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依然有很多在港交所排隊等待上市的企業。這其中麗年國際算是較為幸運者,一年內經歷兩次遞表,12月27日公司迎來全球發售,了卻上市夙願。
全球發售,麗年國際喜迎跨年上市
麗年國際(09918-HK)開始全球發售,招股期為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1月2日。新股擬發行5億,其中香港公開發售5000萬股,國際配售4.5億股。
每股發售價介於0.25-0.31港元,每手交易8000股,預期股份將於2020年1月10日上市。
麗年國際是一家消費電子產品EMS供應商。
EMS意思為電子製造服務行業,涉及電子元件及有關OEM及ODM組件的測試、製造、分銷及提供退貨、維修服務。
從產品應用最終用途看,EMS行業可分為消費類EMS或工業類EMS。
公司主要製造產品有PCBA、多功能模組及電子製成品,涵蓋用途包括霧化產品、電器商業控制項及暖通空調等。
在廣東東莞,麗年國際有自己的生產工廠,建築面積約為4.5萬平方米。公司
屬於外貿出口型企業,產品銷往超25個國家和地區。
主要市場是美國和英國。2016-2018年,英美兩國合共佔總收益的56.5%、71.7%、75.4%。
2016-2018年度,麗年國際總收益分別約為6.88億港元、12.33億港元、12.57億港元,三個複合年度增長率為35.2%。
上述年份淨利潤分別約為100萬港元、7420萬港元、7700萬港元,相當於截至2018年三個年度複合年增長率的785.6%。
根據歐睿報告,麗年國際是中國15大消費EMS供應商(按2018年的收益計)中唯一未上市的公司。
此前公司曾於2019年4月1日遞交過上市申請。後又於9月30日再次遞表。二次遞表公司有望2020年初上市。
藉助上市,公司或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根據歐睿報告,2018年全球EMS行業市場規模估計超過4700億美元。隨著全球需求擴增,預計2019年至2023年間將按5%以上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在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下,品牌擁有人繼續向EMS供應商外包製造業務,以及物聯網相關解決方案的迅猛發展及普及,都將是麗年國際未來發展驅動力。
毛利率逐年上升,淨利率承壓,負債有點高
EMS行業究竟是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呢?
從麗年國際整體毛利率看,消費類EMS行業也是在夾縫中求生存。2016-2018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約為19.7%、20.5%、23.5%。
材料成本佔據銷售成本大頭,分別佔2016-2018年銷售成本的74.0%、76.6%、76.7%。
作為一家處於行業中下遊產業鏈的公司,麗年國際在提高產品單價上沒有話語權,繼而也需要承擔材料價格等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
不高的毛利率也可預知公司淨利率水平。麗年國際期內溢利由毛利加其他收益減去其他虧損、區間費用、融資成本以及所得稅開支構成。
2016-2018年,公司淨利率約為0.1%、6.0%、6.1%,這是一個典型的在產業鏈夾縫中求生存的製造業的淨利潤。
公司解釋,淨利率由2016年0.1%增加至2017年的6.0%,主要是由於毛利率增加,以及2017年度錄得其他收益而非虧損所致。
最後,公司資本負債比率高的有點嚇人。2016-2018年,資本負債比率分別約為4393.2%、595.2%、317.8%。
這麼高的負債水平主要由銀行借款引起。查閱公司2016-2018年銀行借款,分別約為2.19億港元、3.19億港元、3.96億港元。
很難想像這麼一家體量不大的製造企業,日常營運對資金的渴求如此巨大。這或也是其急於上市的原因之一吧。
產品以出口為主,如何應對貿易風險?
值得肯定的是,麗年國際是一家外貿出口型企業,收益重頭來自英美市場。這個前文我們也提到過。
於2016-2018年往績記錄期,公司向美國交付的產品銷售額分別約為2.68億港元、7.65以港元、8.01億港元,分別佔同期總收益的39.0%、62.1%、63.7%。
在全球貿易風險氛圍凝重的當下,麗年國際也面臨些許風險。其招股書中坦誠,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會對公司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2018年9月實施進口關稅清單3後,公司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絕大部分產品均需要繳納美國關稅。
由於關稅,兩名美國重要客戶向麗年國際提出退稅要求。公司也於2018年向該等客戶作出退稅總額580萬港元。
持續的貿易摩擦已經對出口消費電子產品造成損害。關稅被轉嫁給美國消費者,美國品牌擁有人也正在尋找全球各地其他更便宜的供應商。
為消除貿易摩擦影響,公司還將美國一位重要客戶的若干產品,分包給一位馬來西亞製造商。公司在2019年1月與這家製造商訂立分包協議。
其實縱觀EMS行業,為保持競爭力,部分企業已經選擇搬到東南亞。那裡擁有較低生產成本,強勁的供應網絡,以及較低勞動力成本工人。
麗年國際目前僅在東莞有一家工廠,因為在中國以外地區建廠需要時間,所以分包是當前可選的一項權宜之計。
未來公司也打算在東南亞地區設立自有製造業務,並於2020年上半年落實甄選當地合作夥伴及合作安排。
如果難以確定設立新廠房的合作夥伴,公司也會考慮自己籌建新廠房。
不過麗年國際並未放棄美國市場。受智能家居、物聯網、醫療保健、手機等智能設備需求推動,美國仍將是全球消費類EMS行業主要市場。
根據歐睿報告,美國的消費類EMS行業預期將由2019年527億美元增加至2023年57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2.2%。
為了把握住美國市場,公司加緊拓展新的國際知名品牌擁有人客戶,與其建立直接及更為緊密關係,以降低對第三方銷售代表的依賴。
此外,公司還將加緊招募具有經驗的當地銷售及營銷人員,以夯實該區域市場地位。通過自有銷售團隊及營銷人員,積極與當地客戶建立聯繫、把握業務機會。
作者:李瑩