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討價還價,父母有技巧的協商,有助於培養出社交小達人

2020-12-25 育兒十月說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玩十分鐘就要睡覺啦!」「不,不,我還要玩20分鐘。」「今天只準看半小時的動畫片,知道嗎?」「不嘛,上次都是一小時,那我這次看40分鐘可以嗎?」

相信這些對話,家長們都不陌生。孩子越大,越懂得如何和父母討價還價,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許多家長對此都表示無可奈何,覺得孩子真的是人小鬼大。

小劉家的孩子今年6歲多,是個古靈精怪的孩子,腦子裡整天會蹦出各種奇怪的想法。對此,他的父親並不是很開心,他覺得孩子並不是很聽話。因為經常他說的話,孩子都會反駁他。

像有一次 周末。孩子已經看了很久的電視了。他就想讓孩子休息一下。就和孩子說,不準再看。結果孩子說道。周末本來就是休息的時間,為什麼不能夠看呢?小劉就有點生氣的說,因為你已經看了很久,對眼睛不好。

這時小孩又說道:「我其實看得並不久,前前後後都還不到一小時。以往媽媽在家那都是看兩個小時的。」小劉說:「我不管媽媽怎麼說,反正我說了不準再看就不準再看。」

誰能想到這時孩子竟然撒嬌到:「爸爸爸爸,就讓我再看半小時好不好?」小劉顯得有點無可奈何,覺得孩子這是在軟硬兼施,開始給他玩起了感情牌,他覺得不能縱容孩子,所以給拒絕了。

對於孩子的這種軟硬兼施,討價還價的行為,包括小劉等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覺得是不好的,要及時糾正孩子。

糾正之前,要先了解背後的原因:

孩子喜歡討價還價,是一種自我意識的提升:

為什麼說這是孩子的自我意識的提升?因為孩子在討價還價的時候,他們需要去思考如何說服別人,這是一種高級的認知行為,需要調動同理心和創造性的思維才能更好的去說服別人。

孩子的獨立意識最早是在3歲左右形成,兒童專家孫瑞雪就曾說過孩子在小的時候會迎來各種敏感期,其中一個敏感期就是獨立意識,這時孩子可能就會出現一些與父母「對抗」的行為,比如頂嘴,討價還價,以此來證明自己是獨立的個體。

而當孩子出現討價還價的行為時,就是證明著他正處於獨立意識的敏感期,父母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好好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那麼孩子將會得到非常大的發展。

那父母應該怎麼引導孩子,和孩子協商好?

第一: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懂得與父母討價還價,那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非常得非常的靈活,是一件好事情。父母不用過多擔心,但不是說父母就可以縱容孩子,用這種討價還價的方式,來不斷的獲得他想要的東西。

父母應該做的是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要讓他們在考慮了別人的情況下,再來決定是否要與父母討價還價。

比如孩子晚上玩到很晚,這個時候讓孩子趕緊去睡覺,然後孩子說還想再玩半小時。父母可以說明天還要工作,要早起,讓孩子想想如果他是父母,願意讓自己這麼晚睡覺嗎?

可能一開始孩子的同理心不強,不能沒辦法完全感受別人,但只要父母堅持去做,孩子就會逐漸有同理心。

第二:引導孩子想出折中的好方法

孩子的討價還價,如果父母每一次都是妥協的話,孩子就會得寸進尺,而且它會逐漸的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去為他人考慮。那麼父母通過折中的辦法,可以讓孩子相應的付出一些代價,同時也能夠引導他去為別人著想。

比如出去逛街的時候,到了要回家的時間,孩子說還想再玩半小時。這時家長就可以說,再不回去的話家裡的家務活就沒有人做了。如果你還想玩的話,那是否可以回到家的時候,幫爸爸媽媽一起做家務活?

第三:儘可能不批評孩子,而是讓孩子說

對於孩子討價還價的行為,父母可以和他「鬥勇鬥智」,嘗試和孩子多辯論幾回,充分發揮孩子的能動性。

一旦父母選擇了批評,那就是把孩子的這種進取的思想直接撲滅了,不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下去。少用「不可能」「不行」「你就是必須要這樣」等待這些封閉性的詞語,父母可以多詢問「為什麼?」讓孩子去說,讓他發揮他的大腦去思考。

