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京師城投: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智慧教室該如何建設?

2021-01-08 京師城投

2018年教育部提出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加速了中國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實際上,教育信息化並非簡單地將「線下」轉到「線上」、將傳統教學流程數位化和智能化,而是通過探索日常教學活動與技術的融合,讓技術充分為教育服務,從而達到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

信息技術在各行業應用飛速發展,但傳統教室顯得與社會進步不夠同步。目前,大多數學校教室的「桌椅+多媒體」基礎套餐已不能滿足教育需求,暴露出諸多不足,如: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對教師教學行為分析缺失、對學生學習效果評價依據單一化、管理部門對教學監管方式老套且效率低下等。教室作為教育信息化的主戰場,如何兼顧技術為教育服務、運用空間為教學服務,是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空間改造:現代教學理念的實踐

打破現有的教學空間,以教學目標為導向,構建新型教學空間。通過技術手段從輔助學生高效學習、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兩個方面,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圖:OPS納米黑板

遵循「學習者中心」的基本原則,圍繞學習者的痛點訴求、應用體驗及學習便捷性等多方面需求,建立學習者友好型的學習空間、配備學習設備、提供輔助學習的技術支撐。例如,將傳統的「黑板+多媒體」的講臺,更換為OPS常態錄播的納米黑板,通過實現書寫內容的識別、課堂內容的實時錄播、壓感顯示等功能,在不改變傳統教學習慣的情況下實現技術為教學空間賦能。

基於現代技術的智能教學服務

教室中配備具有特定功能的數據採集智能設備,基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實現課堂遠程互動、學習狀態智能分析等功能。隨時反饋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定製個性化學習路徑,智能分析教師教學能力,為教育管理者的決策提供必要的大數據支撐

圖:AI賦能的未來教室

智慧教室將會具有何功能?

●人工智慧教學

保留傳統教師教學,將人工智慧學習系統引入學習的鞏固練習階段。人工智慧學習系統通過記錄練習過程獲得每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用於定製個性化學習路徑,形成高效學習模式,從而極大程度避免知識點重複練習。

●課堂模式多元化

引入新的學習空間布局及新型教學設備,將遠程互動教學、PBL教學、研討型教學等教學形態帶入傳統教室,改變單一的講授型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狀態分析

通過群體人臉識別技術,自動識別學生出勤情況、自動統計教室使用情況。通過AI課堂語義識別和表情識別,自動分析評價課堂教學特徵、教師教學能力,幫助教師進行自我調整、提升教學能力。

●可視化管理

配備智能設備採集教室內教育數據,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分析挖掘,形成可視化預警報告,用以輔助教育管理者進行高效精準決策。動態數據與可視化預警報告結合,便於開展遠程日常監督、督導巡課等工作。

