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無權發布拆遷公告

2020-12-25 北京市盛廷律師事務所

案例前言

近一二十年,由於城鎮化大規模推進,我國進入了徵地拆遷高峰期,也進入了各種矛盾的爆發期。在這場聲勢浩大的利益對決、博弈中,法的啟蒙,如春風細雨,播撒在每一個維權者的心中。法的力量,如利刃出鞘,捍衛著大多數維權者的利益。

盛廷,就在這個風雨兼程的時代,四處徵戰,只為被拆遷人維權。歷經十年,盛廷律所這艘航母軍團,依然時刻護航。十年,作為徵地拆遷行業內的黃埔軍校,我們不吝於培養精英,積累了深厚經驗,研究了大量案例。希望能給最需要的人,帶來庇護。也希望,能與各界大拿進行誠懇、廣泛的經驗交流。

為此,我們隆重推出了盛廷律所的研究成果系列。今天分享的是盛廷智庫精選案例之八十七,以下進入正文部分。

87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無權發布拆遷公告

——法律規定了徵收集體所有土地的法定程序,並且未賦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發布拆遷公告的職權。

標籤:徵地拆遷 | 拆遷公告 | 補償方案

案情簡介:涉案五原告均系睢寧縣雙溝鎮雙東村村民並在徵收範圍內擁有宅基地,因對被告睢寧縣國土資源局於2014年11月10日睢國土拆字[2014]006號《拆遷公告》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於2014年3月24日向被告徐州市國土資源局申請行政複議,被告徐州市國土資源局於2014年4月30日作出徐國土資行復〔2015〕第07號《行政複議決定書》,維持了被告睢寧縣國土資源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五原告仍不服,遂以訴稱理由起訴來院。

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無權發布

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徵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將批准徵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的用途、範圍、面積以及徵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徵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上述法律規範規定了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法定程序,法律並未賦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發布拆遷公告的職權。同時,兩被告提供發布拆遷公告的法律依據為《徐州市徵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該規章亦未賦予被告發布《拆遷公告》的職權,因此,被告睢寧縣國土資源局發布拆遷公告沒有法律依據,依法應予撤銷。

實務要點:徵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將批准徵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的用途、範圍、面積以及徵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徵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案例索引: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2015)泉行初字第52號「原告王新春等不服被告睢寧縣國土資源局拆遷公告及被告徐州市國土資源局行政複議決定一案」,見《王新春、王士義等與睢寧縣國土資源局、徐州市國土資源局行政複議一審行政判決書》,載《中國裁判文書網》(20151120)