孩子喜歡討價還價,父母有技巧的協商,其實是有助於培養出社交小達人,所以父母多一點耐心吧。

我是育兒十月說,想要了解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還請關注我!【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
    導讀: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培養高情商的社交小達人,做到這三點就夠了
    、與人交往畏縮歸結為性格內向的原因,從而忽視了一個問題——社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後天的培養和引導。無論是在生活和工作上,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也不一定是社交型人格,但他們總能很好的融入集體。這些人身上基本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具有很強的同理心。
  • 你家孩子可能和社交小達人之間,少了這三種習慣
    文文家的小孩上小學一年級了,平時總是按時回家寫作業,特別乖,其他人也總是誇她家孩子懂事,可是文文卻一直為了孩子的社交能力擔憂。原因就是因為孩子性格比較孤僻,總喜歡自己呆著。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情商不高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就像一些社交的小技巧,是需要父母言傳身教的,在這種時候父母可千萬不能偷懶。
  • 3-6歲是培養社交能力的黃金期,掌握三個方法,培養社交小達人
    曾經有一個權威機構的調查顯示,目前兒童社交能能力並不樂觀,其中有34%的兒童不善於用語言主動與人交往,從側面也能看出,有三分一的家長對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養並不重視。>1.具備社交能力的孩子未來將擁有強悍的人際網有家長也曾提出疑問,一個3歲的孩子,社交真的重要嗎?
  • 想讓孩子成為社交小達人?父母需掌握4個小方法,第3個很關鍵
    在嬰幼兒階段,不喜歡和不善於交往的嬰幼兒經常不快樂,容易遭受同伴的拒絕,向同伴學習的機會少。到了學齡期間,兒童的交往孤立、人緣不好與學業成績不良和低自尊有著很高的相關。相反,主動與人交往的孩子,更有可能表現出優異的學習成績,並且能夠從同伴和老師那裡得到更多的正面強化。
  • 孩子打人,你煩;孩子被欺負,更煩!物權觀是培養社交小達人關鍵
    在小區裡,有的孩子不愛和小朋友玩,總一個人自己玩,好多父母就抱怨孩子內向害羞等等。其實孩子不願意和別人玩,不愛打招呼,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社交環境不好,缺乏大人的引導,還有可能是父母的交往模式單一。怎麼辦呢,如何幫孩子擺脫害羞心理,培養孩子自信心呢?第一,創造一個良好的社交環境。
  • 孩子愛「討價還價」是件壞事嗎?
    暑假已經過去半個多月,孩子倒是開心了,苦的是父母。除了每天在辦公室忙碌,回家還要和小傢伙「鬥智鬥勇」。不是和你商量多看點動畫片,就是要求你給他獎勵,但孩子愛討價還價一定是件壞事嗎?儘管愛「抬槓」,但不得不說,孩子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真是槓槓的。孩子「討價還價」,鍛鍊的是一種社交技巧——協商。 也就是,表達自己的意願,通過耐心溝通,說服別人,尋求「共贏方案」。回想一下,第一次買衣服時,是不是也不敢砍價?但買多了,開口就敢砍一半。而且,技巧都是要練習的。
  • 孩子不合群,朋友越交越少?4個技巧助力父母養育「社交達人」
    一、封閉的社交圈每個孩子的性格都各有不同,有的比較外向,喜歡和別人主動打招呼,因此這樣的孩子朋友也很多,但也有一些孩子性格有點內向,就像我家表姐的二寶一樣。他們很少與人主動交流,而是處在一種被動的情況下,再加上現在父母都比較忙,很少帶孩子出去玩耍,因此封閉的社交圈才導致了他們的社交能力差。
  • 孩子搶玩具,煩;膽小被欺負,更煩!小七老師教你培養社交小達人
    在小區裡,有的孩子不愛和小朋友玩,總一個人自己玩,好多父母就抱怨孩子內向害羞等等。其實孩子不願意和別人玩,不愛打招呼,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社交環境不好,缺乏大人的引導,還有可能是父母的交往模式單一。怎麼辦呢,如何幫孩子擺脫害羞心理,培養孩子自信心呢?第一,創造一個良好的社交環境。
  • 培養孩子社交力≠出門多見人,4個方法,助力孩子成為社交小達人
    文/百變爸媽社交能力越來越重要,玩得轉社交圈的人,人脈資源必然多。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當孩子出現以下現象,父母要引起重視,應該對孩子進行社交能力培養了。但孩子又處於執拗敏感期,自我中心嚴重,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需要用孩子所能接受的方法。社交能力培養1、 拒絕說教孩子自我中心嚴重,邏輯思維差,加上處於執拗敏感期,這時的說教,是起不到作用的。不如讓孩子放手去做,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而後父母再幫助孩子進行修正。
  • 面對孩子的討價還價,聰明的爸爸媽媽都用這幾個方法,效果很不錯
    有些爸爸媽媽們覺得,如果任由孩子這樣「討價還價」下去,就會養成習慣,覺得爸爸媽媽的話是完全可以不聽的,進而得寸進尺無法無天了。所以他們最終還是祭出「恐嚇」「大吼」或者「懲罰」的武器,來逼著孩子就範。那麼這種做法對嗎?
  • 孩子學會討價還價提條件?爸媽可以這樣應對
