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成都小吃瀕臨失傳 83歲「食神」招學徒(圖)

2020-12-22 搜狐網

  上百種成都小吃麵臨失傳 83歲"食神"招學徒

  18年前,他開始騎著自行車遊走成都大街小巷,尋覓縈繞在記憶中卻已失傳的成都小吃;18年來,他一直為成都小吃的傳承復甦奔走呼籲;現在越來越力不從心的他希望找到合適的人,把他搜集整理的成都傳統小吃保留下去。昨日,83歲的成都「食神」莊良成老人在一品天下一家茶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希望招收8名有一定基礎同時熱愛成都小吃的青年徒弟,將成都的小吃傳承下去。

  老成都小吃 吃1年也不重複

  「60多年前,各個地方做小吃的名人紛紛遷居四川,當時的成都小吃界是藏龍臥虎,大街小巷各種特色小吃上千種。我每天換著地方和花樣吃各種小吃,晉陽樓的『齊魯炒麵』,大可樓的『海式包子』,文化宮的肉湯圓、油炸排骨麵,暑襪街矮子齋抄手……那時候吃一年都不會重複,可惜現在很多都失傳了。」

  正是這種對老成都小吃的深深懷念,從成都蔬菜公司退休時,64歲的莊良成不顧家人反對,開始遊走成都大街小巷,收集失傳的小吃配方和製作方法。有一次,他在茶館無意間聽到一名茶客在說「洗沙」的做法———「洗沙湯圓和洗沙餈粑都必須要用這個東西。」他湊上去探聽到一位住在望平街的老人會做後,馬不停蹄地騎著自行車去找。當時,望平街正在拆遷,不少住戶都搬家了。莊良成花了4天時間挨家挨戶詢問,終於找到了這位老師傅。老師傅當時身體已經快不行了,得知來意後,硬是強打精神斷斷續續給他說了製作「洗沙」的方法。

  18年裡,莊良成的自行車騎壞了10多輛,但他將找到的一些成都小吃配方及製作方法一一記錄了下來,光是便籤紙都是厚厚的一沓,記錄的小吃品種數量早已過百,光是鍋盔的製作方子就有20多種。

  廣招8徒弟 傳承老成都小吃

  「就拿鍋盔來說吧,現在街上賣的已經有名無實了。我私藏的鍋盔製作方子裡,有白面鍋盔、千層酥鍋盔、混糖鍋盔等20多種鍋盔製作方法。做鍋盔是要用擀麵杖的。鍋盔需要專門的土爐子,在裡面用焦炭烘烤成形,而面也要選上乘的,這樣做出來的鍋盔外酥內香。」

  83歲了,老人有些累了,現在一品天下一家快餐小吃店請他當小吃顧問,讓他帶著幾個助理製作小吃。昨日,在莊老的指導下,助理小胡嘗試著復原「鳳尾酥」。小胡把已和好的麵團添加豬油放進了蒸籠,隔20分鐘後,七分熟,起籠、端面,案板掌摑一圈後倒進酥油,而後揉進棗泥、芝麻形成不同口味。隨後,再把揉好的面放進油鍋煎炸……金黃色酥脆的「鳳尾酥」做好了。

  「和原來的比還是要差一些火候。」老人帶頭品嘗復原的「鳳尾酥」。在他已經整理出來的「復原成都名小吃名單」中,共有67種小吃,包括銅井巷素麵、油炸湯圓、手攤子涼粉,以及各種米發糕和鍋盔。而還有幾十種小吃正在整理當中。

  老人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在自己還能說能動的時候,找8名志同道合、有一定飲食基礎的年輕人,手把手地教他們製作、復原成都失傳小吃,儘管不奢望能重現成都小吃當年的輝煌,「但能傳承一些是一些。」

  肉湯圓

  銅井巷素麵

  手攤子涼粉

  鳳尾酥

  各種米發糕

  油炸湯圓

  傳統鍋盔

  齊魯炒麵

  油炸排骨麵

  海式包子

  矮子齋抄手

  ……

  本報記者 羅向明 攝影報導 成都商報

(責任編輯:楊笑)

