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累丨書法律規則?法律原則?
在法律科目備考的過程中很多考生對於「長得像」的知識點總是分辨不清,本文分析一下這兩個概念——法律規則、法律原則。談到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不得不談到他們的上位概念——法律要素。法律要素是指構成法律的基本因素或元素。一般認為法律由規則、原則和概念三種要素構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法律規則、法律原則其實是「兄弟」。這是這兩個「兄弟」有各自的特點。
-
誠信法律原則與誠信道德觀念
誠信原則本是經濟活動中形成的一種道德規則,後上升為法律原則,而且其適用範圍逐步擴大,不僅適用於契約的訂立、履行和解釋,而且最終擴展到一切民事權利的行使和民事義務的履行,成為民法的基本原則。誠信原則作為民法的一個基本原則,是道德的法律化,反映了人類社會生產和協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在經濟活動中,誠信功能的發揮離不開相應的道德觀念。
-
辛巴網銷燕窩事件的法律簡析
透過現象看法律:法律簡析(一)目前直播帶貨盛行的當下,涉及的法律問題頻出,儘管帶貨的經營模式是抽取佣金,但消費者也是相信平臺以及網紅名人的信用度來進行消費,如辛巴團隊的聲明所講,」我司不涉及任何採購銷售行為,可以向商家申請退款,敦促商家做好售後服務「的甩鍋行為從法律層面是站不住腳的。
-
什麼是法律▏什麼是社會主義法律和資本主義法律?二者區別何在?
#小編認為,法律就是國家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規定人們行為及相應處罰的規則。小編認為,社會主義法律不是代表某個階級利益的法律,而是代表整個社會,甚至是代表整個人類社會利益的法律。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規則,就是維護整個社會利益的法律,而不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比如,中國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就是維護整個人類社會利益的法律。那麼,什麼是社會主義法律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
-
法律原則的結構與功能 l 法學中國
各種原則是法律工作者將司法經驗組織起來的產品,他們將各種案件加以區別,並在區分的後面定上一條原則,以及將某一領域內長期發展起來的判決經驗進行比較,為了便於論證,或者把某些案件歸之於一個總的出發點,而把其他一些案件歸之於某個其他出發點,或者找出一個適用於整個領域的更能包括一切的出發點。」
-
帆哥講法理之考點13:法律原則
(07/1/2)A.該條文體現了國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規則B.該條文既是法律原則,也體現了國家政策的要求C.該條文是授權性規則,規定了國家機關的職權D.該條文沒有直接規定法律後果,但仍符合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答案】B(三)法律原則與法律規則的區別 法律規則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簡析民法的訴訟時效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簡析民法的訴訟時效 2020-12-15 13:47:50|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陳貴成 2021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即將發布,筆試預計
-
法律解釋方法規則之初探
[摘要]:法律解釋既是對法律含義的解讀,又是法律發展的重要方法。然而,在個中法律解釋方法中,是否具有一定的規則是學界探討的焦點,本文試圖通過對法律解釋方法的比較,探尋其中的內部規則,以期使法律解釋方法可以發揮應有之作用。
-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運用
一般而言,我國行政訴訟中判決案件依據的是現行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98條解釋》,而對運用正當法律程序原則這樣的基本法律原則來審判案件沒有作出任何的成文法上的規定。本文針對行政審判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法律適用上的盲區情況,以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為著眼點,試圖來解決在行政訴訟中運用法律基本原則判決案件的法律依據。
-
從本案看法律原則的適用條件
因此,雙方在辦理抽獎卡時的分配結果對李某是不公平的,按照公平原則,蔣某應當適當補償李某。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一、法律原則的內涵及分類 法律原則是法律規範的基礎或在法律中較為穩定的原理和準則。其特點是,它不預先設定任何確定而具體的事實狀態,也沒有規定具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
2018山東事業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析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的...
