotherapy,OIT)。其原理是通過有意的小劑量、長時間暴露於過敏原——花生蛋白中,讓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變得不那麼敏感,建立耐受。
花生,已經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了。它產量高又易於種植,相比於其他堅果,便宜的花生更深受大眾的喜歡,也成了所有堅果中消費量最大的。
除了能製成花生油,花生更是零食界的巨頭(僅次於馬鈴薯),用花生製成的食品眾多。在製作花生油時,花生油的提取前產物——花生醬,則又是另一道大眾美味。
堅果在美國的消費量,花生佔了64%
而在西方國家,人們更是對花生愛不釋手。在美國,花生消費量還一直在增加,2014年就達到了人均消費7磅。據美國貿易協會的統計,美國75%的房屋內都會有一罐花生醬。
但是,對不少人來說,潛伏在身邊的花生卻是一種危險食品。因為花生,正是八大最常見的致敏食物之一。
花生過敏,源於人體的免疫機制。人體的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以及各類免疫活性物質組成,具有免疫監視、防禦和調控的作用,龐大且複雜。當有外來病原微生物等入侵人體時,免疫系統便會發動攻擊,以消滅這些「敵人」。
作為一種食物,花生能順利地被大多數人的身體消化和吸收。但對一些人來說,其免疫系統卻會把花生含有的一系列蛋白誤認作「敵人」,並發動攻擊。
在首次接觸到過敏原時,免疫系統便會分泌一種叫IgE的抗體,這便是「致敏」過程。等下一次接觸到相同的過敏原時,IgE抗體便會迅速發出警告,將一大批免疫細胞調動起來,釋放組織胺。
花生過敏蛋白Ara h1引發過敏症狀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身體則會產生一些系列過敏症狀。輕則皮膚瘙癢、紅腫、起風疹,嚴重的會嘔吐、腹瀉、呼吸困難以及過敏性休克,個別甚至會死亡。本該保護我們免受傷害的免疫系統,反而傷害我們最深。
在美國,花生過敏佔人口的1%左右,在兒童中更是高達2.2%。按照這個比例來看,大約每個班就有一個孩子會對花生過敏。而且,近年的研究也顯示,現代人的過敏率是越來越高了。
一旦被確定為花生過敏,患者在這一輩就必須對花生以及含有花生的食品說再見,必須嚴格禁食。
其實,少吃一種或幾種食物對生活品質影響並不大。但最可怕的,還是誤食。即便已經主動避開花生以及花生製品,但患者要對抗的花生又是如此的受歡迎,誤食常有發生。
例如,17年的花生死亡案例就讓人唏噓不已。一名英國男子在點外賣時,就已經向餐廳表明自己對花生過敏,食物中不能含有花生。但餐廳老闆還是給他送去了內含花生混合香料的咖喱雞。結果吃完外賣,這名男子便倒地不起,不治身亡了。
餐廳老闆最終被判刑6年
此外,花生過敏是屬於速髮型的。如果情況過於嚴重,可能還未被送往急救室搶救,就已不治身亡。而花生過敏,也確實是食物過敏中導致死亡人數最高的。
幾毫克的花生致敏蛋白,就能引發過敏了。而一顆花生中,含有的蛋白就在幾百毫克左右。所以說,只要一顆花生就足以引起過敏了。這也使過敏者終日提心弔膽,生怕吃到不該吃的。特別是家中有小朋友對花生過敏,家長更是擔憂。
過敏患者用於救命的EpiPen
所以很多對花生過敏的患者和家庭,都會隨身攜帶著一種裝有一定劑量腎上腺素的注射器(名為EpiPen)。如果不小心誤服了花生引發了嚴重過敏,及時注射腎上腺素還能緩解過敏症狀,救人一命。只是這些緩解過敏症狀的藥物,也治標不治本,下次遇上花生還是得繼續受過敏煎熬。
儘管,目前還沒有治療花生過敏的完美方案,但科學家也一直在努力。例如開發不含過敏原的花生,又或是致力於各種預防和治療方案。
而口服免疫療法,則讓不少患者興奮。從無到有,從少量到逐漸增加劑量地給患者餵食花生,能降低花生過敏的機率。這聽起來很荒謬,但在過去的研究則顯示了這確實是有效的,特別是在花生過敏高發的嬰幼兒時期。
關於口服免疫療法,也已經有十多年的研究史了,其中針對花生過敏的臨床試驗也最多。儘管具體的分子機制未明,但據推測這與免疫應答調節相關。
若治療得當,患者可以達到脫敏狀態,也即在治療過程中能接受一定劑量的花生過敏原。而部分患者在治療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攝入食物過敏原也不會引起臨床應答,出現持續性無應答。
