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地區查看公立醫院在招崗位
很多人在求職過程中都為進入醫院能否獲得事業編制而糾結。
擁有事業編制,似乎是工作穩定、工資待遇有保障的象徵。而沒有編制,極有可能遭遇同工不同酬等不公平待遇。到底是選擇醫院,還是固守編制?這是很多醫學生非常關心和困惑的問題。筆者(在)這裡一一道來。
取消公立醫院事業編制是大勢所趨
👉點此查詢公立醫院 2021 各科室薪資水平
高校、公立醫院取消事業編制的風聲也由來已久,經過若干年試水探索,由於涉及到複雜的現實利益關係,現階段仍然未能完成全面取消編制的目標,絕大多數公立醫院依然保留著事業編制。
但各地已經紛紛收緊事業編制管理,有的地區「老人老辦法」保留事業編制,新進員工一律合同制管理,有的地區和單位的事業編制開始「只出不進」,整體上公立醫院的事業編制數量呈現不斷萎縮趨勢。
毫無疑問,取消和減少事業編制已是大勢所趨。
大醫院事業編制獲得越來越困難
👉點此查看最新編制崗位
當前,公立醫院的事業編制獲得變得越來越困難。根據全國各省市近年來公開招聘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省級公立三甲醫院招聘需要博士以上及高層次學科帶頭人,方有機會獲得事業編制身份,江蘇南京等地公立醫院甚至博士也不能獲得事業編制。
市、縣級公立醫院標準相對稍低,一般需要碩士以上學歷才能獲得事業編制。公立鄉鎮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則相對更低,通常本科學歷就可以參加事業編制競爭,一些崗位大專畢業即可。👉點此投遞最新編制崗位
糾結有編制還是沒編制的大醫院,你會怎麼選?
👉點此查看最新公立醫院招聘崗位
現實中,絕大多數本科、碩士畢業生都不願意選擇鄉鎮以下公立醫院,一些人甚至不願去縣級公立醫院。可省市級三甲大醫院的事業編制只對人數極少的博士及高層次學科帶頭人開放綠燈。
本科、碩士畢業生進去只能做「合同工」,甚至「臨時工」,收入待遇缺乏保障,這也是被廣大畢業生詬病的地方。
醫學生如何選擇編制與醫院?
👉點此搜索最新醫院招聘崗位
最關鍵一點,如果一家公立醫院能夠做到編制內外各方面收入待遇完全一致,那麼編制或合同不是很重要。
關於收入待遇是否編制內外一致,這一點畢業生在求職的時候一定要打聽清楚,或者籤訂合同。如果編制內外工資待遇相差懸殊,建議畢業生謹慎選擇編制外崗位。
如果你對工作生活要求不高,職業目標不算遠大,追求穩定保守,同時自身學歷、職稱等因素不夠優秀,那麼可以選擇帶編制的中小醫院,這可能更符合你的預期。
如果你對提升自身專業技能、職業前景、收入有很高期待,不怕競爭,自身條件足夠優秀,那麼可以選擇同工同酬的大醫院,能夠有編制更好。
如果單純只為學習提升技能、獲取職業資歷,那麼去大醫院是必須的,即使同工不同酬,你依然可以在大醫院鍛鍊幾年,待技術、資歷都擁有後,跳槽換一家給予你的收入報酬符合你預期的醫院。對於年輕人來說,學習掌握專業技能總是第一位的。
當然,公立醫院的崗位畢竟有限,民營醫院近年來發展的熱火朝天,找不到公立醫院工作的同學們也可以先去民營醫院鍛鍊一下,畢竟人總是要先生存、後發展的,以後有機會再去公立醫院工作,進修的機會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