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中秋佳節,IMEnglish祝願大家節日快樂,願您與家人長相伴。
陪伴,為何成為現代父母的難題?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親子教育。
而在急之國,作為孩子的父母,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陪過你的孩子了?
我們所處的時代,父母們面臨著最複雜、最不知所措的難題:
他們是飄一代。和父母,和愛人,和孩子,時常演繹著雙城甚至三城故事。
他們是信息恐慌一代。孩子和大人一樣,每天接收著來自現實生活和網際網路無時無刻不在更新的信息,世界因此快速而多變。
他們是在路上的一代。他們不是在去另一個城市的路上,就是在去另一個國家的路上,不是在去另一個大洲的路上,就是在去另一個星球的路上。在路上,有無限可能,生活也因此而無限選擇。
他們是「421」一代。四個老人、一對夫婦、一個孩子的家庭結構,讓教育方式充滿了代際衝突。二胎的開放,也許能緩解,但不能解決。
他們是巨嬰一代。身為獨生子女的一代,他們在被寵愛、被呵護、被關注的環境裡長不大,成為巨嬰,在經濟和精神上雙重依賴父母。這樣的巨嬰為人父母時,又該如何面對孩子?
他們是滑鼠一代、低頭族一代。人人都有網絡和手機依賴症,生活蛻化為網絡社交生態,周圍遍布點讚黨。
世界越來越大,家庭越來越小。網絡社交越來越活躍,陪伴家人越來越稀缺。信息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少。牽著孩子的手,和孩子一起大笑,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並不只是讓孩子成長,而是飄一代父母們自身的成長。學會告別巨嬰、啃老,和孩子一起應對生活給予的陰晴冷暖,風霜雨雪。
和孩子一起,和親人一起,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行路越來越開闊,心胸越來越廣闊。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有調查顯示,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時!每天跟孩子有效的溝通時間不超過6分鐘!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齡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溝通與陪伴,父親母親都不能缺位。否則,不利於其人格的形成與完善。
2014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幸福家庭系列活動組委會主辦的「好爸爸教室全國公益行」項目針對「家庭中父親角色的重要性」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九成孩子希望父親抽出更多時間陪伴自己。44%的父親認為自己工作太忙,導致親子活動減少;23%的父親苦於孩子總纏著自己;26%的父親則感覺親子活動太單調。父親們的陪伴方式還經常錯誤,例如將iPad等電子產品長期塞給孩子玩、無底線滿足孩子物質願望以及在陪伴中不停將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對比等。
「我很忙」
每當孩子說:「陪我玩一會好嗎?」家長總是回答:「我哪有功夫陪你玩。」由於工作壓力大或者生活觀念不同,越來越多的「80後」父母將撫養、陪伴孩子的責任移交給爺爺奶奶等第三方。
「我不懂」
常有家長說:「我不懂怎麼教孩子。」於是,把孩子送到社會辦學機構學這學那,以為「投錢」就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我有陪」
只是「陪」在孩子身邊,並沒有用心去關注和參與孩子的活動。
事實上,親子陪伴的價值超過任何教育培訓。對待孩子,僅有物質關懷是不夠的。真誠的陪伴、悉心的關懷更加重要。親子陪伴的關鍵詞包括互動、尊重、對話和理解。
陪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絕大多數父母的最大難題是沒有時間。《窮爸爸、富爸爸》一書裡有句話:「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爸爸去哪兒》等親子類節目讓人們普遍關注到爸爸們「陪伴時間不足」,並未真正重視「陪伴質量不高」。有時間陪,還要注意「隱性失陪」和「心靈陪伴」。
隱性失陪是指家長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子女,但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從而造成精神上的失陪。具體表現是親情淡漠、缺乏信任、難以溝通。長期隱形失陪的兒童,容易出現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礙等現象。
最好的陪伴是心靈陪伴,父子之間要建立以感情緊密聯結為基礎的良好關係。通過真正的、內心真實的感受來交流與溝通,傳遞愛、信任和安全感,促進了解、關愛和信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建立的親密關係比「正確」的技巧更為重要!心靈陪伴傳遞給孩子的愛和信任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 無論爸爸們有著什麼樣的理由,都不能成為忽略孩子的藉口。天氣晴朗的時候,請爸爸帶上孩子,開車去野外郊遊;雨過天晴之後,請爸爸帶上孩子尋找遠處的彩虹;孩子有心事的時候,請爸爸充當孩子的「知心哥哥」;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請爸爸為孩子重新樹立起丟失的自信。即使您因為工作原因,無法日夜陪伴在孩子身邊,也請用另外的方式來陪伴孩子成長。比如,每天給孩子打一個問候的電話,發一條關心的簡訊,甚至在網上留言,交換隻屬於你倆的秘密。孩子的成長轉瞬即逝,爸爸們千萬不要輕易忽略掉陪伴的時光。當然,能陪在孩子身邊,請儘量陪陪孩子,不論是對孩子還是爸爸,這都是「最快樂的時光」。
80後親子陪伴情況調查
2015年3月2日至3月8日,《新周刊》聯合廣汽豐田逸致進行了80後親子陪伴調查,本次網絡調查至少吸引了73.6萬人關注,其中收到了2072份有效答卷。