例如最早在2009年美國的一項研究,就首次報導了花生過敏的口服免疫療法。29例完成治療的受試者中,有27例能達到進食3900mg花生蛋白的結果,這相當於16粒花生米。
而2015年2月發布的一項研究還發現,那些在一歲前曾接觸過花生的兒童,以及那些經常食用含有花生食品的兒童,發生花生過敏的機率要低得多(81%)。那些完全避免接觸花生的孩子,發生食物過敏的機會則更大。而2017年1月,美國NIAID(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一個部門)亦建議,在嬰兒期攝入適量含花生的食物,以降低未來花生過敏的風險。
與口服免疫法類似,其實還有另外兩種方法是舌下免疫治療和經皮免疫治療,它們給藥途徑分別為舌下和經皮。但因為蛋白攝入量的不同,給藥劑量最大的口服免疫治療的療效是最顯著的。
而製藥公司也一直試圖將這類口服免疫治療藥物推向市場。前段時間,一種名為Palforzia的藥物就已經進入了FDA的審批階段。FDA在批准一種新藥之前,通常會召集一批外部專家組成諮詢委員會。而九位投票專家中,七位都投了贊成票。如果FDA同意專家組的決定,這種藥將在明年年初獲批。
這種藥物,說白了就是膠囊內含有少量花生蛋白粉。整個治療過程大概需要6個月,花生蛋白也逐漸增加至每日300毫克。治療結束後,大約會有三分之二的兒童能建立耐受600毫克的花生蛋白。而一部分繼續服用Palforzia藥物的受試者,還能夠接受更高劑量的花生蛋白,最高可達2000毫克。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是治癒,這種療法也並不適合所有人。患者接受治療後,依然不能放開了狂吃花生。該療法充其量只能減少意外接觸花生時的過敏頻率和降低過敏的嚴重程度,在誤服中起保護作用。
在過敏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危險的誤食。而大多數患者,其實早就不指望能放開了吃這種食物了,他們只是希望避免意外的攝入,減少被送進急診室的次數。而600毫克的花生蛋白,也不過是等於兩顆花生,還不到花生醬三明治中花生蛋白含量的一半。
另外,服用Palforzia的患者中,有超過10%選擇了中止治療,原因是他們無法忍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因為藥物本身就是過敏原,副作用也必然會包括一系列的過敏反應。這也是為什么九名專家投票中,有兩票反對的原因之一, 他們認為該療法的風險可能是大於收益的。
過敏患者接受治療,就是為了避免嚴重的過敏反應。但治療的過程就會過敏,確實讓人較難接受。而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生活質量也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即便是治療效果較理想的患者中,他們依然需要EpiPen不離身。
而拋開風險與收益的爭議,人們亦關心其價格。目前Palforzia還未定價,但非營利組織ICER的一份報告估計,這種療法每年可能需要花費4200美元。如果你是花生過敏患者,你願意接受這種治療嗎?
Sam Mehr at el.食物過敏治療[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誌.2018,12(1):124-130
Ed Cara.The First Peanut Allergy Drug Might Be Approved Soon—but Not Without Controversy.gizmodo.2019.09.13
Allergenic Products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 September 13, 2019
Cookson Beecher.New drug could make peanuts less dangerous for some kids.2019.09.30
原標題:《花生過敏,吃點花生就好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