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江:民企加強黨建不可類比紅頂商人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十八大代表、紅豆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周海江做客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 張軍峰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117日訊(記者 梁夢晚)紅豆集團是首創黨建工作標準的民企,有人是對此不以為然,認為企業不能離政黨太近否則會像當年的紅頂商人一樣。對此十八大代表、紅豆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周海江做客「中經在線訪談——對話黨代表」欄目時表示,民營企業加強黨建,跟紅頂商人不可類比的。 >>>點擊進入訪談專題

周海江表示,良好的政商關係,是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民營企業加強黨建之後,是跟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走,注重的是履行社會責任,而當時的紅頂商人為了謀取個人的利益,這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

周海江坦言,民營企業家到了今天,一定要改變思想。「要走大道,不要走小道,不要繞著紅燈走,而是要迎著綠燈走,這樣的話,我們的民營企業才會贏得更加好發展,這個才是關鍵。 

 

(責任編輯:楊斯陽)

相關焦點

  • 十九大代表風採 紅豆周海江:一顆紅心向黨 鑄就實業宏圖
    黨的十九大代表,紅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在談到企業黨建是如何促進企業發展時,底氣十足:「堅持黨建,你們千萬不要以為我們是在喊口號,關鍵是黨的政策方針紅豆的確落到了實處。」從一個手工小作坊起家,歷經60年歲月風雨,發展成今天年營銷額525億元的大型跨國企業。覆蓋從集團總部到產銷一線的1500多名黨員,成為紅豆企業發展的紅色基因,引領著紅豆的實業宏圖大跨步前進。
  • 公務員條例難管離任官 帶薪下海催生新紅頂商人
    今年初,各地相繼大規模清理集權力、財力於一身的「紅頂商人」,但同時,鼓勵幹部「帶薪下海」、「停薪留職下海」也形成了一股熱潮。吳肖根、徐裕年早已不是官員,但案卷顯示,昔日的權力卻是他們發財致富,同時也是犯罪的關鍵所在。   公務員帶薪下海是否有違「黨政幹部不得在經濟實體中兼職」的禁令,與下崗工人比,公務員憑什麼還擁有經商特權,帶薪下海與「紅頂商人」有何區別?
  • 紅頂商人被「脫帽」的背後是什麼?
    原標題:紅頂商人被「脫帽」的背後是什麼?  戴著政府的帽子,拿著企業的票子,屢被禁止的「紅頂商人」,仍在編制內外自由遊走—最新數據顯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共排查出黨政幹部在企業兼職近8萬人次,完成清理約5.5萬人次。
  • 「紅頂商人」胡雪巖改變了當時商人的地位了嗎?
    我覺得,紅頂商人胡雪巖沒有改變商人的地位。「商人」這個稱呼的來歷,與商朝密不可分。在商朝出現後,人們除了從事各種種植糧食和飼養家禽、家畜之外,有一些還從事著釀酒、建房、織布、銅器製作,甚至造車、造船等手工行業。
  • 以黨建強促進發展強——黨建標準化管理的「紅豆模式」
    【案例背景】 民企黨建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民企黨建,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對推動企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有重大意義。為進一步深化銀企合作,加強黨建工作互促互進,加快構建銀企黨建結對共建的工作新格局,2016年11月24日,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分行黨委與紅豆集團黨委黨建結對共建,雙方黨組織按照「平等共建、相互學習、互通信息、互利雙贏」的基本原則,將從組織統籌互促、信息統籌共享、活動統籌安排、文化統籌交流等多個方面加強黨建工作交流與溝通,並以黨建工作為紐帶,促進雙方黨建工作和業務經營深度合作。
  • 為什麼說胡雪巖是清代的紅頂商人呢?
    我想大家看見這個題目也是心中有很多問號,為什麼說胡雪巖是紅頂商人呢?小艾心中也是很疑惑,所以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胡雪巖。胡雪巖終其一生,他以『仁』、『義』經商,對當今的商人仍有借鑑意義。為什麼說胡雪巖是「紅頂商人」呢,這就要從他和左宗棠合作開始說起了,他是一個商人和左宗棠合作,當然是為了賺錢。胡雪巖託人找關係終於有一次拜見左宗棠的機會,他帶去的見面禮便是十萬兩現銀,「報效軍中」。
  • 人物丨紅頂商人胡雪巖的寬恕之道
    清朝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巖一生叱吒商場和官場,其經營之道自有其獨到之處。胡雪巖曾與友人龐二合作經營洋莊,他們的下屬、掌柜朱福年卻暗地裡私吞公款。龐二知道這件事後,十分氣憤,對胡雪巖說一定要清查朱福年的問題,並狠狠整治他,將他掃地出門。
  • 「紅頂商人」胡雪巖:從放牛娃蛻變成清朝首富,他是怎麼崛起的?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偉大的商人。一位是「散盡千金還復來」的商家老祖陶朱公——範蠡,另一位則是近代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前者相隔時間太遠,無從學起。 於是,後者成了經商之人必學的典範。
  • 他是紅頂商人,他也是階下囚,為何失敗?原因心酸
    他是紅頂商人,他也是階下囚,為何失敗?原因心酸胡雪巖,出生於安徽,13歲起便移居杭州。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政治家,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商人的社會地位制約了胡雪巖的發展。中國歷來不是一個重商的社會,而是個重官的社會。封建政府給予了商人種種限制。胡雪巖雖聰明一世,與官場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卻因為不諳官理、剛愎自用、不懂變通而成為左宗棠與李鴻章政治鬥爭的 "犧牲品",成為李鴻章 "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犧牲者,實在令人為之扼腕嘆惜。