●一鍵式操控

基於物聯網技術,通過觸控螢幕控制智慧教室中的教學設備,實現模式實時切換。

相關焦點

  • 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信息化2.0背景下的智慧教室應如何建設
    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信息化2.0背景下的智慧教室應如何建設 作者:子航 小鹽仔 發布時間: 2019-11-04 19:14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校園」建設方向
    至十九大以來,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重點就不再只是以普及「三通兩平臺」為主,不是說這些基礎性建設不重要,而是這種基礎性建設在我國大多數地區的學校已普及完畢,甚至在一些邊遠的鄉村學校都有多媒體教學一體機,遠程視頻錄播等,但很多設備建起來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卻沒有發揮出相應的作用和功能,所以現在我們教育信息化的問題是如何把這些設備用好,如何進一步滿足教育現代化的需求。
  • 貴州京師城投智慧教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搭建大數據服務平臺 助力高質量招生
    如何保證公開、公平、公正,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在前不久結束的貴陽市2020年義務教育招生電腦隨機派位中,來自貴陽高新區的大數據企業——貴州京師城投智慧教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合理滿足入學需求、科學優化學位派位為突破口,自主研發搭建了「貴陽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
  •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ECIO的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2.0是在以往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理念以及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18]。不管技術如何變幻,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依然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礎單元,學校信息化的落實是教育信息化2.0實現的基礎。ECIO則承擔了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戰略規劃,並對日常工作進行組織、協調、管理等任務。教育信息化2.0是面對新時代需求產生的轉變與升級,教育信息化發生跨越式轉變。
  • 教育信息化2.0智慧校園建設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背景分析:自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到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再到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2019年發布的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經成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並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
  • 「信息化2.0」時代下,智慧校園該如何落地?
    中國教育後勤展覽會上海世博館2020年11月10日-12日智慧校園的建設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教育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有力的主導了當前中小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方向,當前各地中小學校正在從傳統數位化校園建設向智慧化校園建設邁進。
  • 智慧教室建設解決方案
    2018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包括網絡扶智工程攻堅行動和智慧教育創新發展行動。杜部長也對行動計劃做了詳細地解讀,信息化2.0時代和1.0時代的區別:從專用資源向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術素養轉變;從應用融合發展,向創新融合發展轉變。
  • 教育信息化2.0大升級 心裡程智慧校園實景揭秘
    2018年4月,教育部頒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的總體發展目標,《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規範在此基礎上,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陸續發布了具體管理辦法,明確提出推動教育系統網絡應用全面上雲,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加強智能教室建設,突出智慧課堂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核心作用。
  • 「智慧城市建設新機遇」地方城投如何把握?
    又應該如何參與其中?我國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2019年城鎮化率已突破60%。伴隨著城市化進程,一系列問題和挑戰也逐漸凸顯,如交通擁堵、環境汙染、教育資源緊張等。智慧城市利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能夠有效緩解快速城市化問題。因此,我國多地政府逐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深圳、上海、重慶等地相繼出臺智慧城市建設方案。
  • 精標科技設計構建未來新型智慧教室,助力教育信息化2.0時代變革
    當前,信息化時代教育大變革,《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相繼印發,從1.0 時代轉型升級2.0 時代,在這過程中,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動「工業化教育」向「智能型教育」轉變,運用人工智慧促進學習環境、教學方式和教育管理的轉型升級,在普及化的學校教育中提供適切學習機會
  • 2020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智慧教室是2.0核心
    全國校園網絡建設情況高校已實現全覆蓋我國校園網絡基礎設施體系穩步發展,全國100%高校已經覆蓋網絡,已有近半數的省市不同程度地建設了地方教育網,全國有50%的小學,65%的初中,90%的高中建立了校園網絡。部分中小學地區處於欠發達地區,網絡設施的普及率較低,在教育經費投入不斷擴大和政策的支持下,校園網絡建設的普及率將進一步提高。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演變與提升模式
    針對如何更好地提升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問題,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轉向與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演變,構建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結構,認為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信息化建設以智能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建設智慧校園與發展智慧教育為重點,以應用推進與人才培養為核心,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具體表現在頂層設計、環境建設、應用推進、人才發展與績效評估等方面。
  • 2020年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智慧教室是2.0核心
    部分中小學地區處於欠發達地區,網絡設施的普及率較低,在教育經費投入不斷擴大和政策的支持下,校園網絡建設的普及率將進一步提高。智慧教室成為信息化2.0的核心增長點之一「智慧教室」指涵蓋新型技術設備的教學環境,從教學的角度來看,智慧教室能夠整合各類資源,提供多種教學工具,支持教學方式靈活多變,豐富學習體驗;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智慧教室:藉助AI、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實現課堂教學行為數據採集與分析,從而實現教學的科技化和智能化
  • 吉利學院高標準打造智慧校 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提出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吉利學院高標準打造智慧校園,為學生老師提供全方位智慧化教學、管理和服務。9月2日 -3日,吉利學院近200名新入職老師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智慧教室使用技能」培訓。以期讓校區已經完成部署的114間智慧教室,能更好地迎接新校區首批入校的新同學,做好「開課」準備。
  • 盤點2018教育信息化智慧課堂、智慧教室經典案例
    華南師範大學顛覆想像的智慧學習空間在「新師範」背景下,為順應國家教師教育發展戰略及區域教育發展需求,華南師範大學開始重點建設「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能力提昇平臺」,其中的一個重要動作,就是建設全新的智慧學習空間。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聯想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
    不過在小明的學校,早就採用了互動投屏的設備,可以將老師的一步步操作儘可能放大,讓教室中的每一位學生看到,包括最後一排。通過多年來對教育行業的洞察和服務,聯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源,至今已經擁有包括教育雲數據中心、教育大數據平臺、智慧課堂、電子教室等多種方案。這些方案已經服務於全國數百家學校,幫助上萬名老師解決了信息化教學的問題,也形成了眾多的案例。
  • 「雲課堂」讓疫情期間學習不打烊 大數據賦能智慧教育正當時
    疫情期間,「雲課堂」讓全國上億學生「停課不停學」,信息化教育正為教育築起「保護屏障」。貴陽高新區企業貴州京師城投智慧教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師城投)也是築牢這道屏障中的一員,他們搭建的「雲課堂」,為全省1025所中小學的20萬名學生提供直播互動輔導服務。
  • 教育信息化2.0,國家的雄心壯志,孩子未來成長的根基!
    美國發動貿易戰直指「中國製造2025」,美方不斷升級貿易戰,在這樣的背景下,8月6日,深圳教育信息化產業促進會在深圳召開「教育信息化2.0」研討會。這雖沒有必然的關聯,但深入去解讀,會發現「中國製造2025」與「教育信息化2.0」的內在關係,以及所體現的國家意志。
  • 智慧教育背景下,學校多媒體的使用及走向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多媒體教室已成為學校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多媒體教室,主要由多媒體管理系統、中央控制系統、計算機、投影儀、交互式電子白板、數字視頻展臺、音響、話筒、IP電話等設備組成。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以及國家教育信息化2.0推行的背景下,多媒體系統已經慢慢發生了革新,從傳統複雜混亂的設備安裝、線路布置,到如今高度集成化簡便式部署應用,讓老師教學使用更加輕鬆,無後顧之憂。記得我們以前上學的時候得多媒體設備是這樣的:
  • 教育信息化2.0究竟該怎麼落地?
    教育信息化1.0可以是一個粗放發展的時代,各種軟硬體層出不窮,造成了資源浪費。在經歷過1.0時代的陣痛,教育信息化2.0時代更加規範。教育信息化2.0應該是應用軟體大展拳腳的時代,這些軟體能夠盤活已近飽和的硬體設備,讓各類先進裝備常態化用起來,從而驅動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