作為獨生子女一代,九成80後只有一個小孩
受訪者中,六成多為女性,三成為男性,這似乎從一個側面反映對親子話題更感興趣的是女性。其中,來自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分別佔三成左右,來自中小城市的佔兩成多;與之對應的,是家庭月收入的差異化,接近半數(42.91%)的受訪者表示每月家庭月收入不到10000元,10000元至14999元的佔近三成,而達到30000元以上的只佔受訪者的6.90%。
如今三十而立的80後,不少還是「窮忙族」。《新周刊》曾做過調查:十個80後,四個房奴,三個車奴,還有三個啃老族。有人說:「80後是尷尬的一代,生活苦不堪言,錢都讓50後、60後掙去了,女人都給70後泡去了。」面臨著各種經濟壓力的80後,如今又加上了養兒帶來的巨大花銷。
調查發現,91.46%的人只有一個小孩,有兩個小孩的只佔7.92%。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嚴格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直到2013年才開始放開二胎。因此,作為計劃生育政策下的獨生子女一代,絕大部分80後也只有一個小孩。
過半數的80後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愛是陪伴
調查中,小孩在3歲以下的佔78.23%,3—6歲的佔4.2%,7—12歲的佔13.08%,12歲以上的佔4.49%。這說明絕大部分80後的小孩正處於幼兒期或生長發育的學齡時期。3歲後,小孩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進入了一個更成熟的階段,父母在育兒上也將面臨更複雜問題。
在回答「你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愛是什麼?」時,55.47%的人選擇了「陪伴,與TA一同快樂成長」,14.68%的人選擇「培養TA一項超越許多人的技能」,其餘的則分別選擇「讓TA享受富足的生活」、「讓TA上最好的學校」及「送TA出國留學」。可以看出,超過半數的80後父母在育兒時更注重與孩子在一起的互動和交流,認同與孩子在一起的「珍貴時光」(quality time)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儘管也有不到兩成的受訪者仍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孩子學得越多越好。
接下來的問題「你認同『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親子教育』這一觀點嗎?」也體現了上述的分析,61.00%的人完全認同,32.05%的人基本認同,6.85%的人部分認同,完全不認同的只有微弱的0.10%。
近七成的80後因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
雖然許多80後認同陪伴孩子的理念,但根據調查,全職陪伴的只佔9.17%,75.92% 的人選擇工作日下班後時間及周末陪伴孩子。平時看
管孩子的,更多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佔受訪比例的55.55%,母親看管的有37.31%,父親看管的只有5.55%,剩下的1.59% 則選擇請育兒嫂或鐘點工阿姨照看孩子。
80後父母似乎也意識到了在孩子生活中的缺席。在回答「當孩子說:能陪我玩一會好嗎?你通常會?」這一問題時,有87.79%的受訪者稱會積極回應孩子,並問「好呀,你想玩什麼?」,8.16%的人會說「我很忙,正在趕報表,過會再說」,只有0.24%的人會置之不理,「低頭玩手機或iPad」。
為什麼不能經常陪伴孩子?對於這個問題,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想,但每天工作忙死了,實在沒有時間陪」,近兩成的人認為「孩子有自己的事情,TA自己會玩兒,大人不用摻和太多」,一成多的人認為「有媽媽陪就好了,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只管在外打拼就好了」,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認為「孩子就是麻煩,懶得和TA浪費時間」。
工作忙,忙養家,是大部分80後缺席孩子生活的主要原因。
80後父母:更注重對孩子的精神培養和情感交流
有時間陪伴孩子時,80後會選擇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周末出遊、講睡前故事、樓下活動等。其中,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就佔了受訪者的23.76%。
調查顯示,在參與孩子生活時,80後父母更注重對孩子的精神培養和情感交流。29.07%的人會做帶孩子玩、課外學習、培養孩子生活習慣等精神性事務,28.60%的人會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25.93的人會做做飯、洗衣、講故事、哄睡覺等零碎性事務,剩下16. 40%的人只管對家庭和孩子學校的一些溝通性事務。
在培養孩子閱讀愛好上,最受80後父母歡迎的親子圖書種類分別是故事類、益智類、科學類、識字類、健康類和藝體類。其中,會買故事類圖書的80後父母就佔了三成。
當小孩犯錯時,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樣的?41.32%的人表示「媽媽紅臉,爸爸白臉」, 38. 08%的人表示「爸爸紅臉,媽媽白臉」,還有10. 76%的人表示「父母紅臉,爺爺奶奶白臉」。在教育孩子上,80後父母仍然有意無意地扮演了兩種不同的角色——一紅一白、一嚴一寬、一硬一軟。
當然,對犯錯的孩子,80後父母更多是以講道理的方式處理,這佔了受訪者的75.82%,看心情對待的有20.85%,只有不到2%的人會選擇打罵和體罰。顯然,「重教輕罰」已經成為80後父母的共識。
本文轉載於《新周刊》
IMEnglish- 國際思維,自信溝通!
IMEnglish,頂尖英語溝通教育專家,專注讓中國學生(6-15歲)成為具備國際化思維的自信溝通者。
公眾微信 | IMEnglish
工作微信 | 18500961847
北京市海澱區大鐘寺太陽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