  • 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何失敗?除了「樹大招風」外,還有這一不齒嗜好
    今非昔比,但是古代確實有一位令人羨慕的商人,在職場上,他左右逢源;在官場上,他春風得意;在情場上,他更是遊刃有餘,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一位「情場老將」。這位著名的商人便是紅頂商人胡雪巖。01古人云:「食色性也。」喜歡美好的事物是人之常態,紅頂商人胡雪巖也不例外。
  • 百年「紅頂商人」遊走臺灣政壇
    辜家是臺灣五大家族之一,有「臺灣第一世家」之稱,百年來遊走於島內政壇各大勢力之間,歷經日本殖民統治及國民黨、民進黨時期而屹立不倒,號稱「永遠的紅頂商人」,沒想到一朝搭上扁家的「賊船」,不僅家族傳人對簿公堂,整個家族也面臨著巨大危機。提起臺灣辜家,人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當年「汪辜會談」兩人握手時那一瞬間,已經被永遠定格在兩岸交流的歷史中。
  • 俠客島:民企為何要建黨支部?中組部給了正面回應
    此外,民企中,紅豆集團的黨建工作也有很強的樣本意義。其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有31年黨齡、連任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2015年,中組部還曾發文,向全國推廣其黨建經驗,稱其「為全國民企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光政治過硬還不行,十九大代表選舉還堅持「好中選優」的遴選標準。也就是說,你還得有突出的工作業績。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若提起中國近代最有名的商人是誰?徽商胡雪巖,必定榜上有名。 胡雪巖出生於安徽績溪,幼年時期,家中十分貧困,胡雪巖只得幫人放牛貼補家用。 可這樣一位「鄉下佬」,卻能將錢莊生意打理得如日中天,還和左宗棠、李鴻章等封疆大吏發生交集。
  • 紅豆集團管理層升級 周海江接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
    1月9日,在紅豆集團召開的董事局會議上,周耀庭因年齡原因辭去集團董事局主席職務,董事局聯席主席、總裁周海江接任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CEO)。  周海江於2004年,在紅豆集團首創的海選總裁中,以高票當選。他任職總裁12年來,大膽變革,勇於創新,使紅豆集團持續穩健快速發展,集團營收由2003年的60億元到2015年的503億元,企業規模增長了近9倍,使集團位列中國民企500強第64位;他堅持聽黨話,跟黨走,積極探索實踐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受到中組部肯定並發文向全國推廣。
  • 民企傳承:從富二代到創二代的華麗轉身
    最重要的就是,周海江在企業內部推行競爭上崗機制,使紅豆集團向現代企業邁進了關鍵性一步。開放股權,是周海江的又一大舉措。他篤信「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紅豆集團對高級人才、有突出貢獻、中高層管理人員都會給予股權激勵,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為了發揮廣大職工的創造性,周海江倡導設立合理化建議獎。
  • 200年前紅頂商人胡雪巖鎮宅用靈璧石,此靈璧石現仍擺放在其故居!
    胡雪巖(1823-1885),小名順官,後名光塘,安徽績溪人,清末紅頂商人,胡慶餘堂創始人。胡雪巖正是在這樣一個希望和優患並存、機遇與挑戰同在的時代變革關,把機遇,變成一代巨賈,並由商而官成為顯赫一時的「紅頂商人」。他無疑是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興起時期的傑出代表之一。
  • 大清一紅頂商人,花30萬買官,不料沒當一年官,清朝亡國了
    我們來講講清末的一個紅頂商人,他花了三十萬大洋,買了個官當,可是當官還沒到一年,大清就滅亡了。這個賣官鬻爵的人是誰呢?他就是清朝的內閣總理大臣奕劻,他成為內閣總理大臣,是清朝末期攝政王載灃的安排,載灃希望他能夠重新組建內閣。可是,奕劻不是這麼想的,他認為,讓我當內閣總理大臣,我撈錢的機會來了。
  • 誤讀紅頂商人胡雪巖經商之道,害慘了無數中國人
    胡雪巖的成功經商之道,一直以來都受人追捧,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很多人為了學習經商的方法,都把胡雪巖捧為金山的重要導師,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紅頂商人胡雪巖確實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現代人對胡雪巖的了解和他經商之道誤讀甚多,也害慘了無數中國人。
  • 紅頂商人胡雪巖「成也官家,敗也官家」
    公元1823年9月29號的安徽績溪,績溪屬於古徽州六縣之一,是徽文化的核心地區之一,被後人譽為商聖的晚清著名商人胡雪巖就出生在這裡。胡雪巖從小家境貧寒,在13歲時便出門闖蕩。兩年後,新疆順利收復,慈禧太后親賜胡雪巖二品頂戴,官封布政使,賞穿黃馬褂,胡雪巖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資產就高達三千萬兩白銀,名下土地多達一萬多畝,成為了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要知道,晚清時期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三千萬兩白銀。後來這樣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卻在短短數日之內倒塌,這其中又發生了什麼呢?原因是:晚清時期,江浙一帶的蠶絲是清政府處主要出口業務之一。
  • 紅頂商人胡雪巖和盛宣懷這兩隻白手套的商業諜戰
    秦國一統六合後,中土的商人就失去了相對獨立性,要當商人,沒有紅頂是不行的,沒有權力豢養,也是行不通的。無論是造幣鑄錢的鄧通,還是富可敵國的沈萬三,一紙詔令,既可以從不名一文到榮華富貴,也可以從腰纏萬貫到傾家蕩產。人生境遇反差之大,都在龍椅上的那位主子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