2018山東事業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析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 2018-10-30 09:03:47| 中公教育
-
法律是一種規則政治(圖)
政治作用於法律的方式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把政治直接作為判案的根據,甚至不顧法律的已有規定,實際上在1950、60年代所提出的「黨的政策就是法,而且是最好的法」的觀點就屬於此類。這種做法的目的是使判案能夠及時地反映形勢的變化,它具有時代特點,當社會關係處在劇烈的變動時期,難於形成規則,即使形成規則也很快會過時。
-
法律衝突:三大規則之法理研辯
【4】其實,這應當更適合於體現法有溯及力原則的從新規則,即未經處理或裁判的舊法行為都要適用新法。而根據《立法法》第93條規定,我國實行的是法不溯及既往為原則、有利溯及為例外;且學界一般認為新法優先規則是法不溯及既往原則的運用。【5】就此看來,前述法理就不應作為新法優先規則的法理依據。不過,從新法優先規則只適用於新舊法律文件均為現行有效的角度來看,前述法理也適合於新法優先規則。
-
公基常識:法律原則大匯總
法律原則,是指集中反映法的一定內容的法律活動的指導原理和準則。法所確認的一定社會生活和國家活動的規律性要求。法律規則是明確、具體的;法律原則是籠統、模糊的。法律規則是以「全有或全無的方式」應用於個案當中;法律原則不是以「全有或全無的方式」應用於個案當中的,不同強度的原則甚至衝突的原則都可能存在於一部法律當中。
-
區際行政法律衝突適用規則
由於區際法律適用衝突問題的複雜性,既有內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與香港和澳門之間的衝突,又有內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互間的衝突,衝突內容廣泛,目前法律還不可能規定明確具體的解決辦法,有的地方藉助地方性立法在某些具體問題上規定了衝突適用規則,規定在發生衝突時適用何地的行政法規範。
-
法律規則的明確性與模糊性
法律規則是否明確,標誌著立法技術的高低和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試想,如果法律規則不明確,模稜兩可,含糊不清,豈不是讓人無所適從嗎?紅燈停,綠燈行,令行禁止,不能兩可。有罪就是有罪,無罪就是無罪,涇渭分明,不可含混。制定法律就要制定如此明確無誤的規則,切不可像那句不加標點符號的名言:「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由人任意標點。
-
Vol. 435 熊明輝:論法律邏輯中的推論規則 | 法律邏輯基礎研究
根據當代西方邏輯學主流觀點,邏輯學是研究如何把好的論證與差的論證相區別開來的規則或原則的科學。在不同的邏輯體系中會使用許多不同的邏輯規則,那麼哪個或哪些規則是形式邏輯規則中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呢 ? 如我們所知,一階邏輯是整個邏輯大廈的根基,而命 題邏輯又是這個根基的最基本部分。在命題邏輯中,分離規則無疑是最基本的,因為演繹邏輯的精髓所在是公理系統。
-
行政法中的普遍法律原則
其實,辯護權這一普遍法律原則早在最高行政法院1944年5月4日的「寡婦特隆皮耶-格拉維埃」一案中就已有定論,只不過在此案件中法官並未對法律隱晦的部分進行解釋和提出普遍法律原則的概念,而是直接認定了辯護權的原則。
-
物權法定原則的法律思考
但《物權法》對物權法定原則之規定沒有對其僵化性之缺陷給以改善。 一、物權法定原則的法律內涵和合法性 (一)物權法定原則的法律內涵 物權法定原則是大陸法系國家物權法的基本原則,物權法定原則的法律內涵, 大體有以下幾種: 1、物權的種類法定。
-
法律解釋的同類規則
因此,兩者在解釋上適用的規則也就南轅北轍:前者適用「同類解釋」規則,後者則適用「明示其一即排除其他」規則。下面僅就例舉式規定的同類解釋規則予以簡要的闡述。 一、同類解釋的概念與內容 例舉式規定中的「等」、「其他」之類的兜底語或兜底條款,並不是可毫無限制地包羅萬象的而是必須對其做嚴格的限定,這個限定就是對其須作同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