    當孩子漸漸成長後,就會開始慢慢「忽悠」家長了。下面這些場景,有沒有覺得熟悉呢?「討價還價」體現重要能力它說明:寶寶的自我意識、言語智商、社交能力在提升。儘管愛「抬槓」,但不得不說,孩子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真是槓槓的。孩子「討價還價」,鍛鍊的是一種社交技巧——協商。也就是,表達自己的意願,通過耐心溝通,說服別人,尋求「共贏方案」。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做好3個方面,社交小達人輕鬆上線
    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朋友,然後一起去玩鬧和成長。社交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善於社交的話,孩子不僅性格開朗,而且生活也會多姿多彩。可是社交能力欠缺的話,孩子的性格明顯有些落寞,生活也相對單調。悅悅的動手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好,唯獨社交能力有些薄弱。
  • 孩子膽小,不合群?9招教你培養「社交小達人」
    可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對孩子的幸福成長和將來的精彩人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她會一會兒端出一盤水果,一會兒拿出點零食招待我的朋友,我和朋友們都能玩的開心,而朋友們也喜歡來我家玩。湯普森博士在這本書中鼓勵家長做到三點:第一,要跟孩子的同學們打招呼,表示你很歡迎孩子們到家裡玩;第二,打招呼以後,儘量讓孩子自己去玩,不要圍著他們轉來轉去;第三,當對方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在這個家長的面前表揚一下他們的孩子。家長這樣做,是在給孩子提供一個培養友誼的環境。
  • 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從這3個方面來培養
    孩子如果有較強的社交能力,孩子會得到更多快樂,也是一種高情商的體現,更願意在大家面前展現自己,這種能力不論是在家庭當中還是在早期的校園環境都佔據了重要的地位。首先,多向孩子提一些問題,由孩子自己來表述;例如:你喜歡看什麼書?你覺得今天看的這部電影怎麼樣呢?你覺得那個小夥伴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呢?引導孩子說出答案,當然也可以引導孩子提問,父母來回答。相信經過這樣的家庭溝通,孩子對言語的精細加工和組織的能力就會得到逐步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學習有效、準確的表達,組織自己的思維畢竟是個費腦筋的事,父母可以和孩子多練習。
  • 孩子膽小、害羞、不合群,責任在家長,孩子社交能力如何培養?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特別不喜歡和生人接觸,對社交有牴觸感。當孩子出現「社交恐懼」,家長們別著急埋怨孩子,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孩子不喜歡社交,問題可能出在家長孩子喜歡模仿,而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父母自然成為了孩子的第一任社交老師,孩子不愛社交,很可能是我們自己出現了問題。1、家長本身不喜歡和人打交道,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很少和其他家長交流溝通。
  • 2歲孩子不合群,陌生人靠近都不行,4招教你輕鬆帶出社交小達人
    經常訓斥孩子的父母就無法在親子關係中建立良好的關係,親子關係中帶給孩子的負面評價也會直接導致孩子害怕與人交往。3、交際環境是否過於單一孩子平常如果經常在自己家裡玩,接觸的也都是家裡人的話,孩子就會在社交方面弱於其他小朋友。
  • 根據這4個關鍵期引導孩子社交,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交能力逐漸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很多父母都意識到社交能力對孩子未來整體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但並不是每個孩子的表現都如父母所願。有的父母看起來非常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而孩子卻連基本的禮貌都做不到: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在公共場合大呼小叫,經常與同伴發生衝突……不僅搞的父母當場很尷尬,還擔心孩子長大後不會處理人際關係怎麼辦?孩子社交能力的強弱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說孩子的性格先天因素佔據了較大的比例,但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則主要在於後天培養:家庭環境、父母的榜樣、父母的教導等等。
  • 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
    導讀: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窩裡橫」,在外「膽小」?父母做對4點,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在我們身邊常常看到一些孩子,他們在外面表現得非常膽怯懦弱,而且非常膽小,但是在家裡卻非常霸道,蠻橫無理,讓不少父母操碎了心!1.沒有自信首先這樣的娃娃是缺少自信的,自信的孩子在社交當中會表現得非常從容淡定,而且有很好的人緣,而缺乏自信的孩子,他的社交能力也會比較差,所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多帶孩子參與團建活動或者是各種聚會,都可以幫助孩子交到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