相關焦點

  • 瀕臨失傳的趕氈工藝(圖)
    近日,記者來到赫章縣結構鄉,有幸目睹了氈子這一瀕臨失傳邊緣的民族傳統工藝品的製作過程。  今年58歲的羅富乾,從10多歲開始就跟隨長輩學習趕氈。40多年來,他的技術日益純精,而環顧左右,只有他和本鄉的村民李國富還時常拿著工具為鄉民們服務。  羅富乾向記者說到:「在過去會趕氈的人很多,趕氈的工具也很簡單,只有一把彈杖和一床木簾。
  • 瀕臨失傳的中醫絕技「火針」 竟藏身成都
    四川新聞網消息     用火將銀針炙烤達六七百攝氏度的高溫後,快速扎進穴位,這樣的火針療法是針灸的一種,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火針」在全國已瀕臨失傳。而記者昨日無意間獲悉,在我市中醫界就有一位針灸聖手會「火針」絕技,並運用「火針」治癒了無數沉痾頑疾,消除了眾多患者的痛苦,被大家譽為「神針」。
  • 《淮揚面點大觀》亮相上海書展揭秘瀕臨失傳面點
    這本書匯聚了200多種經典淮揚面點製作的知識與技藝,更揭秘了空心餑餑、伊府麵、甜鹹鍋餅、八寶燒賣等多個瀕臨失傳淮揚面點的做法。空心餑餑、甜鹹鍋餅……不少瀕臨失傳面點工藝首次面世「寫這本書前,我們首先梳理了270多種淮揚面點,擬目錄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對不同的面點進行分類。」周彤介紹。
  • 瀕臨失傳的工藝--趕氈
    7月22日,記者來到赫章縣結構鄉,有幸目睹了氈子這一瀕臨失傳邊緣的民族傳統工藝品的製作過程。      結構鄉鄉長李恆向記者介紹,大寨村羅富乾和李國富兩位彝族老人是趕氈製作工藝的「專家」。      今年58歲的羅富乾,從10多歲開始就跟隨長輩學習趕氈。40多年來,他的技術日益純精,而環顧左右,趕氈的「戰友」卻日見減少。只有他和老朋友李國富樂此不疲,經常背著工具走村串寨,為鄉親們服務。
  • 高青瀕臨失傳的200歲鼓譜「西北銅」再擂強音
    上至83歲的老漢,下至8歲的孩童,依次登臺展示絕技,擊鼓、扭秧歌、舞獅等候勁頭十足。臺上鑼鼓喧天,臺下歡聲連連。近年來一致認為已經失傳的「西北銅」竟然再次亮相,有關音樂人士不禁拍案驚奇。陳俊前手裡「捧」著200多年歷史的鼓譜,心中是虔誠的敬畏心,他和其他五位鼓手仰頭望日,心懷最美的樂章,傾心亮出了自己的真本事。敲鼓體現節奏感是初級的水準,通過鼓、鈸、鑼的配合演奏出流暢動聽的鼓曲才是終極目標。
  • 上海瀕臨失傳的那些小吃,你知道幾個?(含探店攻略)
    如果來「魔都」——上海的話,一定要品嘗上海特色小吃,尤其是那些即將瀕臨失傳的老上海傳統小吃,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上海小吃的幾個中心地帶城隍廟——集老子號傳統點心和地域特色文化之大成者!古鎮小吃街——七寶古鎮小吃街(以羊肉味特色)、南翔古鎮小吃街(以南翔小籠為特色)等。其實各種古鎮小吃街80%的貨色都差不多,它們的特色小吃記得一定要吃。散落在各地的「家族名望」——王家沙、杏花樓、長春食品、第一食品店、光明村等。
  • 《武林外傳》主演齊出馬 狂逛成都小吃街(圖)
    昨日下午,《武林外傳》主創寧財神和閆妮(飾佟湘玉)、姚晨(飾郭芙蓉)、喻恩泰(飾呂秀才)、姜超(飾李大嘴)四位主演忙裡偷閒到成都錦裡一條街閒逛,每走出不到五步就會聽到成都「武林」粉絲們的尖叫聲。記者跟蹤採訪發現,生活中的喻恩泰跟劇中的秀才差別不大,而戲中很鬧的「郭芙蓉」姚晨卻變成了一個很安靜的人。
  • 成都周末全家遊玩好去處,一定不要錯過!
    一、音樂長廊音樂長廊共計收藏展出中國民族樂器包括「吹奏樂器、彈奏樂器、拉奏樂器、打擊樂器類」百餘種;西洋樂器「木管樂器、薩克斯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彈弦樂器、鍵盤樂器、弓弦樂器、電聲樂器、電聲樂器」等近百餘種。
  • 通訊:搶救瀕臨失傳的傳統手工藝——探訪敘利亞「東方之家」
    新華社大馬士革12月19日電通訊:搶救瀕臨失傳的傳統手工藝——探訪敘利亞「東方之家」新華社記者鄭一晗 汪健大馬士革米丹區一處古色古香的庭院裡,綠樹環繞,果子掛滿枝頭,陽光打在紅綠相間的窗戶上,屋內不時傳出機器
  • 再來,上海瀕臨失傳的那些小吃,你知道幾個?(含探店攻略)
    蟹殼黃還記得上一期在「老虎腳爪」一欄推薦的商家嗎 (如果不記得,請回去翻閱我們上一期的「上海瀕臨失傳的那些小吃,你知道幾個?(含探店攻略)」哼。)沒錯,就是王家沙。他們家的拳頭點心是「蟹殼黃」,論它在上海傳統小吃界的地位,如果生煎包和小籠包敢為第一梯隊的話,他就屬於榮譽加冕的第一梯隊。
  • 山西千年「豆腐村」後繼無人 手藝瀕臨失傳(圖)