喜歡盛廷的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您有什麼徵地拆遷的經驗心得,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拆遷律師答疑-拆遷辦公室是否有權制定拆遷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
    拆遷律師答疑:根據法律規定:無論是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還是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拆遷辦公室都無權制定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和安置補償方案。《國有土地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10條規定:「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
  • ...招標邀請書15日前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對依法必須招標的建築工程項目,招標人自行組織招標的,未在發布招標公告或招標邀請書15日前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或者委託招標代理機構進行招標的,招標人未在委託合同籤定後15日內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處罰
  • 鄉鎮政府、村委會無權徵收土地,以下4種情況屬於違法徵地
    徵收土地需要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其他機關無權批准。然而現在很多農村的一些地方,村委會私自把土地賣給開發商,而土地補償款卻被無故扣留,當地村民也沒有找到政府徵收土地的文件,這種徵收土地的行為是違法的,村民一旦發現一定要拒絕籤訂相關徵收文件。
  • 2020年,企業租賃土地建廠房,遇到徵地拆遷怎麼辦
    2016年10月,區政府作出征收決定,徵收範圍包括市場,但沒有給予相應的補償,於是市場向徐州市有關部門提出重新考慮。"主管部門認為,市場對房屋和土地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因此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徵收人只能是財產所有人。基於此,他認為市場不具備複議主體資格,被拒絕。此後,市場不滿,向徐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來,案件交由江蘇省高級法院審理,勝訴。
  • 法律明文規定,拆遷部門無權直接強拆,更不能在夜晚和節假日強拆
    顯然,我們的國家法律是嚴厲禁止拆遷領域的暴力違法行為的,法律明文規定,拆遷部門無權直接強拆,更不能在周末和節假日強拆。逕行強拆,拆遷領域行政強拆早已退出歷史舞臺。其次《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 涉及農村集體土地、宅基地房屋拆遷徵收部門應履行的程序步驟
    昨天已經提到涉及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宅基地房屋拆遷各級政府部門的作用,今天我們說一說涉及農村集體土地、宅基地房屋拆遷徵收部門應履行的程序補償,應給予老百姓出具哪些文件?徵地預公告首先區縣級人民政府或區縣級國土局首先發布徵地預公告(文號、蓋章)程序,此公告內容:項目的名稱、四至範圍、聽證會的權利、補償標準、安置途徑。
  • 劉可心律師: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拆遷進程中,何為聽證?
    在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和房屋拆遷進程中,其徵收程序報審之初,區縣級國土主管部門應告知被徵收人與被拆遷人對作出預公告內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會的權利。那麼,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拆遷進程中,何為聽證?在什麼環境下被徵收人和被拆遷人有聽證的權利呢?今天,劉可心律師為大家講解一下,希望您有所了解。
  • 法律明確規定,拆遷部門無權直接強拆,更不能在夜晚和節假日強拆
    顯然,我們的國家法律是嚴厲禁止拆遷領域的暴力違法行為的,法律明文規定,拆遷部門無權直接強拆,更不能在周末和節假日強拆。逕行強拆,拆遷領域行政強拆早已退出歷史舞臺。其次《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 房屋被強制拆遷、土地被強制徵收,這三點必須要明白
    一、徵收拆遷審批機關(一)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土地集體土地和房屋的徵收和拆除,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二)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徵收和拆遷,由市、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根據"國有土地房屋徵收和補償條例"第四條、第八條的規定。
  • 有何權利在房屋拆遷中作為徵收或實施主體?
    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因此村委會並不是公務員,只是民間的一個自治組織,如何在房屋拆遷中作為徵收或實施主體?今天劉可心律師就為大家講一講讓農民清楚知道此中道理。
  • 最高法判例:行政機關土地徵收過程中無職權直接解決土地權屬爭議
    【裁判要點】  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徵地補償登記。  一般而言,土地權利人的確定應以有權機關依法頒發的土地權屬證書或確無爭議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清冊為準。  若行政相對人不能提供有效的土地權屬憑證或土地權屬存在爭議時,應當在解決權屬爭議、確定權利人以後,再行維護其在徵收過程中的權益。徵收實施機關在集體土地徵收過程中既無職權,亦無法定程序,對土地權屬爭議直接進行解決。
  • 集體土地上企業拆遷流程 拆遷前必須發布擬徵地通告
    集體土地上企業拆遷的流程首先要發布能夠讓集體村民能夠知曉的公告,然後再徵求集體村民的意見,再根據村民的意見來制定相應的拆遷流程,之後在補償然後再進行拆遷撤離等。那麼集體土地上企業拆遷流程是什麼呢?接下來就有的小編為大家來解答。
  • 土地徵收拆遷進行公示多久後將正式拆遷?
    大家都知道,在面臨土地徵收和拆遷之前會對拆遷區域的公示欄內張貼相關徵收公告,公告內容基本載明徵收區域等重要內容,當然這一步是法律規定的,那麼,土地徵收拆遷進行公示多久後將正式拆遷?從公示到拆遷一般要不得少於30日。《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條規定: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
  •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程序中必須要有徵地補償方案公告!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方案公告依據《徵收土地公告辦法》第七條規定,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准的徵用土地方案,應當在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 集體土地未按程序徵收,法院:確認行政行為違法
    ,依照法定程序審批後,由縣級以上主管部門予以公告並實施。《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國家建設徵收土地的,由縣級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 最高法明確:房屋被村委會強制「村民自治」,卻要起訴行政機關?
    村委會無權進行土地徵收,也無權制定安置補償方案首先,村委會無權進行土地徵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 集體土地房屋拆遷和國有土地房屋拆遷,有什麼不同?
    同樣是房屋拆遷,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和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所獲得的補償可謂是天壤之別。這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土地。國有土地房屋拆遷,因土地的價值包含在了房屋的價值裡面,且其經濟發展水平多高於集體土地,所包含的成本更高,故拆遷時獲得的補償遠遠高於集體土地。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和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的不同之處遠不只有補償不一樣這一點。
  • 最高法判例: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並安排使用非依申請作出行政行為
    1、擬訂收回方案: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市或縣級人民政府的批准調整用地的文件,擬遷移、解散、撤銷、破產的企業(或其上級主管部門)的申請或者土地管理部門決定收回的處理意見,擬訂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方案,並將擬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事宜通知原土地使用權人,並告之聽證的權利。
  • 拆遷時,讓行政複議長出「牙齒」,咬破違法徵收人的脖子
    作為被徵收人,對於土地徵收中許多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存在疑惑,這種時候被徵收人可以通過行政複議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被徵收人覺得政府給的補償不合理,可以向發布徵收決定書的上一級政府申請行政複議。行政複議是被徵收人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先行兵,在法律維護利益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嶽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嶽陽市集體土地徵收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
    暫停辦理期限自《擬徵地公告》發布之日起,一般不得超過12個月,國家、省另有規定的除外。暫停辦理期限內,除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批准外,其他任何部門擅自辦理的相關手續,不得作為土地徵收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依據。因擅自辦理相關手續給他人造成損失的,由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依法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