    武元信今年39歲,從12歲起就隨父親武春茂製作豆腐。父親是村裡做豆腐的一把好手,武元信在父親的指點下,很快掌握了家傳的豆腐製作技藝。作為這個「豆腐世家」的傳人,今年67歲的武春茂並不知道自己屬於多少代傳人,但他卻能清楚地說出經營豆腐坊的幾代先輩的姓名。
  • 火影:瀕臨失傳的5種忍術,一種忍術名字有12個字,卻無人想學
    火影:瀕臨失傳的5種忍術,一種忍術的名字有12個字,卻無人想學   火影世界中但凡有點實力的人物,都要多多少少會一點忍術的,除了凱皇一脈,而火影世界中忍術也是不離其宗,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查克拉,有強有弱,有些忍術是世代相傳,比如鹿丸的影子模仿術就是世代相傳的,可火影中有些忍術瀕臨失傳了
  • 三代剃頭匠一把修耳刀 南昌老手藝瀕臨失傳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在南昌難得一見的「修耳術」正瀕臨失傳,立即引發了許多網友的懷舊情懷。網傳:南昌「修耳術」面臨失傳「頭髮沒過多久又長長了,到不起眼的小李理髮店,唧唧咔咔一陣忙活,剪頭,修面,諸事例行完後,我心情極爽地享受起修耳的樂趣!
  • 千年河間大鼓瀕臨失傳 200餘套鼓譜整理完成
    新華網石家莊8月12日專電(記者王民)為搶救、保護和傳承具有千餘年歷史、瀕臨失傳的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間大鼓,河北省河間市組織50多名農民鼓手利用一年多時間整理完成了各派流傳套路和鼓譜217套。河間大鼓因其體大而得名,又因套路多、鼓聲響、鼓藝高、技巧多變、氣勢雄壯、場面壯觀、可欣賞性強而名聞,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奇葩。
  • 採茶季8旬老茶師古法收徒 120度鐵鍋肉掌炒茶術瀕臨失傳
    採茶季8旬老茶師古法收徒 120度鐵鍋肉掌炒茶術瀕臨失傳 2016-03-22 20:38:44梅寧 攝製茶手藝瀕臨失傳,八旬老制茶師當天一口氣收了數十名徒弟。 梅寧 攝 芊芊玉手在攝氏120度的高溫鐵鍋中,製作出綠意盎然的新茶。 梅寧 攝  中新網南京3月22日電 (記者 申冉 通訊員 高煒)「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佔火前名。」
  • 瀕臨失傳的手藝‖閆叔雄的戲曲頭帽製作技藝
    王帽正面圖王帽側面圖王帽側面圖王帽側面圖,閆先生講王帽上的日月牌子現在都不做了,屬於古盔頭做法。二郎叉正面圖閆先生常調侃「窮手藝不養人」,言語裡滿含著一種惋惜與無奈,的確這種老手藝已經到了瀕臨失傳的地步,會的人越來越少了,尤其閆叔雄先生古盔頭的製作方法,可能已經是全國獨一份,真希望有人能傳承下來,讓這古老的藝術再煥發青春!
  • 香港食神也來麻湧搵食 傳統小吃集市召喚吃貨們
    香港食神也來麻湧搵食 傳統小吃集市召喚吃貨們 2016年04月30日 16:56   為期三天的東莞(麻湧)傳統小吃集市在今天(4月30日)正式開幕,連「香港食神」梁文韜也被吸引來麻湧搵食,並盛讚「來中大創客坊搵食是你們有食神」。
  • 為了這項瀕臨失傳的手藝,她竟又回到山溝,一呆就是一輩子!
    苗繡是一種瀕臨失傳的民族手工藝,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展苗繡,一個美麗的女孩毅然決定返鄉創業,成立了晶珠苗繡合作社,將苗繡發揚光大。,故事是這樣的。小梅自幼生長在這個苗寨,這裡有一種瀕臨失傳的民族手工藝「苗繡」,苗繡是苗族人家歷代相傳的珍品,承載了生生不息的苗族歷史變遷,有人說,它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詩。在小梅的記憶中,母親就是寨子裡最好的繡娘,小梅至今仍記得母親教給她的每一種針法,繡的每一個圖案。
  • 食神中的炒王,蛋炒飯竟然賣5000塊,現實中真的是食神
    食神中的炒王,蛋炒飯竟然賣5000塊,現實中真的是食神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星爺的電影《食神》,電影中,食神史蒂芬周(也就是星爺)對著一盤皇帝炒飯拍手叫絕。可是做這道菜的炒王,他的扮演者,正是整部電影食神的原型,潮汕籍的香港食神戴龍。
  • 電梯公司招學徒
    招電銷文員月薪3000元任職要求:1、35歲以下,普通話標準2、有一定的銷售經驗3、具備較強的市場分析、營銷、推廣能力和良好的人際溝通、協調能力崗位職責:在辦公室通過電話網絡聯繫客戶聯繫電話:0736-5555922 176805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